心理学总结 下载本文

点)

2、心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定义)。弥散性和长期性(特点) 3、应激: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定义) (二)按情绪的社会内容分类

1、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理智感:个体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情绪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理论(情绪外周理论)

核心观点: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詹姆士和兰格 认为情绪刺激是先

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 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二)坎农 —巴德学说(情绪丘脑理论)

核心观点: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三)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生理学说)

核心观点:情绪状态实际上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

定作用是认知过程。

四、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一)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1、能够准确的表达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2、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具备情绪的转移能力 4、情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1、形成正当、合理的需求。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锻炼身体 4、培养幽默感

5、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三)指导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1、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第四章

一、动机概述

(一)定义: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1、内在条件—需要 某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2、外在条件—诱因(促使行为产生的环境刺激物) (三)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 2、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3、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作用: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4、根据动机的来源: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四)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都想要 2、双避冲突:两个目标都想避开 3、趋避冲突:一个目标有利有弊

4、双重或多重趋避冲突:多个目标,每个目标有利有弊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

区别:1、分属不同的范畴:①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②技能是个体通过练习

而获得的动作方式;③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 2、发展不同步

联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

2、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3、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促进 高

知识、技能 能力

前提 低

三、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方面的差异(个人的特长)

①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几个方面。

②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在音乐能力方面,有人有高度发展的曲调感和听觉表象能力,

节奏感较差;而另一个人有较好的听觉表象能力和强烈的节奏感,曲调感差。 2、能力发展水品的差异 ①整体上呈正态分布。

②超常者与智能不足者大于140,为超常儿童,小于70,弱智儿童 3、能力表现的整体差异 四、气质特点 (1)天赋性 (2)稳定性 (3)可塑性 五、气质类型说

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 (1)两种基本过程:兴奋与抑制

(2)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3)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型的对应关系

神经活动类型

不平衡

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兴奋型

(不可遏止型)

平衡

灵活 不灵活

活泼型 安静型 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