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课教案设计 - 图文 下载本文

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课教案设计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设计意图]

欧姆定律是研究电路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也是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课标对欧姆定律这部分的要求是:理解欧姆定律,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发现,中考中对学生的两个方面的能力考察明显增加。一个是对电路图的识别,这个也是学生在初三涉及电学知识时候感到最头疼的地方,教师要在平时的电学题目分析过程中慢慢的引导学生去正确的分析电路,所以在欧姆定律单元复习时候也不要忽视这一点;二是对欧姆定律的计算方面有所加强,并且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题目,针对这一点,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各种类型的题目,了解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

1、 电路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判断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或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改变时,导体电阻是否变化。

2、 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如:

⑴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大小

⑵利用欧姆定律推导出的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来求电路中的比值大小问题;

⑶分析当电路组成发生变化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或计算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计算在不损坏电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等。 3、 实验能力:

⑴应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得出结论;

⑵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会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器材等;

⑶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生电路故障的原因;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 利用欧姆定律的简单的计算;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串、并联的分压分流问题;动态电路的问题。

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具和学具]ppt课件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对本章的内容有自己做个总结,自己写出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1 / 6

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课教案设计

引课: 一、知识结构 二、讲授新课 (一)、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 教师讲述: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开始复习欧姆定律知识,请一名学生上黑板上讲自己所整理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从引出欧姆定律的两个实验开始复习。 1、欧姆定律的两个实验: 练习1:某同学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表1、表2实验数据。 提前让每一组学生自己整理本章知识点并写在黑板, 电压U(V) 1 2 4 表1,可得电流I(A) 0.1 0.2 0.4 结论:当导表1 体的电阻一定时,通电阻R(Ω) 5 10 15 过导体的电流I(A) 0.6 0.3 0.2 电流与导表2 比较表1数据,可得什么结论?比较表2数据,可得什么体两端的电压成正结论? 比。 表2,可得练习2、在 “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结论:当导(1)为达到研究目的,实验必须保持______不变。 (2)在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的示数为体两端的0.6A,现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换成10 Ω的电阻接入电路电压一定通过导来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时,体的电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导体本教师总结: 身的电阻在这两个实验中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一下几点: 1、两个实验都体现了初中物理研究问题的一种思想就是:成反比。 控制变量法; 2、实验中都要用到滑动变阻器,但是作用不一样,需要实验必须大家区别开来,在研究I-U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保持电压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在研究I-R不变 的关系实验中它的作用是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3、在利用这个实验结论解题时,一定要记住电阻的大小移动滑片,只与电阻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它两使10Ω电阻两端电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是没有关系的。 利用课件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仍为3V 压和电阻的关系 练习3、关于公式 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 让学生回电流成反比. 不对其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答,他同学再关. 练习4、在一定值电阻R 两端加上4V的电压时,通过它补充。 的电流为400m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Ω;当通过它的 2 / 6

学生自己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拨。锻炼学生自己总结的能力 本结论要学生回答,可以找多位学生重复回答,加深印象 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课教案设计

三、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电流减小为0.2A时,电阻的阻值为___ Ω,此时它两端的电压为 V;当它两端的电压降为0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此时它的电阻值为 Ω. 练习5、:有两只电阻器,已知R1∶R2=3∶5,若串联在某一电路里,则通过两者的 电流之比I1∶I2=_____,电压之比U1∶U2=_____;若并联在某一电路里,则通过两者的电流之比 I1′∶I2′ =_____,电压之比U′1:U′2=_____. 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讲述: 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有很多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提问: 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需要哪些实验器材?画出实验的电路图?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用一道例题来解决这些问题。 练习6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若待测电阻阻值在10Ω左右。 ⑴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图中的“o”内填上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符号。 四、伏安法测电阻 教师首 先将这 部分需根据欧姆要学生定律I=U/R掌握的得R=U/I 知识告 诉学生, 使学生 心中有 数 断开 最分析实右端 验故障得到多组在本章 电压和电复习中⑶实验前,开关应_____,滑片P应放在变阻器的____端。 流值,取平也要涉⑷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 均值,从而及,这是 减少误差。 一个中拓展:在实验中的故障: 考的考⑴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读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点。 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⑵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P后,发现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却有示数,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 S R P 3 / 6

人教版九年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本章复习课教案设计

考点一:欧姆定律的探究和理解 五、典型习题 考点二:串联分压,并联分流问题(比值) 【例3】如图 8-8 所示,AB 和 BC 是由同种 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的 是课堂 上讲解板书讲演,一道例课堂练习题,课堂题,每位学上练习生动手计一题的算。 方式,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 A.UAB>UBC IAB=IBC C.UAB>UBC IAB<IBC B.UAB<UBC IAB=IBC D.UAB=UBC IAB<IBC 练习:8、如图B21 甲所示,闭合开关S 后,两相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都如图乙所示,则L1和L2两灯的电阻之比为(A)图B21A.1∶4C.1∶5B.4∶1D.5∶1 考点三: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类型一:电表的变化问题 例4、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三个电表的示数4 / 6

通过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会用知识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