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试用)
一年级下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1、西瓜子的旅行
教学目标:
一. 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命起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二.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关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老师讲故事:《西瓜子的旅行》。学生边看课本第一页边认真听。
2. 老师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3. 学生自由发言。
4.师小结:西瓜在肚子里是不能生长的,想知道它们是怎样长大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植物生命的生长过程,探索它们的生命奥秘。
二.学习、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1.学生读课文第二页,借助拼音和四幅插图了解西瓜的生长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引导全班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四幅插图,读读插图下面的句子。
3.师提问:看了插图,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4.同桌讨论:西瓜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向
1
大家介绍一下吗?
5.抽学生汇报。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说完整的话。 6.师提问: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生回答。
7.全班齐读这段:“空气、阳光和水是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大约需要3~~4个月。”
三.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
1.观察第3页的三幅图,想一想:哪颗西瓜子能发芽?为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个别汇报。师生补充。 3.做一做:写下一种你熟悉的植物的名字,画出它的样子,你能为它做下列哪些事情,请涂一涂。
浇水 捉虫 松土 除草 晒太阳
4. 试一试:课后,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个种子发芽的实验。
四.教师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了它们生命的奥秘。它们的生命力真的挺顽强,我们以后要多观察,多实践,就会发现更多生命的奥秘和奇迹。
2、美丽的缺牙巴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换牙的科学常识,了解生命的变化成长过程。
2
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我发现我们班好多孩子都是缺牙巴,到底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2.学生自由回答。
3.今天我们就去揭示这个生命小秘密。 二.学习、了解换牙科学常识。
1.学生翻开书第4页,边看插图边自由读文。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幅图的意思吗? 3.抽学生汇报。师生补充纠正。
4.老师总结:婴儿是没有牙齿的,吃东西靠吸吮,几个月后,我们开始长乳牙了,幼儿期一共要长20颗乳牙,等我们六岁时就开始换牙了。
5.读一读小故事:开心的缺牙巴。
6.讲一讲你换牙的小故事吧。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自己换牙的事情。
7.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换牙的故事。 8.全班一起表演“缺牙巴啃西瓜”。
9.换牙期间应该如何保护牙齿?生个别回答,老师补充。 三.了解生命在变化中成长。
1.学生观察第7页的三幅插图,从而了解“长牙换牙”、“蝉脱
3
壳”、“蚕蛹成蛾”的生命历程。
2.学生观察对比第7页下面四幅图。 3.思考:人和树有什么共同点?抽生汇报。 4.观察第8页上面的图,读一读。 5.讲一讲:讲讲你的成长变化。
6.说一说:你现在能使用下面哪些物品和器具? 学生观察书上插图,独立选择。
7.抽生汇报答案,并说说其他物品是谁使用的。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换牙的常识,也知道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生命是在变化中成长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变化,珍爱生命,让自己健康成长。
3、小辫子和小平头
教学目标:
一通过活动,了解人的生命来源及性别特征。认识到男女是平等的。
二.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我们人从性别上区分,可以分为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
3.那生男孩和女孩到底是谁决定的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4
吧。
二.了解生命的秘密。
1.老师简单讲解生命的形成。让学生了解男孩还是女孩,是由进入卵细胞的那个精子决定的。
2.听了这些知识,你想说什么?抽生交流。 三.了解男女的性别特征。
1.请学生观察一下班上的同学,你能说说男孩和女孩外貌上有什么区别吗?
2.抽生汇报交流。
3.再观察一下男女生在打扮上有什么差异?抽生交流。 4.同桌讨论:我们长大后又有什么变化呢?想想自己的爸爸妈妈。
5.抽生交流。
6.师小结:长大后,我们的性别特征就成为自己的秘密,不可以随便被人看见或者触摸。要学会保护自己,当然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互相尊重。
四.画一画。
1.观察第11页的图,设计两套衣服,把你认为不可以让别人看见的身体部位遮挡起来,涂上花纹和颜色。
2.请个别学生交流,并说说为什么。 3.观察玩具图,给你喜欢的玩具画圈。 五.老师总结。
5
4、跟随生命的节奏
学目标:
1、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对生命的不同衡量,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有限和短暂。
2、掌握时间与生命的关系,感悟时间的有限和短暂,懂得珍惜时间,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不留下遗憾。
3、能深刻感悟时间的珍贵,指导自己在生活中做到珍惜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时间的含义,明白时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 难点:了解时间与生命的关系。 导入新课:
展示谜语,让学生猜:
1、生命东西无声、无色、无情更无价? 2、守住一日头不见,日修一门。 ——谜底:时间
以教材中的实验和“生命如歌”的比喻,引入:生命的节奏 讲授新课: (一)生命小问号
通过图片的展示,对“生物钟”分析,让学生讨论总结出: 时间与生命的关系:
从一天中,有些时候有精神,有些时候特别疲倦,还能看生物有
6
生物钟,所以,时间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教师课前准备两张纸条,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教材中的撕纸活动,并对纸条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析,让学生思考从中得到的启示:
1、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时间。
2、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分为不同的年龄段,而不同的年龄段又有着不一样的智力潜能。
3、时间一去不复返,因此要脚踏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件事,不要留下时间的遗憾。
二、 人生只有三天
让学生反思昨天、评价今天、畅想明天
得出:要吸取昨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把握今天,创造美好的明天。 (三)、生命小秘密 1、蝙蝠昼伏夜出
2、睡莲清晨绽放,夜晚合拢 3、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5、燃放玩烟花、爆竹要小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选择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地点。 2、让学生掌握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方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燃放烟花、爆竹的正确方式。
7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回忆你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 二、主题活动 ◆安全小问号
1、看图,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
2、汇报,思考:你们燃放的地点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有危险的?你们燃放的方式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安全小博士 1、学生汇报
2、教师小结①选择远离人群和建筑的空地燃放。②严禁在有易燃物的地方燃放,如:加油站、仓库等。③燃放时要保持安全距离,侧身持香火点火才安全。④点燃的烟花不能对着人。⑤遇到“哑炮”不能马上去捡。⑥小朋友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有大人陪同。⑦如果受伤,要赶快到医院治疗。
◆安全小卫士
1、看图,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学生思考讨论:他们做的对不对?
3、想一想:你家附近有哪些地方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三、课堂小结
8
6、别去有危险的地方玩
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陌生的环境中可能存在危险。 2、了解、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存在危险的地方。
3、初步学会判断不同地点和不同情况下是否存在危险,是否需要避开。
教学重、难点:
了解、掌握生活中常见的存在危险的地方。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思考:危险的地方是那些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二、主题活动 ◆安全小问号 1、看图,回答问题。 ①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
②汇报,思考:他们这样做对吗?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啊?
③讨论,汇报。 ④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2、议一议:到那些地方玩会遇到哪些危险?
9
①讨论,汇报
②教师根据回答总结(如大人用的工具很危险,陌生的东西别碰,黑洞容易被蛇咬??
3、说一说:你有什么样的“探险”经历? ◆安全小博士
1、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汇报,教师小结①建筑工地别“探险”,铁器木具多有尖。②垃圾、废品脏又臭,病菌还会藏里头。③深洞、高崖、陌生地,这些地方都别去。
◆安全小卫士
1、评一评:这些地方或物品有哪些危险呢? ①想看图思考 ②汇报,
③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2、找一找:你家或学校附近还有哪些有危险的地方? ①学生思考,讨论 ②汇报,
③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三、课堂小结
10
7、这些物品不共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物品不能共用及不能共用的原因。 2、知道区分不共用物品的方法,逐步养成物品专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物品不能共用及不能共用的原因。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毛巾可以共用吗? 二、主题活动 ◆健康小问号 看图,回答问题。
1、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啊?
2、汇报,思考:为什么只能用自己的毛巾呢? 3、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健康小博士
1、议一议:毛巾为什么不能共用? ①讨论,汇报。 ②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2、还有哪些东西是不能共用的。 ①讨论,汇报。 ②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健康小行动
11
1、怎么样区分家人的毛巾?说说你的好办法。 2、找找图上哪些东西是不能共用的。 三、课堂小结。
8、不当垃圾桶
教学目标:
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增加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2 、了解识记食品安全常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买零食的好习惯。
3、提高学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
4、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关心时事,珍爱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半盆水、香皂、毛巾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各种食品图片
请生谈谈: 平时最喜欢喜欢吃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点击课件)
引导小结:你们喜欢吃的东西真是各式各样,但是有的食品吃了是有益健康的,而有的食品吃了则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处的,就像一个垃圾桶,吃进去很多垃圾。
二、区分各类食品
1、师:食物的种类有很多,你们愿不愿意来给食物分分类呢?(点击课件:引导学生将食品分成两大类)
12
(1)健康食品:水果类,牛奶,蔬菜类。(吃了有助人体健康的食物)
(2)垃圾食品:油炸食品,方便面,果冻,蛋糕,烧烤、甜点,饼干,可乐等(吃了对人体有害的食物)
2、了解垃圾食品吃了以后对人体会有什么害处 (1)请学生说说:平时自己都喜欢吃什么食品?
(2)点击课件了解垃圾食品的制作过程,学生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在我们喜欢吃的食品中有很多都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吃了以后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一定是伤害……所
以,小朋友们要少吃或不吃这样的食物,才会健康成长。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饼干类,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教师将幼儿说到的垃圾食品逐一用课件展示,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垃圾食品品种。
三、探讨食品安全知识。
同学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大如天。食品可谓掌握着人们的生杀大权。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1)、小食品种类繁多,都有不合格产品。有80%的食品袋上无
13
生产日期、保质期;10%的食品袋上无卫生许可证;5%无生产厂家、厂址。也就是说,有很多同学买到的食品很有可能是过期的或不卫生的假冒食品。
(2)、路边的小摊点卫生实在很糟糕,烤羊肉串、烤肠、烤冷面的桌子又黑又脏,食品上叮着苍蝇,又沾满了灰尘。
(3)、制棉花糖的机器都是污垢,还不时会有脏东西掉进去,卖主自身也很脏,根本不讲卫生。
(4)、为了保证食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选购食品要树立“品牌”观念。也就是说,到正规的超市、商场里购买品牌经得起时间考验、拥有良好口碑的食品。
(5)、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6)、购买商品前,应该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7)、我们小学生应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每周吃一次动物内脏如猪肝、动物脑,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每周吃蘑菇1—2次,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14
2、出示课件了解当前生活中受人们关注的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图片。
3、看过这些资料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食品。
1、我们学校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学校尤其控制学生到校门口的小摊点购买食品,大家想想,为什么呢?尽管这样,可是老师还是很痛心的看到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像做贼一样到小摊点买吃的,吃得那样的津津有味。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组图片,相信你看过之后,一定会三思而不吃的!(生观看路边小摊点和十大垃圾食品的图片)
2、出示十大健康食品资料,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生活中的食品是否是健康的?
3、小组讨论,引伸拓展:安全的食品,健康的食品对于我们很重要。那么,饮食安全除了我们了解到的那些,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讨论后指名说)
(1)、正确洗手,是饮食安全第一步。“湿、擦、搓、捧、干”,人人饭前便后不忘做,病菌不入口。(请一名学生示范)
15
(2)、路边饮食、零食拒入口,疾病远离我。
(3)、不买包装不完整、标识不明的食品,不吃隔餐食品、牛奶。 (4)、购买眼睛、鳞片明亮有光泽、肉质有弹性、无腥臭味的鱼;呈粉红色具弹性的肉;绝不买头、脚部以及尾扇部变黑、头部快脱落的虾。
(5)、防交叉污染:买回家中的食物,应分类分区贮放;烹调时,生、熟食分开处理,保持餐具与食器清洁。
(6)、禽畜类食物先除去内脏、清洗,并依每餐份量个别包装存放冰箱;蔬菜去污、除烂叶,不以一般报纸(可用白报纸)包裹置冰箱内,防油墨食入体内有碍健康。
4、学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小学生的要求”。(课件出示)
5、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出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摄入五类食物的大致比例”,保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四、齐唱拍手歌《“食品安全”拍手歌》。
师: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大家每天合理
16
营养、平衡膳食。最后让我们牢记这首《食品安全拍手歌》,不当垃圾桶,将健康进行到底!(课件出示: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9、上课要专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专心听课的主要表现。
2、引导学生反思专心、不专心听课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体验由此带来的不同心情。
3、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
17
教学重、难点: 培养专心听课的习惯。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说说我们在上课都该怎么做啊? 二、主题活动 ◆心理聚焦
看图,你把“★”送给谁,为什么? 1、学生做,汇报,说明原因 2、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心灵视窗
1、上课时你有前面提到的哪些情况(请学生大胆的说说) 2、说说自己在上课时的表现怎么样,结果又怎么样,还有心情呢?
◆心灵氧吧
一起来总结上课该做到:认真听、勤发言、仔细想。用眼、用耳、用大脑,上课专心学习好。
◆心海起航
思考:玩游戏时,你的表现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小结
18
10、做一受欢迎的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初步形成乐于交往的意识。
2.帮助学生知道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行为,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知道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行为,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学生分成小组做好,唱儿歌《金钩钩》,一边唱,一边与旁边的小朋友拉钩钩。
二、主题活动: 心理聚集: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三幅图,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做法受人欢迎。
心灵视窗:
观察书上的四幅图,说说你愿意和图中的谁做朋友,不愿意和图中的谁做朋友?为什么?
心海启航:
1.教师组织学生看图,让学生知道,要会赞美,要会道歉。
19
2.让学生反思在学习生活中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三、课后延伸:
要求学生课后做一件受人欢迎的事。
11、老师爱我 我爱老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感受老师的辛苦。 2.引导学生尊敬老师,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增进师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到老师不同形式的爱。 教学准备:
1.学生观察身边的老师辛勤工作的情景。 2.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名人尊敬老师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导入——猜谜游戏
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有啥生字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字典
小矮人,浑身白,黑地上面走一程,矮人变的更加矮。——粉笔
二、 主题活动 心里聚焦:
20
1. 让学生观察图中老师的工作状态,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 2. 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老师还做了哪些事。 心灵视窗:
1.让学生回忆老师为自己做的一件事。
2.在小组内说说自己为老师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怎样做好老师的好帮手,不让老师操心。
心海启航: 1.演一演:
在生活中怎样做老师的好帮手。 2.说一说:
在生活中当好小帮手的方法。 三、全课总结:
本节课里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12、我有点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害怕”情绪。
2.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调节“害怕”情绪。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害怕”情绪产生是正常的,知道主动调节“害怕”情绪及调节的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
21
教师课前了解学生容易感到害怕的情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风雨雷电”游戏
1.左手代表“风”,右手代表“雨”,左脚代表“雷”,右脚代表“电”。
2.全体学生站立。教师发令喊“风”,则学生举左手;喊“电”,则学生跺右脚。学生按教师口令做到相应动作。
3.动作做错者坐下。 二、主题活动
1.让学生仔细看图,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究竟在怕什么? 2.在小组内,把自己害怕的事物说出来。 3.把自己害怕的事物写在书上。 4.在小组讨论:如何克服害怕情绪。 5.全班交流。 三、游戏
在班上,肯定有你特别好的朋友,他们在学习上或生活上帮了你很多。想一想,在班上,你想让谁不害怕或谁会让你不害怕?请你走到他面前,相互拥抱。
游戏后,让学生分享拥抱后的自己的感受。
22
13、不拿别人的东西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家人和亲友给我们的每一样东西都带着他们的爱,我们要保管好。
2、不拿别人的东西,更不能索要礼物。 3、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去做 二、教学手段:
1、讲故事、听故事、叙述故事 2、动脑筋进行讨论、辩论 3、总结、提炼、感悟生活
三、教学方法:互动性、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天班里有位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讲了这样一件事:课件出示。
女儿小丽的文具盒中多了一支漂亮的中性笔,经家长询问原来这支笔是小丽在教室里捡到的,问了周围的同学都不是他们丢的,小丽又特别喜欢,于是她就留下自己用了。
同学们这样的事在你们的身边发生过吗?如果你是小丽的家长应该如何对她说呢?
2、经典导读: 教师总结谈话。
23
3、心灵氧吧 4、心海起航 5、感悟生活
出示身边的新闻,进一步感悟。
了解到这些,我们来想想:课件出示。其实生活中比金钱珍贵的东西有很多比如:
14、折叠小衣物
教学目标:
1.学习折叠红领巾、袜子和内衣裤的基本方法,并能变通。 2.让学生知道整洁有条理的生活环境会使自己和家人轻松愉快。
3.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折叠小衣物的基本方法;难道是将学会的折叠小衣物的方法应用与生活之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外套。学生准备:红领巾、袜子和背心;每组准备一套内衣裤和外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4
一、 活动导入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讲讲,你折叠过小衣物吗?谁教会你的呢?
二、 主题活动 2. 折叠红领巾:
(1)讨论:为什么要折叠红领巾?
教师出示两根红领巾:一张干净整洁,折叠的很好;另一张揉成一团,皱巴巴的。
教师提问:你会折叠红领巾吗?折叠的很好的红领巾和不折叠,皱巴巴的红领巾,戴有什么区别?
(2)让会折叠红领巾的学生给大家演示自己折叠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学生的演示,教师讲解,肯定学生做的好的地方,纠正学生部规范的地方和错误方法;同时,组织学生观摩、讨论、交流,归纳出折叠红领巾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训练。 3.叠袜子:
(1)教师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叠袜子方法的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已经掌握叠袜子技能的学生做小老师,让其他学生娃子的折叠方法和要领。
(3)学生练习。
(4)讨论:为什么要把两只袜子包在一起? 4.叠短裤:
25
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图示自己练习,并相互交流。 三、布置课后任务
回家观察家里的小衣物是怎样收拾的。谁能发现特别号的收拾方法,下一堂课小老师就是谁。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入
1. 上堂课学习了折叠红领巾、袜子和短裤,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2. 回顾上一堂课布置的课后任务,学生汇报回家观察后的结果。
二、主题活动 1.叠背心:
(1)学生看图学习背心的折叠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讲解。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掌握叠背心的方法和技巧。 (3)让有不同方法的学生做小老师,把自己的折叠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2.校服外套折叠:
(1)教师讲解、演示上衣的折叠方法和技巧。
(2)学生练习操作,先跟教师一步一步操作,掌握基本要领后,再反复练习操作。每个学生都要能完成操作。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长裤的折叠方法。
26
(4)学生练习操作。
(5)在学生掌握了校服外套的基本折叠方法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一件上衣一条长裤,提倡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叠得又快又整齐。
三、课后任务:
回家折叠自己的小衣服。
15、清洁我的鞋
教学目标:
1.让生学习清洗布面运动鞋和清洁皮革运动鞋的基本技能。 2.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兵感受劳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清洗布面运动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几种不同面料的运动鞋、软毛刷、软布、皮革清洁剂、皮革护理剂、脸盆。
学生准备:布面和皮革面料运动鞋、软毛刷、软布、肥皂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入
教师介绍各种不同面料的运动鞋。
学生讨论:运动鞋与其他鞋有什么不一样,穿上运动鞋有什
27
么样的感觉?
二、 主题活动 生活小能手 清洗布面运动鞋: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操作练习,在课堂上,小组完成一双鞋的清洁。
1. 教师讲解布面运动鞋的清洗要领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2. 学生练习。四个同学分工合作,组长全面地调控和组织,操作员负责清洗运动鞋,材料员负责所有材料的管理和领取,清洁员负责整个活动中和活动后的环境卫生。四个同学用教师教授的方法和技巧,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相互督促,共同完成一双布面运动鞋的清洗。
3. 活动小结:教授对各组的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三、 布置课后任务
1.回家独立完成一次布面运动鞋的清洗工作,并请家长对于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2.向家长请教,皮革运动鞋应该怎样清洁?
第二课时
一、 活动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洗布面运动鞋,请先和大家说说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再讲讲自己有什么感受。
28
二、 主题活动 生活小能手
2. 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向家长请教皮革运动鞋的清洁方法。 3.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讲解皮革运动鞋的基本清洁方法。 4.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两人合作清理鞋面,取鞋带、穿鞋带的练习课交替进行。取掉鞋带可以更彻底地清洁鞋面。
5.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 两人小组合作情况。
(2) 清洁皮革运动鞋方法的掌握和操作的熟练程度。 (3) 清洁工作完成情况和质量。 生活与实践
向学生介绍网面运动鞋的清洗方法。
16、学择菜
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择菜。 教学目标:
1.学习带叶蔬菜和豆类蔬菜的择理方法。 2.培养学生自觉、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与家人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学会带叶蔬菜的择理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结合时令,准备几种不同种类的蔬菜。
29
学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带叶蔬菜两类,豆类蔬菜。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入:
教师提问:你喜欢吃蔬菜吗?说说你知道的蔬菜。 二、 主题活动: 生活聚焦:
以利用蔬菜的实物或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你认识这些蔬菜吗?你会择理这些蔬菜吗?你看见过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择理蔬菜吗?
生活小能手: 1、 择菠菜:
教师先不提示方法,让学生自由尝试择菠菜。 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是怎样择菠菜的。
教师请有一定缀的学生和教师一起演示、示范,并由教师纠正个别不正确的择理方法强调择理要领。
再次让学生分小组试择菠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 择芹菜:
强调芹菜的叶子也是可以吃的。 布置课后作业:
回家帮助爸爸妈妈择一种带叶的蔬菜。
30
向家长请教豆类蔬菜的择理方法。
第二课时
一、 活动导入:
教师了解学生上一堂课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让学生介绍自己回家择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了解咨询到的豆类蔬菜的择理方法。
二、 主题活动:
1、剥豌豆:普通豌豆的豆荚是不能食用的,要将豆荚剥去。 2、 择四季豆:
食指、拇指捏住四季事的端的尖儿用掐断,然后顺着四季豆的一边把丝扯下来,这个四季豆就择好一半了;另一端同意做。然后将四季豆掰成一段一段的。
生活实践:
1. 瓜果类蔬菜应该怎样择理? 让学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2. 认识部分蔬菜,圈出蔬菜食用的部分。
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蔬菜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在图中圈出我们使用的部分。
学生看图后汇报、交流。 三、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31
17、我来种蒜苗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盆栽蒜苗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用栽种的蒜苗美化环境,用收获的蒜苗做一餐美味佳肴。
3、让学生在收获蒜苗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学会盆栽蒜苗的基本方法和栽种过程中和管理。 教学准备:
教师:花盆、小铲子、小木棍、土、筲箕或塑料筐、刀子、细竹丝或细铁丝、汤盆或盘子、牵牛花种子。
学生:分瓣的大蒜、瓦片、花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入:
教师提问:你认识蒜苗吗?你知道蒜苗可以做什么吗? 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充分发表意见。教师特别要给有生活经验的学生提供机会。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认识蒜苗,知道蒜苗是一种蔬菜,是川菜中常用的主菜或配菜,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二、 主题活动: 生活聚集:
32
教师可以提问:你见过种在地里或花盆里的蒜苗吗?你能告诉小伙伴蒜苗是怎么种的吗?你愿意和小伙伴一起来种蒜苗吗?如果学生都不知道蒜苗的栽种情况,教师也可以把话题改成:你种过花或者看见别人种过花吗?能讲讲花是怎么栽种的吗?
生活小能手:
盆栽蒜苗应注意收下问题:
1、在花盆底部垫上瓦片是为了防止泥土堵塞询问的排水孔,也可以防止泥土从排水孔漏出。
2、蒜头去皮是为了让蒜头尽快发芽。 3、去皮的蒜瓣要尖朝上地按进土里。
4、第一次的水要浇足,以后就可以根据天气情况两天或几天浇一次水。
整个活动都应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可以减少准备工作的难度,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布置课后任务:
采用多种方法,了解蒜苗在田里是怎样栽种的。
回家多种几盆蒜苗,注意对它们进行管理,观察它们的生活过程。
下节课请同学们再带些蒜来。
第二课时
一、 活动导入:
33
1、请学生将搜集到的信息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如果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有观察到农田栽种情况的,要充分交流。
2、学生展示小组种植的蒜苗,汇报交流蒜苗的生长情况。 3、教师要对种植的蒜苗长势不好或小组成员观察记录不好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
二、主题活动: 生活与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将蒜头剥成蒜瓣,挑大个的分别用一根细丝穿起来(不能穿过中心,以免破坏苗)然后把两串蒜瓣放在汤盆里,浇上水就可以了。
教师演示完后,请学生两合作,用自己带来的大蒜试着穿一穿。教师巡回指导,看见有细竹丝穿过大蒜位置不对的,应适当纠正,这样回家去做蒜苗盆景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布置课后作业:
1、 回家后,制作一个蒜苗盆景。
2、 用收获的蒜苗,请妈妈做一份回锅肉。 3、 种几盆牵牛花。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