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语文教学论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1级中文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材料(中文系最丑学长张玺窃取往届材料)

方面或次要的方面题量太大等,都会影响测试的效果。覆盖面宽,分配均衡,突出重点,是保证测试效果的主要方法。

(2) 题型多样。就所测试的知识和能力层次来说,有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评价等。就答题方式来说,有填空、选择、简答、组合、写作等。题型设计的主要技巧是要把主观型试题和客观型试题配置适当,使试卷既有基础性,又有变通性和综合性;既有技能性,又有思考性;既能测试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又能测试出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品质。

(3) 难易适度。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重点试题要反映教材的重点内容,解答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是思维的磨刀石,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特别是在选拔性考试中,有难度才有区分度。

(4) 标准答案明确,评分方法具体。 (二)注重评析。

每次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都要产生一定的影响。校内考试评分后要把试卷交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和评分方法进行检查。试卷评析的基本方法是“借题发挥”。即立足试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命题意图,紧扣考点,分析鉴别,归类整理,系统讲解。要通过讲析一个题,使学生掌握一类题的规律,一以当十,事半功倍。具体方法有:

(1) 抓住一点,讲清一类。

(2) 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

(3) 改变题型,触类旁通。如将主观题改为客观题,知识题改为能力题,选择题改为判断题等。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从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

2.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

①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激烈,对综合性人才发出了急切的呼唤。 ②各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设计、开发和实施综合性课程和综合性教学成为一种时尚。 ③我国传统教育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适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3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①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整体性)

②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③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重视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自主性)

④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放性)

4.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①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帮助学生个性

充分体现。

②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 →充分利用教材优势。

③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教学资源。 →从当地文化中/实事材料中/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源。 ④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第21页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1级中文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材料(中文系最丑学长张玺窃取往届材料)

⑤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差异。

5.语文综合性学习在(7—9)学段(第四学段)的目标

①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②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③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④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6.综合性学习对语文教师有哪些要求?

①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② 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③ 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老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

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④ 加强计划性。教师要对某一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考虑,做出整体规划,以避免仓促上马、

草草收兵。 ⑤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具备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利用计算机收集教学资

源,制作和展示课件,不断丰富和改进教学方式。

写作教学

1.写作训练的任务有哪些? 一、育人训练

育人训练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修养,培养美的文德文风和好的写作习惯等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弘扬求诚,求真,求美的人文素质,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应把育人训练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从命题、指导到批改、讲评。 二、积累训练

学生写作,首先要有所积累,才能作到厚积而薄发。积累材料主要有如下途径:

1.观察与感受生活。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1)热爱生活,投入生活,体验生活。

(2)掌握观察方法,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准确捕捉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 (3)将对事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善于捕捉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情感的波动。

(4)养成随手记写的习惯,用观察日记、随笔、周记等形式将观察体验、富有意义的材料记录下来。 2.广泛涉猎读物。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告诉我们,听得多就会说,读得多就会写。

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广泛涉猎各类读物,养成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习惯,善于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坚持定向摘抄书报资料,坚持记读书笔记,养成多读多记等好习惯。 如能正确引导,是对青少年具有强烈吸引力的间接观察手段。如《新闻联播》、《环球》、《对话》、《人与自然》、爱国主义影片展播,时事网站和教育网站等,对学生有益智、激情、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等作用,均属积累写作材料的范畴。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克服纯消遣性趣味性的收视倾向,从而获得健康、鲜活的写作材料。 三、思维训练

写作训练,说到底就是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思维畅达,言语活动才能有序地进行。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语言就简练。充满激情,语言就有色彩。写作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生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越具体、越全面、越深刻,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生动,越丰富,越有价值。

第22页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1级中文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材料(中文系最丑学长张玺窃取往届材料)

1.善于想象与联想。

2.深入地思考生活。 3.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四、语言训练

朱自清先生认为: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语言是文章的血肉,只有血肉鲜活、丰满,文章才能光彩照人!只有语言文质兼美,作出来的图画才能味笃情浓,栩栩如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历练语言,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他们运用语言、驾御语言的能力。

1.准确生动。准确即用词恰当,语句通顺,语言前后连贯,句序合理,表意准确到位,没有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毛病。

2.简明得体。 五、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选取素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运用表达方式、修改文章等的训练,这是写成一篇文章的基本能力训练。 1.审题能力的训练

(1)准确理解文题含义。 (2)弄清写作的要求。

2.立意能力的训练。

(1)正确。即能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所蕴涵的意义,切合题目的要求。

(2)深刻。即能揭示生活的本质,给人以启示。力求深刻独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3)新颖。即角度要新,能提出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 3.选材能力的训练。 4.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 5.运用表达方式能力的训练。 6.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7.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修改的主要内容有:

①中心思想是否鲜明突出。 ②文章体裁是否恰当得体。

③条理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详略是否得当。 ④语言是否准确,简洁,通顺,优美。 ⑤感情是否真挚,立意是否深刻、新颖。

⑥命题作文的内容和题目是否相符,是否切题。 ⑦字词,标点,行款,格式等是否得当。

2.写作教学过程是什么?

为了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近几年的作文教学有了新的导向。即: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多写话题作文,能与他人交流习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等。使我们重新认识整个写作教学流程,而将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一、教师引导,学生定向

拟订写作训练目标和设计写作教学计划,是提高写作教学速度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正确、恰当的引导学生,教师在写作训练之前一定要制定出周密、详尽的训练计划。从而避免写作训练目标不明,缺乏计划性,写作教学无序、随意等问题。计划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某个学段、某个学年、某个学期,小至某个单元、某次作文。每次作文的教学计划,应该大胆合理的吸收学生的设计意见。

在每次写作训练前,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训练目标,引发学生感受和表达的需要。当然,目标的设计,既要具体,切忌笼统空泛;又要有针对性,密切结合学生实际,充分估计学生的需要以及在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写作训练的目标明确了,就有了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

第23页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1级中文系—《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材料(中文系最丑学长张玺窃取往届材料)

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教师指导,学生写作

在这一阶段,教师根据作文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取材、构思、行文、修改等方面的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顺利进入作文状态,动笔写作,并自觉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一阶段包括两个步骤:

1.写前指导。教师面对班集体进行指导,提出要求,明确重点,指导审题,拓展思路,提供必要的材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时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指导他们作调查访问等。

2.作文过程中的指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帮助学生解决在执笔行文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指导方式以个别为主,适当采用咨询、答疑的方法;二是在学生写出初稿交给老师批阅前,指导他们修改文章。 三、教师批改,学生参与

四、交流评讲,互相沟通

3.作文批改的要求和方式分别有哪些?

一、作文批改的几点要求

(1)有针对性,讲求实效。过去作文批改曾提出“精批细改,有错必改”的口号,这种面面俱到的做法不是科学的,作文批改应紧扣本次写作训练的目标要求,突出一两个批改重点,增强针对性,讲求批改实效。 (2)多批少改。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人在取得进步并对更高的目标“有盼头”的时候,会更加努力,产生前进的内驱力。对学生的作文不要求全责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尽量保持其原文,切忌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对学生作文大删大改,使原文面目全非,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尽量少改或不改。“多批少改”是启发性原则在作文批改中的应用。只改不批或少批,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批清楚了,虽不加以改正,学生自己也会改正。 (3)内容兼顾形式。“文质兼美”是衡量文章的标准。思想内容好,而文字表达拙劣,当然不可取;内容方面存在问题,形式再美也不是好文章。

二、作文批改的方式。作文批改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

(1)教师批改。包括精批细改,全文略改,全文轮改,当面批改等。

(2)学生批改。学生批改作文时,教师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给予技术上的指导,使之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相对的可操作性。学生批改有两种形式:一是两人互改;一是小组批改。小组批改可这样安排:三人为一个批改小组,好中差学生搭配,指定一位责任心强的任组长,每组发三本作文,要求每个学生对每篇作文作出修改意见,经过大家讨论,把意见综合后,写上评语,再签上三位批改者的姓名,最后可再进行一次全面复查。“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每篇作文经过三名同学的集体批改,既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又增强了批改的信度,因而这种批改方式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3)师生共同批改。教师挑选一篇或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印发给学生,或用幻灯放映出来,组织全班集体评改。

以上几种方式也可配合使用。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批改,都应做到快改快还。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智慧和能力的综合表现,是有创造性的智能活动。作文后,学生迫切渴望知道自己的劳动价值,教师应“趁热打铁”,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4.写作批语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作文讲评的方式有哪些?

一、写好作文批语。作文批改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最关心的往往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也不是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颇费心思地从评语的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因此除了批语要实事求是、要突出重点、要有启发性外,还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例如教师在一些词句旁认真地画几串圈圈,或写上这样一些批注:“这是我看到的很不寻常的见解,可以展开写”;“把范文中学到的模仿着用,这便是创造的开端”;“比喻贴切,有新意”;“真是观察入微,没有自己的认真实践写不出来”。像这样一些对学生满怀着热情期望的激励性评语,往往可感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