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1.1招标文件
?北京未来科技城鲁疃西路综合管沟(二期)工程 施工招标文件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鲁疃西路综合管沟(二期)工程总体设计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鲁疃西路综合管沟(二期)结构工程 第1分册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鲁疃西路综合管沟(二期)结构工程 第2分册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鲁疃西路综合管沟(二期)暗挖段结构工程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鲁疃西路综合管沟(二期)电气工程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鲁疃西路综合管沟(二期)通风工程 1.1.2规范、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北京市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06)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7-200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⑴《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筋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⑵《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 ⑶《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J01-13-2004) 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⑸《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11/T808-2011) 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
⑻《北京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⑼《北京市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8-2005) ⑽《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7-2005
(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2)《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23)《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24)招标文件中要求执行的国家、北京市及有关部委颁布的现行技术标
准、施工规范、规定、规程、验收标准 1.1.3现场的实地考察 1.2编制原则
?满足业主招标文件对质量、工期等有关要求。 ?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方针、政策及法规的要求。
?质量第一,确保安全。在工程关键部位重点控制。对于平面空间、工期方面进行统筹安排,保证交叉、流水作业的均衡施工。
?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生产要素,实现资源节约。
2
第2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分析
2.1工程概况
昌平区未来科技城鲁疃西路综合管沟(二期)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沿鲁疃西路南起七北路,南至定泗路,里程桩号0+000~1+705总长1705m;桩号0+730.55~0+930.55为穿越输水干线的暗挖段。 2.1.1主体结构
?明开段结构型式
本工程标准断面共分4舱,自西向东分别为电舱Ⅰ、电舱Ⅱ、水+电信舱、热力舱。电舱Ⅰ、电舱Ⅱ布置10KV~220KV的电缆,水+电信舱布置一根直径900mm的给水管、一根直径600mm的中水管及24孔电信电缆;热力舱布置两根直径800mm的热力管线。
管沟结构形式均为整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闭合框架结构,标准段尺寸宽14.95m,高3.9~4.1m,覆土范围为3.0~11m,其基底高程在场平高程以下4~14m。深埋节点段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覆土范围4~5m,基底高程在场平高程以下9~14m。
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35、P6,垫层为C15(厚100)。结构底板防水采用聚酯胎双面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3mm),顶板、侧墙采用无胎体单面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1.5mm)。 变形缝处采用橡胶止水带。侧墙、顶板内外侧为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底板下侧为遇水膨胀橡胶条。
结构变形缝最大间距:标准段15m,节点23m,缝宽30mm,变形缝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垫梁及橡胶止水带。管沟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管沟标准横断面如下图所示:
50029003900电舱II电舱I水+电信舱热力舱5004002600250250480014950250400
3
?暗挖段结构型式
暗挖区间段下穿现况水源九厂路。南北两端各设一座施工竖井,竖井结构长26.15m,宽11.6m,基坑开挖深度约15m,其支护形式为围护桩+内侧支撑。暗挖段为三洞分离式断面,由西向东分别为电舱、水+电信舱和热力舱,其中电舱和水+电信舱为A型断面,开挖宽度为6.3m,最大开挖高度为5.72m;热力舱为B型断面,开挖宽度为5.3m,最大开挖高度为5.12m。
2.1.2附属结构
本标段管沟附属结构包括4座排风井、4座进风井、9座电力检查井、9座投料口、1座人员出入口。
人员出入口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管沟正下方,管沟底板每仓在人员通道两侧各设置一个人员出入楼梯间,该处管沟结构与人员通道共构。
排风井和进风井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风井夹层设置在管沟的正上方,管沟顶板设置通风孔,该处管沟结构与风井结构共构。
投料口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管沟正上方,管沟顶板设置投料孔,该处管沟结构与投料口结构共构。
电力检查井为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力检查井夹层设置在管沟两个电力仓的正上方,管沟顶板设置投料孔,该处管沟结构与电力检查井结构共构。 2.1.3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包含9个系统,强电部分3个。弱电部分6个; 强电部分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
弱电部分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及安防系统、有害气体及环境监测系统、电力井盖监测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网络系统。 2.1.4通风工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