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下载本文

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号(代码):

20307130,20307030,20306930,20306830,20315930,20320840,30829720,30829840 课程类别:类级平台课(必修)

学时学分:理科类:102学时,6学分,工科类:72学时,4学分;

医药类:药学68学时,4学分;医检、卫检:51学时,3学分。

前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大学数学等 开课时间:大学二、三年级

课程教材:理科:《物理化学》(上、下册),袁永明,何玉萼,薛英,胡常伟编,四

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工科:《物理化学教程》,周鲁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2年

医药类:《物理化学》(第5版),侯新朴,詹先成等编,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年

开课单位: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

任课教师:周鲁(教授)、薛英(教授)、卫永祉(教授)、何玉萼(教授)、李象远(教授)、龚茂初(教授)、高翔(副教授)、杨华清(副教授)、翟淑华(讲师)、谈宁馨(讲师)、童冬梅(讲师)、林涛(讲师)、唐星烁(讲师)、胡安明(讲师)、张文华(讲师)、周歌(讲师)。

适用专业: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生命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轻纺与食品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11个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化学冶金、生物化工、药学、医检、卫检、安全工程、皮革、食品、纺织、塑料、铸造、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等27个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的内容和任务

物理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借助于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实验方法,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 , 研究化学反应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科研、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物理化学研究化学反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整个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有关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的能量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组成,化学反应的机理和速率,多相平衡体系及界面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它对于学生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将为各专业学生后继专业课的提高学习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他们今后从事新材料、新药物的合成,新能源、新产品的开发,新的工艺过程设计等起重要指导作用。

三、课程的目的

物理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创新素质为目标,确定了基础与发展,理论与应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原则。在遵循教学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教学中将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引入学科发展的新内容,介绍科学创新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初步掌握物理化学基本理论的同时,能主动学习,使自觉接受新信息,新思路的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均得到提高。

四、课程教学网站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音像资料,课程辅导答疑请访问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网站:

http://physchem.3322.org/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理、工、医药类相关专业)

说明:以下为多学时大纲,各专业根据教学要求及学时数,可在此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第一章 热力学基础(14学时)

本章基本内容:

§1-1 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 2. 性质与状态 3. 过程与途径 4. 热力学平衡态 5. 热和功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 内能 4. 焓 5.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 6.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1-3 恒容热效应和恒压热效应

1. 热容 2. 恒容热效应 3. 恒压热效应 4. Cp与Cv的关系 5. 简单

PVT变化过程热效应的计算

§1-4 体积功 可逆过程

1. 体积功 2. 可逆过程 3. 理想气体恒温过程和绝热过程体积功的计算

§1-5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3. 卡诺循环 4. 卡诺定律及推论

§1-6 熵和熵增原理

1. 熵函数的导出 2. 克劳修斯不等式 3. 熵增原理 4. 熵判据 5. 简单PVT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1-7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1. 亥姆霍兹函数 2. 吉布斯函数

§1-8 热力学函数关系

1. 封闭体系的吉布斯方程 2. 对应系数关系 3. 麦克斯韦关系 4. 热力学关系式及应用 5. ΔA和ΔG的计算 本章基本要求:

正确理解系统与环境、性质与状态、过程与途径、热力学平衡态和热和功等基本概念,掌握状态函数及数学特征。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熟练掌握封闭体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准确理解内能和焓的物理意义。

理解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的特征,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简单状态变化过程热效应和体积功的计算。

准确理解可逆过程和自发过程的概念及意义,了解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以及在第二定律建立过程中的作用,准确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了解熵函数的导出方法,理解熵变的定义,掌握克劳修斯不等式及熵增原理和熵判据,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简单PVT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方法。

了解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的定义,作为过程自发进行方向和限度判据的条件及ΔA和ΔG的计算方法。

正确理解吉布斯方程的使用条件,熟悉麦克斯韦关系及重要的热力学关系式,掌握用可测量代换不可测量的处理方法。 重点:

基本概念、克劳修斯不等式及熵增原理和熵判据,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简单pVT变化过程的热效应和体积功以及ΔU、ΔH、ΔS、ΔA和ΔG的计算方法。 难点:

状态函数及数学特征、可逆过程和自发过程、熵函数的导出、熵判据的条件及结论,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的应用条件及结论、热力学关系式的推导及应用。

第二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10学时)

本章基本内容:

§2-1 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1. 偏摩尔量 2.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及吉布斯—杜亥姆方程 3. 化学势 4. 化学势与T、P的关系

§2-2 多组分系统组成的表示

1. 物质B的物质的量分数 2. 物质B的质量分数 3. 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4. 物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2-3 实际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