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同步单元双基双测B卷 新人教版必修2 下载本文

专题0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单选题(60分,每题3分)

1.现代生物进化论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并进行了重要修正。其中最重要的修正是( ) A. 摈弃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B. 以“基因传递的相对差异”解释适应与选择

C. 以快速进化和进化停滞观点修正匀速、渐变进化的观点 D. 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 【答案】B

2.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2n=4)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 异常配子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般相同 C. ②过程如果发生异花授粉,则可能产生三倍体植物 D. 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 【答案】B

【解析】①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致,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染色体没有分开,A正确;异常配子的产生,若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若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

致,则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相同,B错误;②过程如果发生异花授粉,则该异常配子与二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受精,可产生三倍体植物,C正确;题图显示: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异常配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该受精卵发育形成四倍体植物,可见,该事实说明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需要经历长期的地理隔离,D正确。

3.第4次大熊猫调査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 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 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 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 【答案】A

4.将亲本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进行连续的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其中的隐性个体,则到子五代中在淘汰了隐性个体后,Aa所占的比例为多少?( ) A. 2/5 B. 1/3 C. 2/33 D. 2/7 【答案】D

【解析】本题可根据遗传平衡定律依次进行计算,然后归纳出相关公式解题。亲本基因型为Aa的个体随机交配一代,F1中淘汰隐性个体后AA占1/3,Aa占2/3,F1基因频率A为2/3,a为1/3。F1中AA、Aa个体随机交配,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2/3)=4/9,Aa基因型频率为2×2/3×1/3=4/9,淘汰aa个体后, F2基因频率A为3/4,a为1/4。以后以此类推,最后可归纳出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进行连续地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其中的隐性个体,到子n代中A基因频率为(n+1)/(n+2),a基因频率为1/(n+2)。本题子五代基因型频率可用子四代基因频率A=(4+1)/(4+2)=5/6,a=1/(4+2)=1/6来计算。子五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5/6)=25/36,Aa基因型频率为2×5/6×1/6=10/36,因此,到子五代中在淘汰了隐性个体后,Aa所占的比例为10/36÷(25/36+10/36) =2/7。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2

2

5.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S表示。在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a、b、c三个群体中,最可能出现新种的是c,理由是变异类型最多,有可能出现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而形成新种

B. 在发现该动物的三个地区中,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的是a,理由是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

C. S值的变化实质是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作用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 要形成新的物种必须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 【答案】D

6.果蝇刚毛和截毛是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刚毛对截毛为显性。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X,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XY或XY B. 亲本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条数与基因b个数之比为1:1 C. 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不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 D. XXY截毛果蝇的出现,会使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多 【答案】B

【解析】两个刚毛果蝇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截毛果蝇,则此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为

Bb

Bb

bB

XXY,由于亲本均为刚毛,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X,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A错误。亲本雌果蝇(XX)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数目为2条,基因b个数为2个,则比值为1:1,B正确。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由于果蝇刚毛和截毛是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因此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C错误。XXY截毛果蝇的出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增多,D错误。 7.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B. 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C.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 D.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答案】D

Bb

bbbBbBb

8.某随机受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 表现型 高绿茎 高紫茎 矮绿茎 矮紫茎 比例

63% 21% 12% 4%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