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戏剧史 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中国戏剧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50414206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 分 数:3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课程名称:外国戏剧史 适用专业:文学院影视戏剧文学专业 学 时 数:54 制定/修订日期:2011 年 8 月13 日 二、教学目的

《外国戏剧史》这门课程,就是要比较系统地传授外国戏剧史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外国戏剧史发展的历史和重要的作家作品,提高学生分析鉴赏戏剧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外国戏剧史,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促进我们的民族文化及民族戏剧的繁荣、发展,让我们民族的戏剧走向世界。使学生在了解戏剧发展过程的同时,一方面提高戏剧研究水平,另一方面掌握戏剧创作理论与技巧。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也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增进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培养青年一代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优秀的戏剧作品,总结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理想的精神探索的历程,可以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起着思想教育和道德陶冶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古代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和古日本的戏剧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其戏剧发展面貌,掌握其代表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希腊悲剧及喜剧、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及作品解读、古希腊喜剧及其作家作品解读、 古罗马戏剧代表作家及作品、古代印度的梵剧创作的成熟期代表作家及作品 、日本的能与狂言及代表作品 3.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古希腊戏剧

一、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缘起 1、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欧洲戏剧的发源地:地中海中北部 (欧洲文化的摇篮)

1

丰富的文化宝藏: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萨福琴歌、伊索寓言 泛神论

祭祀仪式:由人假扮表演一定的情节——戏剧 2、酒神祭祀与戏剧比赛

二、基本演出形态及剧场艺术发展

1、悲剧演出:“山羊之歌”源于酒神祭典上的抒情歌舞表演

题材:荷马史诗中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用诗的语言来叙述故事。结构严谨,严肃是悲剧的特性。 (1)演员

约公元前534年,雅典人忒斯庇斯(泰斯庇斯)在歌舞表演中采用第一个演员。 第二个演员的出现,归功于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把演员增至三个。 面具造型特点。

悲剧表演的主要技能是演员的朗诵。着装华美,嗓音宏亮,动作缓慢有节奏,令人物显得高大和尊贵。 (2)歌队

一般公认在索福克勒斯有生之年,歌队由15人组成。 作用:

戏剧背景的叙述人,用以连接戏剧表演的情节间断; 戏剧氛围的制造者和渲染者;

戏剧效果的引导者,把观众引向期待的反应;

往往表露作者的观点,与剧中其他人物交换看法,提出意见或建议,相当于戏剧中的一个角色。

提高戏剧的观赏性。 (3)场地及其他

2.喜剧演出:“狂欢之歌”由歌舞和滑稽戏中脱胎而出 三、 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家

1.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生平及创作 (1)传世剧本7部,它们是:

《乞援人》(约公元前490年,一说公元前463年)、 《波斯人》(公元前472年,得头奖)、 《七将攻特拜》(公元前467年,得头奖)、

《普罗米修斯》(约公元前465年,一说公元前469年)、

2

《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即《俄瑞斯忒亚》三部曲 )阿伽门农、克吕泰涅斯特拉、埃吉斯托斯 、俄瑞斯忒斯

作品气势宏伟,庄严豪迈,以极其优美的诗剧写成。他在悲剧中采用了第二个演员,使得对话和戏剧冲突增强,情节也更加丰富。 (2)《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思想内容 艺术特征

缺陷:普罗米修斯的“行动”主要靠人物的对话交待,心理活动表现充分,但戏剧性不是很强。

普罗米修斯: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坚强不屈,是崇高、悲壮、完美的悲剧形象。 宙斯:暴君。反映了诗人的民主精神 。 2.索福克勒斯

(1)索福克勒斯生平及创作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 《埃阿斯》 (约公元前442年演出)、 《安提戈涅》(约公元前441年演出)、 《俄狄浦斯王》(约公元前431年演出)、

《厄勒克特拉》(公元前419年至415年之间演出)、《特刺喀斯少女》(约公元前413年演出)、

《菲罗克忒斯》(公元前409年演出)、 《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公元前401年演出)。

(2)“戏剧界的荷马” 他首先在悲剧演出中采用第三个演员,使对白在剧中占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增加了戏剧的成分,减弱了合唱队的作用。 索福克勒斯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3)《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 《俄狄浦斯王》的艺术特色 俄狄浦斯形象解析 3.欧里庇得斯

(1)欧里庇得斯生平及创作

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约公元前480-前406) ,相传写有悲剧90余部,现存《美狄亚》、《希波吕托斯》、《特洛亚妇女》、《阿尔刻斯狄斯》等18部。 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2)《美狄亚》五场悲剧(还有开场、退场,进场歌、每一场之后有合唱歌共计5次)

3

《美狄亚》思想内容 缺陷:“龙车”的用处。

(3)美狄亚形象解析 “弃妇”形象。 思考:

比较美狄亚的形象与我国古典诗歌、戏曲中的“弃妇”形象。 美狄亚形象在现当代作品中的衍生及其意义。 四、古希腊喜剧家及其戏剧创作 1.旧喜剧与新喜剧

旧喜剧 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 。 新喜剧 “世俗喜剧”。 2.阿里斯托芬及其戏剧创作

(1)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前446-前385)

完整流传下来的11部:《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和平》、《鸟》、《吕西斯忒拉忒》、《地母节妇女》、《蛙》、《公民大会妇女》、《财神》。 阿里斯托芬的艺术主张 喜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2)《阿卡奈人》(前 425) 六场(开场、退场除外)喜剧。 狄凯奥波利斯、阿卡奈人、马科斯 《阿卡奈人》的思想内容 《阿卡奈人》的艺术特点: 3.米南达及其戏剧创作

(1)米南达(Menander约公元前342~前291)

《恨世者》 ﹑《萨摩斯女子》两部较完整的剧本和《割发》﹑《公断》﹑《农夫》等几部残本。

米南达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2)《恨世者》(《古怪人》)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造笑方法:喜剧情境的构筑和喜剧性格的发掘。 表现形式:林木神开篇的介绍;旁白较多 。 五、亚里斯多德的《诗学》

第二节 古代罗马戏剧

一、古罗马戏剧对古希腊戏剧的继承与发展

4

公元前272年,安德罗尼库斯(公元前284-前204)

公元前300年左右,民间滑稽喜剧——亚提拉剧(fabula atellana)流传开来。

定型角色: “马库斯Maccus”、 “布科Bucco”、 “帕普斯Pappus”、 “多塞努斯Dossenus” 涅维乌斯(公元前270-前200) “紫袍剧” 喜剧作家:普劳图斯、泰伦提乌斯

罗马喜剧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对希腊喜剧进行改革:舍弃歌队,加强了音乐作用和人物对话,女演员;人物多是类型化的,服装也规格化,色彩有象征性。 悲剧作家:赛内加 二、古罗马剧场贡献

古希腊埃皮达鲁斯剧场Epidaurus 观众席、表演区、“更衣棚”。 古罗马剧场的改进和创造 三、古罗马戏剧代表作家作品

1.普劳图斯及其戏剧创作

(1)普劳图斯:《凶宅》、《孪生兄弟》、 《撒谎者》 、《吹牛军人》 、《俘虏》、《一坛金子》等。

2.泰伦提乌斯及其戏剧创作 (1)泰伦提乌斯 代表作:

《婆母》潘菲卢斯、菲卢墨娜、巴克基思、索斯特拉塔

《福尔弥昂》富于计谋的行动——莫里哀改编为《司卡潘的诡计》 《两兄弟》父母如何对待子女的教育。 3.塞内加及其戏剧创作 (1)塞内加

9部悲剧﹕《疯狂的赫拉克勒斯》﹑《特洛伊妇女》﹑《腓尼基少女》﹑《美狄亚》﹑《菲德拉》﹑《俄狄浦斯》﹑《阿伽门农》﹑《提埃斯忒斯》和《奥塔山上的赫拉克勒斯》 《美狄亚》与和欧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剧比较。 (2)塞内加悲剧的艺术特征 4.贺拉修斯的《诗艺》

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梵剧

一、梵剧产生及发展

起源于迎神赛会仪式。

公元前273-232阿育王统治时代,梵剧开始渐趋成型。 印度戏剧的题材来源

5

以宗教宣传为主旨的戏剧。

公元前后,印度出现一部戏剧理论著述——《舞论》:舞台呈现、剧本创作。 在公元一至四、五世纪,古典梵剧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二、梵剧创作的成熟期代表作家及作品 马鸣 :九幕剧 《舍利弗传》:舍利弗和目犍连

跋娑 :《惊梦记》

首陀罗迦 :十幕剧《小泥车》: 迦梨陀娑 :《摩罗维迦和火友王》、《优哩婆湿》、 《沙恭达罗》 宫廷剧 “戒日王”:《妙容传》、《璎珞传》、《龙喜记》。 三、演出

在舞台形式上采取了歌舞与诗歌相结合的手段。 梵剧中散文和诗歌杂糅。 舞台 :《舞论》:剧场分为两部分,一为观众席,一为舞台;舞台可以分为两层 。 有关场地和情景的交待,都依靠每幕开始时的叙述和表演。 角色类型有三种:拿耶迦(男主角)、拿依迦(女主角)、毗都娑(丑角)。

每个演员的演出都运用和发挥四种因素:动作与姿态、言辞与歌唱、服装与化妆、心理的洞察力。

演出均有鼓及弦乐器演奏的音乐伴奏。 服装化妆都有规范。 四、迦梨陀娑和《沙恭达罗》

1.迦梨陀娑,一般认为是笈多二世的宫廷诗人﹐在世年代不晚于5世纪。 代表作:

《摩罗维迦与火友王》5幕剧:火友王、维达巴国公主摩罗维迦

《惊梦记》和《摩罗维迦与火友王》奠定了古典梵语戏剧中描写帝王情史的宫廷喜剧类型。

《优哩婆湿》(剧名全译是《通过勇力获得优哩婆湿记》)5幕剧:天国歌伎优哩婆湿、人间国王补卢罗婆娑。 2.《沙恭达罗》 (《由于一种信物而重新找到沙恭达罗记》)

第四节 日本的能与狂言

一、日本戏剧的起源 1、日本古代歌舞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有关于古代歌舞的记载:“俳优” “歌垣” :集体表演的歌舞形式。 歌颂战斗、生产劳动和爱情的歌舞。 2、外域的影响 《兰陵王》、《踏摇娘》、《醉胡》和中国的木偶戏,都是在唐代就传到了日本。

平安初期舞乐:左方乐以唐乐为中心,包括天竺乐、林邑乐等,右方乐以高丽乐为中心,包括百济乐、渤海乐、新罗乐等 。

和戏剧关系最密切的是散乐,包括内容十分广泛。 ——“猿乐” 。 3、从歌舞艺能向戏剧的过渡

二、一种独特的戏剧形态——能。 1.能的发展历程

6

2.能的舞台特征及艺术特点 基本结构:序、破、急。 演员全部为男性 能舞台:

“目标柱” 、“主角柱”、“配角柱” 、“笛柱” ;“检场柱”或“狂言柱” ;“地谣座” ; “镜板”,俗称“松壁”;三棵小松树 ;“桥廊” ;“镜间” ;“乐屋” ;“白洲” 四方形的框架。

能乐的表演艺术:念、唱、做、舞。 细腻优美,具有写意性和程式化特点。 假面艺术。

演员的表演还常常和使用某些简单的道具结合起来:手杖、弓箭、扇子。 能乐在总的倾向上,是反映了室町幕府时期贵族阶级的没落情绪。 3.能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每一次演出一般都是演五出能,中间加演四出狂言。 “胁能”(“神事能”) “修罗能”

假发戏,叫做“女能”(“鬟能”) “狂能” “尾能” (“鬼能”)

二、日本式的滑稽短剧——狂言 1.狂言的形成与发展 2.狂言和能比较

狂言的舞台特征及艺术特点 3.狂言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1)分类:

第一类为“胁狂言” 。 第二类是“大名狂言”。大名就是地主。

第三类是所谓新郎新娘戏。描写男女婚事,岳父和女婿的口角等等。 此外,还有鬼狂言、山僧狂言、座头狂言等等,一般称为“杂狂言”。 (2)代表作品

《两个侯爷》 :两个侯爷、过路人 《骨皮》 :方丈、小和尚

第二章 中世纪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中世纪戏剧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理解中世纪戏剧发展的特点及面貌,掌握宗教剧、世俗剧的分类及代表作家和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中世纪宗教剧 :《亚当》、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 世俗剧 :寓言剧﹑愚人剧﹑牧歌式戏剧﹑笑剧

7

3.教学内容

一、中世纪宗教剧发展概况及分类 著名的宗教剧:《亚当》 1.奇迹剧、神迹剧(miracle play) 奇迹剧 艺术特征

法国作家 博德尔 《圣尼古拉剧》就是著名的奇迹剧。最早的神迹剧是 13世纪的《圣尼古拉斯》 (Saint Nicholas),有1,500行。

罗特波夫 《德奥菲勒的奇迹》奇迹剧 更富于戏剧性。 2.神秘剧( mystery play)

神秘剧mystery 神秘剧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神秘剧也是以法国为首的。法国作家 阿诺·格芮本 《奥尔良之围》

神秘剧的代表:《第二个牧羊人剧》 (The Second Shepherds’Play) 成于15世纪后半叶。它是威克斐(Wakefield)连续剧中的第 13 部。 3.道德剧(morality play) 道德剧 道德剧的主要特征

现存最早的道德剧是《美德祭》 (Order of Virtues,约1155 )。在道德剧方面,英国是走在西欧各国的前面的。著名的道德剧《忍耐的城堡》。 《忍耐的堡垒》( The Castle of Perseverance,约1452) 《四原素》的重要变化 二、宗教剧的舞台呈现

1、演出团体:同业公会和宗教兄弟会 2、演出方式:活动舞台与固定舞台 舞台的空间使用:“景观站”和“表演区”。 “彩车” 。“活人图画”(living picture) 。

固定舞台:景观站一般都是几个同时并存;“地下通道门”(trap door);观众与舞台灵活的关系。

3、演出特殊效果

景观 ;特效 ;化妆和音响效果。 4、导演、演员和观众 三、世俗剧发展及代表作

宗教剧中也逐渐融入世俗趣味。15世纪以后﹐世俗戏剧体裁多种多样﹐有戏剧化寓言剧﹑愚人剧﹑牧歌式戏剧﹑笑剧等形式。 1.笑剧

8

笑剧艺术特点

15 世纪的《巴特林的笑剧》(1470)即《比尔·帕特林》(Pierre Pathelin)。

巴特林、布商、牧羊人。《巴特林的笑剧》(中世纪最著名的最完善的一部笑剧)《洗衣桶》歌颂狡猾人物

笑剧对于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影响: 2.愚人剧

愚人剧 著名的愚人剧《愚人王的戏》,在国王路易十二的指使下,由诗人格兰古洼写成。 四、教会的分裂与宗教戏剧的衰微 在十六世纪前后,宗教戏剧没落衰微。 中世纪戏剧对后世戏剧的影响:

1.它盛行于欧洲五、六个世纪,养成了人们看戏的习惯,培养了大量的观众; 2.培养了剧场所应有的一切人才;

3.它保存了一点古典罗马的戏剧知识,同时也不断探索新的表演方式与内容,悄悄开始了世俗戏剧。

4.中世纪的戏剧演出效果极强 。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文化基本特征,理解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戏剧复兴时期戏剧发展,掌握本时期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戏剧的基本面貌及代表作家和作品,了解本时期各国戏剧发展的剧场艺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意大利的戏剧复兴:喜剧、田园剧和悲剧;西班牙:“奥托”(西班牙的独特戏剧样式),鲁达及其代表作《橄榄》,塞万提斯及《努曼西亚》,维迦及《羊泉村》、《狗占马槽》、《马德里的矿泉水》,科尔德隆及《人生若梦》;英国戏剧:马娄及《贴木耳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马尔他的犹太人》,莎士比亚及其四大悲剧,本.琼生及其《福尔蓬奈》 3.教学内容 一、文艺复兴

二、意大利的戏剧复兴 1、喜剧

马基雅维里(1469-1527) 喜剧《曼陀罗花》 2、田园剧

9

塔索Torquato Tasso (1544~1595)代表作田园剧《阿明达》﹑叙事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5幕田园剧《阿明达》(1597) 。 3、悲剧

两类:一、流血悲剧或曰塞内加式悲剧,剧中充满了流血场面和复仇举动;二、歌颂自由的悲剧。

特里西诺Gian Giorgio Trissino (1478~1550) :《索福尼斯巴》(1524) 意大利即兴喜剧:

又称“假面喜剧”﹐16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下半叶在意大利广泛流行。无固定剧本、由演员随意发挥的即兴表演: “幕表” (上有“拉错”lazzo) ;通常都是以爱情和诡计为题材;人物的定型化:剧中的主要角色及其姓名﹑性格都是固定的﹐每个演员固定扮演一种类型的角色。

4. 剧场艺术的新发展:透视布景与镜框式舞台 三、西班牙戏剧 1.戏剧的发展

2.独特戏剧样式“奥托”

3.鲁达的戏剧创作:笑剧《橄榄枝》

4.维迦及其《奴曼西亚》、《羊泉村》、《狗占马槽》、《马德里的矿泉水》。

5.科尔德隆及《人生若梦》、《十字架的信仰》、创造奇迹的魔术师》、《扎拉美亚的长老》。 6.剧场艺术 四、英国戏剧

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发展的三个阶段

2.马娄及其《贴木耳大帝》、《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和《马尔他的犹太人》。 3.莎士比亚喜剧:《错误的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风流娘儿们》;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最后一部作品《暴风雨》。 4.本.琼生 气质论

喜剧《个性互异》、《人各有其癖》及其《福尔蓬奈》 5.剧场艺术

第四章 十七世纪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本时期古典主义戏剧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理解本时期法国戏剧的光辉成就,

10

掌握本时期法国代表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典主义、 3.教学内容 一、概述

法国君主制对其戏剧的影响 二、法国戏剧

1.古典主义对戏剧的要求

2.高乃依及其悲剧创作:《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

3.拉辛及其悲剧创作:《昂得洛玛刻》、《布里塔尼居斯》、》费德尔》和《阿达莉》。 4.莫里哀及其戏剧创作:《伪君子》、《唐.璜》、《悭吝人》。 5.波瓦洛《诗的艺术》 6.剧场艺术

第五章 十八世纪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启蒙运动在英法德等国家的不同发展,理解启蒙运动对戏剧发展的影响,掌握本时期英、法、德和意大利戏剧发展特点,主要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启蒙运动、菲尔丁:《堂吉诃德在英国》、《巴斯昆》、《1736年德历史纪事》;狄德罗及其戏剧理论;博马舍政治喜剧三部曲:《塞尔维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戈尔多尼戏剧改革:《女店主》、《一仆二主》;席勒《阴谋与爱情》 3.教学内容 一、概述

启蒙运动在西欧各国的不同程度发展 二、英国戏剧

1.本时期因果戏剧的说教性质 2.戏剧审查法案对英国戏剧的影响 3.作家与作品

菲尔丁:《堂吉诃德在英国》、《巴斯昆》、《1736年德历史纪事》 哥而斯密:《委曲求全》

11

谢立单:《情敌》、《造谣学校》 4.剧场艺术 三、法国戏剧

1.君主专制日益加强其反动统治对法国戏剧的影响 2.作家与作品 伏尔泰:《札伊尔》 狄德罗: 戏剧理论

为“第三等级”的人民群众服务 《私生子》;《家长》 博马舍:

《欧也妮》的序文的重要性

政治喜剧三部曲:《塞尔维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 3.剧场艺术 四、意大利戏剧

1.封建割据造成意大利戏剧的落后 2.即兴戏剧及其改革 3.作家与作品

戈尔多尼及其戏剧创作:戏剧改革的努力探索和斗争;《女店主》、《一仆二主》 哥威:启蒙思想不可调和的敌人;《三个橙子的爱人》、图兰多特》 阿尔菲爱里:《索尔》、《菲力浦》 五、德国戏剧

1.莱辛、歌德、希勒及其戏剧创作(《阴谋与爱情》) 2.剧场艺术

第六章 十九世纪前期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本时期法、德、英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理解浪漫主义及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特点及在各国的不同发展,掌握代表作家及作品,了解本时期各国剧场艺术。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欧那尼》、小仲马及其《茶花女》、《一张信纸》、《玛利亚.马格达勒娜》、雪莱及其《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教学内容

12

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德意志帝国成立、英国产业革命、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斗争。 二、法国戏剧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 2.作家及作品

雨果及其戏剧创作:建立了浪漫主义戏剧创作理论;《欧那尼》、《逍遥王》和《吕布.布拉斯》 维尼(消极浪漫主义)与大仲马:维尼《却特顿》的进步意义;大仲马的《安东尼》 奥吉耶、小仲马和萨都(第二帝国时期法国戏剧中心人物:《茶花女》、《一张信纸》。 3.剧场艺术 三、德国戏剧 1.戏剧发展 消极浪漫主义的特点 2.作家及作品

克莱斯特及其艺术创作(爱国思想与反动民族主义联系在一起) 赫博而及其戏剧创作:《玛利亚.马格达勒娜》 3.剧场艺术 四、英国戏剧

拜伦及其戏剧创作:《曼弗雷德》、《马里诺.法利埃洛》、《该隐》 雪莱及其戏剧创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钱起》 剧场艺术

第七章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本时期重大历史事件对戏剧的影响,理解新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主张及特点,掌握本时期法国、丹麦、德国和英国的戏剧发展特点、主要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解新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 3.教学内容 一、概述 批判现实主义戏剧

各种戏剧流派产生与重大历史事件的联系 二、法国戏剧

1.自然主义的发展和繁荣 2.新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 3.作家及作品

13

左拉与贝克:《群鸦》

罗斯丹:《西哈诺》、《远方公主》 梅特林克:《青鸟》 罗曼.罗兰:《七月十四》 4.剧场艺术

三、斯堪的维亚的戏剧

易普生及其戏剧创作:三个阶段,《青年同盟》、《玩偶之家》、《人民公敌》 比昂逊:《破产》 斯特林堡:《父亲》 四、德国戏剧 1.德国自然主义运动 2.作家与作品

霍普特曼:《寂寞的人们》、《织布工人》、《沉钟》 苏德曼 3.剧场艺术 五、英国戏剧

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

萧伯纳现实主义戏剧:“快意的戏剧”、“ 不快意德戏剧”、“清教戏剧”

第八章 二十世纪前期意大利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二十世纪初意大利的政治经济概况,掌握皮兰德娄的戏剧创作及主要作品,理解其对戏剧的观点,理解本时期意大利怪诞戏剧主要特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六个寻找戏剧作家的角色》 怪诞戏剧《面具与脸》 3.教学内容

皮兰德娄:《六个寻找戏剧作家的角色》 怪诞戏剧《面具与脸》

第九章 表现主义戏剧与超现实主义戏剧

14

1.教学要求

了解表现主义戏剧与超现实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表现主义戏剧与超现实主义特点及主张,掌握代表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表现主义戏剧与超现实主义、凯泽,G及其《从清晨到午夜》、达达派、科克托,J及其《奥尔菲》 3.教学内容

表现主义戏剧与超现实主义 凯泽,G及其《从清晨到午夜》 达达派的艺术观

科克托,J及其《奥尔菲》

第十章 二十世纪前期西班牙戏剧和英国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二十世纪前期西班牙和英国戏剧的历史背景,掌握本时期戏剧代表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星期六的晚上》、《流血的婚礼》、《给我红玫瑰》、《大教堂凶杀案》 3.教学内容 一、西班牙戏剧

倍那文得:《熟人》、《星期六的晚上》、《利害关系》、《热情之花》 加西亚.洛而卡:《流血的婚礼》、《叶而玛》、《妙不可言的鞋匠之妻》 二、英国戏剧

奥凯西:《枪手的影子》、《朱诺与孔雀》、《给我红玫瑰》 艾略特:《大教堂凶杀案》、《政界元老》

第十一章 残酷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残酷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创作主张、主要特点,理解各派代表人物,掌握代表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残酷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阿尔托及其《钱起》、萨特及其j.p《苍蝇》、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尤内斯库及其《犀牛》

15

3.教学内容 一、残酷戏剧

创始人阿尔托: 戏剧理论著作《戏剧及其双重性》 ,《钱起》 , 阿尔托的戏剧改革 残酷戏剧的特点 二、存在主义戏剧

萨特,j.p:“存在先于本质”,《苍蝇》、《禁闭》,宣布上帝死了的剧本《魔鬼与上帝》 加缪.A:《卡利古拉》、、《误会》、《戒严状态》、《公正的暗杀者》 三、荒诞派戏剧 1.形成 2.创作主张 3基本特点

4.贝克特:《等待戈多》、《哦,美好的日子》、《最后一局》 尤内斯库:《秃头歌女》、《椅子》、《犀牛》 热内:《阳台》、《黑人》 品特,H.:《一间屋子》、《归家》

第十二章 叙事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叙事戏剧形成,理解其创作主张和特点,掌握代表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叙事戏剧、布莱希特及其《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3.教学内容 一、叙事戏剧形成 二、叙事戏剧创作主张 三、叙事戏剧基本特点 四、代表作家及作品

布莱希特:《夜半鼓声》、《三角钱歌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迪伦马特:《罗慕路斯大帝》

弗里施,M.:《彼得曼和纵火犯》、《安多拉》 魏斯,P.:《马拉被杀记》

第十三章 愤怒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愤怒的戏剧形成,理解其创作主张和特点,掌握代表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6

愤怒的戏剧、奥斯本及其《愤怒的回顾》、威斯克及其三部曲 3教学内容

一、愤怒的戏剧形成 二、愤怒的戏剧创作主张 三、愤怒的戏剧基本特点 四、代表作家及作品

奥斯本:《卖艺人》、《愤怒的回顾》、》路德》 威斯克:三部曲、《厨房》、《四季》 沙飞:《五指运动》、《太阳王猎队》 斯托帕德:《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之死》

第十四章 八十年代的戏剧

1.教学要求

了解八十年代几个主要西方国家戏剧发展概况,掌握其戏剧演出面貌和代表作家及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埃克博恩,A.及其《就在我们自己之间》、布仁顿,H.及其《快乐的武器》 邱吉尔,C.及其《所有者》、米歇尔.维拉威尔及其《落水》、米勒,H.及其《日耳曼尼亚在柏林之死》

3.教学内容 一、英国戏剧 1.戏剧审查法案 2.莎士比亚剧团

3.埃克博恩,A.:《就在我们自己之间》 布仁顿,H.:《快乐的武器》

邱吉尔,C.:《所有者》、《高级女子》 赫尔:《《富裕》、《秘密的狂欢》 二、法国戏剧 1.著名导演 2.戏剧作家

米歇尔.维拉威尔:《落水》 三、德国戏剧 2.重要导演 斯太因,P. 3.德意志剧院

17

4.米勒,H.:《日耳曼尼亚在柏林之死》 四、意大利戏剧

德.菲利波,E.:《那不勒斯,百万富翁之城》、《啊,群鬼》、《菲略曼娜.马邱拉罗》

四、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古代戏剧 第二章 中世纪戏剧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 第四章 十七世纪的戏剧 第五章 十八世纪的戏剧 第六章 十九世纪前期的戏剧 第七章 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期的戏剧 第八章 二十世纪前期意大利的戏剧 第九章 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 第十章 二十世纪前期西班牙戏剧英国戏剧 第十一章 残酷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 12 13 14 第十二章 叙事戏剧 第十三章 愤怒的戏剧 第十四章 八十年代的戏剧 合计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52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理论学时 8课时 2课时 6课时 4课时 8课时 6课时 6课时 2课时 实践学时 2课时 1课时 五、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建议

教学过程需要借助多媒体演示相关教学图片和视听资料。选择经典剧目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参加戏剧表演和研究实践。戏剧史教学需要的教改方法包括: 1.理论教学与戏剧艺术实践相结合;

18

2.课堂讲授与多媒体视听教学相结合。

六、基本教材和学习参考书

1.[英]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外国戏剧理论丛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2.[日]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 3.廖可兑,西欧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

4.[美]布罗凯特著,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世界戏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 5.[英]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办法

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以作业形式,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方式。

执笔人签字:

审定人签字:

专业负责人签字:

19

执笔人签字:

审定人签字:

专业未负责人签字: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