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雷电防护技术规范V4(报批稿)9.26 下载本文

Q/SY XQ 186—2015

输气管道站场雷电防护技术规范

1

Q/SY XQ 186—201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气管道站场的防雷场所分类、雷电防护的一般规定、建(构)筑物防雷措施、工艺设施防雷措施、变配电系统防雷措施、仪表自动化系统防雷措施、通讯系统防雷措施、安全防护系统防雷措施、阴极保护系统防雷措施以及雷电防护接地系统和防雷装置维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管道中各类站场的雷电防护工程设计、施工及检测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68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T 19856.1 雷电防护 通信线路 第1部分:光缆 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50823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GB/T 50892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AQ 3009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天然气管道站场 Natural gas pipeline station

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所属的压气站、储气库注采站、枢纽(联络)站、分输(计量)站、清管站、阀室等。 3.2

雷电活动区 Keraunic Zones

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 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5d及以下的地区;

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5d,不超过40d的地区;

2

Q/SY XQ 186—2015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90d的地区; 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d的地区。 3.3

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 Thunderstorm activity special strong region 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90天的地区及根据运行经验雷害特殊严重的地区。

注:特殊严重的地区指空旷的山顶、湖边、地下有金属矿藏、曾经发生过雷电灾害的地区。

3.4

爆炸危险区域 Hazardous area

爆炸性混合物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爆炸危险区域分为: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3.5

雷电电磁脉冲(LEMP)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

雷电流经电阻、电感、电容耦合产生的电磁效应,包含闪电电涌和辐射电磁场。 3.6

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

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 3.7

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措施。 3.8

接地 Earthing

将导体连接到“地”,使之具有近似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可以使地电流流入或流出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 3.9

雷电防护区(LPZ)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 规定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又称防雷区。防雷区分为:

3

Q/SY XQ 186—2015

LPZ0A区: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电电磁场威胁的区域。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全部或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

LPZ0B区: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但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电电磁场。该区域的内部系统可能受到部分雷电浪涌电流的影响。

LPZ1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限制的区域。该区域的空间屏蔽可以衰减雷电电磁场。 3.10

接地汇流排 Earth terminal

与接地母线相连,并作为各类接地线连接端子的矩形铜排。 3.11

(TN-S)系统接地型式 Types of system earthing (TN-S)

根据电源和设施外露导电部件与大地的关系,系统接地分为TN、TT、IT三种型式。

——TN 系统:指电源中性点通过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件通过保护地线连接到此

中性点。 TN-S 系统:在整个系统的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是分开的。本规范中所指TN-S系统如图1所示。

配电系统(如果有)电源装置L1L2L3NPE外露可导电部分在电源处的在配电系统接地中的接地系统的接地可通过一个人或多个接地极来实现

图1 全系统将N与PE分开的TN-S系统

3.12 3.13

浪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又称电涌保护器。 3.1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