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认知实习 下载本文

郑州地铁车型:1、2号线用的是B型车6节编组,最高时速80公里。车辆宽度2.8米。 图1

我国国铁车宽一般是3米,铁路界限最多可以兼容3米4也就是可以兼容到新干线的水 平(3380毫米)。如果超过界限,就可能剐 蹭行车设备造成事故。我国国铁因为和地铁概念被严格区分,所以他们主要面向长途,所以虽然容积大但定员远远小于地铁。

车辆长度跟abc有点关系,是因为类别高,线路标准相对稍高,此时车辆增长也是可以的。对比一下:a类一般在21-24米;b类19-21米;c类15-19米。有时候,尤其是像日本那种实行混跑的国家,因为国铁车辆入侵,abc类的定义经常会失效,所以不必强求。 至于高度,对于三轨系统,目的就是减小隧道面积,如果做得跟架空

线车辆那么高,

图2

第 3 页

1.2地铁供电设备

地铁的供电电源要求安全可靠,通常由城市电网供给。目前,国内各城市对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一般有三种方式,即分散供电方式、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混合供电方式。

分散供电方式是指沿地铁线路的城市电网(通常是10KV电压等级)分别向各沿线的地铁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供电。其前提条件是城市电网在地铁沿线有足够的变电站和备用容量,并能满足地铁牵引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如早期的北京地铁采取的就是这种供电方式。

集中供电方式是指城市电网(通常是110KV或66KV电压等级)向地铁的专用主变电所供电,主变电所再向地铁的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供电,地铁自身组成完整的供电网络系统。近几年新建的地铁系统多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如上海、广州、深圳地铁等。

对于某一城市究竟应采用哪种供电方式,需要根据地铁和城轨交通用电负荷并结合该城市电网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该城市的电力资源缺乏,变电站较少,采用分散供电方式时由于需要新建多个地区。

变电站而使投资增大,在此情况下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就比较合适。该供电方式具有管理方便、供电可靠性相对较高等优点。若城市的电力资源较丰富,沿地铁和城轨交通线路的地区变电站较多且容量也足够给地铁和城轨交通供电,则采用分散供电方式可节约建设资

第 4 页

金。当城市电网的情况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时,可考虑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铁和城轨交通均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故本文将以集中供电方式为主介绍地铁的供电系统和设备。

1.3地铁供电系统的组成

地铁供电电源通常取自城市电网,通过城市电网一次电力系统和地铁供电系统实现输送或变换,然后以适当的电压等级供给地铁各类设备。

根据用电性质的不同,地铁供电系统可分为两部分:由牵引变电所为主组成的牵引供电系统和以降压变电所为主组成的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接触网、电力监控、供电缆网等组成。提供地铁车辆的牵引动力电源。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主要由降压变电所、低压母线排、配电设备、线缆、用电设备等组成。提供地铁机电设备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

此外,还应设臵地铁应急电源系统,如小型发电机、EPS电源、

第 5 页

UPS电源等。 图3 1.4城市轨道接触网简述

1.4.1 城市轨道接触网供电电压等级

我国标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电压为DC750V和1500V两种。从输电效率讲,因为线路损耗是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尽管可以设辅助馈电线来减少线路阻抗, DC 1 500 V损耗小、效率高。1500V电压变化率较小,电能质量较好,且由于杂散电流要小一半,有利于减少对地下金属建筑物的腐蚀。现在我国新修建的地铁大都采用1500V直流制式,其中包括广州地铁五号线,深圳地铁三号线,上海地铁九号线。

1.4.2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接触网的类型

牵引供电系统是由电网输入线路、牵引变电站、馈电线、牵引接触网和回流线等构成的供电网络。接触网分为架空式接触网和接触轨式接触网。三轨式接触网用于地铁与封闭的城市铁路和轻轨,架空式接触网除此还可用于铁路干线、城市地面和工矿电机车电力牵引线路。为了保证对电动车组良好的供电,接触网应顺直平滑,高度一致,在高速行车中能始终保持正常稳定的接触授流;接触网应具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