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图文 下载本文

15现浇结构混凝土露筋

防治措施

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保护层垫块、支架、马蹬筋、撑条等设置数量要足,位置要准,并固定牢固。

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 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4)混凝土自由差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及时调直,补扣绑好。

16现浇结构混凝土蜂窝、孔洞、夹渣、疏松

防治措施

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要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2)混凝土浇筑时间要适宜。

3)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m,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斜槽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4)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s。使用内部振动器时,振动棒应垂直插入,并插入下层未初凝的混凝土内50~100mm,以促使上下层混凝土相互结合良好。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5)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有模板走动,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17现浇结构混凝土楼梯踏步尺寸不均匀、观感质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