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浅谈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景洪市也逐渐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并已经着手建设,初步完成覆盖市、乡镇二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从而来确保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同时确保区域内市民及游客的消费安全。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食品安全
景洪市是全国少有的湿热地带,气候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全年静风少寒,基本无霜,一年内分干湿两季。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200-1700mm,年日照1800-2300小时。土地总面积6958平方公里,可利用的土地为68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7万亩。境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种植发展蔬菜、热带水果、茶园、橡胶等多种作物。2014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37.97万亩,其中,蔬菜播种面积5.1万亩,总产量约8.9万吨,实现总产值13000万元(农业总产值9300万元,加工、运输、营销等产值3700万元);生猪存栏185208头,产量9219.1吨,实现总产值12209万元。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近几年,景洪市已经慢慢认识到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
性,也开始着手建设,并是这种体系逐渐覆盖市、乡镇二级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从而使全市农产品的质量监管视屏达到较高的标准,在实施监管期间大大减少了农产品在质量方面重大问题的发生几率。景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承担着为市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此外,通过提升当地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力度,这不仅可以保证区域居民以及游客的消费安全,还能够促进景洪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调节本市农产品内销和出口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原则
统一属地管理,社会共治。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整体提升,构建符合我市农产品产销实际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目标和主要内容 3.1 目标
3.1.1 目前,景洪市的农产品质量已经得到显著的提升,生产者的自律意识全面提高,可以全面实行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标准化生产。严格杜绝使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剂,确保农业投入符合安全标准,进一步推广绿色技术。在省级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中,要求合格率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准。
3.1.2 要健全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的有关机制。严格执行投入品监管、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检验监测、质量追溯、预警应急、社会监督等农产品质量制度,详细记录生产管理与绿色防控的各个流程,并逐步进行完善。 3.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能力有明显提升。市级质量安全监测机构、设施和设备健全完善,定期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监测,做到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执法到位、服务有效。
3.1.4 对质量安全的追溯体制进行完善。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可追溯管理以及风险可控,进一步增加景洪市获得“三品一标”质量认证的农产品数量。
3.1.5 提高了标准化生产的水平。景洪市有超过80%的农产品基地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并详细记录档案。 3.1.6 农业投入品市场销售网络健全。监管规范,实行农(渔、兽)药经营准入备案制、限用高毒农(渔、兽)药定点经营及购买实名制。
3.1.7 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水平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投诉数量明显下降。 3.2 建设内容
3.2.1 建立健全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建设。景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10个乡镇成立了农产品
质量安全检测室,初步建成了覆盖市、乡镇二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并将继续投入运行资金保障其顺利运行,加强乡镇专业技术人员检测技能培训。
3.2.2 依法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和监督检查,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100%落实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
3.2.3 切实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加强生产、经营管理。落实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诚信档案及购销台账制度,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全面推进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和配送,畅通经营主渠道。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县域内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县域内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指导,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的非法添加行为,取缔无证无照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 3.2.4 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定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摸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