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逆向法 下载本文

的费用总是要交的)。所以只有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面对屏幕上的英语提示,一看就懂,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就能到达合适的网点,找到的合适资料,尽情享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乐趣。

3.不搞高科技也需要英语

不少人认为只有在国内搞高科技的人才需要查阅国外的英语资料,从事一般科技工作的人就不一定需要了。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

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不仅仅在尖端科技方面落后于外国,在一般科技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外国。任何从事非尖端科技工作的人要想在自己的专业方面有长进,也必须懂得英语,以便及时了解国外的动态,吸取其先进经验。就拿各个专业科研工作必然要碰到的技仁体制和应用标准来说吧,由于长期落后,我国不能在丰富试验和实践的基础上逐项确定体制和标准,而往往是实行\拿来主义\,把国外行之有效的体制和标准翻译过来,根据已有的经验稍加修改就在国内推行了。国外制定这些体制和标准是有一个过程的,每冲体制、每项标准,甚至每一个技术术语的背后都有丰富生动的背录材料。我们在\拿来\这些体制、标准和术语时,往往是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没有吃透,90年代的又来了,真是\拿不胜拿\哪里还来得及把与这些体制、标准和术语有关的丰富生动的背景材料也一并介绍到中国来呢?所以要想真正搞清楚每一种体韧、标准和术语的来龙去脉,只有去看那些没有翻译成中文的外文背景材料,舍此没有其他途径。在实行这些从国外引进的体制、标准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又需要参考英语资料,看看外国人在实施这些体制与标准过程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国外制定各种体制和标准的人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工作中也会有疏忽和差错;随着科技的发展,体制与标准也需要随之更新。所以我们在实行各种\拿来\的体制与标准的时候,尤其是在碰到各种问题对其准确性发生怀疑时,除了积极地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外,最好是详细阅读与之有关的各种外国资料,看看是不是\拿来\的某种体制或标准本来就有误。笔者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多次碰到过此种问题,无一不是在详细地阅读了英语资料以后,对\拿来\的体制或标准加以改造,使之适合中国情况以后才得到圆满解决的。对外开放以后,有机会询问那些体制和标准的制定者并告之我们对其进行改造的情况,他们也都承认原体制或标准有误,改得对,改得好;对他们也是启发。所有这一切,离开英语是根本办不到的。

2.1b 英语的用途[2]

4.不从事科研工作也需要英语

在说明了国内从事一般性科技工作需要英语的问题以后,有的人又会况只有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需要英语,从事一般性工作,(例如施工和维护等等)不一定需要英语,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正如前面所说的,国内一般工程技术的体制、标准和术语等等,都是从国外\拿来\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中国人在施工和维护中所碰到的问题,尤其是技术难题,外国人大都碰到过,解决过,一般情况下都会有文章发表。不少从来不看外文资料的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外文资料只与科研有关,与施工和维护有关的外文资料是找不到的。其实不然。笔者从事一般

的通信工程设计和施工近三十年,所用的技术比国外同期的要落后10年至20年。每当工作中碰到难题,都能在国外的书刊中找到相应的答案。问题在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散落在浩翰的外文文献里,要想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它们,要靠平时的积累。也就是说,平时没有碰到难题时就要注意阅读与所从事的技术有关的书刊。只有这样,碰到难题才知道到什么书刊里去找。

国内的科技界和翻译界,把注意力集中在尖端科技上,国外有点进展,就千方百计地找到资料并译成中文,使得不懂外文的人有可能通过阅读中文资料获得一些国外进展的信息。可是有关一般性科技问题的英语书刊的情况就不同,对它们的历史情况和近期进展感兴趣的人不多,没有人去收集并把它们翻译成中文。这种局面对于那些从事一般性技术工作而不懂英语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幸,在他们前进道路上留下了一大堆未知数和空白,给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某一项技术造成了很大困难。他们只能望\洋\兴叹,可望不可及。但是对于掌握了英语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却可能是一个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大好机遇。例如在看了有关某个体制和某项标准的外文资料以后,搞通了它们的来龙去脉,你就可能比别人懂得多,而且很可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真正搞懂的人中的一个。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解决,别人不明白的问题你能说明白,别人预见不到的问题你能预见到(其实可能是从外文书刊上看来的),如此等等。你可能会被那些从来不看外文书刊的同行视为能力和智力过人。如能在搞通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加以改造,可能还有所创造。

从事一般性技术工作的人一定要树立起这样的信心:在一般技术性工作中英语的用途也很广。因为落后的中国工业界,往往参考某项国外设备进行研制,把某设备做出来以后还来不及总结和提高就需要转去搞别的项目的研制了,来不及替施工和维护人员预备有关某一个产品或某一项技术的比较完备甚至是起码的材料。谁要想搞清楚某一个问题,或者对于某一个中文资料的内容有怀疑,需要澄清,或者发现了某些规定和做法(往往是参考国外的做法而制定的)不对或不完善,需要加以纠正、完善或提高时,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求助于外文资料。有时甚至于需要从他们最原始的文章看起,逐年看过来,才有可能搞清楚某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纠正某个错误概念或错误标准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不是可以认为在非尖端科技领域里发挥英语作用的余地比尖端技术领域更大一些呢?笔者在长达二十多年的通信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坚持结合工作中的问题学习和应用英语,深深体会到,对于从事一般性技术工作的人来说,如果想做一个明白人,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以讹传讹的人,就需要参考英语书刊;如果想在自己普通的技术工作中有所前进和创造的话,也需要参考英语资料。结合工作经常阅读英语资料,就比不阅读英语资料的人多了一双眼睛,多一副耳朵,就能\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就能把外国人的实践结果借鉴过来,因此就能比不阅读英语资料的人聪明一点,就能事半功倍;如果拒绝或不能阅读英语资料,对于一些问题的理解就比较肤浅,可能会花大量的功夫去解决别人已经解决过、并有文章发表的问题,结果事倍功半,而且可能走弯路。

也许有的人会说不是也可以通过阅读中文的资料达到以上目的吗?科技人员通过看汉语的资料了解国际动态有三个不足。一是不及时。目前国际的科技发展很快,等到翻译成汉语时已经不是最新动态了。二是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出来。因为既然是最新动态,一般都是一些新的概念和进展,懂技术的人去看也要动一番脑筋才能明白,有的东西(尤其是一些新出现的技术可能没有现成的汉语译名)不懂技术的翻译是不可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对此我们不要苛求他们,因为他们不是搞技术的,而且今天翻这个,明天翻那个,五花八门,不可能门门都懂,都翻得准确)。三是你所需要的内容可能根本没有人去翻译。因为科技发展到今天,门类实在太多了,各种文献犹如汪洋大海,只能翻译出一些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处在科技

发展前沿的东西,你所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外文资料可能就没有人去收集,更谈不上译成汉语了。

有的人说\中文的资料都看不过来,那里还有时间去看英语资料。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有这种看法的人大都是因为英语水平比较低,始终停留在痛苦的\学习\阶段,没有进步到愉快的\应用\阶段,从未尝到过懂得英语的甜头,所以才说英语没有什么用。如果说有的人确实通过阅读中文翻译资料而有所启发和收获的话,要记住:这些中文资料必然是通过一些负责任的、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人翻译出来或写出来的。作为一个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来说,为什么你不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去为那些没有机会学习英语(大学文化程度以下)的人准备一些准确的材料呢?要知道,隔行如隔山,不懂专业的翻译是很难把英语科技文章翻译得很准确的。为了帮助他们把文章翻译准确,你也必须具有相当的英语水平,而不是一个拿着词典才能看书的人所能胜任的,所以说,帮助不懂技术的翻译把需要翻译的英语资料准确地译成汉语是每一个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许有的人会说\我不会英语工作不是也搞得很好吗?\是的,不少不懂得英语的人本行工作干得很出色。但可以肯定他说,如果能用英语的话,一定会搞得更出色。掌握了英语,就等于比不懂英语的人多一副耳朵,多一双眼睛,可以大大地扩大自己的视野,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经常讲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世界先进水平是什么?我们自己处在什么水平上,相当于发达国家什么年代的水平等等问题,都与能不能直接(不是假手于人的间接)获取国外的科技信息有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水平是什么,自己所搞的科研相当于国外什么年代的水平,就妄自宣称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他们这样做,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有意欺骗。有很多东西,别人早就搞过了,并且有根详细的文章发表,如果能找来看,一定能大大地加快科研和解决问题的速度。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能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学习和使用英语,不但英语水平能够提高,业务工作也一定会搞得比别人出色。\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旦有了涉外业务(出国或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等等),就很有可能会落到你的肩上。而且一定会在从事涉外业务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平时所付出的艰苦努力都是值得的。学习英语,应该有\宁肯学了没有用,也不要到了用的时候后悔没有学\的思想,应该\时刻积极地准备着\,而不要\时刻消极地等待着\。

5.英语的其他用途

英语的用途绝不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得很。例如可以作为自己的专业,教英语。由于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学会英语以后即使不去做英语教师,起码也可以辅导别人学习英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下一代人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少大学毕业的父母,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各门功课,就是辅导不了英语。这种情况是时代造成的,但是不能成为永生的遗憾。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即使是与儿女一起学习也无妨。

6.不会无所谓与会就有所谓

不少人看到周围大多数人的英语水平与自己差不多,显不出自己的英语水平低下,该晋级晋级,因而认为\会不会英语无所谓\。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其实正是因为周围的大多数人不会英语、如果自己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而且劳者多能,在用英语的过程中水平还会不断提高,令那些认为\会不会英语无所谓\的人感叹不已,自己也会越来

越感到\会英语有所谓\。

2.2a 一定要学会英语[1]

在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并下决心学习英语以后,但又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智商低\、\英语环境差\和\毅力不强\,难以学会英语:,尤其是在初次学习失败以后就更认为英语实在太难学了。其实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只要努力,方法得当,是一定能学会英语的)

1.智商低不是理由

读者在阅读了以上笔者与其他人学会英语的过程以后,一定会得出\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的结论。是的,你能学会。因为智力正常人的脑子有无穷的潜力。

学习英语主要靠记忆,记忆的载体是脑神经细胞。传统的神经解剖学认为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但新的研究表明,大脑约有10000亿个神经细胞,其中至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是互相发生连接关系的。不论取哪个数,都表明脑子的潜在记忆能力是很大很大的。可是人一生不论如何用脑子,也最多开发几亿个(或十几亿个)脑神经细胞,其他130亿个(或990亿个)神经细胞,则是与生同来,与死同去。正因为这样,不少科学家认为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是迄今为止宇宙中已知物体中最复杂的,它本身就好像是一个小宇宙,可以不断地开发,永无止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说:\倘若你一生好学,那么你脑子一生中储藏的各种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的50倍。\也就是说,人的脑子里可以容纳5亿多本书的知识。虽然目前已经能够从亚分子水平上对脑子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在过去10年内对于脑子的研究成果比过去几千年还要多。但是脑子的许多功能问题仍然是不解之谜。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有一位叫梅茨的小男孩,三岁以前很正常,快四时患一种奇怪的脑炎症,每隔三分钟发作一次,不得不进行左半脑的切除手术,切去了一半的大脑皮层,五年多以来,他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各方面的表现都很正常。按照传统的见解,左脑是分工管音乐、诗歌和数学的,他的左半脑已经完全切除了,似乎他在音乐和数学方面的能力应该比较差。但是实际上他在这两个方面都很正常,他喜欢上钢琴课,数学成绩优良(详见Na

tionalGeographicVOL.187,NO.6JUNE1995QuietMiraclesofthe

Brain一文)。所有这一切都为左右半脑分工的传统见解所无法解释,看来左右半脑之间存在着某种我们所不了解的信息传输方式,人的脑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后天的刺激(学习)可以改变脑子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使某一部分脑细胞得到充分的发展。

由此可见,脑子有无穷的潜力,不要轻易地把没有学会英语简单地归结为\智商低\。每当听到有人把自己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归结为\智商不高\时,笔者经常用\智商不高的人才适合学英语\的话语去鼓励他们。如果说学习数理化需要严密的推理能力和不断地问为什么,掌握其精神实质和会灵活运用的话,对于大部分以英语为工具(即不以英语为专业)的人来说,学英语时只要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了,并没有更多的推理和逻辑过程,只要把书本上的内容都学会了(即使是机械地记住也无妨),就可以基本上达到目的。

世界上万物都有差别,所以应该承认人脑先天有好坏之分。如何鉴别脑子先天的好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