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3套新高考模拟卷)甘肃省镇原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下载本文

【解析】 【分析】 【详解】 A.环己烯正确;

B.若全部取代苯环上的1个H原子,若其中1个Cl原子与甲基相邻,另一个Cl原子有如图

所示4

分子式为C6H10,螺[1.3]己烷

分子式为C6H10,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

种取代位置,有4种结构,若其中1个Cl原子处于甲基间位,另一个Cl原子有如图位置,有1种结构,若考虑烃基上的取代将会更多,故B正确;

所示1种取代

C.若主链有5个碳原子,则氯原子有3种位置,即1-氯戊烷、1-氯戊烷和3-氯戊烷;若主链有4个碳原子,此时甲基只能在1号碳原子上,而氯原子有4种位置,分别为1-甲基-1-氯丁烷、1-甲基-1-氯丁烷、3-甲基-1-氯丁烷和3-甲基-1-氯丁烷;若主链有3个碳原子,此时该烷烃有4个相同的甲基,因此氯原子只能有一种位置,即1,3-二甲基-1-氯丙烷。综上所叙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8种,故C错误;

D.-C4H9已经达到饱和,1mol苯环消耗3mol氢气,则lmol b最多可以与3mol H1加成,故D正确。 答案:C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常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氢气加成的物质的量、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官能团性质等,熟悉官能团及性质是关键。 8.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饼因富含油脂而易被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 B.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氯碱工业中使用阴离子交换膜 C.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化学腐蚀生锈

D.“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棉花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食品包装中的硅胶为干燥剂,不能除去月饼包装袋中的氧气,故A错误;

B. 氯碱工业中生成NaOH、Cl2和H2,为防止Cl2和NaOH溶液反应,选择阳离子交换膜,故B错误; C. 铁中含有杂质碳,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故C错误; D. 柳絮和棉花的化学成分均为纤维素,故D正确;

答案:D。

9.实验室处理废催化剂FeBr3溶液,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无水FeCl3。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A.制取氯气

B.将Br-全部转化为溴单质

C.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

D.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干、灼烧制得无水FeCl3

【答案】C 【解析】 【详解】

A.1mol/L的盐酸为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则不能制备氯气,故A错误;

B.图中导管的进入方向不合理,将溶液排出装置,应从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故B错误;

C.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溴的苯溶液在上层,则用装置丙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故C正确;

D.蒸发时促进氯化铁水解,生成盐酸易挥发,不能得到FeCl3,灼烧得到氧化铁,故D错误; 本题答案为C。 【点睛】

分液时,分液漏斗内的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0.25°C 时,向 20 mL 0.10 mol?L-1的一元酸 HA 中逐滴加入 0.10 mol?L-1 NaOH 溶液,溶液 pH随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 为强酸

B.a 点溶液中,c(A-)>c(Na+)>c(H+)>c(OH-) C.酸碱指示剂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酞 D.b 点溶液中,c(Na+)=c(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加入20mL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A,溶液的pH>7,说明NaA为强碱弱酸盐,则HA为弱酸,故A错误;

B、a点反应后溶质为NaA,A-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c(Na+)>c(A-),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A-)>c(OH-)>c(H+),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碱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指示剂应该选用酚酞,不能选用甲基橙,故C错误;

D、b点溶液的pH=7,呈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A-),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图示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

11.存在 AlCl3→Al(OH)3→Al2O3→Al 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OH)3 属于强电解质 B.Al2O3 属于离子晶体

C.铝合金比纯铝硬度小、熔点高

D.AlCl3 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AlCl3 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

A、Al(OH)3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 B、Al2O3 由铝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故B正确;

C、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大,熔点低,故C错误; D、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12.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据此推断,下述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乙>丙

B.由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

C.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D.由甲和丙两元素组成的分子,不可能含非极性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根据元素周期律: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减小的规则,若它们在同一周期,应该有r(甲) > r(乙) > r(丙) > r(丁)的关系,现在r(丁)是最大的,r(甲)是最小的,说明丁应该在第三周期,乙、丙同处第二周期,甲在第一周期,则甲为氢。又因为四种元素不同主族,现假设丁为金属,若丁为镁,乙、丙不可能同为非金属;若丁为铝,则乙为碳,丙为氮,成立。然后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乙的简单氢化物为甲烷,丙的简单氢化物为氨气,氨气中存在氢键,因此氨气的沸点大于甲烷,A项错误;

B.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烃类,烃类不溶于水,B项错误;

C.丙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硝酸,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二者可以发生反应,C项正确;

D.甲和丙可以组成N2H4(肼),N2H4中存在N-N非极性键,D项错误; 答案选C。

13.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FexS,S为-2价)与1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3.2g硫单质、0.4molFeCl2和一定量H2S气体,且溶液中无F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

B.该磁黄铁矿Fex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生成的H2S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 D.该磁黄铁矿中FexS的x=0.85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