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概论 下载本文

上去,它的文字要服从语言本身的变迁,因此变化的机会比较多。这就使得文字跟着语言走,结果就是语言在规范文字。而中国呢,它就倒过来了,文字在规范语言。从秦始皇统一文 字以来,中国有许多民族,说着各式各样的语言,它们的发音是各式各样的,但是文字始终是统一的,因此它乱不了,因为语言必须以书面文字为准。你到南方去,很多地方话你听不 懂,例如广东话,上海话,你听不懂它,但是写出来大家都明白,因为它服从于文字。用文字整肃语言,结果使文字成为中国社会强有力的统一因子。它使得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得以长治 久安地存在下来,没有被中断。而在西方,差不多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被彻底地毁灭过。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都经历过这样的命运。而中国呢,五千年文化一根线下来,它就不中 断,非常的稳定,所以许多学者们都感到疑惑,老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西方文化它那么容易就被中断了,而中国文化却具有一种超稳定的结构呢?这个超稳定的结构它也同 样得益于中国的文字的这种超稳定结构。你现在看四书五经那些书,会发现很多字你到现在都可以认识。这是很奇怪的,几千年了,你都可以认识它。可是西方的像印欧语系的文字, 不说几千年,三、四百年前的你看着就相当吃力了。例如莎士比亚的著作,今天不将它的拼写现代化,很多人要看懂是非常吃力的。四五百年,七八百年前的,像古英语、中古英语这 些,你基本上就看不懂。不要说你看不懂,就是英国人自己都看不懂,因为它拼写的变化太大了。它的文字是跟着语言走的,语言不断地变,文字拼写就跟着变,结果变出了很多种语 言。因此,如果欧洲有一

个统一的文字的话,它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象中国一样大的国家。反过来说,如果中国没有统一的文字,例如没有汉字的话,它也今天肯定也是四分五裂的, 分成了各式各样的小国家。这种现象之所以没有出现,就因为文字起到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凝聚作用。 另外,从思维模式方面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跟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不一样,也是跟语言文字分不开的。中国人的思维是立体型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是流线型的。流线型思维跟流线型文字一样,弯弯曲曲的,一环扣一环。那中国思维为什么是立体性 的呢?你一看到汉字就知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了。一个汉字,它的笔画是四通八达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伸展,横的、竖的。因此这就可以诱导思维不要单向发展,而要四面都发展。这 样一来,就容易全面。所以中国人想事情总是事先把各种东西都预见到,给自己留下很多的退路,说话也总是留有余地,不会把什么事都说死。但是西方式的思维不是这 样,它是二元 对立型的,不是A就是非A。这就是所谓真理只有一个,二者必居其一,这些话语结构,现在中国人也喜欢用,这都是向西方人学的。实际上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不是这样。《易经·系辞》就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它有同归处,也有百虑,有各式各样的差异。但是西方人往往趋向于把事物对立起来考虑。中国人则不光考虑对立性,也考虑合的一面,考虑合二而一的一面,谓之阴阳互补的思维模式。阴阳太极图中的所谓阴阳鱼,一黑,一白,你感到奇怪吗?实际上不奇怪。它是中国人思维模式的图示化。我们的思考起来就是这样的。你看这两个阴阳鱼互相交织在一块,它们不

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要知道其中之妙,你得把它们旋转起来。在旋转起来的每一瞬间,你会发现它们既是阴又是阳,既是阳,又是阴,不断地变化。中国人看待事物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他是以流变的观点来看。顺便说说,这个阴阳鱼其实并非象许多学者相信的那样是什么陈抟老祖画的。陈抟老祖固然也可以画,但是不需他画,这个阴阳鱼太极图是可以自己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你如果把八卦阴爻、阳爻符号-一个长横,两个短横那种符号--按照64卦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一个圆的形式,然后想法固定在什么支架上让这个圆图旋转起来,当旋转的速度达到每秒24转时,就会产生一非常完整的阴阳鱼。因此这个阴阳鱼不是乱画出来的,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事物运动形式的反映。也可以认为这种太极模式是宇宙一切运动形式的缩影,是爱因斯坦一生呕心沥血机理想要找到的统一场模式。这种太极图跟涡流形状很相似。有人发现大脑的脑电波的运行也跟这个太极图很相似。如果你到远方观察地球上大气涡流的旋转形式,或遥远的星云的旋转形式,例如银河系的旋转形式,或者说宇宙最初处于浑沌状态时候的星云旋转形式,它们很可能跟太极图的构成模式是相呼应的。因此远古中国人的智慧是和事物、和宇宙那种生发模型有种暗合因素的。带着这样一种眼光,你就可以用比较开阔的眼光来观照中国文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只有当你解清楚了中国文化是怎么一回事之后,你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是怎么一回事。你如果不把一种文化彻底解,你就无法彻底了解另外一种文化。因为只有有比较才有鉴别。当你有了一个参照系统,或者说参照框的时候,别的东西才能看清楚。你首

先要么精通西方文化,要么精通中国文化,然后把其中为一个参考座标,借以了解对立面,这样来了解对立面,往往可以获得两种文化的真髓。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不单单是阴阳互补型,它还同时是内向型。而西方人的思维则外向型的东西多一些。中国人看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由远到近,而西方人则往往是由近到远。我们容易从宏观入手进入微观,比方我这个讲座中西文化比较,就是很大一个框框,先说大框框,叫作提纲挈领,然后慢慢地一步步深入,进入比较具体的分析、比较。西方人就不一定,他可能由一个很小的点出发,然后由此扩张出来,以点成面。比如海德格尔从一个大家都认为不怎么起眼的Being(一译\在\或\存在\)入手,一步一步,剥茧抽丝式地挖掘这个概念的各个层面的哲学含意,最后延伸到探索哲学上本体论的一些最重大的命题和人生哲学问题。所以中国人容易从整体的观点来看个别的东西,整体的先把握住,再来看个别的;西方人容易从个别的东西出发,推而广之,到认识整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往往有直观成份,一眼就把握住了某种事物的本质性特点,一语中的。有些真理性的东西,他那个直观一下就告诉他该怎么认识,他几句就把它说了出来。而西方人不是,他是理智的成份强,他要慢慢推论。如果没有实证的东西,没有一整套的推理过程,他是不承认、不认可某种结论的。 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综合性强,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分析性。我们再把这种思维模式推论到其他领域,比如用来解释哲学,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