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武夷山生态城市评估与建设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武夷山生态城市评估与建设对策研究

第一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城市是人类的聚居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人类文明的历史尤其是近现代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人类走向城市的历史。自有人类以来,城市发展历经了三次重大飞跃:从以自然为本到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本,再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和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本。这三次重大飞跃即标志着城市演化模式的三次根本转变[1]。城市不仅是人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而且也是人口、资源、能量和信息高度集中的地域,是区域经济活动的核心,以及人类文明的标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2]。同时,城市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当前,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使城市生态面临这严重的危机,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渴望着能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发展由此而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3-4]。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3,4]。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要素,其在时空尺度上呈现出高度融合、动态开放的特点[5-7]。就城市生态建设的目的而言,就是要通过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于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其下的各类子系统为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质量提供动力,最终在整体上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8]。

武夷山市是全国文明的旅游胜地,也是福建省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近些年来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侵占良田、改变局域地质地貌条件、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市热岛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就成为了解决武夷山市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危机、摆脱生态困境的最佳途径,系统良好的武夷山生态文明是武夷山市城市化的明智选择。面对武夷山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基本现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生态城市评估方面存在的不足最为突出,同时在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研究武夷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找出武夷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武夷山生态城市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武夷山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从而为实现武夷山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1.2研究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人口膨胀压力、信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城市的普遍化和规模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支柱和主流[9

,10]

。在城市演

化过程中,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逐步形成为一种和谐、均衡的系统,

1

武夷山生态城市评估与建设对策研究

三者中任一组分的萎缩和消失,都将导致城市的萎缩和消亡[11];而三者的共同发展才会带来整体的兴旺与繁荣,也即成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趋势。对生态城市而言,人-城关系表现为:人、生物、非生物环境为基,城市为体,人与自然互用,而人与自然的均衡整合为本;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及协同发展为中心[12-14]。如今,国内外许多城市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把生态城市作为其发展目标,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体现地域特色的建设规划,掀起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浪潮。

“生态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并且在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武夷山市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鉴于此,本文从多方面对生态城市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并以武夷山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综合性评估,指出武夷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水平、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武夷山市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和对策建议,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在理论上对于建立和完善生态城市评估体系,评价判定生态城市的发展状态指出了方向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有助于武夷山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为我国城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生态城市尽管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但其理念渊源却很长,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程,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尤其在近些年来对其所进行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总体来看,国外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要领先与我国,而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问题的凸显以及人们对生态城市的呼唤,我国学者也在生态城市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且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生态城市建设方面

在西方,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莫尔的《乌托邦》[15-17]。18世纪末到19世纪,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人口、交通、环境等领域的问题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美好与生态回复的期望与日俱增 [18]。此后,一系列与生态城市相关的规划与改造设想相继涌现,如意大利嘎涅的“工业城”、法国柯布西埃的“光明城”等,这些“生态城”的基本思想均是要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19]。

20世纪初,城市环境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变得更为恶化,英美很多学者提出应当在城市建设规划总将卫生、环境、住宅、市政等综合考虑[20,21]。如帕克就将城市视为一个

2

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有机的整体,将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群落中的某些规律应用于城市研究之中,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城市环境研究中融入了生态学理论[22]。

20世纪60年代,全球再次掀起了城市生态化研究的热潮。1962年卡逊在其著作中展示了城市生态环境所遭受到的破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3]。70年代初,欧洲罗马俱乐部对全球城市化的前景进行了“有极限增长”预测,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生态的相关研究走向深入[24]。与此同时,美日等国率先在城市中开展了生态区域分析,将城市作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从而进行集合了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研究[25]。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了《人与生物》计划,提出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融入人类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完善了生态城市化的理论与方法 [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都在生态城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时期,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研究与示范建设日益成为全球城市研究的新热点 [27]。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等文件,倡导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8]。

20世纪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及有关国家所组成的19个世界性的研究机构共同开展了“全球生态系统试点分析”,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关于生态系统如何满足人类需要的综合评价研究[29]。 (2)生态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目前,对于生态城市的评估、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大都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面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思路,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是他们的经验与成果有助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目前,国外比较通用并广为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996)从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了 134 个指标衡量国家或者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性,后来缩减到 58 个[30]。

苏格兰从经济、生态、社会、政治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指标系统”[31]。 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联合开发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五个核心系统组成:环境系统及其承受的压力,人类在应对环境时的脆弱性,社会与法制因素在面对环境时的能力以及全球环境合作需求能力等[32]。

世界保护同盟制定了“可持续性晴雨表”评估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中人类福利同生态系统福利被置于同等重要地位。人类福利子系统包括:健康与人口、财富、知识与文化、社区、公平等5个要素方面计36个指标;生态系统包括:土地、水资源、空气、物种与基因、资源利用等5个要素方面51个指标[33]。

加拿大的NRTEE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强调4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使用了多个指标进行了衡量:生态系统状况的和完整性;广义上的人类福利和自然、社会、文化与经济等属性的评价;人类和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34]。

3

武夷山生态城市评估与建设对策研究

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全球质量、酸化、生态系统毒性、废物管理、能源及水消费、公害、社会公平、城市安全、城市可持续性、市民参与以及可持续性等多个类别的指标[35]。

1.3.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早在汉代,《礼记?礼运篇》中即体现了对“小康”和“大同”的人伦社会的美好向往,但是尚未触及“自然与人”这个生态主题。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不少城市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并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广工作[36],2002年与2004年分别与我国的深圳和宁波召开了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和国际生态城市论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同时也促进进了生态城市评估方面研究的进步。

(1)生态城市建设方面

理论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学者开始了生态城市建设领域的研究,无论是在城市生态系统还是在理论建树方面均为后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7],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进入90年代,国内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日益高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近些年来,随着新型城市化等概念的提出,国内学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正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如:杨建军(2014)通过对生态城市下的城市规划理念分析,并从该城市规划结构、城市规划功能、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来进行城市规划要点分析[38]。毕瑜菲(2014)明确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内涵,研究发现生态城市具有共生性、复合性、多样性、可操作性和循环性等特征[39]。李丹(2014)认为生态城市应是物质、精神、制度全面生态化的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及\生态文明\两大思想指导下,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应当从物质及意识两个层面着手,技术和制度起保障支撑作用[40]。朱智勇(2014)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阐述了低碳生态城市在区域、交通、景观、能源和资源等方面的规划理论,并指出在中国实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41]。王昕若(2013)基于生态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个点相互连接形成的平面,讨论了如何实现城市社会生态的和谐[42]。那鲲鹏(2013)针对当前中国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缺乏明确方向指引的现实,尝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发展框架,并从城市规划、低碳产业、水资源、能源、固体废物、绿色交通、生态安全、低碳社区、绿色建筑及实施保障十个方面展开讨论[43]。

在实践方面,更多的城市开始了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防治环境污染为目的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与规划。

(2)生态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近年来,为了对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更多的学者尝试着从定量与定性分析的角度入手开展研究,着重构建评估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如:吴颖婕(2012)通过组织专家打分法,在考察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等生态城市基础上,从环境、经济及社会三维度,筛选并构建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5项门槛条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