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和30万吨预拌砂浆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下载本文

. .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和30万吨预拌砂浆生产建设项目。 1.1.2 业主单位

云和县××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筹),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项目法定代表人:宁建禄。该投资人于2006年在江西省上饶市投资建设步鑫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年产商品混凝土60万立方米,经营状况良好。

1.1.3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361号);

3、《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号);

4、转发商务部、公安部、交通部、质监局、环保局六部委《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浙经贸资源[2003]1187号)、《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浙经贸局发展[2007]344号);

5、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云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参考资料

. .

五年规划纲要;

6、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核心问题是改善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资源,发展生产力,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谐,要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路子。

·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监局、环保总局六部门行文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浙经贸局发展[2007]344号)转发商务部等六部门《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从2008年7月1日起,对全省禁止施工现场使用水泥搅拌砂浆的时限与城市城区进行了规划。最后期限从2010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砂浆。《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已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本项目建设适合《规划》、《条例》要求。

·云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区位条件特好,发展战略独特。生态优势是云和县最大的优势。依靠生态优势发展云和经济,首先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十二五”期间针对土地资源指标偏小,节能减排压力大现状,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围绕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坚定不移

参考资料

. .

地实施“小县大城”核心战略,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城市提升,城乡统筹”三大战略任务,力争与全省基本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本项目建设,对促进云和县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解决混凝土和水泥砂浆拌和污染源,提高建筑业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促进建筑业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云和县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商品化集中搅拌、供应工作,起步较晚,至今只有一家正在筹建,且规模偏小,只有商品混凝土单一业务,不能供应预拌水泥砂浆,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云和县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利于商品混凝土和预拌水泥砂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健康、有序发展。经过调查分析,云和县周边县市如金华、衢州等地,商品混凝土每立方米320元左右,预拌砂浆330元左右,而云和县目前单价都在400元以上。因此在县城北面再建立一家年产30万立方米的商品混凝土和30万吨预拌砂浆生产线,进行质量、价格、服务上的比较、竞争,是非常必要的。

·预拌砂浆便于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散装水泥比例必须达到90%以上”的要求。 1.2 项目概况 1.2.1 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云和县城北郊。 1.2.2 建设规模

1、产品规模

(1)年产商品混凝土30万立方米。

参考资料

. .

(2)年产预拌砂浆30万吨。

2、项目建设用地20000m(合30亩)。

3、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500万元,流动资金1500万元。 1.2.3 主要建设条件

商品混凝土和预拌水泥砂浆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符合节能、环保、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云和县实施“小县大城”核心战略,城市建设、改造、提升任务重,对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需求量大。项目投资人从事该行业经营多年,具有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较强。云和县砂、石、水泥等原料供应充足,建设场址水、电、道路等公共配套设施较为齐全。主要建设条件具备。 1.2.4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投入总资金8000万元,资金来源由项目业主单位自筹。项目建成后,能形成年产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和30万吨预拌水泥砂浆生产能力,在为云和县城乡建设发展提供质优价廉新型建筑材料的同时,还能为云和县新增就业人员和财政收入作出积极贡献。 1.2.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参考资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