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动量守恒定律 下载本文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动量守恒定律

一:复习要点

1.定律内容: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者它们受到的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一般数学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3.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到的外力之和为零(∑F合=0);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远小于内力(F守恒)

4.动量恒定律的五个特性

①系统性: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应明确研究对象是一个至少由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同时应确保整个系统的初、末状态的质量相等

②矢量性:系统在相互作用前后,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保持不变.当各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应选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

③同时性:v1,v2应是作用前同一时刻的速度,v1,v2应是作用后同—时刻的速度

④相对性:列动量守恒的方程时,所有动量都必须相对同一惯性参考系,通常选取地球作参考系

⑤普适性:它不但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而且还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粒子.它与牛顿运动定律相比,适用范围要广泛得多,又因动量守恒定律不考虑物体间的作用细节,在解决问题上比牛顿运动定律更简捷

''外

F内),则系统动量近似守恒;

③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分方向动量

二:典题分析

1.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小车中间夹了一压缩轻质弹簧,用两手控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手同时放开,两车的总动量等于零

B.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右 C.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向左

D.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两车的总动量为零 解析:该题考查动量守恒的条件,答案为 AB

2.A、B两滑块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频闪照相机在t0=0,t1=Δt,t2=2Δt,t3=3Δ

t各时刻闪光四次,摄得如图所示照片,其中B像有重叠,mB=(3/2)mA,由此可判断 ( ) A.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cm处,t=2.5Δt时刻 B.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cm处,t=0.5Δt时刻 C.碰前B静止,碰撞发生在60cm处,t=0.5Δt时刻 D.碰后B静止,碰撞发生在60cm处,t=2.5Δt时刻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根据照片建立碰撞的物理图景,答案为 B

3.质量为50㎏的人站在质量为150㎏(不包括人的质量)的船头上,船和人以0.20m/s的速度向左在水

面上匀速运动,若人用t =10s的时间匀加速从船头走到船尾,船长L=5m,则船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多少?(船所受水的阻力不计)

L S

分析:(该题利用动量守恒重点考查了人、船模型中速度关系、位移关系) 解析:设人走到船尾时,人的速度为vx,船的速度为vy 对系统分析:动量守恒?m?M?v0?mvx?Mvy

对船分析:(匀加速运动) S =

v0?vy2?t

对人分析:(匀加速运动) S?L?v0?vx?t 2 得:S = 3.25 m.

4.如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并非放有序号是1,2,3,…,n的物体,所有物块的质量均为m,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n号物块的初速度分别是v0,2 v0,3 v0,…nv0,方向都向右,木板的质量与所有物块的总质量相等 ,最终所有物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匀速运动。设物块之间均无相互碰撞,木板足够长。试求: (1)所有物块与木板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vn; (2)第1号物块与木板刚好相对静止时的速度v1;

(3)通过分析与计算说明第k号(k<n=物块的最小速度vK

分析:(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应恰当选择小系统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

在木板上各个物块相对木板运动,都给木板一个向右的磨擦力,因各个物块质量相同,滑动磨擦力都一样,木板在磨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加速。由于每个物块的初始速度不同,因而相对木板静止的物块顺序依次是1,2,…,n号,当第一号物块由v0到相对木板静止时,其动量变化设为△p1,则其他各个所有

V0 1 2V0 2 nV0 n 物块在这段时间内的动量变化也都为△p1(f相同,T相同),因木板与所有物块总动量守恒,故可用动量守恒关系求出第1号物块相对木板静止时的速度。

解析:(1)设所有物块都相对木板静止时的速度为 vn,因木板与所有物块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应有:

1 m v0+m·2 v0+m·3 v0+…+m·n v0=(M + nm)vn ○2 M = nm, ○解得: vn=

1(n+1)v0, 4 (2)设第1号物块相对木板静止时的速度为v1,取木板与物块1为系统一部分,第2 号物块到第n号物块为系统另一部分,则

木板和物块1 △p =(M + m)v1-m v0, 2至n号物块 △p=(n-1)m·(v0- v1)

由动量守恒定律: △p=△p, 解得 v1=

''13 v0, ○

2(3)设第k号物块相对木板静止时的速度由vk ,则第k号物块速度由k v0减为vk的过程中,序数在第k号物块后面的所有物块动量都减小m(k v0- vk),取木板与序号为1至K号以前的各物块为一部分,则

△p=(M+km)vk-(m v0+m·2 v0+…+mk v0)=(n+k)m vk-序号在第k以后的所有物块动量减少的总量为 △p=(n-k)m(k v0- vk) 由动量守恒得 △p=△p, 即

''k(k+1)m v0 2k(k+1)m v0= (n-k)m(k v0- vk), 2(2n?1?k)kv0解得 vk=

4n(n+k)m vk-5.如图所示,人与冰车质量为M,球质量为m,开始均静止于光滑冰面上,现人将球以对地速度V水平向右推出,球与挡板P碰撞后等速率弹回,人接住球后又将球以同样的速度V向右推出……如此反复,已知M = 16 m,试问人推球几次后将接不到球?

分析:(该题是多过程动量守恒问题,可以采用数学归纳的方法研究;当然也可整个过程采用动量定理研究)

解析: 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冰车、人、球为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 对第一次推球过程有: Mv1?mv?0,v1?mv M3mv M5mv对第三次整个接、推球过程有:Mv2?mv?Mv3?mv,v3?

M(2n?1)mv 对第n次整个接、推球过程同理分析得:vn?

M(2n?1)mv设推球n次后恰接不到球,则vn?v,故有v? 代人已知条件

M对第二次整个接、推球过程有: Mv1?mv?Mv2?mv,v2?解得:n = 8.5, 即人推球9次后将接不到球.

三:动量守恒定律适应练习

丹阳六中 马跃中

1.质量为m的人随平板车以速度V在平直跑道上匀速前进,不考虑摩擦阻力,当此人相对于车竖直跳起至落回原起跳位置的过程中,平板车的速度 ( ) A.保持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E.先变小后变大 2.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人抛出一个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