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中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下载本文

新部编初中中考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节选的文字,回答1-2题。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1)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________ ,保尔认为她现在的缺点是________ 。

(2)________ 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________ 和________ 疾病。

【答案】 (1)冬尼娅

;个人主义,爱出风头,爱慕虚荣,贪图安逸生活

(2)筑路

;伤寒

;肺炎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联系相关的情节回答即可。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我们婚后的头两年,他的眼睛一直是瞎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亲近——才结合得如此紧密。因为那时我就是他的眼睛,正如现在依然还是他的右手一样。说实在的,我(像他常叫我的那样)就是他的眼珠。他通过我看大自然,看书。我也从来不知厌倦地替他仔细察看,用语言来描述田野、树木、城镇、河流、云彩、阳光——描摹我们面前的景色。周围的天气——还用声音向他的耳朵传达了光线已无法向他的眼睛传达的印象。我永不厌倦地念书给他听,领他到他想去的地方,替他做他想做的事。在这种效劳中,我尽

管感到有点儿悲哀,但却获得一种最为充分、最为强烈的乐趣——因为他要求我为他做事时,并没有感到痛苦羞惭,也没有感到沮丧屈辱。他是如此真心地爱我,因为他知道,在接受我的照料时,根本用不着勉强。他也感到我是如此深情地爱着他,我这样照料他就是满足我自己最愉快的愿望。

(1)上面的选段出自哪一部名著?该名著的作者是谁?文中的他指谁? (2)上文选段的心理描写运用了第几人称?请简述这一人称的表达效果。

(3)这部小说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了,在世界文坛上一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小说中哪一点“独特的光芒”使你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答案】 (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罗切斯特

(2)运用了第一人称。 表达效果:①亲切、自然,便于拉近“我“和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便于抒情通讨“我”的口吻事能表达简·爱和罗切斯特历尽艰辛彼此相惜的真挚感情。

(3)示例一:小说塑造的勇敢自强、纯洁坦荡、自尊自爱敢于抗争的简·爱,给了我成长路上克服困难,敢向上的积极力量。示例二:主人公简·爱在维多利亚时代等级森严、男权、神权至上的背景下敢于反抗、主张男女平等,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使我认识到“做自己的艰难和重要,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示例二:从盖茨海德府受到舅妈家的侮辱到洛伍德学校的恶劣生活环境,简·爱只要有机会就会读书学习,她在逆境中从未放弃自己,这使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解析】【分析】(1)根据罗切斯特先生以及语段内容,可以判断出自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文中的他指的是罗切斯特。

(2)这里运用了第一人称,第一人称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亲切自然,便于抒情。然后结合语段进行作答即可。

(3)解答此题,要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选取小说中对你有启发的一点,展开作答即可。如勇敢自强的人物形象,勇于反抗的精神品质等。 故答案为:(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罗切斯特

(2)运用了第一人称。表达效果:①亲切、自然,便于拉近“我“和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②便于抒情通讨“我”的口吻事能表达简·爱和罗切斯特历尽艰辛彼此相惜的真挚感情。

(3)示例一:小说塑造的勇敢自强、纯洁坦荡、自尊自爱敢于抗争的简·爱,给了我成长路上克服困难,敢向上的积极力量。示例二:主人公简·爱在维多利亚时代等级森严、男权、神权至上的背景下敢于反抗、主张男女平等,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使我认识到“做自己的艰难和重要,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示例二:从盖茨海德府受到舅妈家的侮辱到洛伍德学校的恶劣生活环境,简·爱只要有机会就会读书学习,她在逆境中从未放弃自己,这使我从中获取了成长的力量。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情况。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称及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三种

人称的特点,理解采用不同人称的不同效果。第三人称有利于对事实作客观的描述,更直白,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第二人称能够更加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显得更加亲切;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人读起来更加有兴趣,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便于进行心理描写。

(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回答时学生结合自身的基础知识及亲身实践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地回答,答题时,要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

3.附加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白军来了怎么样?”他问道。“他们要多少多少粮食,从来不说一句付钱的话。如果我们不给,就把我们当共产党逮起来。如果我们给他们,就没有钱缴税。反正不论怎么样,我们都没有力量缴税。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就拿我们的牲口去卖。去年,红军不在这里,白军回来了,他们拿走了我的两头骡子,四头猪。骡子每头值三十元钱,猪长足了值二元钱,他们给了我什么?

“啊哟,啊哟!他们说我欠了八十元的税和地租,我的牲口折价四十元,他们还要我四十元。我到哪里去弄这笔钱?我没有别的东西给他们偷了。他们要我卖闺女,这是真的!我们有的人只好这样!没有牲口没有闺女的只好到保安去坐牢,许多人给冻死了。 ……

他开始一一说村子里的人的罪名。他们参加了贫民会,他们投票选举乡苏维埃,他们把白军动向报告给红军,他们有两家的儿子在红军里,另一家有两个女儿在护士学校。这不是罪名吗?他向我保证,随便哪一个罪名就可以把他们枪决。

这时一个赤脚的十几岁少年站起来,他一心注意讨论,忘记了有洋鬼子。“老大爷,你说这是罪名?这是爱国行为!我们为什么这样做?难道不是因为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为咱们的权利在打仗?”

他热烈地继续说:“咱们国家以前有过免费学校吗?红军把无线电带来以前咱们听到过世界新闻吗?世界是怎么样的,有谁告诉过咱们?你说合作社没有布,但是咱们以前有过合作社吗?还有你的地,从前不是押给了王地主吗?我的姊姊三年前饿死了,但是自从红军来了以后,咱们不是有足够的粮食吃吗?你这说苦,但是如果咱们年轻人能学会识字,这就不算苦!咱们少先队学会开枪打汉奸和日本,这就不算苦!”

(1) 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写的《________》,这本书曾易名为《________》 (2)“白军来了怎么样?”句中的“白军”指谁?结合选段说说“白军”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3)本书是一篇采访录,作者为什么想要和这些苏区的村民交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1)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2)①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②冷酷无情(残暴)、滥杀无辜、不得民心

(3)①作者(斯诺)想要了解红军受到百姓欢迎与支持的原因;②通过与苏区农民交谈,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红军的真实情况,避免因受访者单一导致以偏概全,使作品更具有真实性、客观性。

【解析】【分析】(1)根据对《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注意

不要写错别字,如“漫”字容易写成。

(2)《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时斯诺在延安实地采访后写的,当时延安的老百姓把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称作红军,把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称作是白军。选文第一、二段是村民给斯诺介绍白军来了的情况,抓住他的这两段话分析白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如从“他们要多少多少粮食,从来不说一句付钱的话。如果我们不给,就把我们当共产党逮起来”“我没有别的东西给他们偷了。他们要我卖闺女,这是真的!我们有的人只好这样!没有牲口没有闺女的只好到保安去坐牢,许多人给冻死了 ”等可以看出他们的冷酷无情(残暴)、滥杀无辜、不得民心。

(3)《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纪实性作品,要求材料必须是真实的,斯诺要了解红军的真实情况,如果只采访红军,可能得到的材料不够全面,也不能令人信服,而红军情况当地的村民了解最多,也最真实,最全面。据此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⑵ ①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②冷酷无情(残暴)、滥杀无辜、不得民心

⑶ ①作者(斯诺)想要了解红军受到百姓欢迎与支持的原因;②通过与苏区农民交谈,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红军的真实情况,避免因受访者单一导致以偏概全,使作品更具有真实性、客观性。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选择作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积累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时首要要根据积累答出人物,然后再根据村民的语言分析白军是什么样的形象即可。

⑶本题考查赏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红星照耀中国》属于纪实文学,纪实文学必须通过自己的亲历采访或者尊重客观的历史文档、书信日记等材料,通过作者一定的思想、写作经验,用文学艺术地手段表现、反映出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人物事件等,包括历史、案列、回忆录、人物传记等各种纪实文学文体。

4.阅读《五猖会》,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