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文字说明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芥子园画传》前所附之文宜熟读,初学画者先须从此出来。:石壶论画语要 《芥子园画传》,又名《芥子园画谱》,是清代初期开始陆续编绘印行的绘画图谱著作。每卷首集有《画学浅说》,后有画法歌诀。摩诸家图式,并附简要说明,末附所摩名家画谱。《芥子园画传》的编绘印行相当漫长而复杂。初集山水谱共四卷,包括树石谱、山石谱、(点景)人物屋宇谱、名家山水画谱。全书前有“芥子园”主人李渔(笠翁)的序。《芥子园画传》初集,由清初画家王概(安节)以明代画家李流芳(长蘅)的四十三页课徒稿为基础,加以增编,扩充为一百三十三页,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用开化纸五色套版印成。《芥子园画传》第二集兰竹梅菊谱,共四卷。起初由诸曦庵编画兰竹谱,王蕴庵画梅菊及草虫花鸟谱,后又增添诸升、王质所绘图谱,王概、王蓍(宓草)、王臬(司直)兄弟三人论订。第三集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谱,共四卷,为王概兄弟编画。二、三集成书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也是用木版五色套印。以上《芥子园画传》共三集,以李渔金陵(南京)别墅“芥子园”之名刻印,故名《芥子园画传》。

编绘《芥子园画传》的主要是王概。王概,字安节,他的父亲名辅,字左车,其先为浙西人,后居于江宁(今南京)莫愁湖之东。王概和两个弟弟王蓍、王臬,都爱好诗书画,。王概善画山水。他的山水学龚贤(半千)笔法,擅作大幅山水及松石等,以雄快取势,苍劲有余,冲和不足。康熙中期,王概以明代李流芳旧课徒稿,增补编画,并在范画的前面著“画学浅说”。王概领头编画《芥子园画传》,对清代和近代中国画教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芥子园画谱》中提到的李流芳(1575~1629年),字长衡,号檀园,又号香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本安徽新安歙人。侨居嘉定、常熟。万历十三年,李流芳中举人。天启间阉党专权,遂绝意进取,专意于诗、文、书、画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学元代人黄子久、吴镇一路,《明画录》记其:“于吴仲圭尤为精诣。”现存《长林丰草图》轴画,笔法爽朗,墨色清秀。从黄、吴二家中变出,也吸收了一些云林的画法。

【原文】: 序一 李笠翁

今人爱真山水与画山水无异也。当其屏幛列前,帧册盈几,面彼峥嵘遐旷,峰翠欲流,泉声若答,时而烟云暗霭,时而景物清和,宛然置身于一丘一壑之间,不必蜡屐扶筇①,而已有登临之乐。独是观人画犹不若其自能画。人画之妙从外入,自画之妙由心出,其所契于山水之浅深必有间矣②。余生平爱山水,但能观人画而不能自为画。间尝舟车所至③,不乏摩诘、长康之流④。降心问道,多蹙頞曰:⑤“此道可以意会,难以形传。”予甚为不解。今一病经年⑥,不能出游,坐卧斗室,屏绝人事,犹幸湖山在我几席,寝食披对,颇得卧游之乐⑦。因署一联云:“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独恨不能为之写照,以当枚生《七发》⑧。因语家倩因伯曰:⑨“绘图一事,相传久矣,奈何人物、翎毛、花卉诸品,皆有写生佳谱,至山水一途,独泯泯无传?岂画山水之法洵可意会,不可形传耶?抑画家自秘其传⑩,不欲公世耶?”因伯遂出一册,谓予曰:“是先世所遗⑾,相传已久。”予见而奇之。细为玩赏。委曲详尽,无体不备。如出数十人之手,其行间标释书法,多似吾家长蘅手笔⑿,及览末幅,得“李氏家藏”及“流芳”印记,益信为长蘅旧物。⒀云:“但此系家藏秘本,随意点染,未有伦次,难以启示后学耳”。因伯又出一帙,笑谓予曰:⒁“向居金陵芥子园时⒂,已嘱王子安节增辑编次久矣⒃。迄今三易寒暑,始获竣事。”予急把玩,不禁击节,有观止之叹⒄。计此图原帙凡四十三页,若为分枝,若为点叶,若为峦头,若为水口,与夫坡石、桥道、宫室、舟车⒅,琐细要法,无不毕具。安节于读书之暇,分类仿摹,补其不逮⒆,广为百三十三页。更为上穷历代,近辑名流,汇诸家所长,得全图四十页,为初学宗式。其间用墨先后,渲染浓淡,配合远近诸法,莫不较若列眉⒇,依其法以成画,则向之全贮目中者(21),今可出之腕下矣。有是(22)不可磨灭之奇书,而不以公世,岂非天地间一大缺陷事哉!急命付梓,俾世之爱真山水者(23),皆有画山水之乐。不必居画师之名,而已得虎头之实,所谓“咫尺应须论万里”者,其为卧游不亦远乎?(24)时康熙十有八年,岁次己未,长至后三日。湖上笠翁李渔题于吴山之层园(25)。

湖上笠翁氏李渔之印

注释:

①屏幛:指绘有图画的屏风、软幛。帧册:图册。峥嵘遐旷:高峻旷远。荅:通“答”,对应。屐:木头鞋。泛指鞋。蜡屐:在木屐上涂蜡。筇:一种竹子,可做手杖。蜡屐扶筇:穿着木屐扶着竹杖。契:合,投合。 ②间:距离;差别;不同。

③间:断断续续。尝:曾经。间尝:间或,有时。 ④摩诘:王维(698~759),字摩诘。诗文之余画山水。

长康:顾恺之(348~409),字长康,有才绝、痴绝、画绝的“三绝”之称。

⑤降:欢悦;悦服;平静。问道:请教技艺。頞:鼻梁。蹙頞:皱着鼻梁,皱眉。忧愁的样子。屏绝:断绝。 ⑥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

1/37

⑦披:翻阅。披对:展阅。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卧游: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倪瓒《顾仲贽见访》诗:“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也是山水画的一种代称,源自于南朝的宗炳。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宗炳)……善琴书,好山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结于衡山,怀尚平之志。以疾还江陵。叹曰:‘噫!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其高情如此。” ⑧枚生:枚乘,字叔,汉淮阴(今属江苏)人,工辞赋。

《七发》:辞赋篇名。《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七发》《柳赋》《菟园赋》三篇。《七发》叙楚太子生病,吴客以七事讽之使愈。

⑨倩:旧称女婿。因伯:沈心友,字因伯。(李渔又一次对他的女婿沈心友说) ⑩泯泯:灭绝,消失。洵:诚然,实在,确实。抑:或者,还是。 ⑾是:指李流芳的课徒稿。

⑿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长蘅:明代画家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号檀园,又号香海、泡庵,晚称慎娱居士,原籍安徽歙县,移籍嘉定、常熟。万历十三年,李流芳中举人。天启间阉党专权,遂绝意进取,专意于诗、文、书、画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取法元人黄子久、吴镇,笔力雄健,墨气淋漓,有分云裂石之势、温和恬静之气。《明画录》记其:“于吴仲圭尤为精诣。”现存《长林丰草图》轴画,笔法爽朗,墨色清秀。从黄、吴二家中变出,也吸收了一些倪云林的画法。著《檀园集》。 ⒀益:更加;更。云:这里表示转述的结束或叙述的省略。 ⒁帙:包书的套子,用布帛制成。因即谓书一套为一帙, ⒂向:从前,往昔。金陵芥子园:南京别墅“芥子园”。

⒃安节:王概,字安节。他和两个弟弟王蓍、王臬,都爱好诗书画。王概本浙江秀水人,寓居金陵。工山水,颇似龚贤。

⒄编次:按次序编排。竣事:完毕。击节:节,一种乐器。击节,所以调节乐曲。后也用其他器物或拍掌来替代,即点拍。并以形容对别人诗文或艺术等的赞赏。

观止:所闻见的事物已达到最高境界,无以复加。 ⒅若为:怎样,如何。夫:那些。与夫:以及。 ⒆逮:及;到。涉及。

⒇宗式:作为标准的样式。较:明显。列眉:“列眉,言无可疑。”用以形容明白显见。

(21)向:归向;仰慕。 (22)是:此。

(23)付梓:把稿件交付刻版、印刷。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俾:使。

(24)虎头: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咫尺应须论万里:语出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诗:“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此句意谓咫尺画幅可以蕴涵万里景致。远:差距大。

(25)康熙十有八年:公元1679年。岁次:年。取岁星运行一次之意。

长至:夏至的别称。吴山:杭州吴山。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湖上笠翁。浙江兰溪人。是清初的一位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小说家、造园家和园林理论家,著有《一家言》、《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小说《十二楼》、《无声戏》等。他在金陵造了一所园林式别墅,取名“芥子园”。关于此园,他曾说:“此余金陵别业也,地止一丘,故名芥子,其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义。”(《芥子园杂联序》,见《一家言》卷四),《芥子园画传》就是以出资刻书的李渔的“芥子园”命名的。芥子园遗址在南京的三条营,离中华门不远。

【原文】: 序二

《芥子园画传》为秀水王安节先生所摹,湖上李笠翁序而刊之。三易寒暑而后卒①事。其摹绘之精,镌刻之工,世无其匹。久已风行海内。丹青家罔②不家置一编矣。顾③是书成于康熙十有八年,迄今已二百余载。原版初印之本绝不可得。其坊间辗转翻刻者,则又不免讹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欲求善本实未易觏④。鸳湖巢君子余,为张子祥⑤先生入室弟子,间尝⑥与其师谈及《芥子园画传》之妙,欲就先生所藏之善本,重加校刊,未果,而先生捐馆⑦。今先生文孙益卿茂才,克成先志⑧,以付石印。因巢君介⑨小楼主人王子松堂丐⑩序于余,余于此事固门外汉,将何以序之哉?然重以松堂及巢君之命,不敢固辞(11),乃(12)就见闻所及,掇拾捃摭(13)以应之曰。画传固何自昉哉(14)?以予所知,最早者为南齐?谢赫之《画品录》,品第画家优劣,自陆探微以下,凡二十七人,分以六品,各为之评。画家之称“六法”始于是(15)书。次则陈?姚最所撰之《续画品》,盖(16)继谢赫《画品》而作,所录凡二十人,系(17)以论断,十有六篇。惟叙时代而不分品第,与谢书体例不同。又次则《贞观公私画史》,乃唐?

2/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裴孝源所撰,其书虽以贞观画史为名,实则所录皆隋代官库之本,画辟亦终于隋杨契丹,盖记隋室旧藏至贞观初尚存者尔。前列画名,后列作者之名,而以《梁太清目》(18)所有无分注于下。则欲考隋以前名画之目者,莫古于是书也。至张彦远又有《历代名画记》之作,其前三卷皆为画论,四卷以下皆画家小传、逸文轶事。引据浩博,多可以资考证,不但品评丹青而已。《唐朝名画录》为唐朱景元所著,所录画家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神、妙、能各分三等,逸品则不分等。画家之称逸品,自景元始(19)。又有《画山水赋》并附《笔法》,相传为唐荆浩所撰,然文皆拙涩(20),殆(21)出于他人所依托。以流传已久,且所论画法时有可采,故亦得传至于今。至宋刘道醇有《五代名画补遗》之作,则因胡峤先作《梁朝名画录》,而刘氏补其遗,与《宋朝名画评》并传,蔚为大观矣。《宋朝名画传》分为六门,曰人物、曰山水林木、曰畜兽、曰花柳翎毛、曰鬼神,曰屋木。每门又各分神、妙、能三品。古画之分类记载自此书始。而黄休复之《益州名画录》继之(22),所录皆蜀中画手,始于唐之乾元,讫于宋之乾德(23)。凡五十八人,以逸、神、妙、能四品分隶(24),与朱景玄书同例,惟移逸品于三品上,则见解稍异耳。其继张彦远《名画记》而作者,则有宋?郭若虚之《图画见闻录》,起五代,讫宋熙宁七年(25),所分四门:曰叙事、曰记艺、曰故事拾遗,曰近时。所论多深解画理,故马端临《文献通考》称此书为书画之纲领焉。宋?郭熙著《林泉高致集》:曰山水训、曰画意、曰画诀、曰画题。其子思又补以注释并续二篇:曰画格拾遗,记熙生平真迹;曰画记,则述熙在神庙得宠遇之事者也。李荐则有《德隅斋画品》。米元章则有《画史》。而《宣和画谱》则不著作者姓名,以十门分类,所载凡二百三十一人,画六千三百九十六轴,识者谓大抵(26)皆米芾所鉴别。故其书皆在《博古图》上。此则画学中之大观矣。此外,如宋?邓椿之《画继》,元?汤彦之《画鉴》,皆足以观。而国朝(27)则《石渠宝笈》而外,如周亮工之《读画录》,王毓贤之《绘事备考》,历太鸿之《南宋院画录》,邹一桂(28)之《小山画谱》,大都皆发明画理,足以为后学之津梁(29),而《芥子园画传》,则综诸家之大成,益(30)之以勾皴诸法,无不毕具,而又增以海上名人画稿,虽未得门径者观之,亦不难自寻门径,以渐窥其堂奥。然则此书之有功于艺事也,岂浅鲜哉?(31)昔人言,善绘事者必得其寿。盖(32)以笔下皆生气,故气类相感而得长生。然有生气者要必有生理,不解其理则生气亦无自而生。此书则明明以生理饷人,俾天下之寝馈(33)于其中者皆登仁寿之域。其存心之仁厚为何如矣。巢君之画,直造乎荆关之颠,胸中丘壑即足以觇(34)经济而验文章。予于巢君虽非深交,而以所作之画观之,已足以知其为人。而益卿茂才之善承先志,尤足钦佩。吾知此书一出,足以名世,足以寿世,而成之者之名之寿,胥于是乎卜之矣(35)。光绪十有三年,太岁在强圉、大渊献菊有黄花之月(36)。山阴高昌寒食生桂笙何镛识于海上皋庑小隐之南牖下(37)。江阴建初苏裕勋谨书。

注释:

①卒:完毕,终了,完成。 ②罔:无,没有。

③顾:文言连词,但,但是,不过。 ④觏:遇见。

⑤巢君子余:巢勋,字子余,号松道人,又号松华馆主,浙江嘉兴人。画学张熊,工山水,并能花鸟。临摹《芥子园画传》石印行世。张子祥:张熊,字寿甫,号子祥,晚年又号祥翁,浙江嘉兴人。擅长花卉。 ⑥间:私下。尝:曾经。间尝:间或,有时。 ⑦捐馆:捐弃所居之馆舍,即死亡。

⑧文孙:旧时用为对他人孙子的美称。益卿:人名。

茂才:即秀才。明清时代科举考中的秀才沿用此名。另通用为:优秀人才。 克:能够。

⑨介:居中引见的人。

⑩王子松堂:王松堂。丐:乞求,企求。

(11)固辞:固:顽固;固执。辞:推辞;拒绝。 (12)乃:表示顺接。于是;便。 (13)掇拾捃摭:拾取搜集。

(14)固:原来。自:从;由。昉:曙光初现。引申为开始。

3/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15)谢赫:南朝齐,生平不详。工写人物。撰《画品录》。《画品录》后世多称《古画品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评论画家艺术的论著。《画品录》对自三国孙吴至萧梁三百年间二十七位画家的画艺,按其优劣分别纳入六品,加以评论。 陆探微:南朝宋,吴(今江苏苏州)人,擅长人物。

六法:中国画技法术语。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所举“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列为首要之法。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则认为:“以六法言,当以经营为第一,用笔次之,赋彩又次之,传摹应不在内,而气韵则画成后得之,一举笔即谋气韵,从何着手?以气韵为第一乃赏鉴家言,非作家也。”其后论者益众,并逐渐应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现代钱钟书,重新作了标点:“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管锥编》第四卷)。 是:此。

(16)姚最:南朝梁,字士会,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著《续画品》。

盖:用在句首,表示推测。

(17)系:连缀。引申为系统。

(18)《贞观公私画史》:裴孝源著。该书第一部分记录当时皇家及私人收藏绘画二百九十余卷,记录内容包括作者、画名、本别、件数等。第二部分记录四十七所佛寺的壁画,记录内容为寺名及画家姓名。画辟:画家。《梁太清目》:又名《梁太清画目》。南朝梁人著。作者不详。

(19)张彦远:字爱宾,唐河东蒲州(今山东永济县)人,官至大理寺卿。著《法书要录》《历代名画记》。《历代名画记》共分十卷,结构恢弘,内容精详。该书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通史,也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

《唐朝名画录》:又名《唐朝画断》或《唐画断》,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为中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此书共收唐初以来二百年间画家一百二十六人,对其中九十七人,依据亲见之作品进行品评。自:从;由。元:同“玄”,奥妙的地方。朱景元即朱景玄,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翰林学士,著《唐朝名画录》。

(20)《画山水赋》:传为荆浩著。荆浩,字浩然,五代河南沁水(今济源)人。善诗文,通经史,工画山水,创北派画风。《笔法》:又名《笔法记》荆浩著。是荆浩绘画创作的经验总结。涩:文章难读难懂。

(21)殆:大概;恐怕。

(22)刘道醇: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著《圣朝名画评》《五代名画补遗》。《圣朝名画评》又名《宋朝名画评》,该书公三卷,分人物、山水林木、畜兽、花竹翎毛、鬼神、屋木六门,每门分神、妙、能三品,人物门又分上、中、下三等。共九十余人,各系以传,传后加以评语。《五代名画补遗》:又名《广梁朝名画目》。系补宋·胡峤《梁朝名画目》而作,约成书于《宋朝名画评》后。录画家二十三人,分人物、山水、走兽、花竹翎毛、屋木、塑作、雕木七门,每门又分神、妙、能三品,各有小传及评语。

益州:成都。《益州名画录》:又名《成都名画记》,黄休复著。该书收录唐乾元初至北宋乾德年间在益州见有画迹的蜀地画家五十八人,又各系小传,对于画迹的存亡,皆有著录。 黄休复:字归本,宋江夏人。

(23)乾元:唐肃宗李亨年号,公元758至759年。乾德:宋太祖年号,公元963至967年。 (24)隶:附属。

(25)郭若虚:并州太原人,宋真宗郭皇后之侄孙,曾以贺正旦副使之职出使辽。著《图画见闻录》又名《图画见闻志》。该书分六卷。卷一序论,通论画学。卷二至卷四为纪艺,载会昌元年后至北宋熙宁七年二百三十三年间二百八十四位画家小传,并作评论。卷五卷六为故事拾遗和近事,专录画坛遗闻轶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公元1068~1077年)。 叙事:应为“叙论”。记:应为“纪”。近时:应为“近事”。

(26)《文献通考》:马端临著。该书分为二十四门,三百四十八卷,是一部记载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沿革的文化通史。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官翰林待诏直长。郭熙山水,取李成之法,能自出胸臆。著《林泉高致集》。《林泉高致集》又名《林泉高致》。郭熙、郭思著。《林泉高致》是我国画论史上一部系统、完整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门性著作,不仅对以往山水画创作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而且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的最高理论水平。思:郭思,郭熙之子。官至龙图阁直学士。

4/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宣和画谱》: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系统品评宫廷藏画的著作。书中共收魏晋至北宋画家二百三十一人,作品总计六千三百九十六件,并按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十门,广泛采集各家画论、史实记载,结合御府所藏画卷,按时代先后,加以品第。 大抵:大概,大略。

(27)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迁至襄阳。工书画,精鉴赏。著《画史》《书史》《宝章待访录》。

邓椿:字公寿,宋四川双流人,著《画继》。该书共十卷,载北宋熙宁七年至南宋乾道三年九十四年间二百一十九位画家小传,并私家所藏画目,及评画之语和遗闻轶事,搜录甚博。

汤彦:汤垕,字君载,号采真子,通易理,工诗歌,著《画鉴》,又称《古今画鉴》。 国朝:封建时代称本朝为“国朝”。

(28)《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著录文献,共四十四卷。周亮工:字减斋,号栎园、栎下生、栎下先生,清祥符(今河南开封)人。著《栎园读画录》《印人传》《赖古堂集》。

厉太鸿:厉鹗,字太鸿,号樊榭,著《辽史拾遗》《东城杂记》《诗纪事》《南宋院画录》《南宋杂事诗》《绝妙好词笺》《樊榭山房集》等。

邹一桂:清画家,字元褒,号小山,江苏无锡人。《小山画谱》皆论画花卉法。并述颜色的炼制与使用。……附以胶矾纸绢及画等。

(29)津梁:渡口和桥梁。亦比喻能起桥梁作用的事物。另:佛家谓以佛法引渡众生。 (30)益:增加;增补。堂奥:房屋的深处,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境界。 (31)岂:难道。用于疑问或反诘句。浅:简明易懂。鲜:鲜明。

哉: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生气:使万物生长发育的自然气象。

(32)盖: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推想”。气类:意气相投。

(33)饷:馈赠,赠送。俾:使。寝馈:寝:睡觉。馈:吃饭。寝馈,指时时刻刻都用心于某事。

(34)造:达到。荆关:荆浩、关仝。丘壑:山水幽深之处,亦指隐者所居之处。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杜甫《解闷》诗:“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比喻深远的意境。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这里所说的画中的“丘壑”,就是画家依照自然而创造出来的山水艺术形象,以及自然景观在画家头脑中储存的印象。 觇:看,窥视。经济:经世济民。验:检验。

(35)胥:全,都。卜:预料;估计。

(36)太岁:又名《岁阴》、《太阴》。在古代把木星称为《太岁》,它的恒星周期近十二年,每次都停在同样由西向东的二十八宿中的若干星官的领域中,由此产生了星岁纪年。按《尔雅·释天》的说法,岁阳:太岁在丁曰“强圉”,岁阴: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强圉大渊献:即丁亥年(公元1887年)。

鞠:通“菊”,《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季秋: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七、八、九月为秋季。古时兄弟姊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据此,秋季之中,九月为季秋。菊有黄花,意指晚秋时节。

(37)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何镛:字桂笙,署高昌寒食生,清山阴人。著传奇《乘龙佳话》

庑:堂下周围的廊屋。《后汉书·梁鸿传》:“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春。”牖:窗户。

【原文】:

青在堂画学浅说

鹿柴氏①曰:论画,或尚繁,或尚简,繁非也,简非也;或谓之易,或谓之难,难非也,易亦非也。或贵有法,或贵无法,无法非也,终于有法更非也。惟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如顾长康之丹粉洒落,应手而生绮草,韩幹之乘黄独擅,请画而来神明,则有法可,无法亦可。惟先埋笔成冢,研铁如泥,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而后嘉陵山水。李思训屡月始成,吴道元一夕断手②,则曰难可,曰易亦可。惟胸贮五岳,目无全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驰突董、巨之藩篱,直跻顾、郑之堂奥,若倪云林之师右丞③山飞泉立,而为水净林空,若郭恕先之纸鸢放线④,一扫数丈,而为台阁牛毛茧丝,则繁亦可,简亦未始不可。

然欲无法,必先有法,欲易先难,欲练笔简净,必入手繁缛。六法、六要、六长、三病、十二忌,盖可忽乎哉? 六法

南齐谢赫:曰气运(韵)生动,曰骨法用笔,曰应物写形,曰随类傅(赋)彩,曰经营位置,曰传模移写。骨

5/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法以下五端,可学而成,气运(韵)必在生知⑤。

六要六长

宋刘道醇曰:气运(韵)兼力,一要也。格制俱老,二要也。变异合理,三要也。彩绘有泽,四要也。去来自然,五要也。师学舍短,六要也⑥。

粗卤求笔,一长也。僻涩求才,二长也。细巧求力,三长也。狂怪求理,四长也。无墨求染,五长也。平画求长,六长也⑦。

三病

宋郭若虚曰:三病皆系用笔。一曰板,板则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状物平褊,不能圆浑。二曰刻,刻则运笔中疑,心手相戾,向画之际,妄生圭角⑧。三曰结,结则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滞碍,不能流畅。

十二忌

元饶自然曰:一忌布置拍密,二远近不分,三山无气脉,四水无源流,五境无彝(夷)险,六路无出入,七石只一面,八树少四枝,九人物伛偻,十楼阁错杂,十一滃澹失宜,十二点染无法。⑨

三品

夏文彦曰:气运(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鹿柴氏曰:此述成论也。唐朱景真于三品之上,更增逸品。王休复乃(通“迺”)先逸而后神妙,其意则祖于张彦远。彦远之言曰: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成谨细。其论固奇矣,但画至于神,能事已毕,岂有不自然者?逸则自应置三品之外,岂可与妙、能议优劣?若失于谨细,则成无非无刺、媚世容悦,而为画中之乡愿与媵妾,吾无取焉。

分宗

禅家有南北二宗,于唐始分。画家亦有南北二宗,亦于唐始分,其人实非南北也。北宗则李思训父子,传而为宋之赵幹、赵伯驹、伯骕以至马远、夏彦之;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澹(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郭忠恕、董源、巨然、米氏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马驹、云门也⑩。

重品

自古以文章名世,不必以画传而深于绘事者,代不乏人,兹不能具载。然不惟其画惟其人,因其人想见其画,令人亹亹起仰止之思者:汉则张衡、蔡邕,魏则杨修,蜀则诸葛亮(亮有《南彝图》以化俗),晋则嵆康、王羲之、王廙(书画皆为逸少师)、王献之、温峤,宋则远公(有《江淮名山图》),南齐则谢惠连,梁则陶弘景(弘景以《羁放二牛图》谢梁武征聘),唐则卢鸿(有《草堂图》),宋则司马光、朱熹、苏轼而已。⑾

注释:

①鹿柴氏:王概自号。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学画浅说》:是编分六法……诸端皆为学山水者说法,大半录自前人成说,故遇有己见者,皆冠以‘鹿柴氏曰’以别之。惜其于前人成说,未曾注明出处也。所说俱甚简要,洵初学作山水者必读之编也”。

②矩度森严:法则严密。顾长康: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博学多才艺。丹粉:丹指朱砂,粉指蛤粉。丹粉泛指中国画颜料。

绮:美丽。韩幹:唐京兆蓝田(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擅画人物、花竹,尤工画马。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又作“飞黄”。 埋笔成冢:笔冢,埋笔的坟。唐·李肇《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三昧,佛教语,意为“定”、“正定”等。即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此作奥妙、诀窍解。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诗云:“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山。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唐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嘉陵山水: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又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李思训:字建,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宗室,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画青绿山水,古雅超群。

屡:屡次。屡月,接连着,不止一月。吴道元:吴道玄,字道子,唐河南阳翟(今禹县)人。善画,后人称其为“画圣”。长于人物,亦工山水,风格粗放。

一夕断手:即一天画完。断手,收笔。

6/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③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叹其技艺之妙。庖丁云:平生解牛数千头,而今解牛全以神会,目“未尝见全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薪发于硎”。后以“庖丁解牛”作为神妙技艺的典型。 驰突:突破。

董、巨:指画家董源、巨然。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跻:登,上升。

顾、郑:顾是指晋代画家顾恺之(长康);郑是隋代画家郑法士。

堂奥:房屋的深处。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境界。倪云林: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元无锡(今属江苏)人。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参以荆浩、关仝,多画太湖景色,清远萧疏。

右丞:指唐代画家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荆浩《笔法记》推崇王维,其称“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

④郭恕先:郭忠恕,字恕先,五代河南洛阳人。能文章,精小学,工书法,尤擅篆籀隶楷,更以界画闻名。

纸鸢:风筝。纸鸢放线: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歧有富人主官酒酤,其子喜画,日给醇酎,设几案绢素及好纸数轴,屡以情言。忠恕俄取纸一轴,凡数十番,首图一丱角小童持线车,纸穷处作风鸢,中引一线长数丈,富家子不以为奇,遂谢绝焉。” 盖:通“盍”,何,何不,何故。

谢赫:南朝齐,生平不详。工写人物。撰《画品录》。

⑤气运生动:应作“气韵生动”,指把描绘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从《世说新语》可知,当时人物品藻成风,“美风仪”是一种时尚,而“气韵”是评价人物优劣的首要标准。这种以气质神韵为品评标准的风气,直接影响了人物画的品评标准。

骨法用笔:以线造型,用笔注重骨力。从字面上看,“骨法”即用笔要肯定有力,它是书法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征。此为国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即如何运用线描达到表达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所谓“丰筋隆骨”,正是在强调用笔力度的重要性。但若与当时人物品藻中对人的骨气、骨象的论说联系起来,则“骨法用笔”还有以笔线勾勒去表现人物风骨的意思。 应物写形:也作“应物象形”,就是要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随类傅彩:也作“随类赋彩”。根据物象的类别,确定相应的色彩来描绘。这种色彩不是随某一对象之色而定,而是随它所归属的类别而定,是概括出来的色彩。随描绘对象之类,在形象上赋予概括性的色彩表现。另外,类还包含了心理分类,即人的思想感情之层面,“类”是通过主体心理、意的控制,对诸多物理属性进行选择乃至综合,寻求情、意与色、物之间的同构,表现为色与意、色与情、色与物、色与时等的归合。“赋”带有“授”,“给予”的意思,“赋彩”包括色彩表现方法和表现过程两方面的含义。“随”本有顺从、依附之意,也包含主观的选择取向,即审美心理的控制。

经营位置:根据素材构思、布置画面。顾恺之称为“置陈布势”,今人称为“构图”、“章法”。经营位置就是指人物画不但要安排好人与物的位置,还要考虑到人与物的关系。

传模移写,也作“传移模写”: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

生知:谓不待学而知之。宋王禹偁《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生性如生知,辞如老成。”谓画风格韵味乃画家个性表现,故言不待学而生知。

“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对【原文】进行断句,多有争论,现代钱钟书,对其重新作了标点:“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管锥编》第四卷)。

⑥气运兼力:应为“气韵兼力”,指作品的神韵与骨力力求统一。

格制俱老:“老”,是宋人所推崇的一种风格与境界,它既是一种技法的精到,也是由技术的精到而达到的一种风格上的老辣。“格制俱老”意指作品从造型、布局到用笔,都要老到、成熟。

变异合理:绘画不可拘泥于形似,在夸张、变形的同时还要由“理”来制约,变化要合于规律。 彩绘有泽:色彩要明快润泽调和,追求色彩的美感以及视觉效果上的悦目。 去来自然:构图合理,画面上的来龙去脉要自然。 师学舍短:师法古人要取其所长,去其所短,避免“习气”。

7/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⑦粗卤求笔:画法在粗狂放纵的风格中要求有笔法可寻。方薰《山静居画论》:“气格要奇,笔法须正。气格笔法皆正,则易入平板。气格笔法皆奇,则易入险恶。前人所以有‘狂怪求理,卤莽求笔’之谓”。

僻涩求才:在狭隘的题材与风格中,而有独创。以才补偏,以偏显才。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所谓僻涩求才之才,于画家最为关键。才者长也,通也,理也。惟山水家有此求通之法,而各画工不与焉”。 细巧求力:画风细密精巧而不失力度。

狂怪求理:画面结构、笔墨显得狂怪,但描写的景物情趣,很合画理。

无墨求染:用墨虽少而韵味足。唐岱《绘事发微》:“渲淡者,山之大势,皴完而墨彩不显,气韵未足,则用淡墨轻笔重叠搜之,使笔干墨枯,仍以轻笔擦之,所谓无墨求染。”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山水画学能入神妙者,只此一法,最为上上。所谓无墨者,非全无墨也,干淡之馀也,干淡者实墨也。无墨者虚墨也。求染者,以实求虚也。虚虚实实,则墨之能事毕矣。”

平画求长:也作“平画求奇”,画面在平淡中而有奇致。蒋和《学画杂论》:“布置落笔,必须有剪裁,得远近回环映带之致。看画亦须得剪裁法,平画求长是也。”

⑧郭若虚:宋并州太原人,神宗熙宁中为朝官。著《图画见闻志》。

病:缺点,错误,问题。全亏取与:取与:取舍。全亏取与,对物造型取舍无法。李日华《紫桃轩杂辍》:“绘事要明取予。取者形象仿佛处以笔勾取之,其致用虽在果毅而妙处则贵玲珑断续,若直笔描画,则板结之病生矣。予者笔断意含,如山之虚廓,树之去枝,凡有无之间是也。”褊:通“扁”,狭小,狭隘。运笔中疑:行笔过程中迟疑不决。 戾:违背。心手相戾:心与手相互违背。向:应为“勾”。

圭角:圭,瑞玉,上圆下方,圭角是说圭有棱角。笔划过于显露。妄生圭角,比喻笔画上不应有的突起、棱角。

⑨饶自然:元代画家,字太虚,工诗善画,深得马远笔法。著《绘宗十二忌》,该书简明扼要,虽称“十二忌”,却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山水画创作时应注意的诸多技术问题,为历代山水画家所珍视。布置拍密:也作“布置迫塞”。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布置迫塞者,全幅逼翳不能推宕。凡布景要明虚实,虚实在乎生变,生变之诀,‘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八字尽之矣。以一幅而论,如一处聚密,必间一处放疏以舒其气,此虚实相生法也。至其密处有疏(如山石树屋,凡出顶处,须避疏留眼,毋相逼撞是也),疏处有密(如海阔藏以波涛舟楫,天空则接以飞鸟云烟是也),此实中虚,虚中实业。明乎此庶免迫塞之忌”。远近不分: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远近不分者,远与近相连,近与远无异也。夫近须浓,远须澹,浓当祥,澹当略。惟其略也,故远山无纹,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水无波。以其祥也,故山隙石凹,人物须眉,树叶波纹,瓦鳞几席,井然可数。而由近至远,由远而至至远,则微茫仿佛,难言其妙。宜望真景以法取之,其中深意在目中,斯在图中矣。”

山无气脉: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山无气脉者,所谓琐碎乱叠也,凡山皆有气脉相贯,层层而出,即耸高跌低,闪左摆右,皆有余气连络照应,非多览真山不能会此意也。若写无气脉之山,不独此山固为乱砌,即通幅章法亦是乱布耳。无气脉当为画学第一病。”水无源流: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水无源流者,无源头出处也。夫石底坡脚,有清流激湍,其上要有长泉涓涓而下,方为有源之水,此理易知;然两山之间夹流飞瀑,上须高山,乃有出处,此理人多失察。盖必有高山,其下方有积润,水乃山之积润而成也。况本山特耸,泉宜脚出,若泉向高山之顶而来,顶之上又无再高之山,则水之来也,岂非从天而下耶?孤峰挂瀑,譬诸架上悬巾者,此之谓也。”

彝:常理;一定的法则。境无夷险: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境无夷险,盖古人布境有巉岩崒嵂者,有深翳曲折者,有平远空旷者,有层层重叠者,其境不一,每图中虽极平淡,其间必有一变险阻处,合人意想不到,乃入化境也。”

路无出入: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路无出入者,塞断不通也。水隔宜接以桥梁,石遮当留以空淡。或旋环屋畔,或掩映林间,似断非断,不连而连。前有去,后有来,斯之谓有出入。”石只一面: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石只一面,一面之石便成石板矣。又云分三面者,正一面,左右二面也。然此言其概耳,必将皴法交搭多面以成崚嶒,凹中凸,凸中凹,推三面之法而作十面八面亦无不可。且左右圆转运化,向背阴阳不露笔画痕迹,如出天然,无寻常落笔处,方得石之体貌也。”树少四枝: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树少四枝,四枝者前后左右四便之枝,非四条树枝之谓也。近人写树只从左右出枝,前无掩身,后无护体,纵有千枝万枝,不过两边之枝,是即少四枝矣。必知此忌而后枝干有交搭处,且四便玲珑穿插掩护,则虽三枝两枝,亦见不尽之意,奚必定要四枝哉?”四便:犹四侧。便,通“偏”。人物伛偻:伛偻:腰背弯曲。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人物伛偻者,驼背缩颈,无轩昂高雅象。然不但此也,盖山水中安置人物处,为通幅之主脑,山石林屋皆相顾盼,岂徒人像人,物似物已哉?古人之清如鹤,飘若仙,以此亦就写人物一端而言,至随处点景,宜俯宜仰,当坐当立,仍须与山林亭宇相照应,应得山水中人物一定不易之法,当以此忌于伛偻之外也。”楼阁错杂: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楼阁错杂者,间架层叠安置失宜也。凡一图之中,楼阁亭宇乃山水之眉目也,当在开面处安置,盖眉目应在前而安在后,应在右而安在左,则非其类矣。是以画楼阁屋宇,必因通幅形势穿插,斜正高低,或露或掩,审顾安妥,与夫间架之方圆曲直不相拗撞,乃为合式。”

8/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滃:形容水盛、云起。澹,同“淡”。滃淡:指墨色的浓淡。唐岱《绘事发微》:“然用墨不可太浓,浓则失其真体,掩没笔迹,而落于浊。亦不可太淡,淡则气弱而怯也。须要自淡渐浓,不为墨滞。古云:‘惜墨如金。’是不易用浓墨也,过与不及皆病也。”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浓淡失宜,不独近浓远淡已也。盖山石必有阴阳,有阴阳则有明晦,有明晦则有浓淡矣。更有渲淡接气以补意到笔未到之处,故或无或有,如烟如云,生动活泼之机,全向墨中浓淡微妙而出。浓淡得宜,则通幅生动;浓淡失宜,则全图死煞。学者最宜留心也。”点染无法: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点染无法,夫画成用色,如锦上添花,庖中调味,得其法则粗恶亦艳而甘,不得法虽华美反成劣坏。故点染合宜,如春宜润,夏宜深,秋宜淡,冬宜黯。又如绿中点衬以红,浓中渲染以淡,非止一端。即此之类在人灵变,不能指一而概也。”

⑩夏文彦:字士良,号兰渚,元代浙江吴兴人,后迁居江苏松江。擅长绘画,精于鉴赏。撰《图绘宝鉴》。朱景真:即“朱景玄”。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翰林学士。著《唐朝名画录》。王休复:应为“黄休复”。字归本,宋代江夏人。著《益州名画录》。张彦远:字爱宾,唐代河东蒲州(今山东永济县)人,官至大理寺卿。张家世代好尚书画,自高曾祖起便刻意鸠集历代书画名迹,家藏极富。彦远颇承家传,见多识广,著《法书要录》《彩笺诗集》《历代名画记》。能事:擅长的本领。无非无刺:没有过错和令人讥讽之处。乡愿:指貌似谨愿忠厚,实与恶俗同流合污的人。媵:古代诸侯之女出嫁,从嫁的妹妹和侄女。后指妾。画家亦有南北二宗:方薰《山静居画论》:“画分南北两宗,亦本禅宗南顿北渐之义。顿者根于性,渐者成于行也。”李思训父子:李思训、李昭道。赵幹:五代南唐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后主时画院学生。擅画山水。

赵伯驹、伯骕:赵伯驹,字千里,宋宗室。擅金碧山水。弟伯骕,字希远,亦擅金碧山水,与兄齐名。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宋代,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出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与其曾祖、祖父、父、伯、兄均为画院待诏。山水多作一角之景,人称“马一角”。夏彦之:夏珪,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朝画院待诏。山水多去半边,人称“夏半边”。王摩诘:王维,字摩诘。山水画由着色转向水墨。

渲澹:即破墨。澹为“淡”。“破墨山水”即把墨加水分破浓淡不同的层次,用以渲染,代替青绿颜色,并能用水墨表现出山形的阴阳向背。渲澹为王维首创。

勾斫:先用中锋钩勒山石轮廓,然后用斧劈皴显示砍削之势。由于北方山水奇兀,所以用钩斫示其雄壮,用青绿重色见其沉厚。张璪:字文通,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检校祠部员外郎。善画山水松石。撰《绘境》。荆浩:字浩然,五代河南沁水(今济源)人。善诗文,通经史,工画山水,创北派画风。著《笔法记》。

关仝:五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画山水师荆浩,有出蓝之誉,时称“关家山水”。

郭忠恕:字恕先,五代河南洛阳人。能文章,精小学,工书法,尤擅篆籀隶楷,更以界画闻名。董源:字叔达,五代进贤(今江西进贤)人。擅画江南山水,意趣高古。巨然:僧巨然,江宁人。工画山水,笔墨秀润。 米氏父子:宋代画家米芾及其子米友仁。

元之四大家:元代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六祖:即唐代高僧慧能(638~713),新兴人,佛教禅宗南宗创始人。亦作“惠能”,世称禅宗六祖,俗姓卢,原籍范阳(今属北京)。 马驹:唐佛教禅宗高僧,名道一,本姓马,故后世也称马祖或马祖道一(709~788)。主张“自心是佛”、“凡所见色,即是见心”的道理。 云门:即云门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五代文偃(864~949)创始于韶州云门山(今在广东乳源)光泰禅院,故名。

⑾兹:此,这。亹亹:深远的样子。形容勤勉不倦。张衡:字平子,汉代南阳西鄂人。性巧,明天象。善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昔建州浦城县,山有兽,名骇神,豕身人首,状貌丑恶,百鬼恶之,好出水边石上,平子往写之。兽入潭中不出。或云此兽畏人画,故不出也。可去纸笔。兽果出,平子拱手不动,潜以足指画兽,今号为巴兽潭(见郭氏《异物志》)。蔡邕:字伯喈,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章。工篆隶。著《蔡中郎集》。杨修:字祖德,华阴人。聪明有俊才。善图人物。诸葛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诸葛亮,字孔明。彦远按,常琚《华阳国志》:‘亮以南夷之俗难化,乃画夷图以赐夷,夷甚重之’”。嵇康:字叔夜,三国魏铚人。丰姿俊逸,博学多通,善鼓琴,工书画,著《嵆康集》。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工书法,亦善丹青。王廙:字世将,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擅属词,工书画。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工书画。所作鸟兽牛马,风神超越。

温峤:字太真,太原祁县人。善画。远公:释惠远,本姓贾,东晋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西)人。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为净土宗初祖。谢慧连:陈郡阳夏人。官至司徒府参军。书画并妙。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隐于句容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喜琴棋,工草隶,好著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武帝尝欲征用,隐居画二牛,一以金笼头牵之,一则逶迤就水草。梁武知其意,不以官爵逼之。朝中有事,多询之,号山中宰相。”卢鸿:字浩然,唐代洛阳人。隐居嵩山。工书,擅画山水树石。《宣和画谱》记载卢鸿:“画《草堂图》,世传以比王维《辋川》。草堂盖是所赐,一丘一壑,自己足了此生,今见之笔,乃其志也。”司马光:字君实,夏县涑水乡9/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著《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古时由徽州管辖,今属江西)人。著《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精诗文,擅画竹石。

【原文】:

成家

自唐宋荆、关、董、巨,以异代齐名,成四大家;后而至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南渡四大家;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为元四大家;高彦敬、倪元镇、方方壶、虽属逸品,亦卓然成家。所谓诸大家者,不必分门立户,而门户自在。如李唐则远法思训,公望则近守董源,彦敬则一洗宋体,元镇则首冠元人,各自千秋,赤帜难拔。不知诸家肖子,近日属谁?

能变 人物自顾、陆、展、郑,以至僧繇、道元一变也。山水则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①。

鹿柴氏曰:赵子昂居元代,而犹守宋规。沈启南本明人,而俨然元画。唐王洽若预知有米氏父子,而泼墨之关钥先开。王摩诘若逆料有王蒙,而渲淡之衣钵早具。或创于前,或守于后。或前人恐后人之不善变而先自变焉。或后人更恐后人之不能善守前人而坚自守焉②。然变者有胆,不变者亦有识。

计皴

学者必须潜心毕智,先功某一家皴,至所学既成,心手相应,然后可以杂采旁收,自出炉冶,陶铸诸家,自成一家。后则贵于浑忘,而先实贵于不杂。约略计之:

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小斧劈、云头皴、雨点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更有披麻而杂他点,荷叶而搅斧劈者。至某皴创自某人,某人师法于某,余已具载于山水分图之上,兹不贅。

释名

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曰斡淡;以铳笔横卧惹而取之,曰皴;再以水墨三四而淋之,曰渲;以水墨衮同泽之,曰刷③;以笔直往而指之,曰捽;以笔头特下而指之,曰擢;擢以笔端而注之,曰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苔树。界引笔去谓之曰画;画施于楼阁,亦施于松针,就缣④素本色,萦拂以淡水而成烟光,全无笔墨踪迹,曰染;露笔墨踪迹而成云缝水痕,曰渍;瀑布用缣素本色,但以焦墨晕其旁,曰分;山凹树隙,微以淡墨滃溚成气,上下相接,曰衬。

《说文》曰:画,畛也。象田畛畔也。《释名》曰:画,挂也,以彩色挂象物也。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间崖下曰岩,路与山通曰谷,不通曰峪,峪中有水曰溪,山夹水曰涧,山下有潭曰濑,山间平坦曰坂,水中怒石曰矶,海外奇山曰岛。⑤山水之名,约略如此。

注释:

①李唐:字晞古,宋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创大斧劈皴,笔法简括豪放,气势宏伟开阔,为南宋四大家之首。刘松年:宋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画院学生,光宗绍熙间为画院待诏。山水师张训礼,笔墨精严,设色妍丽。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工书法,画取法董源、李成。著《松雪斋集》。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浙江嘉兴人。山水师法巨然,笔力雄劲,墨气沉厚。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元代江苏常熟人。山水宗法董源巨然,水墨浅绛俱佳。著《写山水诀》。王蒙: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元代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山水宗法董源、巨然,稠密幽深,郁茂苍茫。高彦敬: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元代大都(今北京)房山人。官至刑部尚书。工山水,师法米氏、董源,笔墨苍润。倪元镇:倪瓒,字元镇。方方壶:方从义,字无偶,号方壶,元代贵溪(今属江西)人。能诗文,工书法。擅写云山,取法董源、巨然、二米,画风放逸。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督军与赵军大战井陉口。当时韩信背水设阵,并派人驰入赵军壁垒,拔赵帜,立汉帜,以奇计打败赵军。赤帜,即汉军所有的赤色旗帜。后比喻自成一家。 顾、陆、展、郑:晋代画家顾恺之、陆探微,隋代画家展子虔、郑法士。 僧繇:即六朝画家张僧繇。

道元:唐代画家吴道子,又名道玄。元同“玄”。

大小李:即大小李将军,画家李思训和他的儿子李道昭。 荆、关、董、巨: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李成:字咸熙,祖上本是唐宗室,居长安。后避地营丘。能诗,善琴、弈。山水师荆浩、关仝,自成一格。范宽:字中立,宋代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画师李成、荆浩,风格雄强沉厚。 刘、李、马、夏:南宋四大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10/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大痴:元代画家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 黄鹤:元代画家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

②赵子昂:赵孟頫,字子昂。沈启南:沈周,字启南,号石田。长州(今苏州吴县)人。工诗文善书画。王洽:唐代画家,性疏野,相传每醉酒,泼墨于绢素,随其形状,涂抹山石云水,号称“泼墨”。关钥:门闩和锁钥,锁门的工具。比喻事物紧要的部分。逆料:预料。衣钵:僧尼使用的袈裟和食器。中国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凭证,称为衣钵相传。后泛指老师传给学生的学业、知识。坚自守焉:坚守优秀传统。

③旋旋:缓缓。铳:用铳子打眼或除去。惹:应为“惹惹”,轻盈的样子。三四:多次。衮:同“滚”,混同。刷:即水墨或墨色混合一次平涂。

④缣素:书画所用的白绢。缣,细绢。

⑤萦拂:轻扫。滃溚:渲染。《说文》:即《说文解字》。汉许慎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分列五百四十个部首。列小篆为字头,先释其义,后解字形。畛:田地间的小路。界限。 《释名》:后世亦称《逸雅》,东汉刘熙撰,训诂书。挂:彰显。

【原文】: 用笔

古人云:有笔①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云影明晦,即谓之无墨。王思善曰:使笔不可反为笔使。故曰“石分三面”。此语是笔亦是墨。

凡画有用画笔之大小蟹爪者,点花染笔者,画兰与竹笔者,有用写字之兔毫湖颖者,羊毫雪鹅柳条者②,有惯依毫尖者,有专取秃笔者,视其性习,各有相近,未可执一。

鹿柴氏曰:云林之仿关仝,不用正峰,乃更秀润,关仝实正峰也。李伯时书法极精,山谷谓其画之关钮透入书中,则书亦透画中矣。钱叔宝游文太史之门,日见其搦管作书③,而其画笔益妙。夏昶与陈嗣初、王孟端④相友善,每于临文见草而竹法愈超。与文士熏陶,实资笔力不少。又欧阳文忠公⑤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⑥。徐文长醉后拈写字败笔,作拭桐美人⑦,即以笔染两颊,而丰姿绝代,转觉世间铅粉为垢,此无他,盖其笔妙也。用笔至此,可谓珠撒掌中,神游化外。书与画均无歧致。不宁唯是,南朝词人直谓“文为笔”。《沈约传》曰:“谢元晖为诗,任彦升工于笔。”瘐肩吾曰:“诗既若此,笔又如之。”杜牧之曰:“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夫同此笔也,用以作字、作诗、作文,俱要抓着古人痒处,即抓着自己痒处;若将此笔作诗、作文与作字画,俱成一不痛不痒世界,会须早断此臂,有何用哉?⑧

注释:

①“有笔”的主要含义:首先是谢赫所说的“骨法用笔”把用笔当成是主要手段,即既用笔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又用笔表现“骨力”、“骨气”,要有力。其次,中国画的用笔要讲究“书法入画”,即把从书法中所学到的用笔功夫运用到绘画中。再次是用笔要有变化。用笔就是要讲究点、钩、皴、擦之法,有轻重、疾徐、偏正、曲直、干湿、侧笔、园笔、中锋、偏锋、顺锋、逆锋之别。这“笔”即是用毛笔蘸墨或色在纸、绢上画出的笔痕,又是运笔过程中的抑扬顿挫、提按转折等各种变化。

②兔毫:毛笔的一种,用兔毛制成,故名。古代出宣州(今安徽宣城)溧水县中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右军笔经》:“中山兔肥豪长故可用。”

湖颖:湖笔。产于浙江湖州。湖笔又称“湖颖”,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因而,湖笔以锋颖名重于世,已成为中国毛笔的代名词。

羊毫:毛笔的一种,用山羊毛制作。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干化,容易着墨;陈羊毫有些刚性;颖羊毫精细,尖端透明;净羊毫无杂质,羊毫性均柔软,笔头肥厚滋润,适宜书写行书。 雪鹅柳条:笔名。

③峰:应为“锋”。李伯时: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代舒城(今属安徽)人,官至朝奉郎。工书画,精鉴赏。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开创江西诗派。善行草书。 关钮:比喻关键,根本。

钱叔宝:即明画家钱榖,字叔宝,号罄室子。明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山水师文征明,疏朗稳健。编有《续吴都文粹》等。 文太史:明代画家文征明,曾授职翰林院待诏,故人称文太史。 搦管:握笔。

④夏昶:字子昭,号自在居士,明代江苏昆山人。擅画墨竹,师王绂。 陈嗣初:陈继,字嗣初,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擅文,写竹尤奇。

王孟端:明代画家王绂,字孟端,号友石,无锡(今属江苏)人。工画山水,多学王蒙。著《友石山房集》。

11/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⑤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吉水(今属江西)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著《新五代史》《欧阳文忠集》。

⑥晔:火光很盛的样子。如:作助词,同“然”。

⑦徐文长: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明代山阴(浙江绍兴)人。工书善画。 拭:擦。桐:轻脱貌。《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毋桐好逸。”

⑧铅粉:铅华。用于涂面的化妆品。沈约:字休文,南朝梁武康人。官至尚书令。博学善属文,著述颇丰。谢元晖:南齐人,工诗。任彦升:任昉,字彦升。南朝梁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善属文。与沈约诗并称“任笔沈诗”。庾肩吾:字子慎,南朝梁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擅诗赋,工书法。著《书品》。杜牧之:杜牧,字牧之,唐代万历年人。累官中书舍人。善属文。有《樊川集》。人号称“小杜”,以别于杜甫。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杜指杜甫,韩指韩愈。倩:请。麻姑:葛洪《神仙传?麻姑传》:“麻姑鸟爪。蔡经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已知(蔡)经心中所念,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

【原文】: 用墨

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沈成画。夫学者必念“惜墨泼墨”四字,于六法三品,思过半矣。

鹿柴氏曰:大凡旧墨,只宜画旧纸、仿旧画,以其光芒尽敛,火气全无,如林逋、魏野,俱属典型,允宜并席。若将旧墨施于新缯、金笺、金箑之上,则翻不若新墨之光彩直射。①此非旧墨之不佳也,实以新楮缯,难以相受,有如置深山有道之淳古衣冠于新贵暴富,座上无不掩口胡卢,臭味何能相入?余故谓旧墨留画旧纸,新墨用画新缯、金楮②,且可任意挥洒,不必过惜耳。

重润渲染

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董源坡脚下多碎石,乃画建康山势,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③。

夏山欲雨,要带水笔晕开,山石加淡螺青于矾头,更觉秀润。 以螺青入墨或藤黄入墨画石,其色亦浮润可爱。

冬景借地为雪,以薄粉晕山头,浓粉点苔。画树不用更重,干瘦枝脆,即为寒林。再用淡墨水重过加润之,则为春树。

凡画山,着色与用墨必有浓淡者,以山必有云影,有影处必晦。无影有日色处必明,明处淡,晦处浓,则画成俨然云光日影浮动于中矣。

山水家画雪景多俗,尝见李营丘雪图,峰峦林屋,尽以淡墨为之,而水天空阔处,全用粉填,亦一奇也。 凡打远山,必先以香朽其势④,然后以青以墨一一染出。初一层色淡,后一层略深,最后一层又深,盖俞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也⑤。

画桥梁及屋宇,须用淡墨润一二次,无论着色与水墨,不润即浅薄。 王叔明画,有全不设色,只以赭石淡水润松身,略勾石廓,便丰采绝伦。 天地位置

凡经营下笔,必留天地。何为天地?有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主意定景。窃见世之初学,据尔把笔,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已觉意阻,那得取重于赏鉴之士

鹿柴氏曰:徐文长论画,以奇峰绝壁,大水悬流,怪石苍松,幽人羽客⑥,大抵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旷若无天,密如无地为上。此语似与前论未合,曰:文长乃潇洒之士,却于极填塞中具极空灵之致,夫曰旷若,曰密如,于字句之缝,早逗露矣。⑦

破邪

如郑颠仙、张复阳、钟钦礼、蒋三松、张平山、汪海云、吴小仙,于屠赤水《画笺》中⑧,直斥之为邪魔,切不可使此邪魔之气绕吾笔端。

去俗

笔墨间宁有稚气,毋有滞气⑨;宁有霸气,毋有市气。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侵染。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之气上升,市俗之气下降矣,学者其慎旃哉⑩。

注释:

①李成惜墨如金:黄公望《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12/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王洽泼墨渖成画: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王墨者,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名,善泼墨山水,时人故谓之王墨。多游江湖间,常画山水松石杂树,性多疏野、好酒,凡欲画图障,先饮,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也。”

林逋:字君复,宋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隐于西湖之孤山。工诗善行草和绘事。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先世蜀(今四川)人,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隐居不仕。工诗,以平朴闲远见长。 缯: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金笺:笺:供题诗、写信用的精美纸张。所谓金笺是指书画用纸。金笺纸又分为泥金笺和冷金笺两种。铺满的称“泥金”,撒成散点的称“冷金”。

箑:扇子。翻:反而,反倒。

②胡卢:笑声。楮:木名。皮可制桑皮纸,因以为纸的代称。

③建康:即今南京。矾头:山顶堆积小石,形如矾石,故名。渗软:笔法温润,适宜表现江南多土而滋润的山石。屈曲:曲折。 ④浮润:滋润。李营丘:李成,字咸熙,上代居长安,后迁营丘,后世称李营丘。打:布置。香朽:将檀香(卫生线香)点燃后熄灭,用来在宣纸上打草稿。现在多用柳炭条作为打稿的朽笔。

⑤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远山:“……予少年读《芥子园画传》云:‘远山愈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此一‘重’字于心不能无憾。后游山观海,历览远景,每留心分别远山为真画谱,所见皆是愈远愈杳,从未见远山而色反重也。盖近山无云遮蔽,故皴纹毕露而见绿色,绿色乃山草本色也。云气色白,白色愈深,则山色愈浅。故近山深绿,由深绿至于浅绿,而远山则白云色,深绿为白掩,故绿变蓝,由深蓝而至浅蓝,由浅蓝而至不见蓝,岂不是愈远愈杳乎?‘重’字改作‘淡’字方妥。” ⑥王叔明:王蒙,字叔明。绝伦:无与伦比。主意:应为“立意。”

据尔:应为“遽尔”。匆忙。羽客:道士的别称。羽,含有“飞升”之意。羽人、羽士都是道士的别称。幽人羽客:泛指隐士。 ⑦大抵:大都,大致。逗:句中的停顿;句读。 露:显露。逗露:透露。

⑧郑颠仙:郑文林,号颠仙,明代闽人。张复阳:名复,字复阳,道士,明代浙江平湖人。善诗能书,工山水、人物。鈡钦礼:号南越山人,明代浙江上虞人。工诗,精绘事,笔墨粗豪。蒋三松:蒋嵩,号三松,明代金陵人。山水宗吴伟,喜用焦墨,行笔粗莽,多越矩度。张平山:张路,字天驰,号平山,明代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擅人物、山水,笔势狂放。汪海云:汪肇,号海云,明代休宁人。工画山水、人物,气势磅礴。吴小仙:吴伟,字士英,号小仙,明代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工画人物,兼擅山水,笔墨放纵。 屠赤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1542~1605),字长卿,号赤水、蓬莱仙客、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博学多才,诗文、戏曲、书画造诣皆深。擅作长诗,尤精戏曲,著有《县花记》《修文记》《彩毫记》三种,书法擅行、草书。另著有《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观音考》等多种。《画笺》:屠隆著。此书论及画论、鉴赏、装池等问题。

⑨邪魔:唐岱《绘事发微》:“至南宋画院,刻画工巧,金碧辉煌,始失画家天趣。其间如李唐、马远,下笔纵横,淋漓挥洒,另开户牖,至明戴文进、吴小仙、谢时臣皆宗之,虽得一体,竟于古人背驰,非山水中正派。”屠隆《画笺?邪学》:“如郑颠仙、张复阳、钟钦礼、蒋三松、张平山、汪海云辈,皆画家邪学,徒呈狂态者也,俱无足取。” 滞:不流畅。

⑩旃:“之焉”的合音。相当于代词“之”。

【原文】:

设色

鹿柴氏曰:天有云霞,灿然成锦,此天之设色也。地生草树,斐然①有章,此地之设色。 人有眉目唇齿,明皓红黑,错陈于面,此人之设色也。

凤擅苞,鸡吐綬,虎豹炳蔚其文,山雉离明其象,此物之设色也。② 司马子长,援据《尚书》、《左传》、《国策》诸书,古色灿然,而成《史记》,此文章家之设色也。 犀首张仪,变乱黑白,支辞博辩③,口横海市,舌卷蜃楼,务为铺张,此言语家之设色也。

夫设色而至于文章、至于言语,不惟有形,抑且有声矣。嗟乎,大而天地,广而人物,丽而文章,赡而言语,顿成一着色世界矣。

岂惟画然,即淑躬④处世,有如所谓倪云林淡墨山水者,鲜不唾面,鲜不喷饭矣。居今之世,抱素其安施耶⑤。故即以画论,则研丹摅粉,称人物之精工。而淡黛轻黄,亦山水之极致。有如云横白练,天染朱霞,峰矗曾青,树披翠罽⑥,红堆谷口,知是春深;黄落车前,定为秋晚。胸中备四时之气,指上夺造化之工,五色实令人目聪哉。

又曰:王维皆青绿山水,李公麟尽白描人物。初无浅绛色也,昉⑦于董源,盛于黄公望,谓之曰“吴装”,传之文、沈,遂成专尚矣⑧。

13/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勾出大概。

王蒙多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赭色勾出,时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

注释:

①斐然:有文采的样子。

②擅:占有;独有。苞:物丛生曰苞,为草木通称。 吐:放出;开放。綬:丝带。

炳蔚:形容文采的鲜明华美。《文心雕龙·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雉:野鸡。离明:色彩繁杂明丽。 象:形象。凡形之于外者皆称象。

③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汉代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史记》。

援据:依据。《尚书》:亦称《书经》,是上古时期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事著作的汇编。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体系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起自鲁隐公元年,讫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二百五十五年间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有关活动,是研究春秋时代社会历史的一部重要文献。《国策》:即《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初由战国末年或秦汉时人搜集辑录成书,西汉刘向重加编校,共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此书分十二策,分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统一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传纪体通史。纪事从传说的皇帝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止,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三千年发展的历史。

犀首:官名,属武官。张仪:战国魏人。初与苏秦同学,秦慧王以为相,游说六国,破秦合纵而为连横,号曰武信君。 支:调度;指使。

④淑:善良。躬:自己;自身。

⑤鲜:少。 唾面:表示鄙弃。《史记?孟尝君列传》:“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喷饭:典出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言其寄诗一首与友人文与可,文氏夫妇恰好于晚饭时收到,读后失笑喷饭满桌。后来形容事情可笑便说“令人喷饭”。 抱:心里存着。

素:白色的生绢。朴素的;不加修饰的。《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本有的纯真,不为外物所诱惑。) 安:疑问词,哪里。施:实行。耶:表示句末语气。 ⑥摅:应文“滤”。曾:通“层”。重叠的。罽:一种毛织品。

⑦王维:字摩诘,唐代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开元初擢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以词学知名,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琴诗绘画自娱。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代舒城(今属安徽)人。官至朝奉郎。工书画,精鉴赏。

白描: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勾勒物象,不施色彩者,谓之“白描”。

浅绛:浅即是淡淡之意,绛即赭色。浅绛即在水墨勾勒基础上,以淡淡的赭石或花青颜色敷于画上,多用于山水画。 昉:起始。

⑧吴装:亦称“吴家样”。中国画的一种淡着色风格。相传始于唐代吴道子的人物画,故名。吴道子人物画以线造型,赋色简淡,世称“吴装”。汤垕《古今画鉴》:“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尝观(吴道子)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傅彩简淡,或有墙壁间设色重处,多是后人装饰。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

文、沈:文征明、沈周。

【原文】:

藤黄

《本草?释名》载郭义恭《广志》,谓岳、鄂等州,崖间海藤花蕊败落石上,土人收之,曰“沙黄”,就树采撷①,曰“蜡黄”,今讹为“铜苗”,为“蛇矢”②,谬甚。又周达观《直猎记》云:黄乃树脂,番人以刀斫树,枝滴下,次年收之者③。其说虽与郭异,然亦皆言草木花与汁也,从无蟒蛇矢之说,但气味酸、有毒,蛀牙齿,贴之即落,舐之舌麻④,故曰:“莫入口”耳。当拣一种如笔管者,曰笔管黄,最妙。

旧人画树,率以藤黄水入墨内,画枝干,便觉苍润。 靛花

福建者为上。近日棠邑产者亦佳,以沤蓝不在土坑⑤,未受土气,且少石灰,故色迥异他产。看靛花法,须拣其质极轻,而青翠中有红头泛出者,将细绢筛滤去草屑,茶匙少少滴水入乳钵中,用椎细乳,干则再加水,润则又

14/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为擂。凡靛花四两,乳之必须人力一日,始浮出光彩。再加清胶水洗净杵钵,尽倾入巨盏内,澄之,将上面细者撇起,盏底色粗而黑者,当尽弃去。将撇起者,置烈日中,一日晒干乃妙。若次日则胶宿矣⑥。凡制他色,四时皆可,独靛花必俟三伏⑦。而画中亦惟此色用处最多,颜色最妙也。

草绿

凡靛花六分,和藤黄四分,即为老绿;靛花三分,和藤黄七分,即为嫩绿。 赭石

先将赭石拣其质坚而色丽者为妙,有一种硬如铁与烂如泥者,皆不入选。以小沙盆水研细如泥,投以极清胶水,宽宽飞之⑧,亦取上层,底下所澄粗而色惨者弃之。

赭黄色

藤黄中加以赭石,用染秋深树木,叶色苍黄,自与春初之嫩叶淡黄有别。如着秋景中山腰之平坡、草间之细路,亦当用此色。⑨

老红色

着树叶中丹枫鲜明,乌桕冷艳,则当纯用朱砂;如柿栗诸夹叶,须用一种老红色,当于银朱中加赭石着之。 苍绿色

初霜木叶,绿欲变黄,有一种苍老黯淡之色,当于草绿中加赭石用之;秋初之石坡土径,亦用此色。 和墨

树木之阴阳,山石之凹凸处,于诸色中阴处、凹处俱宜加墨,则层次分明,有远近向背矣。若欲树石苍润,诸色中尽可加以墨汁,自有一层阴森之气浮于丘壑间。但硃色只宜淡着,不宜和墨。

注释:

①藤黄:又称月黄、笔管黄,植物色,可入药。海藤树为常绿乔木,是热带金丝桃科植物,藤黄为热带植物海藤树枝干的汁液,产于越南、缅甸、泰国等地。藤黄有老嫩之分,作为绘画颜色应选色嫩者,用手指沾水轻轻磨之即出色者为佳。藤黄以笔管黄为最好。采集时在树皮上切口,所流出水质的黄液,用竹管承接,干透后自然形成中空的圆柱形。藤黄本身含有胶质,使用时不需要加胶,直接用手沾水研磨或用水笔蘸取,色即随笔而下。藤黄遇热色泽变灰,只能用凉水溶化。 郭义恭:西晋人。著《广志》。 撷:摘下,取下。 ②矢:古代用做“屎”。

③周达观:字草庭,号草庭遗民,温州永嘉(今浙江永嘉)人。著《真腊风土记》。《直猎记》:直猎,又作“真腊”,即今柬埔寨。周达观曾经出使真腊,著《真腊风土记》,该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柬埔寨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吴哥文化有详细记载。 番:称外国的或外族的。枝:应为“汁”。 ④舐:用舌头舔。

⑤棠:古邑名。春秋楚地。在今江苏六合。公元前559年楚子囊率师于棠以伐吴,即此。沤蓝:沤制蓝靛一般在秋末冬初,将已成熟的靛之蓼蓝进行收割。如用石灰沤制,则将植物放入池中或大缸中加水,上压重石以将植物全部浸入水中为准,大约两天的时间取出,将泡好的石灰水倒入缸内,用木杆上下捣动,随捣随加石灰水,以捣出靛花者为佳,然后进行沉淀,制成蓝靛。将蓝靛块放入钵内干研成粉末,用箩轻轻筛去杂质,加入胶水再研磨,当研磨到极细时,加水沉淀,浮在上面的就是花青色。 少少:稍稍。擂:研磨。 ⑥宿:变质。

⑦俟:等待。三伏:特指末伏的十天。

靛花即花青,色相呈深蓝色偏冷,为植物色,用蓼蓝、大青叶等植物的枝叶泡制而成,俗名蓝靛。古代民间用它做染料来染布匹。 ⑧赭石:又称岱赭。品种很多,有赭褐、赭黄、赭红,均为天然矿物颜料,因产地不同,色调也有所区别。产于赤铁矿、磁赤铁矿,其色调稳定。赭石制作比较简单,把选好的赭石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晒干,放进乳钵捣碎,先干研到极细时再加入胶水研磨,研磨到一定时间加入温水搅拌均匀进行沉淀,较粗的材料沉淀在下面,将浮在上边的黄膘倒出,加适量明胶蒸干收膏就可以使用了。 宽宽:缓缓;舒缓;松缓。飞:即水飞。 ⑨细路:小路。

【原文】:

余将诸件重滞之色,纷罗于前①,而以赭石靛花清净之品,独殿于后者,以见赭石靛花二种,乃山水家日用寻常,有宾主之谊焉。丹砂、石黛有如峨冠博带,揖让雍容②,安得不居前席,有师行之法焉。凡出师以虎贲前攻,羽扇幕后③,则丹砂、石黛皆吾虎贲也。又有德充之符焉。滓秽日以去,清虚日以来,则赭石、靛花又居清虚之府。艺也,而进乎道矣④。

15/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绢素

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周昉韩幹后,方以热汤半熟,入粉,搥如银板,故人物精彩入笔。今人收唐画,必以绢辨,见文粗,便云不是唐,非也。张僧繇画,阎本立画,世所存者,皆生绢。南唐画,皆粗绢。徐熙绢或如布。宋有院绢,匀净厚密,有独梭绢,细密如纸,阔至七八尺。元绢类宋,元有宓机绢,亦极匀净,盖出吾禾魏塘宓家,故名。赵子昂、盛子昭多用之。明绢,内府者亦珍等宋织。

古画绢淡墨色,却有一种古香可爱,破处必有鲫鱼口⑤,连有三四丝不直裂也,直裂者伪矣。

矾法

绢用松江织者,不在铢两重⑥,只拣其极细如纸而无跳丝者,粘帧子(即挣子也)之上、左、右三边(其边若紧,须打湿粘,不尔则扯不开矣)。帧下以竹签签之。以细绳交互缠帧(莫结死结),待上矾后扯平,无凹无偏(然后打死结),如绢长七八尺,则帧之中间,宜上一撑棍。凡粘绢必俟⑦大干方可上矾,未干则绢脱矣。矾时排笔无侵粘边,侵亦绢脱矣,即候干不侵粘处。因梅天吐水,而绢欲脱,则急以矾摻⑧边上。又万一侵边而有处欲脱,则急以竹削鼠牙钉钉之。矾法:夏月每胶七钱,用矾三钱。冬月每胶一两,用矾三钱。胶须拣极明而不作气者。近日广胶,多入麦面假造,不堪用。矾须先以冷水泡化,不可投热胶中,投入便成熟矾矣。凡上胶矾,必须分作三次,第一次须轻些,第二次饱满,而清清上之。第三次则以极清为度。胶不可太重,重则色惨,而画成多迸裂之虞⑨。矾不可太重,重则绢上起一层白铺⑩,画时滞笔,着色无光彩。凡画青绿重色,画成时,宜以极轻矾水,以大染笔轻轻托色,上裱时方不脱落,绢背衬处亦然。矾时,帧子宜立起,排笔自左而右,一笔挨一笔横刷,刷宜匀,不使其渍处一条一条如屋漏痕,如此细心矾成,即不画亦属雪净江澄,殊可缔玩。若画遇稍粗之绢,则用水喷湿,石上捶眼匾⑾,然后上帧子矾。

注释:

①纷:杂乱。纷罗:纷纷罗列。

②峨冠:高。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 ③虎贲:古时指勇士、武士。

羽扇:用鸟翅膀上的长羽毛制成的扇子。指军中如诸葛亮一类的能出谋划策的军师、谋士。 ④德充:充实道德。滓秽:污浊邪恶。清虚:清净虚无。

道:道是天地万物之本。老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之源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亦即实与虚的统一。他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说“道”是超言绝象不可言传的,但人生的最高境界却在得道,即体悟宇宙之大化。《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变化的法则是无形的,故称为“道”。画道通于宇宙自然之道,反映着绘画艺术的根本规律,是绘画活动一切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

艺也,而进乎道矣:寄道于技艺中。《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曰:喜,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郭庆藩注:“直寄道理于技耳,所好者非技也。” ⑤周昉:又名景玄,字仲郎,唐代京兆人,官至宣州长史。善画人物。

张僧繇:南朝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天监中历官至右将军、吴兴太守。以丹青驰誉于时,与顾恺之、陆探微齐名。阎本立:应为“阎立本”。唐代,官至右相,善画道释、人物及鞍马。徐熙:五代南唐钟陵(今江苏南京)人。擅画花竹、草木。 吾禾:王概对家乡秀水的称呼。盛子昭:盛懋,字子昭,元嘉兴武塘(今属浙江嘉兴)人。工山水、人物。

鲫鱼口:宋代绢的制造技术较高,加工精细。作伪者虽将绢染成旧色,但只要仔细查看其质地的韧性就可发现:真正的旧绢比较松脆,甚至一触即破,其自身的破裂处呈“鲫鱼口”的形状,并有细微的“雪丝”连着,即尚未发暗的丝;新绢染旧,则不仅没有松散发脆的现象,而且不会有自然破裂的鲫鱼口和露出的雪丝。伪作造成的是直裂。 ⑥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的一两。 ⑦俟:等待。 ⑧摻:混合。

⑨广胶:黄明胶,产自广东、广西,黄色透明,成方条形状。无臭味,加水溶化,用上层轻胶。麰麺:大麦磨成的面粉。虞:忧虑、忧患。 ⑩白铺:白霜。

⑾ 缔玩:谛视玩味,即细心观赏。石上捶眼匾:即在石头上把绢的经纬线捶匾。眼,指粗绢上突起的丝。

【原文】:

纸片

澄心堂①宋纸及宣纸②,旧库匹纸③,楚纸,皆可任意挥毫,湿燥由我。惟宣纸中之一种镜面光及数揭而粗且薄之高丽纸④,云南之砑金笺⑤,与近日之灰重水性多之时纸,则为纸中奴隶,遇之,即作兰竹,犹属违心也。

点苔

16/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古人画多有不点苔者,苔原设以盖皴法之慢乱,既无慢乱,又何须挖肉做疮?然即点苔,亦须于着色诸件一一告竣之后,如叔明之渴苔,仲圭之攒苔,亦自不苟也⑥。

落款

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耳。至倪云林字法遒逸,或诗尾用跋,或跋后系诗。文衡山行款清整,沈石田笔法洒落,徐文长诗歌奇横,陈白阳题志精卓,每侵画位⑦,翻多奇趣。近日俚鄙匠习,宜学没字碑为是⑧。

炼碟

凡颜色碟子,先以米泔水温温煮出,再以生姜汁及酱涂底下,入火煨顿⑨,永保不裂。 洗粉

凡画上用粉处霉黑⑩,以口嚼苦杏仁水洗之,一二遍即去。 揩金

凡金笺、金扇上,有油不可画,以大绒一块揩之,即受墨矣。用粉揩固去油,但终有一层粉气。亦有用赤石脂者⑾,终不若大绒之为妙也。

矾金

凡金笺金起难画,及油滑胶滚画不上者,但以薄薄轻矾水刷之,即好画矣。如好金笺画完时,亦当上以轻矾水,则付裱无迸裂粘起之患。

往余侍栎下先生⑿,先生作近代画人传。亦曾问道于盲⒀,有所商榷,余退而成画董狐⒁一书,自晋唐以迄昭代⒂,或人系一传,或传列数贤,客有指为画海者,尚剞劂有待⒃,兹特浅说俾初学耳,然亦颇不惜笔舌诱掖⒄,不惟读书之士,见而了然画理,即丹青之手⒅,见而亦皇然读书。客曰:此有苗格也⒆,余急掩其口。时已未古重阳新亭客樵识⒇。

注释:

①澄心堂:即澄心堂纸,南唐时产于徽州(今安徽南部的歙州地区)的佳纸。宋蔡襄叙此纸:“其为出江南池、歙二郡,今世多不作精品。”南唐后主李煜对此纸甚为喜爱,在南京宫里澄心堂中设造纸作坊,特意用自己读书批阅奏章的场所:澄心堂贮藏此纸,故名为澄心堂纸。

②宣纸:唐时产于宣州泾县(今安徽省泾县)的纸品。宣纸的生产是以青檀树皮和稻草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和近百种操作过程,历时一年方可造成。纸质优良柔韧,细腻匀整。宣纸发展到现代更是纤维长、耐拉力大、吸水性好、纹理美观、搓折无损、着笔深固、墨韵层次清晰、经久耐藏。宣纸有“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之美誉。 ③匹纸:北宋末年,产于安徽歙州一带的巨型纸张,称为匹纸。其原料取用韧皮纤维,所造纸张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故又称为皮纸。明·文震亨《长物志》中载:“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载:“太纸质用楮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

④楚:应为“楮”。高丽纸:古代高丽国(又称高句丽,后为卫氏朝鲜所并)生产制作的纸,又称高句丽纸、高丽贡笺。明·屠隆《纸墨笔砚笺》中载:“高丽纸以绵、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它与我国制作的桑皮纸相比,帘纹多粗,纸纹距大。

⑤砑金:犹镀金,涂金。谓以金涂饰器物。曹文晦《书所见》诗:“柳黄鹤袖桃花裙,钗梁砑金光射人。”砑即用卵石碾压或摩擦纸面。 ⑥设以:专门用来。叔明:元·王蒙,字叔明。仲圭:元·吴镇,字仲圭。 ⑦倪云林:元·倪瓒,号云林。文衡山:明·文征明,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 沈石田:明·沈周,号石田。徐文长:明·徐渭,字文长。

陈白阳:明·陈淳,字道复,初名淳,号白阳,吴郡人。擅画写意花鸟,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⑧翻:反而。俚:鄙俗。宜:适宜。

没字碑:泰山登封台下有无字的石碑,传为秦始皇所立。此处讥讽粗俗画匠不适合在画上题款。 ⑨米泔水:即淘米水。煨顿:用文火慢慢炖熟或加热。 ⑩黴:同“霉”,发霉。

⑾金笺:涂有金粉的书画用纸。赤石脂:砂石中硅酸类的含铁陶土。 ⑿金起:洒金纸上的金片浮起。侍:陪从在尊长身边。

栎下先生: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其为“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 ⒀问道于盲:比喻不明事理。

⒁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太史。周人辛有的后裔,世袭太史之职。亦称“史狐”。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晋卿赵盾因避灵公杀害17/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而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灵公。董狐认为责在赵盾,便在史策上直书:“赵盾弑其君。”旧时誉为“良史”。后称直笔记事的笔法为“董狐笔”。

⒂迄:至;到。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旧时文人常用以美其本朝。 ⒃客:朋友。剞劂:雕刻用的曲刀和曲凿。后借指书籍的雕版。 ⒄俾:同“裨”。裨益,益处。诱掖:引导扶植。

⒅丹青之手:即画中国画的人。《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丹青开始作为色彩的代名词,后来指中国画为“丹青”。 ⒆有苗格:格:来,至。有苗格,有苗归附。《书·大禹谟》“七旬,有苗格”。苗不服于舜,舜派禹去征讨。苗民三旬接受征令,七旬归附。

⒇己未:公元1679年。

新亭客樵: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号笠翁。其著作上常署名新亭客樵、随庵主人、觉世俾官、湖上笠翁、伊园主人、觉道人、笠道人等。识:记。

【原文】:

树谱

画树起手四歧法

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

下手数笔最难,务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争当让,或繁处增繁,或简而益简①。

故古人作画,千岩万壑不难一挥而就,独于看家本树大费经营。若作文者先立间架,间架既立,润色何难。 当熟四歧,后观诸法。四歧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歧”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直若路之分歧。熟之,则四歧之中,面面有眼;四歧之外,头头是道②。千头万绪,皆由此出。

二株画法:

二株有两法,一大加小,是为负老;一小加大,是为携幼。老树须婆娑多情,幼树须窈窕有致。如人之聚立,互相顾盼。

二株分形。二株交形。

大小二株法。 三株画法:

虽属雁行,最忌根顶俱齐,状如束薪③,必须左右互让,穿插自然。 三株对立法。 五株画法:

不画四株竟作五株者,以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交搭巧妙在此转关。故古人多作五株,而云林更有《五株烟树图》。若四株,则分三株而加一,加两株而叠画即是,故不必更立。

鹿角画法:

此法最有致,宜写秋林,不杂他干。或以浓墨加于众树之顶,有如鸡群之鹤也。 如作初春,上可加嫩绿小点;作霜林,则以朱暨赭④杂点红叶。 蟹爪画法:

必须锋芒毕露,如书家所谓悬针者是。可配荷叶皴,以笔法皆主犀利也。 焦墨画之,再以淡墨罩染,便成烟林。写向寒山,四围墨晕,遂为珠树。 露根画法:

树生于山腴土厚者,多藏根;若嵌石漱泉于悬崖千仞⑤、铁壁万层之地,则含岈古树,每多露根,直若遗世仙人,清癯苍老,筋骨毕露,更足见奇耳。

若作杂树,一丛中间偶露一二,以破板直亦可,然必须审其树之悬瘿累节者方妥⑥。若尽为之,则又似锯齿钉耙,未为雅观。

梅花鼠足点。梅道人喜画之⑦。 菊花点树。胡椒点树。

含苞画法:

初春树皆枝节萌生,及秋尽叶脱,有如骨节直露,皆用此法。 迎风取势画法。

李唐每用此于孤石危峰。 云林多画之。

18/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根下衬贴小树法。树中衬贴疏柳法。 点叶法: 点叶、勾叶,不复分明某家用某点,某树用某圈者,以前后各树中俱载有古人点法。点法虽不同,然随笔所至,于无意中相似者亦复不少,当神而明之,不可死守成法。

介字点。个字点。菊花点。胡椒点。梅花点。垂藤点。小混点。鼠足点。松叶点。水藻点。大混点。尖头点。柏叶点。藻丝点。梧桐点。椿叶点。攒三点。垂头点。

平头点。攒三聚五点。聚散椿叶点。仰头点。刺松点。个字间双勾点。破笔点。杉叶点。仰叶点。 垂叶点。密竹。垂藤点。水草。疏竹。新篁。 夹叶法。 夹叶着色法:

此叶宜先着草绿,然后填石绿。

此叶先着黄色草绿,后填石绿磦。

此叶宜着赭黄色或嫩黄者,红叶或朱或脂亦可。 此叶填石青、石绿俱可。

此叶着黄绿色或嫩黄色,填绿衬绿俱可。

此叶或青或绿,或衬青绿俱可。 此叶先着花青,后填石青。

此叶宜上三瓣着胭脂,下瓣着浓绿,或填石绿,或衬石绿,上三尖用藤黄,像娑罗、椿、栗。 此叶宜着赭色或红叶。 此叶宜着赭黄色。

此叶或填石绿,或朱或黄俱可。 此叶宜着嫩绿,或赭黄色。 此叶宜着嫩绿或嫩黄。

此叶宜填石绿,或着草绿,不填亦可。 此桐叶,或着草绿,反衬石绿。 此叶宜着胭脂,少入藤黄为妙。 此叶着青、绿色俱可。

此枫叶,宜秋景内,或朱或脂俱可。 缠树藤法。 悬崖藤法。 范宽树法。 郭熙树法。

王维树法多用双勾,即藤梢树杪亦丝毫不苟,后信世昌亦为之。 马远树法。 萧照枯树法。 燕仲穆风树法。

柯九思树法。曹云西树法。 倪云林树法。李唐树法。

吴仲圭树法,沈石田尝摹之。 黄子久树法,云林亦为之。 黄子久树法:

树固要转,而枝不可繁。枝头要敛不可放,树头要放不可紧⑧。 梅花道人树法:

要郁森,其妙处在树头参差,一出一入、一肥一瘦,以木炭画圈,随圈点之。

杂树总法:

既将诸家之树,各立标准,以见体裁矣。然体裁既知,用即宜讲,体与用虽未可分,而为入门者设,不得不姑为区别。如五味俱在,任人调和,善庖者咸淡得中,尽成异味,又如卒伍四调,静听旗鼓,善将者指挥如意,多多益善,有配合,有趋避,有逆插取势,有顺顾生姿。荆、关、董、巨诸人,既已各具炉冶,溶化古人之笔。今之学

19/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者,又当以我之炉冶,溶化荆、关、董、巨之笔,方见运用之妙。

范宽春山杂树,多以青绿为之。 盛子昭杂树画法。

刘松年杂树画法。

倪迂杂树画法:

世之仿云林者,多作顶门棍、系马桩,辄诩诩自负⑨,不知云林于此道深入堂奥,下笔有一往深邃之气。试观云林所作《狮子林图》,树法大备,便知非仅以一树一石遂足睥睨千古者,故此幅更取其工树立准。以见世所仿摹,不过云林之一枝半节,非全体也。

郭熙杂树画法。 李唐悬崖杂树法。 荆浩、关仝杂树画法。 夏圭杂树法,李成亦为之。 米树:

既为米画寻得祖祢矣⑩。故即次米于北苑之后,以见两公首尾相连,难分是一是二。然此法最要淋漓有致,浓淡得宜。近程青溪先生力为米家洗冤,谓吴松滥恶,一味模糊,如老年眼、雾中花者,带累南宫罪过不小。故此法不惜层层烘染,以度金针,所谓有墨有笔是也。有笔无墨则干焦,有墨无笔则淆俗。

小米树法。二米画柳法。大米树法。⑾

此关仝法也,小米用于云烟出没之内,殊觉青出于蓝。沈石田亦时为之。

云林树法: 云林多用侧笔,有轻有重,不得用圆笔,其佳处在笔法秀峭耳。宋人院体皆用圆皴,北苑独稍纵,故为一小变。云林、子久、叔明皆祖北苑起⑿,故皆有侧笔。 云林小树法。 北苑远树:

北苑山头多作小树,然不先作树枝,大抵但以笔点成。画山水用画树之皴,此秘法也。

北苑画杂树,但远望之似树,其实凭点缀以成形者,即米氏落茄之源委,须淋漓约略,简于枝柯而繁于形影,染以淡墨,滃以微烟,如文君之眉,与黛色互相参合。⒀然董亦有竟不作小树者,《秋山行旅》是也。

扁点极远小树,宜用淡墨点于山凹处,或于远山脚下。染以淡绿,衬贴烟云。

圆点极远小树,用法如前,若以淡墨反染,便堪为雪景中远树。

注释:

① 即画树下手的四大关系:阴阳向背关系,左右顾盼关系,争与让的关系,繁与简的关系。 ②头头是道:佛教术语。指道无所不在。

③是为:称为。 雁行:排成一个行列。鸿雁飞时整齐的行列。束薪:捆绑在一起的木柴。

④ 以:因为。转关: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云林:倪瓒,字云林。更:另外。朱:朱砂(也叫辰砂或丹砂)。 暨:和;与。赭:赭石。

⑤ 悬针:《墨池编》:“悬针篆者,汉章帝郎中扶风曹喜所作,其势若针之悬锋芒,故曰悬针。”荷叶皴: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荷叶皴如摘荷覆叶,叶筋下垂也。笔悠扬,长秀筋韧。山顶尖处如叶茎蒂,筋由此起,自上而下,从重而轻,笔笔分歧,四面散放,至山脚开处,如叶边唇,轻淡接气,以取微茫,此荷叶之法尽矣。当用蟹爪枯树配之,秋柳亦可。”腴:肥沃。嵌石漱泉于悬崖:泉水荡洗镶嵌在悬崖的石头。 ⑥ 谽谺:深邃空旷貌。

悬瘿累节:瘿:树木身上因受害虫侵害而生成的瘤状物。节:树木枝干交接的地方节。悬瘿累节,指树形状奇绝。。 ⑦梅道人:吴镇,性情孤峭,志行高洁。家园周围,遍种梅花。自号梅花道人、梅花和尚、梅道人、梅沙弥。

⑧ 枝头要敛不可放,树头要放不可紧: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树头要放,株头要敛。树头者树根下头,故宜放开,俗语所谓撒脚也。必撒脚方得盘根错节,担当枝叶,气势稳重。株头者大枝小枝分歧处,故宜收敛,若株头不敛,则枝软无力,如叶重赘,更有屈折之势,殊失生气。”

⑨卒伍:军队。趋避:聚合与避开。盛子昭:盛懋,字子昭,元嘉兴武塘(今属浙江嘉兴)人。工山水,所作林木丰茂,布置邃密。刘松年: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画院学生,光宗绍熙间为画院待诏。山水师张训礼,笔墨精严,设色妍丽。 倪迂:倪瓒。系:拴;绑。 辄:总是;就。

⑩ 深邃:意旨深奥。睥睨:斜视。形容高傲的样子。荆浩:字浩然,五代河南沁水(今济南)人。善诗文,通经史,工画山水,创20/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北派画风。著《笔法记》。

关仝:五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山水师荆浩,有出蓝之誉,时称“关家山水”。

夏珪: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朝画院待诏。山水多取半边,人称“夏半边”。李成:字咸熙,祖上本是唐宗室,居长安,后避地营丘。能诗、善琴、弈。山水师荆、关,自成一格。祢:古时父死,在宗庙中立牌位以后的称谓。

⑾北苑:董源。程青溪:程正揆,字端伯,号清溪道人。 吴松滥恶:吴门派的末流画家,缺少文化修养,作品粗制滥造。带累:连累。南宫:米芾(1051~1107年),后人称他“米南宫”、“米癫”。

金针:传说唐时郑侃之女采娘,七月初七晚祭织女,织女给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加精巧。见冯翊《桂苑丛谈·史遗》。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此以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金针,即把高明的办法传授给别人。 ⑿院体:院体画。指画院宫廷画家的绘画。讲法度,尚写实,布局典雅,画风工整。叔明:王蒙,字叔明。祖:效法。

⒀落茄:淡墨侧笔横点。源委:应为“原委”。指水的源头和归宿。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滃:云气涌起。文君:即卓文君,西汉临卭(今四川卭崃)人。卓王孙的女儿。善鼓琴,通音律。嫁司马相如,当垆卖酒。黛色: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原文】:

画松法:

松如端人正士,虽有潜虬之姿以媚幽谷,然具一种耸峭之气,凛凛难犯。凡画松者,宜存此意于胸中,则笔下自有奇致。

马远松多作瘦硬如屈铁状。

李营丘松多作盘结,如龙蟠凤翥①。

王叔明大松多作直干,其叶较诸家者稍长,虽杂乱中极有文理。

马远间作破笔,最有丰致,古气蔚然。画此最难。切不可似近日伪吴小仙恶笔,漫无法则也。 赵大年松多于肥泽中见其奇古。②

王叔明松多不经意。

王叔明山头远松,每喜为之。千株万株,丛杂无际,且半当点苔,能助山之姿态。 郭熙每作群松,大小相联,转巅下涧,一望不断。

刘松年多作雪松,四围晕墨,松针先以墨笔疏疏画出,再以草绿间点,其干则用淡赭着半边,留上半者,雪也。 古柏,僧巨然及梅道人多画之。 画柳各法:

画柳有四法:一勾勒填绿;一但以汁绿渍出,新梢则嫩黄,脚叶则老绿,以分明晦;一再加深绿于绿点上,轻点数小墨点,上罩石绿留边;一竟以墨丝而点,以浓绿染之。

大抵唐人多勾勒,宋人多点叶,元人多渍染,其分枝取势,得迎风摇扬之致一也。

又,春二月柳未垂条,秋九月柳已衰飒,未可相混。树中之柳,如人中西子、毛嫱,仙中之宓妃、列子,其凌波御风之态,掩映于水边林下,最不可少。故赵千里及赵松雪多画之,而松雪于《水村图》,浓淡但以墨抹,幽意无穷,又一法也。

高垂柳,宋人多画之。

点叶柳,唐人多画之。 秋柳:赵吴兴《水村图》,前谓又一法者即此。

髡柳:③秋尽春初,当画髡柳于竹篱茅宇间,有如靓女,頞④发初齐,丰姿绝世。画春初者,可间桃花,法当以淡墨大笔画桩,再以墨分浅深画柔条,渍绿。若在绢上,则用石绿衬背。冬景及秋尽,则仅以赭石间绿破之而已。

勾叶柳:王维诸唐人及陈居中多画之,余嫌其太板,故次于后,以备一体。 棕榈树,唐人画于园林山水中,后郭忠恕每为之。

勾勒梧桐,见王维《辋川图》⑤。 细勾蕉叶,唐人每为之。

元人写意梧桐,或墨点,或罥以绿点。 写意芭蕉,若以淡墨,留叶上一线。

点花树干法:甚有分别,桃不可同于梅杏。梅杏亦不可同于别树。大都梅条多直而横劲。杏则古人有仅画树椿点者。桃者宜繁枝耳。

点桃树干法。

点梅树干法。点杏树干法。

画小竹法:云林于石根树底,辄作幽篁柔筱⑥,夕阳晼晚于茅屋花箔间⑦,真簌簌有声,望而知为幽人行径。

21/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要具梳风扫月清逸之致,不可庞杂,阻塞清气。画有三种,宜视树石之体而粗细配用之。

唐人画树既双勾,则点缀之稚竹亦多飞白,颇觉有致。近日仇十洲亦喜为之。 画葭菼法⑧:宋时名手如巨然、李、范诸家,皆有《渔乐图》。此起于烟波钓徒张志和。盖颜鲁公赠志和诗,而志和自为画,此唐胜事。后人蒙之多寓意于渔隐。而元季尤多。盖四大家皆在江南葭菼间,习知渔趣故也。凡他图则必有主树,至渔乐则烟波淼渺,树不能为之主,而主葭菼矣。故此作以殿草树之后⑨。

注释:

①虬:传说中的龙类动物。李营丘:李成,祖上本是唐宗室,居长安,后避地营丘,故称“李营丘”。蟠:屈曲,环绕。翥:(鸟)向上飞。

龙蟠凤翥:龙盘凤舞,比喻老松盘旋曲折之态。

②破笔:意笔。蔚然:形容茂盛、盛大。伪吴小仙:即明代画家吴伟(1459~1508),字士英、次翁,号鲁夫、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善画水墨写意人物、山水。曾以画供奉内廷,得赐“画状元”。取法南宋画院体格,笔墨恣肆,神韵俱足,为明代中叶创新画家。早年画法比较工细,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泼墨淋漓一格。模仿吴伟的末流画家风格狂野,有失法度,被人视为魔道。赵大年:赵令穰,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宋太祖赵匡胤第五世孙。博览诗文,工画平远小景。见:通“现”。显现。

③赵吴兴:赵孟頫,吴兴人,故称。髡:剪削枝条。《齐名要术》卷五:“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

④靓:好看。頞:鼻梁。

⑤陈居中:南宋宁宗嘉泰间画院待诏。工人物、番马。郭忠恕:字恕先。五代河南洛阳人。能文章,精小学,工书法,尤擅篆籀隶楷,更以界画闻名。

辋川:水名,即辋谷水。诸水会和如车辋环凑,故名。在陕西蓝田南,源出秦岭北麓,北流至县南入灞水。唐诗人王维曾置业于此,集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⑥罥:挂碍,缠挂。辄:总是。筱:细竹,小竹子。

⑦晼晚:太阳将下山的光景。箔:用竹、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

⑧仇十洲: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明太仓(今属江苏)人,寓居扬州。擅画人物,亦工青绿山水,秀雅精丽。葭:初生的芦苇。菼:古书上指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初生的荻,其茎比芦苇细而中实。

⑨李、范:李成、范宽。颜鲁公: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故称“颜鲁公”。胜事:美好的事情。蒙:继承。淼渺:水面辽阔。

【原文】: 山石谱

画石起手,当分三面法: 观人者,必曰气骨。石乃天地之骨,而气亦寓焉,故谓之曰“云根”。无气之石则为顽石,犹无气之骨则为朽骨。岂有朽骨而可施于骚人韵士笔下乎?

是画无气之石故不可,而画有气之石,即觅气于无可捉摸之中,尤难乎其难。非胸中炼有娲皇①,指上立有颠末,未可从事。而我今以为无难也,盖石有三面。

三面者,即石之凹深凸浅,参合阴阳,步伍高下②,称量厚薄,以及矾头菱面③,负土胎泉④。此虽石之势也,熟此而气亦随势以生矣。秘法无多,请以一字金针相告,曰“活”。

画石下笔法及层累取势法:

余所谓一字金针曰“活”者,尤须于三面未分,一笔初下,具有磊落雄壮气概。一笔须有数顿,使之矫若游龙。先用淡墨勾框,再以焦墨破之。石廓如左既勾浓,则右宜稍淡,以分阴阳向背。千石万石,不外参伍其法。参伍中又有小间大、大间小之别。画成依廓加皴,渐有游刃。虽诸家皴法不一,石体因地而施,即于一家之中,尺幅之内,或弁于山⑤,或带于水,甚夥其形⑥,总不外此一二法,则他无论。即米山,乃全是墨点晕成,不须勾廓者,然于不勾之中,亦未尝不具此法,于层层烘染处逼出,甚森严也。

聚一聚二聚三聚四聚五

画石大间小、小间大之法:

树有穿插,石亦有穿插。树之穿插在枝柯,石之穿插更在血脉。大小相间有如置棋,穿插是也。近水则稚子千拳而抱母,环山则老臂独出而领孙,是有血脉存焉。

王思善曰:画石之法,先从淡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为上。又云:画石之妙,用藤黄浸入墨笔,自然色润,不可多,多则滞笔,间用螺青入墨亦妙。

大间小法。小间大法。

22/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画石间坡法:

子久、云林画石多间土坡,望而可施坐卧,水边竹下正宜留此,以待幽人。非一味蛮山蛮石,使人畏心生也。 北苑、巨然石法:

此披麻皴也,北苑、巨然及松雪、大痴、仲圭皆画之。中有正开石面如鼻隼然⑦,号曰“石隼”,子久尤喜为此。 云林石法:

云林石仿关仝,然仝用正锋,倪多侧笔,乃更秀润。所谓师法舍短也。 吴仲圭石法:

仲圭披麻皴最为纯熟,且于熟处用生,为他家所不及。

王叔明石法:

此披麻带解索皴也,独黄鹤山樵画之,山樵为松雪甥⑧,画乃追踪松雪,而石有出蓝之誉。 黄子久石法:

子久,常熟人,有谓其画多作虞山石,层层骀荡者⑨,如王宰蜀产,多画蜀中山水,玲珑窳窆,巉差巧峭⑩,各因所见,其语良是。故子久实本石法于荆、关,而自为减塑,笔如画沙,益见高简。

二米石法:

此米点而微间芝麻皴也,元晖父子于高山茂林中,时一置之,层层点染,以烟润为主,虽不露石法棱角,然视其框廓下手处,实披麻也。

诸家皴石详辨

四大家石及各种皴,余既约略言之矣。然法有专兼,皴分工拙,既引升堂,更当入室。⑾若王右丞之石如飞白;郭河阳之石似云头;董北苑之石形娟秀,意在江南;李思训之石涌波涛,神飞海外。有诸家共习此一皴者;有一家能擅此众长者;有一家本不习此皴法,而于机法纯熟中,流出无心逼肖者,难为刻舟之见。今将诸家细皴石法一一晰举,以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如此一则中,皴法犹有未尽,当于后则画山头中补见之。

王叔明皴法。 黄子久皴法。

范宽、夏圭皴法。(按:夏圭可能曾经用过这种皴法。但不是夏圭画法的代表。) 荆浩、关仝皴法。 马远皴法。 刘松年皴法。 徐熙皴法。

解索皴法。范宽常为之。

大斧劈法。马远、夏圭多画之。 乱柴、乱麻二石法。元人多用之。

小斧劈法:本自刘松年、李唐,唐寅学之,深得其奥。周东村、沈石田皆用之。 披麻间斧劈法。王维每用之。

荷叶皴法:王右丞变体,全以骨法为主,色以青绿。 折带皴法:倪云林用之。

注释:

①娲:女娲:神话中的女帝王。 ②步伍:交互。参错相交;相互参证。

③矾头:山顶的小石堆。形如矾石,故名。亦指类似矾石的山石。这里指后者。 ④胎:根源。

⑤弁:放在最前面。加弁,亦为加冠的通称。 ⑥夥:多。同“伙”。

⑦王思善:应为“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元代江苏常熟人。山水宗法董巨,水墨浅绛俱佳。著《写山水诀》。《写山水诀》:“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子久、云林:黄公望,字子久。倪瓒,号云林。 幽人:隐士。

北苑:董源,中主唐元宗时为北苑副使,故人称董北苑。 巨然:僧,江宁人。工画山水,笔墨秀润。

23/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披麻皴: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披麻皴如麻披散也,有大披麻小披麻。大披麻笔大而长,写法连廓兼皴,浓淡黑一气浑成,淋漓活泼无一笔滞气。此法始自董北苑。用笔稍纵,笔从左起,转过右收。起笔重重。笔笔圆运,无扁无方。石形多如象鼻。后清湘、八大山人,徐文长喜为之。至巨然、米元章、吴仲圭、董玄宰、王石谷辈,俱是小披麻耳。小披麻笔小而短,写法先起轮廓,然后加皴,由淡至浓,层层皴出,阴阳向背,或焦或湿,随意加擦,较大披麻为稍易。北苑亦多作此,后辈皆宗之,近世更喜学之。” 松雪、大痴、仲圭:赵孟頫号松雪道人。黄公望,号大痴。吴镇,字仲圭。 鼻隼:鼻子凸起的部分。

⑧关仝:五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画山水师荆浩,有出蓝之誉,时称“关家山水”。黄鹤山樵: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 松雪: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甥:外甥。

⑨骀:劣马。骀荡:放纵,舒展。

⑩王宰:唐代蜀中人,多画蜀山,玲珑巧峭。 玲珑窳窆:玲珑剔透,形容山石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巉差巧峭:山势险峻峭拔。 ⑾升堂: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

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进入佳境。

【原文】:

画山起手法:

山之轮廓先定,然后皴之。今人从碎处积为大山,最是病处。古人运达轴,只三四分合,所以成章,虽其中细碎处甚多与皴法不一,要之取势为主。元人论米高三家先得吾心。

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即谓之无墨。然轻重向背却又不在皴满,而在轮廓初定之下。如构屋者,欲施榱桷①必先栋梁,栋梁如立,即有巧公输不能以榱桷异其承拱矣。

是之谓嶂盖,务期脉络连接,左右顾盼,即加至千重万重,不外此法。

形势峻拔者谓之峰。形势团转者谓之峦。 开嶂勾锁法:

凡人百骸未具,鼻隼先生,初下一笔,所谓正面山之鼻隼是也。遍体揣视,更重颅骨,结顶一笔所谓嶂,盖山之颅骨是也。此处起伏为一山之主,而气脉连络,并为通幅之一树一石皆奉为主,又有君相存焉。故郭熙为主山,欲耸拔,欲蟺蜿,欲轩豁,欲浑厚,欲雄豪而精神,欲顾盼而严重②,上有盖、下有承,前有据、后有倚,其法尽之矣。

脉络。 正面。

宾主朝揖法:

摩诘曰:画山先审气象,后辨清浊,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

山有高下,高者血脉在下,肩股开张,基脚厚壮,峦岫环绕,映带不绝,此高山也。必如是,始谓之不孤不什。下者血脉在上,其巅平落,顶额相攀,根基庞大,堆阜臃肿,深插莫测,此浅山也。必如是,始谓之不薄不泄。因欲使其轮廓分明,脉络井井,故不加皴,以便学者观其法。皴法多端,已具见于各大家峦头石法内。

又宾主朝揖法。

主山自为环抱法:

前图犹藉客峰以成气象③,兹则特举主山自为环抱一法。以其昂首舒臂,众象包罗,无假外景;画中更为深郁,所谓直赋本事无暇衬贴者是。与前作较,前则大君临明堂,群侯朝拱,此则恭默思道,深宫独处之时焉。王右丞尝用此画主山。

又主山自为环抱法。 山论三远法:

山有三远,自下而仰其巅,曰高远;自前而窥其后,曰深远;自近而望及远,曰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致冲融,此处皆为通幅大结。

深而不远则浅,平而不远则近,高而不远则下。凡山水中患此,犹之对浅人近习,舆台皂隶④,凡下之骨,山中人惟有弃庐抛卷,掩鼻而急走矣。

然远欲其高,当以泉高之,雁荡千寻,匡庐三叠,非高远而何?远欲其深,当以云深之。玉女青迷,明星翠锁,

24/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非深远而何?远欲其平,当以烟平之。冈明华子,谷冷愚公,非平远而何?

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又平远峦头法。 诸家峦头分图

主山之脉络既知,轮廓素习,则诸家皴法宜于谁先?曰:董北苑为集大成,其皴法苍老,当从此练笔。笔既老,诸体无难。且学画先恐学坏手,惟此皴法不坏手,余岂左其袒耶⑤。 董源

北苑峰峦清深,意趣高古。论者谓其水墨似王维,着色如思训,多用披麻皴,用色浓古。元四大家如子久、云林多师则之。子久晚年,虽变其法,自成一家,却终不能出其藩篱。

巨然

得北苑正传,笔墨秀润,善为烟峦。少年多矾头,中年则峻拔,晚岁则平浅趣高。又,其峰峦顶窦之外及林麓间,辄作卵石,不可不知。

荆浩

洪谷子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尝嗤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今观其皴,真笔笔是笔,却笔笔是墨,故关仝北面事之⑥。

关仝

仝师浩,晚年有出蓝之誉。脱略豪楮,笔简而愈壮,景少而愈长,轮廓辙多,玉印叠素,雅秀无比也。李成师事之,郭忠恕亦宗其法。

李成

画师关仝,烟云变幻,水石幽闲险易,各尽其妙,议者谓得山之体貌,为古今第一。 范宽

始师李成,又师荆浩。山顶多用密林,水际好作突兀大石。常叹曰:师古人不若师造化。乃卜居终南、太华⑦,遍观奇胜,落笔雄老,真得山之骨者。名与关仝、李成并驰,但晚年用墨太多,土石不分耳。

王维 始用渲淡,一变勾斫法,文人之画自右丞始,是为南宗。其后得其传者,董、巨、李成、范宽为嫡子,及荆、关、张璪、毕宏、郭忠恕亦师其法,宋米氏父子、王晋卿、李龙眠、赵松雪皆从巨然得来,直至元四大家王、黄、倪、吴皆其正传,明之文、沈,则又遥接衣钵。

李思训

小斧劈皴也,笔极遒劲,是为北宗,号大李将军。善用金碧,为一家法,却肉中有骨,丰满中气势崚嶒。后人着色工画,往往宗之,总不能梦见。其子昭道,稍变其势者,昭笔力视父为未及,却亦足传,号小李将军。宋赵伯驹、赵伯骕、马远、夏圭、李唐、刘松年皆宗思训。元之丁野夫、钱舜举,及仇十洲俱仿之。得其工未得其雅。以至戴文进、吴小仙辈,日就狐禅⑧。北宗衣钵尘土矣。

李唐

唐扩思训之皴,而尽笔力以骋之,又变小斧劈而为大斧劈矣。宋徽宗云:近日李唐可比思训,时号“二李”。刘松年原师张敦礼,神气精妙,名过于师,后又将二李之大小斧劈而融为一家。

刘松年

松年师张训礼,旧名敦礼,避光宗讳故改今名,张学李唐。今人只知松年之画上追思训,而不知河源之溯,实赖乎张。

郭熙

山水寒林宗李成,得烟云隐见之态,布置、笔法,独步一时。早年巧瞻工致,晚年落笔亦壮。山辄作云头,颇觉雄丽。古人云:夏云多奇峰,天开图画,则熙实师造物矣。元人惟宗董、巨,曹云西、唐子华、姚彦卿、朱泽民则宗郭熙。

萧照

照画得北苑法,而皴以遒劲过之。犹喜为奇峰怪石,望之有波涛汹涌,云屯风卷之势。⑨

江贯道

师巨然,其皴法稍变,俗呼为泥里拔钉,以苔辄作长点如锥,亦有一种苍奥处。 李公麟

集顾、陆、张、吴诸家以为己有,作画多不着色。论者谓其山水似李思训,潇洒如王右丞,当为宋画第一。 李成

25/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此咸熙匡庐东浙笔意也。书法中所谓瘦硬通神,熙得之矣。 米芾

襄阳用王洽之泼墨,参以破墨、积墨、焦墨,故融厚有味。人谓米氏善于用墨,而余独谓善于用笔。米笔施之书中,时有奴张,见于画内,惟觉圆厚。圆犹可熟习而成,厚则直从天分中出,天分薄者,学此犹商君之欲冒于叔度、颜回,终未可也。米芾虽学王洽,实发源乎北苑。近人学米太模糊与太明露,乃交失之。米明露处如微云河汉,明星灿然,今人则成铁线穿豆豉矣;米模糊处如神龙矫矫,隐见不测,今人则粪草堆壤,芜秽不治矣。然则何以学米?曰:用笔如锥,用墨如飞。又曰:惜墨如金,弄笔如丸。笔墨之迹交熔,乃是真米。

米友仁

二米岂大理石屏风哉?何今人之不善学米也。友仁盖变其父之家法,而于烟云奇幻,縹縹缈缈,若有楼阁层层藏形其内,一洗宋人窠臼,犹眉山之于老泉,不得不变,然却有不变者在。

倪瓒 倪、黄、吴、王号“四大家”。子久、叔明皆从北苑起祖,画多侧笔,而云林尤甚。云林之皴,水尽潭空,简而益简。在他家用笔烦(繁)缛,犹可藏得一二败笔,云林则于无笔处尚有画在,败笔总不能藏。且其石廓多作方解体势,依然关仝也。但仝用正峰,倪运以侧纵。所谓侧纵,又非将笔一味横卧纸上,又非只用颖尖按之无力,乃用笔活甚,故旁见侧出,无非锋芒,用笔捷甚,故豪尖锥末,煞有气力。此法最难,非从北苑诸家入手到神化时,将诸家皴法千陶百炼,未可到云林无笔处有画也。今人凡遇浅近丘壑,辄曰云林,是云林为人所略;而余独郑重以祥言之,分其体势,一为平远,一为高远,以见高远中尚是关仝,平远中未离北苑也。

倪高远山

倪平远山。

黄戴石插坡法。

黄公望

子久山似董源,能变其法,自成大家。顶多岩石,却有一种风度。凡作画俱要有凹凸,山之外轮极力奇峭。笔于直中有屈,一笔数顿,中则直皴,矗耸有势,此子久家法也。今举其峦头二则,一为戴石插坡,土石各半;一为纯石山,当审其地而用之。

黄纯石山法。

吴镇

仲圭山范巨然,率略中极其高妙,山多负石,点则攒点。 王蒙

叔明辄用古篆隶法杂入皴中,如金钻镂石、鹤嘴划沙。虽师赵吴兴,实自出炉冶,尖而不稚,劲而不板,圆而不成毛团,方而不露圭角。其摹唐宋诸家,无不一一逼肖,元季推为第一。

大凡学一人,不可死在一人范围,如叔明者,其于诸家,真豪发无遗憾矣。

解索皴

此解索皴也,惟王叔明画之,神采绝伦。叔明于此皴却杂入披麻及矾头⑩。下此者习之,未解此法,便如刻板矣。举之以备一体。

乱麻皴

小姑抖乱麻团,一时张皇失措,无处下手,寻出头绪,亦得谓为皴法乎?曰:否,否。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学古人皴,全要凑得起,抖得碎,抖得碎又于碎乱中见有整严也。

荷叶皴

以其筋筋相属如荷叶状,即六书中所谓象形是也。北苑每用之,近日蓝田叔亦喜作此。 乱柴皴

前此一一书名于某人下系某皴,此则直书某皴,不系某人。且于书名方位中俨然如一人者,亦余书法之变,以乱柴、乱麻在皴法中为变调,不得不以变例系之。且诸家皆偶一为之,难专属之一人也。

画坡法:

坡有石坡,有土坡,有土石相杂坡。安置坡处,有上平下广稳覆如盂者;有上开下合亭立如菌者;有直插云表形如象鼻者,形势不一。而坡面宜如削平,坡侧皴宜勾搭缜密,像土石之久经风雪折剥,纹理天生,即披麻中亦宜稍杂入斧劈取峭。坡面如用石绿淡磦及草绿,则坡侧当用赭石;坡面用赭石中稍加藤黄,号“赭黄”者,则坡侧宜用赭石或赭墨,但于边上用淡赭以分层廓。

高坡法。平坡法。

26/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石面坡法:

黄子久最喜画坡,每于山头层层相加,笔笔取其生疏。 山坡路径法:

花忘晋魏,尚尔通人。室满蓬蒿,犹当开径。丘壑既以纷纶,径路还宜商酌。大抵宜委委曲曲,或隐或见,不得一味直如死蛇,折同锯齿。近手尽有佳画,只因开径欠妥,白璧微瑕,遂为通幅之累不少。故昔人有“有好山无好路”之语,盖路即山之点题处也。幽人韵士,于此栖隐,径路实其眉目,使人望而知为有道在焉。

又山坡路径法。 画山田法:

凿井耕田,山居本分,十字溪头,数重花外,最不可少。秧针麦浪,以备粢盛。盛子昭《豳凤图》⑾,平畴千里,纯以大绿敷绢上,以草绿染出方界,再以草绿细点。层层分布中,想见两岐连颖山中人,无愁枵腹⑿。

画平田法 柴门临水稻花香,水田漠漠,平远中用此法最宜。如画春田,则用石绿或草绿矣;若画秋田,黄云甫《割稻孙满溇》,则用赭黄染方界内,田埂及土坡侧处则用纯赭以别之。⒀

画石矶法。 画坡陀法。 石壁露顶法。

石壁露根法。

注释:

①榱:古代指椽子。桷:方形的椽子。

②揣视:忖度,比照。蟺蜿:屈曲盘旋。轩豁:开朗。严重:庄重。 ③朝揖:宾主之间相见的礼节。摩诘:王维,字摩诘。气象:气概。

清浊:虚实。威仪:庄重的容貌举止。慢:松懈。不孤不什:不孤单不杂乱。不薄不泄:不单薄不松散。藉:凭借,依靠。同“借”。 ④兹:此,这。假:借助,凭借。直赋本事:直接书写正文。赋:写作。本事:文学作品主题所根据的故事情节。恭默:恭敬沉默。冲融:广布弥漫的样子。结:纽结,纽带。浅人:言行浅薄的人。近习:近臣,君主亲近的人。 舆台:古代奴隶中两个等级的名称。古代十等人中,舆为第六等,台为第十等。后泛指地位低贱的人。 皂隶:衙役。

《左传·昭公七年》:“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⑤雁荡千寻:雁荡:雁荡山。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雁荡千寻,形容雁荡山的高。匡庐三叠:匡庐:庐山。庐山有两条瀑布,东为马尾瀑,西为黄岩瀑。二瀑共源分流,又同泻一谷。

玉女青迷:玉女:华山玉女峰。玉女峰山气缭绕。明星翠锁:明星:华山明星峰。明星峰云雾掩映。冈明华子:华子:指仙人华子期。谷冷愚公:愚公:愚公移山的主角。《愚公之谷》:“齐恒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见刘向《说苑·政理》) 坏手:指初学者门路不正,养成坏的习气。

左其袒:左袒:袒护,不公正地维护一方面。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当权,培植吕姓的势力。吕后死,太尉周勃夺取吕氏的兵权,就在军中对众人说:“拥护吕氏的右袒,拥护刘氏的左袒。”军中都左袒。(见于《史记·吕太后本纪》)后来把偏护一方叫左袒。 ⑥董源:字叔达,五代进贤(今江西进贤)人。擅画江南山水,意趣高古。 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矾头:山顶堆积小石,形如矾石,故名。

顶窦:顶端。林麓:山脚下的林木。洪谷子:五代荆浩,隐居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吴道子:吴道玄,字道子,唐代河南阳翟(今禹县)人。善画,后人称其为“画圣”。项容:唐代天台(今属浙江)人。山水师法郑虔。 北面:尊人为师的意思。 事:做,治。

⑦脱略毫楮:不受纸笔拘束,随心所欲。 卜居:择地而居。

⑧张璪:字文通,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检校祠部员外郎。善画山水松石。撰《绘境》。毕宏:唐代河南偃师人,善画松石。米氏父子:米芾、米友仁。

王晋卿:王诜,字晋卿,宋代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妻为英宗女蜀国公主,官驸马都尉。擅诗词书画,尤工山水。李龙眠:李公麟,号龙眠居士。

赵松雪: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王、黄、倪、吴:王蒙、黄公望、倪瓒、吴镇。文、沈:文征明、沈周。

27/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衣钵:泛指老师传给学生的学业、知识。 日就:形容积少成多。

狐禅:禅门指妄称开悟、流入邪僻者。后亦指异端邪说。 ⑨独步:指超群出众,无与伦比。 巧瞻:应为“巧赡”。精工富丽。

曹云西:曹知白,字又玄,号云西,元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善画山水,师法李成、郭熙,画风清疏简淡。唐子华:唐棣,字子华,元代吴兴(今属浙江)人。官至吴江知州。山水师郭熙。朱泽民:朱德润,字泽民,元代吴郡人。擅诗文,工书法,山水宗郭熙,多作溪山平远之景。著《存复斋集》。萧照:宋代人,字东生,能诗,画师李唐。 屯:聚集;积聚。

⑩江贯道:江参,字贯道,宋代衢(今浙江衢县)人,居湖州(今浙江吴兴)。山水学董源、巨然,多写平原清旷景色,笔墨细润。眉山:苏轼,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老泉: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苍奥:苍茫旷远。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代舒城(今属安徽)人,官至朝奉郎。工书画,精鉴赏。顾、陆、张、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

范:师法。赵吴兴:赵孟頫,吴兴人,故称。矾头:山顶的小石堆。形如矾石,故名。 ⑾粢: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类。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旬邑一带。

⑿两歧连颖:一枝麦梗上长出两个穗儿,指五谷丰登。东汉时,张堪为渔阳太守,开稻田八千万顷,劝民耕田,以致殷富。民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枵:空虚。枵腹:空腹。指饥饿。

⒀甫:开始。稻孙:刈稻后,其根得雨再生余穗,谓之“稻孙”。溇:水沟。陆容《菽园杂记》卷五:“如溇字本雨不绝貌,今南方以为沟渠之名。”

【原文】:

画泉各法:

石为山之骨,而泉又为石之骨。或曰:水性至柔,焉得称骨?余曰:排山穿石,力撼巨灵,莫刚于水,故焦赣称有“水生骨”之语。且细而流飞沫溅,巨而河润海涵。涓与滴,何莫非天地之血与髓?血所以坯胎骨者,髓又所以滋养骨者。骨无髓则为枯骨,骨而枯与土壤等,即不得谓之骨,是山之为骨,水实成之。故古人画泉,甚为审顾郑重,致有“五日一水”之语。今以泉法分图各见,而先之以子久全体俱露之泉,一条贯破青山陡峭处,又安得不谓之骨?

子久画泉法。 乱石叠泉法:

乱石叠泉,欲使其磈磈有声,须将泉力向石之虚处致、乱处积。 垂石隐泉法:

摩诘谓画泉,欲其断而不断。所谓断而不断者,必须笔断气不断,形断意不断,若神龙云隐,首尾相连。 云流泉断法:

画泉,古人多用云锁,然画云时不可露出笔墨痕迹,但以颜色轻轻渍出,方为妙手。 山口分泉法。 悬崖挂泉法。 画泉两叠法。 画泉三叠法。 画细泉法。画平泉法。 画大瀑布法。 画石梁垂瀑布法。 画江海波涛法:

山有奇峰,水亦有奇峰。石尤怒卷,巨浪排山,海月初溶,潮如白马,是时,满目皆多崇冈峻崿①。吴道玄画水,终夜有声,不惟画水,且善画风;曹仁希万流曲折,一丝不乱,不惟画风,而且能画不假于风之层波叠浪,画水之能事毕矣。

28/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画溪涧涟漪法:

山有平远,水亦有平远。风恬浪静②,云去月来,烟光淼渺,目不可极。大而江海,小而溪沼,一时寒肃无声,水之本体见矣。

云乃天地之大文章,为山川被锦绣,疾若奔马,撞石有声,云之气势如是。大凡古人画云,秘法有二: 一以山水之千岩万壑相凑太忙处,乃以云闲之。苍翠插天,倏而白练横拖③,层层锁断,上岭云开,髻青再露④,如文家所谓忙里偷闲,反使阅者目迷五色。

一以山水之一丘一壑,着意太闲处,乃以云忙之。水尽山穷,层次斯起,陡如大海,幻作层峦,如文家所谓引诗请客,以增文势。余画山水诸法,而殿之以云者⑤,亦以古人谓云乃山川之总,亦以见虚无浩渺中,藏有无限山皴水法。故山曰“云山”,水曰“云水”。

细勾云法。

画云纯用色渍,望若堆起,实无墨痕者为上。若画青绿山水及工细皴法,欲其相称,当以淡墨勾出,淡青染之。又,唐人画云有二种:一为吹云法,乃将薄粉轻染绢上,势若层云,随风流动,轻清可人,最为雅调。一为勾粉法,于金碧山水中⑥,将粉照墨痕细勾。小李将军多用此法,气势雄壮,亦助辉煌。

大勾云法。

注释: ①崿:山崖。 ②恬:安静。 ③倏:极快地,忽然。

④髻:梳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青:即青丝(头发)。 ⑤殿:在最后。

⑥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勾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

【原文】: 人物屋宇谱

山水中点景人物诸式,不可太工,亦不可太无势,全要与山水有顾盼。人似看山,山亦似俯而看人。琴须听月,月亦似静而听琴,方使观者有恨不跃入其内,与画中人争坐位。不尔,则山自山、人自人,反不如倪幻霞空山无人之为妙矣。画山水中人物,须清如鹤、望如仙,不可带半点市井气,致为烟霞之玷①。今将行、立、坐、卧、观、听、侍从诸式,略举一二,并各标唐宋诗句于上,以见山水中之画人物,犹作文之点题,一幅之题全从人身上起。古人之画类有题咏,然所标之诗句,亦不可泥某式定写某句,不过偶一举之,以待学者触类旁通耳。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秋山负手行。炉薰袖手不知寒。 明月荷锄归。独立苍茫自咏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看山诗就旋题壁。偶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 扶孤松而盘桓②。倚仗听鸣泉。 携钱过野桥。指点寒鸦上翠微。 藜杖全吾道。闲看入竹路,自有向山心。 高云共片心。卧观《山海经》。 展席俯长流。云卧衣裳冷。

拂石待煎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时还读我书。二人对酌山花开。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弹琴。奇文共欣赏。 棋声消永昼。晴窗捡点白云篇。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我足③。寂坐正吟诗。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29/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胜事日相对,主人尝独闲。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担柴式归鱼式钓鱼式春耕式 荡桨式摇橹式持篙式撑篙式 濯足万里流。江湖满地一渔翁。 湖光上绿蓑。有蛟寒可罾。

诗思在坝桥驴子背上。征马望春草,行人看暮云。 春郊见骆驼。花间吹笛牧童过。 提壶式抱瓶式捧书式捧茶式 捧砚式抱琴式扫地式折花式 洗盏式抱膝式煎茶式洗药式 担行囊式负书式牵马式

独坐式两人对坐式垂竿式两人看云式独坐观书式四人坐饮式促膝式趺跏式④ 烧丹式渔家聚饮式拨阮式⑤吹箫式独坐看花式鸣弦吹笛式钓鱼式 肩挑式御车式携童式担柴式担囊式策蹇式⑥携壶式遮伞式折花式 同行式曳杖式⑦回头式倚童式携手式三人对立式对谈式负手式 两人对坐式两人行立式独坐式三人对坐式一人行立式

背面式骑牛式骑驴式推车式正面式携孙式肩舆式⑧骑马式锄地式 极写意人物式:

数式,尤写意中之写意也,下笔最要飞舞活泼,如书家之张癫狂草。然以草书较真书为难,故古人曰:忽忽不暇草书⑨,以草书较楷书为尤难。故曰:写而必系曰意,以见无意便不可落笔,必须无目而若视,无耳而若听,旁见侧出,于一笔两笔之间,删繁就简,而就至简,天趣宛然。实有数十百笔所不能写出者,而此一两笔忽然而得,方为入微。

对立式 折花式 聚坐式 对语式 醉扶式把书式 倚石式

注释:

①玷:白玉上面的污点。

②值:遇到。盘桓:留恋在一个地方,逗留,徘徊。

③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泛指青山。藜:草名,嫩叶可吃,茎老可作拐杖。向山:向慕山林。《山海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 濯:洗。

④罾: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渔网。趺:同“跗”,脚背。 跏趺:佛教徒的一种坐姿。双脚交叠而坐。

⑤阮:一种弦乐器,四根弦。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故名“阮咸”,简称“阮”。 ⑥蹇:指驴。策蹇,骑驴。 ⑦曳:拉,牵引。 ⑧肩舆:抬轿子。

⑨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30/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原文】:

春郊滚马式双马饮泉式负驴式 山水中鸟兽各式:

此种虽属细事,然所关者甚大。

如要画春,春画不出,第画一鸣鸠乳燕①,非春而何?

如要画秋,秋画不出,第画一飞鸿宿雁,非秋而何?然此犹于山树,可以分别者也②。 至要画晓,晓画不出,第画栖鸟出林,吠厖守户③,非晓而何? 要画暮,暮画不出,第画鸡栖于埘④,禽藏于树,非暮而何?

将雨则鸠鸣,将雪则鸦阵,以及牛马知上下风之类,画中生动,全然在此。 白羊行卧式牧牛行卧式 双鹿式卧犬式鸣鹿式吠犬式 飞鹤式双鹤式鸣鹤式 双燕颉颃式⑤栖鸟式 飞鸦式栖鸦式云鸦式 柳荫鸲鹆式⑥鸣鸡式鸡雏式

飞雁式汀洲鹭浴式竹栏养鸭式平沙宿雁式春水泛鹅式⑦

注释:

①第:只;仅仅。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②犹:如同。

③厖:通“尨”。长毛狗,泛指狗。 ④埘:古称在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

⑤颉:鸟往上飞。颉颃:鸟向上向下飞。飞上为颉,飞下为颃。 ⑥鸲鹆:鸟名,又叫“八哥”。全身黑色,能模仿人说话。 ⑦汀洲:水中小平地。

【原文】 穿插画屋法:

凡山水中之有堂户,犹人之有目也,人无眉目则为盲癞①,然眉目虽佳,亦在安放得宜。眉目不可少,正不可多者,假若有人通身是眼,则成一怪物矣。画屋不知审其地势与穿插向背,徒事层层相叠,何以异是?吾故谓凡房屋画法,必须端详山水之面目所在,天然自有结穴②。大而数丈之画,小而盈寸之纸,其安置人居,只得一处两处。山水有人居,则生情;庞杂人居,则纯市井气。近日画中安顿庐舍妥帖者,仅有数人耳,此数人外,山水虽工,而其所画人居,非螺蛳精则小儿垒土为戏者,全无结构。往姚简叔作画,即黍粒大屋一二间③,亦必前后相通,曲折尽致,有山顾屋、屋顾山之妙,可谓善于学古者也。

所谓眉目者,门户则眉,堂奥其目也。眉宜修,故墙宜委曲环抱;目不宜过露,故内屋宜敛气含虚。其式有二,上式宜于平地,下式则因山垒茸矣④。余仿此。

墙屋正面式山斋层耸式

水槛两岸相对画法抱山面水诸细瓦屋式湖心筑亭有桥可通式

或竹中,或桐下,书屋独耸,四面开窗,面面有景画法。高轩独支三面环水画法 此处或滃以丛树,或枕以石壁,皆可。山凹桃柳中置此,以收远景。层轩面水画法 楼殿正面画法楼殿侧面画法楼阁高耸以收远景法 平屋虚亭,画于水边林下,楚楚有致。

乡间村落,多以平屋丛脊中耸危楼峻阁,可以观获,可以扪云⑤。

31/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三间交架瓦屋远露殿脊法两间交架瓦屋 茅屋两间平置法茅屋一间画法茅屋两间斜置法

读书池馆式园居石墙极朴而其间亭阁极华式远望钟鼓楼式

栈阁宜画于蜀道及俯江绝壁之下。汛地斥候,江景中最宜河房式夏景村庄茅屋式中,于近窗设有遮阴在地。 画门径式:

山中人,不必历其堂奥始见幽闲也,须于门径间早望而知为有道之庐,使人起三顾想,如此方为能手。 乱石叠虎皮墙门法柴门画法砖墙门画法 老树土墙画法修竹柴门画法

柴扉藤罩,石磴草埋,瓦比断鳞,壁如龟坼⑥。于极荒茫中有极生动之气,惟王叔明擅场(长)。凡画雨景雪景可用之。

以破笔画屋极古雅,然惟于苍漭写意山水中始宜位置之。 两正一侧屋堂画法丁字画堂法 石侧树底露出三家后门法

自门内反画出门径法,然必须四围有树,层层遮掩。 村野小景法:

琼楼玉宇,固所以居神仙,而豆棚瓜架清绝之地,亦复不让神仙。故于楼台后即次之以村野小景,以见作画犹宜于淡处多着眼,勿袭勿拘。凡天地间所有之物,皆可为我剪裁入画。

豆棚式斥候式⑦ 花架式水关式

正面城门画法侧面城楼画法或环江,或抱山因势筑城画法 庐舍四拥城廓画法台上筑台极细小楼阁画法工细结顶小楼阁画法

此三式系极小而极精工者,细画中择用之.城邑门屋全露式寺观及宫殿极小极细结构式寺观由山门至大殿楼阁层层全露式

此五式极小而有结构者,或隔山,或对江,远景中择用之。画远望平居四列式池馆廓庑,高低顾盼,首尾连络式画远望村落层层勾搭式远望城楼式

注释:

①癞:毛发脱落的。

②结穴:居家讲究风水,中国风水学论穴,来自人体脉络穴位的比拟。认为“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穴又引申为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溆萦回,“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之一区域点。结穴就是它的最佳点。 ③黍粒: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一黍即一分。 ④茸:草初生的样子。 ⑤扪:按,摸。

⑥壁如龟坼:墙壁裂开似如乌龟壳的花纹。

⑦斥候:侦察,候望,瞭望敌情的哨楼。“候”亦作“堠”。

【原文】:

画桥法:

绝涧陡崖,以桥接气,最不可少。凡有桥处,即有人迹,非荒山比。然位置各有宜忌。石薄而脊,凸隆如阜者①,吴浙之桥也。桥上架屋压以重石柱,而防奔湍相啮者②,闽粤之桥也。更有危梁陡耸者,宜于险壑。薄石横担者,宜于平沙。他可类推。

吴山越水宜设此桥此二桥势宜置矶头林下

江南近城廓者,其桥平坦,便于车舆,率如此③。瓯闽间④,桥上悉有屋。此桥宜设于园榭

桑间篱落,浅巘平田,居人随意横杓⑤,便于妇子,非上可以过车马,而下可以行舟楫者⑥,板桥之势略计有

32/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四:

平板桥宜于杏花杨柳羊板桥式蜂腰板桥宜于山河近岫⑦。驼峰桥画宜于近江支港,水虽小而实可行舟者。 曲板桥宜于回波曲水,因势倚石。齿缺板桥,宜于古镇荒塘,寒村积雪。

水磨画法:

惊湍急如奔马中设此,便觉飞流溅沫,皆可借住山人,驱使机心,正不必尽忘。凡画想景全要生动,惟动则生矣。亭覆水车式

井亭式宜画于道旁树下,以待游人憩息⑧。

桔槔画法:秧针绿满,杏酪红深,携老挈幼,连袂而攀龙骨车⑨,歌声辍而复起,东作佳境实无逾此。

注释: ①阜:土山。 ②啮:咬。 ③率:大概,大略。 ④瓯:浙江温州。 闽:福建。

⑤巘:大小成两截的山。

杓:古代指北斗柄部的三颗星。意为居家可以任意选择门的朝向。 ⑥楫:划船用的桨。借指船。

⑦岫:《尔雅》上说:“山有穴为岫。”峰峦亦称岫。 ⑧憩:休息。

⑨桔槔:一种汲水的设备。酪:食品杏仁酪。

挈:携,带领。袂:衣袖。连袂:同行。东作:春耕生产。

【原文】:

欲收远景,须筑层楼;欲收层崖叠嶂、千丘万壑,非复寻常之远景,必须高塔,使人望之而有手扪星辰、气吞河岳之概。所谓山势不全,将以人力补之是也。刘松年辄喜为之。

辟支石塔式琉璃八宝塔式废塔式无顶塔式

远塔式钟楼式寺门式栅栏寺门式塔铃语月,寺钟吼霜,于万籁俱寂中,有此清冷声响,空林古径,点缀其间,使人生世外想。

画楼阁诸法:

画中之有楼阁,犹字中之有《九成宫》、《麻姑坛》之精楷也。笔偏意纵者,未尝不栩栩以为第不屑屑事此。果事此则必度越古人,及其操笔,而十指先已蚓结,终日不能落点墨。故古人中即放诞如郭恕先,以寻丈之卷,仅得其一洒墨乱作屋木数角,可谓漫无法则矣,一旦而操矩尺,累黍粒而成台阁,则弃桷欂栌以讫罘罳①,无不霞舒风动,毫发可数,层层折折,可以身入其境也,绝非今人可及之功。乃知古人必由小心而放诞,未有放胆而不小心者,岂可以界画竟曰“匠气”,置而不讲哉?夫界画,犹禅门之戒律也,学佛者,必由戒律进步,则终身不走滚,否则涉野狐。界画洵画家之玉律②,学者之入门。

平台崇楼式起挑飞翚四面皆正台阁式③远殿式

重轩列陛殿式 回廊曲槛宫式 平台式远亭式 九曲十八面亭式

雕栏玉榭式宫府门第式 工细桥梁式阶陛式 泊船开船式渡船

双帆齐挂船载酒船雨景渔艇

江船:此上彼下,扬帆撑篙,各用气力,以见长江有上下风也。 捕鱼罾宜画于平沙丛苇④,与落雁宿鸥争汀烟江月。 抵岸式叉鱼式捕鱼式

33/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峡船:宜画于川景三峡,以百尺倒挽奔流,断不可画于吴越平波间。 大罾

湖船式:宜于波光如练,湖瀫未起时⑤,载酒寻诗。 橹船:宜于月下及葭菼中,使人见之如闻欸乃⑥。 巨舰:宜于江海波涛中,扬帆破浪,有顷刻千里之势。 大小风帆,远近择用撒网船渡客船

持竿击楫,不必尽露全身,于芦中柳下一为点缀,自有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妙。然亦须看所画之地方,地方若促,全然横画一舟,上下塞满,有何妙处?故只宜露手露尾,有余不尽之为妙也。

几席屏榻诸式:⑦ 既画亭榭,安得使之空洞无物?必须几席可凭可藉。画此等物固不可太工,工则俗;亦不可太无法,无法则紊。仅有山水绝佳,居停颇雅,而其中一二服御殊不相称,未免白璧微瑕也。大凡屋左折则几榻亦宜左折;屋右折几榻亦宜右折。以侧面合侧面。大而盈尺,小而分评⑧,其法皆然

注释:

①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叫黍子。蜀黍,即高粱。玉蜀黍,即玉米。 桷:方形的椽子。

欂栌:即斗栱。柱子上承梁的方木。

讫:完结,终了。罘罳:一种屋檐下防鸟雀的网。 ②洵:诚然,实在。玉:敬辞。 律:法则;规章。《易·师》:“师出以律。 ③翚:羽毛五采的野鸡。

④门第:家族的地位。陛:宫殿的台阶。罾: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⑤瀫:水名。即衢江。在浙江省境内。

⑥欸乃:摇橹声。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⑦几:古代摆在座前的小桌子。席:座位。

屏:屏风:挡风用的家具。榻:狭长而低的坐卧用具。。

⑧居亭:寓所。御殊:天子所用衣服车骑之物。此处应指日常所用的器具。 盈:满;有余;多出。评:计算。

【原文】:

摹仿各家画谱 横长各式

陈扶摇序:

是集出自前贤秘本,兼出鹿柴先生苦心。始于丁巳春,成于巳未寒(冬),历四十余月而方告竣。其中议论确当,临摹详晰,固画学之金针。至若镌刻神巧,渲染精工,诚艺林之宝玩也,赏鉴者幸①无泛涉轻置焉②。

武林陈扶摇识。

注释:

①幸: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幸运。

②泛:广泛;一般。涉:到;经历。置:安放;放弃。泛涉轻置:浮浅翻看之后搁置一旁。

【原文】:

巨然《横山图》

李龙眠《峡江图》杜少陵诗 唐六如画并诗夏圭画法李崆峒诗 倪云林法李君实诗

黄子久《富春山图》萧云从仿 梅花道人法豁堂拟 马遥父法徐文长诗

34/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荆浩《雪栈图》杜少陵诗 米元章法高房山学 郭河阳法 黄子久法

李长蘅画

沈石田《碧梧清暑图》 渐江画 杨龙友画

薛稷《玩波图》韩昌黎渚亭诗 徐文长画并诗

李营丘《梅花书屋图》 程端伯画 宫纨式 王安节序

《书·顾命》体格庄穆也①,昌黎仿而为《画记》,则化庄穆而为奇逸,纸上骑士跃跃,此善于学古者。李北海②曰:学我者桎。北海犹不欲后人学己③,正恐不善学者留针砭耳④。余闲窗偶笔,竟若溪上桃花,不能禁其流出人世。自兹以往,不善学我我滋惧⑤,即善学我我益滋惧⑥。何以故?不善学我因以桎还我;善学我必遭巧窃,并不能剩还我桎矣。

秀水王安节题⑦。

注释:

①纨扇也称作团扇,形状为圆形,也有长方形和六角形的,扇子的中间置一长柄,便于人们把握。 顾命:本为《尚书》篇名,取帝王临终遗命之意。后指天子的遗诏。

②李北海:唐代书法家李邕(678~747)。字泰和,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 ③桎:束缚犯人的刑具。此处指成规。

④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后发展为九针,故泛称针刺与砭刺出血以治病的方法为针砭。比喻规诫过失。 ⑤滋:更加。加多,增益。惧:害怕。 ⑥益:更加;更。

⑦王安节:王概(1645~约1710),字安节,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久居江宁(今南京)。

【原文】: 拟刘松年法

胡长伯画

徐青藤诗俪以唐六如画 李公麟仙山楼阁图 高季迪诗西湖蓝瑛画 李咸熙画王摩诘诗 王叔明画 米友仁画吴彦高诗 倪云林画并诗

郭宗丞画萧云从仿 折扇式 沈心友序

寒家蓄古人翰墨颇多①,而长蘅此册最为赏鉴家所珍重。今王子扩而充之②,发前人所未发,尤为仅事。昔仓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③,为其泄天地之秘也。是书行世,得无又泄天地之秘欤④!克庵沈心友谨识⑤。

李营丘枯树图石谿学 范宽画周贺诗

黄子久碧溪青嶂图盛伯含临

35/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米元章画高房山仿董其昌书 雷鲤画并诗

文与可画孟东野诗 柯九思画并诗

王叔明画高启天池石壁诗

苏东坡枯木竹石图徐文长临并诗 王摩诘画并诗

注释:

①寒:贫困。谦称自己的家。寒家,我家。 ②王子:指王概。

③昔仓颉造字,而天雨粟夜鬼哭:《淮南子》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记载。因有了汉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了文字,生产能力增强;汉字的产生揭开了天地的奥秘,使中华民族智慧增强,鬼神从此难以主宰人类的命运了。 ④得无:莫不是,该不会。欤:文言助词,表示感叹。 ⑤克庵:沈心友字克庵。

【原文】:

增广名家画谱

巢勋跋

余幼时即喜作画,东抹西涂,莫衷一是。至二十余,始受业于子祥先生之门。先生嗜古成癖,蓄古人真迹甚多,余因得纵观各家用笔用墨之道。既有所得,乃请命于先生曰:“先生齿尊德重,名震寰区,盍将树石勾皴诸法①,画成一帙而传乎?”先生因出《芥子园画传》示之,余展读之,见其中树石勾皴之法,无不从昔贤名迹中来,且笔法严整,议论发明,益信前贤用心之苦,足以启示后学。余以为有此奇书传世,我道可以不衰矣。先生慨然曰:“子之所道,诚与吾相印以心也。第原书久已罕睹②,坊刻谬误失真,若得此书重刻行世,庶几嘉惠后学③”。准拟付梓,而先生邃归道山④。今先生之嗣孙益卿茂才⑤,能承先志,将此书付诸泰西石印⑥,以展孝思,并增辑海上名人画稿数十家附于后,众善兼收,无美不备,俾揣摩风气者有所取资焉⑦。余免栗师志之克成,又幸初学之得其阶梯也。爰特书其缘起云⑧。光绪岁次丁亥中秋⑨,鸳湖松华馆主子余巢勋跋⑩。

注释:

①齿尊德重:年高德重。寰区:犹寰宇。盍:何不。

②帙:书一函为一帙。发明:发挥,有所创见。第:只是;但是。 ③庶几:但愿,表示希望。嘉惠:施以恩惠。

④付梓:交予刻板印刷,即付印。归道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⑤嗣:继承人。

⑥泰西:犹言极西,旧时用以称西方国家。一般指欧美各国。 ⑦俾:使。省:检查;察看。取资:凭借。

⑧免栗:勉励。克成:按期完成。爰:于是。缘起:事情的缘故。 ⑨岁次:岁星每年所在的星次和干支。也叫年次。丁亥:公元1887年。

⑩巢勋:清末画家张子祥的学生,字子余,号松道人,又号松华馆主,浙江嘉兴人。画学张熊,工山水,并能花鸟。临摹《芥子园画传》石印行世。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芥子园画传》都是以胶版单色印成的普及本,是1960年版重印的,不仅没有色彩,也没有浓淡墨的效果,这是最大的遗憾,也是初学中国画临摹画谱需要留心的。但老一辈的画家如齐白石、潘天寿、林风眠等都是从临摹《芥子园画传》起家的。

《芥子园画传》每集前都有《画学浅说》,用简短的文字来介绍中国画论及画史中有关绘画的理论和技法问题。例如第一集《山水谱》介绍了“六法”、“六要”、“六长”、“三病”、“十二忌”、“三品”、“分宗”、“重品”、“成家”、“能变”、“计皴”、“释名”、“用笔”、“用墨”、“设色”等。这些《画学浅说》,有的为编者自己撰写,有的是摘抄古今名家画论画法。个别段落具有哲学意味。有的以述说画理为主,兼顾技法;有的以述说技法为主,内含画论。古代贤明

36/37

芥子园画谱(一)文字说明

的人做事、作画都是遵循某种规律、法则,讲究方式方法的。初学画的人必须从老师处、从古今名画中、从自己的学习和创作实践中,逐渐掌握绘画的一般规律和种种具体的技法。

关于有法与无法的关系,《芥子园画传》指出“无法非也”。石涛说:“无法则于世无限焉。”意思是说作画也像做任何事一样,如果不遵守一定的法则,那就意味着不受任何限制,那就是“无法无天”了。石涛说:“古之人未尝不以法为也。”意思是说古代贤明的人做事(包括作画)也都是遵循某种规律、法则,讲究方式方法的。“有法”与“无法”要辨证地统一起来,从发展变化中看待有法与无法。初学画的人必须从老师处、从古今名画中、从自己的学习和创作实践中,逐渐掌握绘画的一般规律和种种具体的技法。画家掌握了某种规律和技法之后,必须继续发现和探索新的规律和技法。要从古今名画中进行探索,还要从大自然中、从生活中进行再探索。在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主客观的表现中统一有法与无法。

中国画一直在变,《芥子园画传》说“人物自顾、陆、展、郑,以至僧繇、道元一变也。山水则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这一段精辟的论述,高度地概括了山水画发展变化的关键点,现在的美术史及教科书都以它为依据展开论述的。绘画有一般的、统一的规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画学古训是不变的,对“气韵生动”的要求也是不变的,而具体的画法却是应当变的。

《芥子园画传》对于用笔、用墨的论述相当简要深刻。“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云影明晦,即谓之无墨。”这只是就山水画而言的。其实,中国画都要求有笔墨的。南齐谢赫“六法”论,只提“骨法用笔”,可惜没讲如何用墨。五代的荆浩在《笔法记》中首先把用笔和用墨同时提出来。笔墨相依为用。“有笔”的含义有几个层次:首先,既用笔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又用笔表现“骨力”、“骨气”,要有力。其次,把从书法中所学到的用笔功夫运用到绘画中去。再次,用笔要有变化。用笔要讲究点、勾、皴、擦之法,有轻重、疾徐、曲直、干湿、方圆、偏正、顺逆等等变化。

用笔不但要写形,而且也要表现神采,关键是:“寓刚健于婀娜,行遒劲于婉媚”。(沈宗骞语)从结果上看,“笔”是用毛笔蘸墨或色在纸、绢上画出的笔痕,它必须极具骨力、极具功力、极具力度感,有黄宾虹的“五笔说”:平、圆、留、重、变。从过程上看,中国画的用笔,要有“抑扬顿挫”,要有“一波三折”,要有丰富的变化,但又要藏于“运笔”的过程之中,应是起有锋、转有折,放要留得住,收要提得起,画出的笔要“杀”纸。

墨法,要学会用浓墨、淡墨、泼墨、积墨、焦墨、破墨、飞墨。这是要借助别的画谱来解决的,如《黄瓜园画谱:山水册》,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或用丘挺编著《山水画笔墨技法详解》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7/3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