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习题集

上层——泡沫

中层——浆液或浆液脓性 下层——坏死组织 气味

痰恶臭味:肺脓肿、支扩或晚期肺癌合并厌氧菌感染 6.痰色

黄色痰:呼吸道感染

绿色痰: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白粘丝痰:白色念珠菌感染

红色痰:血痰(支扩、肺TB、肺Ca)铁锈色痰(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 ) 7.痰量

一般每口痰约1~2 ml

<10 ml/天 : 为无痰(-) 10~50 ml/天 : 少量咳痰(+) 50~100 ml/天 : 中等量咳痰(++) >100ml/天 : 大量痰(+++) 痰量增多见于肺脓肿、支扩、慢性肺结核、肺泡癌等

咯血 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口咯出

下列情况不属咯血:

1.喉以上部位(口腔、咽、鼻)出血 2.肺内出血,但未咳出者

3.上消化道出血误吸入呼吸道再咳出者 【临床表现】 1、年龄:

青壮年:肺结核、支扩、二尖瓣狭窄;40岁以上长期吸烟:肺癌 2、咯血量的估计:

少量:每日咯血量 <100 ml; 中量:每日咯血量100~500 ml, 大量:每日咯血量>500 ml或(100~500 ml/次) 3、颜色与性状

鲜红色:肺结核、支扩、肺脓肿、出血性疾病。 铁锈色:肺炎球菌性肺炎、肺泡出血 砖红色胶冻样:克雷伯杆菌肺炎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 咯 血 呕 血

基本疾病 支扩,Tb,肺炎,肺癌,心脏病等 PU,急性胃粘膜病变,肝硬化,胃癌等 出血先兆 喉痒,胸闷,咳嗽 恶心,上腹不适,呕吐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状 出血物性状 鲜红,混有泡沫与痰液,呈碱性 棕黑或暗红(鲜血),混食物残渣,呈酸性 出血后情况 有血丝痰,无黑便(除非将血咽下) 无痰,柏油便持续数天 头痛

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1、发病情况a急性起病伴发热:感染性疾病; 急剧持续头痛伴意识障碍无发热: 颅内出血; 反复发作性或搏动性头痛:血管性头痛; 慢性头痛进行性加重:颅内占位病变; 青年慢性头痛多为肌紧张性疼痛

2、头痛部位: 单侧:偏头痛

全头痛:全身性疾病或颅内感染 3、头痛程度与性质

剧烈: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刺激征 轻、中度:脑肿瘤

搏动性:高血压、血管性头痛 电击样痛或刺痛:神经痛 紧箍感:肌肉紧张性头痛 4、头痛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

清晨加重:颅内占位病变、鼻窦炎 晚间发作:丛集性头痛 脑肿瘤头痛:持续性 5、加重或缓解因素

咳嗽、喷嚏、摇头、俯身可使颅内高压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颅内感染性头痛、脑肿瘤头痛加重 眩晕

指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感觉。

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也可由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1、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指内耳前庭至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病变. 梅尼埃病、迷路炎、内耳药物中毒、 前庭神经炎

2、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小脑、大脑等病变。常见颅内血管性疾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 3、其他原因眩晕 晕厥

亦称昏厥,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1、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单纯性晕厥(血管抑制性晕厥): 迷走神经反射; 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 颈动脉窦综合征; 排尿性晕厥; 咳嗽性晕厥。 2、心源性晕厥:心排量突然减少

3、脑源性晕厥:脑血管或脑供应血管循环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 4、血液成分异常: 低血糖、 换气过度综合征、重症贫血、高原晕厥 抽搐与惊厥

抽搐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抽动或强烈收缩。 当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阵挛性时,称为惊厥。

意识障碍

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意识、感觉及运动)受损引起。 1.嗜睡:病理性睡眠,能唤醒,简单回答,停止刺激又入睡。

2.意识模糊: 能保持简单精神活动,语言不连贯、有错觉、幻觉,定向、思维障碍。

3.昏睡:病理性熟睡,对痛刺激有躲避反应, 高声呼唤有睁眼动唇,醒时应答含糊 或答非所问。 4.昏迷: 意识障碍最严重阶段,表现为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分三阶段: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 对声、光无反应,痛刺激仍有痛苦表情和躲避。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吞咽反射和眼球运动存在。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刺激均无反应,对强刺激可有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

运动

(3)深昏迷:意识全丧失,肌肉松驰,深、浅反射消失,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常见昏迷的病因:A.(脑血管病) E.(精神神经病) I.(传染病) O.(中毒) U.(尿毒症) 低.(低血糖) 低.(低血K+、Cl-) 糖.(糖尿病) 肝.(肝性脑病) 暑.(中暑) 5.谵妄(delirium)

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中枢活动失调。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 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临床上见于感染性发热、颠茄类药物或酒精中毒、肝性脑病等

胸痛

牵涉痛(放射痛) 内脏病变, 除患病脏器疼痛外,还引起远离该器官的体表发生感觉过敏或痛觉. 特点:定位明确,疼痛剧烈 【临床表现】 1.部位:

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单侧;带状疱疹 、肋间神经痛:支配区;心绞痛、心梗:心前区、胸骨后,可放射左肩、臂;主动脉夹层:胸背部,放射至腰、腹;膈下脓肿、膈胸膜炎:患侧下胸,放射肩、颈部;食管纵隔疾病:胸骨后 2.性质:

带状疱疹:持续刀割样、烧灼痛; 肋间神经痛:阵发、刺痛、灼痛;心绞痛、心梗:压榨样、窒息感;自发性气胸、干性胸膜炎:撕裂痛;食管炎:灼热痛;肿瘤:闷痛 3.影响因素及持续时间

自发性气胸:屏气、剧咳、用力诱发,持续性 胸膜炎:深呼吸、咳嗽加剧,持续性

食管炎: 进食时加重,持续性食管炎服抗酸药可缓解 心绞痛:劳力加重,阵发性 心肌梗死:持续性 腹痛

1.疼痛部位

与脏器位置一致:胃、十二指肠病(中上腹)肝胆疾病(右上腹) 小肠(脐周);阑尾炎(麦氏点) 结肠、盆腔疾病(下腹); 牵涉痛:胰、胆(放射腰背) 2.疼痛性质及程度

因病、因人而异:(急剧、隐袭) 消化性溃疡:烧灼痛、隐、钝痛;胃肠穿孔:刀割样、剧痛; 急性胰腺炎:刀割样、绞痛,持续剧烈;胆石、泌尿结石:绞痛、剧烈; 胆道蛔虫:钻顶样、剧痛;肿瘤: 闷痛、胀痛、隐袭 3.疼痛发作的特点

呈周期性、间歇性、发作性、持续性 消化性溃疡:周期性、节律性;

胆道蛔虫病:阵发性剧痛、辗转不安、呻吟,易缓解,再发作;

急性腹膜炎:突发,持续刀割样痛,定位明确;压痛反跳痛; 肌紧张;肠鸣音消失 泌尿系结石:阵发性,间歇发作 腹腔肿瘤:持续性、进行性 .疼痛影响因素

急性胃炎、胃扩张、胰腺炎:发作前暴饮暴食史 胆囊炎、胆石症: 进食油腻食物发作 胃溃疡::进食后痛↑空腹时痛↓

十二指肠溃疡: 进食后痛↓空腹痛时↑ 胃粘膜脱垂:左侧卧疼痛↓

肝脾破裂:暴力冲击诱发

急性腹膜炎: 仰卧屈腿痛↓,腹压↑痛↑

发绀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皮肤、粘膜呈青紫色表现。毛细血管还原Hb>50g/L。 观察部位: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富部位(唇、鼻尖、甲床)。

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真性发绀)1.中心性发绀:2.周围性发绀: 3.混合性发绀: 二、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30g/L 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硫化血红蛋白含量达5g/L

呼吸困难

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用力,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发绀、端坐呼吸。 1.肺源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 由于喉、气管、大支气管炎症或狭窄所致(喉癌、气管异物、白喉等 ) 临床特点:① 吸气费力,深而慢② 可有高调吸气性喘鸣音 ③ 吸气时三凹征

(2).呼气呼吸困难 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支气管哮喘、COPD、痉挛性细支气管炎等) 临床特点:① 呼气费力,延长而缓慢② 呼气性干罗音或哮鸣音

(3).混合性呼吸困难 因肺及胸腔病变(肺实变、不张、栓塞、气胸、大量积液等)或呼吸肌麻痹(重症肌无力)影响换气,或胸廓剧痛,呼吸受限.

临床特点: ① 吸、呼气均费力② 呼吸浅、快、弱 ③病理性呼吸音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1)神经性 由于颅脑疾患(脑出血、脑肿瘤、颅脑外伤等)颅内压↑,压迫呼吸中枢,或呼吸中枢血液供应↓,功能减低(脑动脉硬化)

特点:呼吸深而慢,常伴呼吸节律异常 如:呼吸遏制或双吸气 (2)精神性:癔病,呼吸浅快,叹息样呼吸, 手足搐搦。 5.血源性呼吸困难

由于血红蛋白质、量改变,携O2能力↓

(1)重度贫血、高铁或硫化血红蛋白血症(2)大出血、休克. 特点:呼吸浅快 ,心率增快。

心悸

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也可以心率和心律都正常。可阵发性或持续性

恶心、呕吐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常为呕吐前奏。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呕吐的时间

晨起呕吐:早期妊娠、尿毒症、鼻窦炎; 晚上呕吐:幽门梗阻 2、与进食关系

餐后即呕吐:幽门管溃疡; 餐后1小时:胃张力下降; 餐后较久:幽门梗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