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生产力中的渗透性要素)

11、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2)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 1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关系

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两部分构成。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其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4、国体和政体及其关系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

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 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 政体为国体服务, 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15、二者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6、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17、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18、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 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9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