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题

【137556】 人类面临的经济难题是因为“欲望无限”与“资源稀缺”的矛盾,为了解决稀缺问题,就要进行艰难的选择、替代,选择就是“取舍”。 问题:(1)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减少欲望而不是发展生产,增加产出来解决稀缺问题吗? (2)有没有不稀缺并可以免费获得的东西?

(3)怎样做到公平?在什么东西面前我们人人平等? (4)为什么在稀缺物品领域没有绝对平均的分配或消费?

答案: (1)个人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欲望,相对地增加自己的幸福和满足,解决稀缺难题,其依据是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但人类整体不能依靠减少欲望实现幸福最大化。因为,人类的需要是多样化的、递进上升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发展生产、增加效用是解决稀缺问题的唯一出路。价格是由资源和物品的稀缺性决定的,物品供给越稀缺,价格越高。所以,价格是稀缺的函数,“物以稀为贵”,稀缺定价能够更好地解决人类稀缺问题。(5分)

(2)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免费地、无成本地、非竞争性地获得。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百万富翁。当物品匮乏或稀缺时,药品、饮水、食物、空气可以价值连城。西方曾经有人愿意用千万巨资换取年轻10年;国外有被判无期徒刑、深陷牢狱的犯人愿意用10万美元购买阳光牢房;中国也有人愿意花数万元一平米抢购江景水岸房产项目。我们个人不用支付过多的成本与生俱来地可以得到健康、阳光、和平、自由、平等、空气,在公共领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5分)

(3)当有些东西不那么稀缺时,我们并不珍惜。平等、自由离我们那么近,我们是那么的富足、幸福。我们从一出生就追求平等、自由,但人们对眼前的、唾手可得的、可平均地获得的、无竞争性的、别人无法剥夺的、每天围绕我们周围的最该珍视的平等、自由、和平与宁静却视而不见(人们最需要的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和平、秩序、公共卫生与安全、公共广播和电视、数理化知识、气象预报、阳光空气、蓝天、夜晚、星星月亮、花草林木、山山水水、完美多样化人生等等)。

在充裕面前人人平等。在忽视眼前可以平等获得的公共物品的同时,人们却不断地、义无反顾、趋之若鹜地、甚至满怀绝望地在只有通过生产和创造才能得到的幸福满足的稀缺性经济世界中(排他性和竞争性私人物品)去追求平等、自由。竞争性和排他性天然地排斥平等和自由而代之以形式的平等而事实上、内容上的不平等,在经济世界中,约束条件是稀缺(排他),任何获取和成果都要求支付成本(不能自由地、无成本地索取)。几千年人类历史变迁,从来就没有发现真正平等的理想国。计划经济下每个理性人都大话、假话、高调、有意无意、潜意识里力争多获取少付出,人们力图从结果中竞争、从再分配中获益,忽视从生产、交换、效率中实现最大化。(5分)

(4)稀缺是人类最大约束。人们曾经尝试从稀缺(排他)世界中追求平等与自由,想远离经济世界,试图把稀缺性私人物品改造成公共物品,采用计划、命令、层级组织、集中控制稀缺资源方式,希望平均地、公平地像消费、使用公共物品一样消费使用稀缺物品。结果,不能公共占有、平等消费的、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被 “公共占有、私人利用”、“共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被竞争性地私用(腐败、不公平、低效、浪费)。当生产与消费、得到与付出脱节时,平等就变成了平等地挨饿。在稀缺物品领域,没有约束、完全自由的、绝对平均的分配或消费,只能是人类的噩梦。在稀缺世界里,追求效率才能真正解决稀缺问题,做大蛋糕才是人间正道。(5分) 答案

2、论述题 【137552】 经济学来源于经济,为什么?

答案: 经济学来源于真实的经济世界,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普通实施房屋租金管制,在加尼福利亚、纽约、伯克利实施租金管制是为了穷人租得起房子,但人们很快发展,愿意出租房屋和盖房建房的少了,对房屋进行维护修缮的激励下降了,对低价房屋的需求却大幅度上升,排队、短缺、黑市交易出现了。瑞典经济学家林德贝克说:在很多情况下租金管制似乎是除了爆炸之外,目前所知道的摧毁一座城市最有效的方法。(10分) 经济学家还发现,很多企业都会在亏损的情况下继续营业,原来企业把总成本中的固定成本看成“沉没成本”,短期中投下去,就无法收回,所以,只要经营中能收回新投入的边际成本就要继续营业,他们在经营活动中不是一开始就算总账,而是在边际上算投入与产出,固定投入作为沉没成本,过去的事就先让它过去,每一次经营行为,只要收益大于变动成本,就义无反顾地向前走。经济学家还发现,当你用更多的时间阅读经济学时,必须减少学习英语,数学、上网、睡觉的时间。同学,如果你困了,马上上床,现在你的边际需要应该是睡觉—经济学马上变得不重要了。(10分) 答案

3、判断题 【137029】 破案率上升表明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4、计算题 【144989】 琳达1小时可以读80页经济学书,她还可以1小时读100页心理学著作。她每天学习8小时。请计算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

答案: 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花两小时,(5分)两小时可以阅读200页心理学著作。(5分)所以,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阅读200页心理学著作。 答案

5、计算题 【137550】 如果年收入5万元,纳税20%,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50%,请计算一个有6万元年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答案: 当收入总额为6万元时,平均税率=(5×20%+1×50%)/6=25%;(4分)

边际税率=50%(6分) 答案

6、判断题 【137028】 大规模广告宣传,增加了消费需求并提高了美国生活水平。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7、论述题 【137554】 讨论不同约束下,人的行为特征:

(1)一个预期寿命只有60岁的人与一个预期寿命1000岁的人的行为特征或表现。 (2)讨论“59岁现象”。

答案: (1)相对于预期寿命60岁的人,因为受益于基因技术、预期寿命1000岁的人,他不再会感到人生短暂、时间有限了、他或许计划用200年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睡够几百年,恋爱几百年,交换中讨价还价几十年,用100年工作而耗费300年学习、娱乐、消费。总之,他会成为一个特别没有时间概念、贴现率极低、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级怪人,一个追求完美,乐于“试错”和吃后悔药的外星人,一个不知选择、机会成本为何物的性情中人。(10分)

(2)59岁现象“特征”:有的急躁、“不耐”,他们是不计后果追求高回报的风险喜爱者;有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船到码头车到站”,是人没退休心已退休的“风险厌恶者”。59岁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激励机制使然。缺乏制度约束会促使其冒险追逐利益,上演最后疯狂。硬规章制度约束使其服役到最后一天。(10分) 答案

8、多项选择题 【137011】 资源配置是解决( )的问题。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答案: A,B,C 答案

9、简答题 【137547】 简要说明基本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答案: 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当今世界上有两种基本的经济制度: 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即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4分)

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即通过中央计划决定生产什么产品以及这些产品的生产数量、利用何种方法进行生产和生产出的产品分配给谁的问题。这种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发挥集中的优势,缺点是缺乏效率。(4分)

当然,在现实经济中,许多国家并非采用纯粹的市场经济制度或计划经济制度,往往是二者的结合,并且大多数国家倾向于市场经济制度。(2分) 答案

10、简答题 【137034】 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资源使用的效率和资源总量的变动。

答案: 如果社会以有效率的方式解决了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那么社会稀缺资源得到了充分使用,资源使用是有效率的。(4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意选择一点,此时,社会充分利用了生产资源,线内的点表明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最充分的使用。(2分)线外的点表示资源达不到。(2分)资源总量和生产能力的变化表现为曲线上下移动。(2分) 答案

11、判断题 【137023】 第一个不等于第七个。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12、多项选择题 【137015】 引发经济学上“边际革命”的经济学家有( )。 A. 英国的W·S·杰文斯

B. 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人L·瓦尔拉斯

C. 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 D. 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 E. 英国的大卫·李嘉图

答案: A,B,D

答案

13、计算题 【137549】 你的英语成绩是90分,经济学成绩也是90分。你想使英语成绩从90分提高为91、92、93、94、95、96,就得把更多时间投在英语上而降低经济学的成绩,这样与之对应的经济学成绩是89、87、83、77、68、56。请回答你每增加一分的英语成绩的机会成本以及把英语成绩从95提高到96的边际机会成本?

答案: 使英语成绩从90分提高为91、92、93、94、95、96,每增加一分的英语成绩的机会成本分别是降低的经济学成绩1、2、4、6、9、12分;(5分)

当把英语成绩从95提高到96,这增加的最后一分的机会成本(或边际机会成本)是经济学降低12分。(5分)

【137015】 引发经济学上“边际革命”的经济学家有( )。 A. 英国的W·S·杰文斯

B. 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人L·瓦尔拉斯

C. 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 D. 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 E. 英国的大卫·李嘉图

答案: A,B,D 答案

4、简答题 【137033】 选择与资源稀缺之间的联系。

答案: 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做出选择。(3分)选择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任何选择的结果不仅会带来某种好处,又会招致一定的成本。这就意味着选择是有代价的,(3分)选择的代价由机会成本来衡量。(4分) 答案

5、判断题 【137024】 经济学是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6、判断题 【137017】 “增产可能不增收”。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7、判断题 【137029】 破案率上升表明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8、计算题 【137550】 如果年收入5万元,纳税20%,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50%,请计算一个有6万元年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答案: 当收入总额为6万元时,平均税率=(5×20%+1×50%)/6=25%;(4分) 边际税率=50%(6分) 答案

9、判断题 【137021】 市场交易能使参与交易的双方都获益,只是获益程度大小有差别。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10、判断题 【137020】 每个人的资源和时间有限,用来生产此,就不能生产彼,顾此的成本就是失彼,选择失彼最小的“顾此”,就是这个人的相对优势。薛兆丰搏士这段描述可以看作是对“比较优势原理”的简短解释。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11、多项选择题 【137011】 资源配置是解决( )的问题。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答案: A,B,C

【137025】 你享受的所有物品服务都来自资源运用,而资源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说似乎对,但不全是这样。例如,抢东西就没有成本,或者说成本低,至少抢东西比买卖成本低。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137009】 对今天的经济学家思想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经济学家是( )。 A. 马尔萨斯和加尔布雷斯 B. P·萨缪尔森和西蒙斯

C. 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曼

D. 亚当·斯密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答案: D 答案

2、计算题 【144989】 琳达1小时可以读80页经济学书,她还可以1小时读100页心理学著作。她每天学习8小时。请计算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

答案: 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花两小时,(5分)两小时可以阅读200页心理学著作。(5分)所以,琳达阅读160页经济学著作的机会成本是阅读200页心理学著作。 答案

3、计算题 【137550】 如果年收入5万元,纳税20%,超过5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50%,请计算一个有6万元年收入的人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答案: 当收入总额为6万元时,平均税率=(5×20%+1×50%)/6=25%;(4分) 边际税率=50%(6分)

答案

4、多项选择题 【137014】 西方经济学里,分别完成了两次大的综合或折中的经济学家是( )。

A. 阿弗里德·马歇尔 B. 卢卡斯

C. P·萨缪尔森

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E. 大卫·李嘉图

答案: A,C 答案

5、单项选择题 【144983】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资源配置 B. 资源利用

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D. 国民收入的决定

答案: A 答案

6、论述题 【137551】 经济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什么独特之处?

答案: (1)经济学家不仅观察“看得见的东西”,还依靠逻辑分析和描述“看不见的东西。”例如,价格上升会降低需求量,经济学家说,价格上升也会刺激供给量,当公民“免费”获得现代国家的政府提供的公共福利时,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政府是不会赚钱的,它只是花钱,公共福利来源于公民纳税,个人可以搭福利便车,但作为整体无法搭别人的便车,纳税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在监狱里吃住不要钱,似乎可以白白享用“免费午餐”,其实,丧失的是自由和外面精彩世界的机会。你上大学的成本是学费、杂费和努力,但经济学家说,更大的成本是你放弃的工作机会及其潜在收益。(5分) (2)普通人以为选择就是涉及“生存与毁灭”、“野兽与美女”、“大炮与黄油”、“幸福与痛苦”、“公平与放弃”、“天堂与地狱”,经济学却说大多数选择是在边际上进行,不是“有与无”的选择,而是“多与少”的边际选择。比如,衣与食的选择不是裸体就餐,纱食锦衣或者饱食布衣的选择,如果被问到我们能接受多少污染时,大多数人会说:一点都不要,但经

济学家却说,当减少污染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进一步减少污染就是浪费,就是在消灭财富。有了边际分析方法,我们明白民以食为天,虽然食物比娱乐更有价值,但当人们温饱实现以后,更多的资源,边际上的一元钱,继续地、不作权衡地花在食物上就是愚蠢的。通常总量(比如总收益与总成本)不能成为我们选择和行动的准则,只有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才是我们采取行动的准则,一个馒头充饥,第八个馒头致病,胸前衣袋上插支钢笔代表有文化,插两支表示学问大,插三支、四支就变成修钢笔的了。“ (5分)

(3)普通人愿意看到,动机与行为、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经济学家不问动机。不看你说的,只看结果,不管你说的多么好,你必须行动,必须首先帮助别人才能获取收入,先利他才能利己。只有劳动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市场需要你的产品时,你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获取相应的收入,比尔·盖莎赚取了巨量财富是因为他帮助了许多人,为别人提供了巨大财富。(5分)

(4)普通人鄙视自私、自利、忽视价格和交换,而经济学家却重视利已心和交易,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因为市场唤起了他们的利已心并激励他们供给美味佳肴(亚当·斯)。(5分) 答案

7、多项选择题 【137011】 资源配置是解决( )的问题。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答案: A,B,C 答案

8、判断题 【137019】 人的思想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千差万别,而付诸行动时,人的行为却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因为前者不承担代价,后者却要付出成本。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9、论述题 【137556】 人类面临的经济难题是因为“欲望无限”与“资源稀缺”的矛盾,为了解决稀缺问题,就要进行艰难的选择、替代,选择就是“取舍”。 问题:(1)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减少欲望而不是发展生产,增加产出来解决稀缺问题吗? (2)有没有不稀缺并可以免费获得的东西?

(3)怎样做到公平?在什么东西面前我们人人平等? (4)为什么在稀缺物品领域没有绝对平均的分配或消费?

答案: (1)个人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欲望,相对地增加自己的幸福和满足,解决稀缺难题,其依据是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但人类整体不能依靠减少欲望实现幸福最大化。因为,人类的需要是多样化的、递进上升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发展生产、增加效用是解决稀缺问题的唯一出路。价格是由资源和物品的稀缺性决定的,物品供给越稀缺,价格越高。所以,价格是稀缺的函数,“物以稀为贵”,稀缺定价能够更好地解决人类稀缺问题。(5分)

(2)许多东西我们可以免费地、无成本地、非竞争性地获得。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百万富翁。当物品匮乏或稀缺时,药品、饮水、食物、空气可以价值连城。西方曾经有人愿意用千万巨资换取年轻10年;国外有被判无期徒刑、深陷牢狱的犯人愿意用10万美元购买阳光牢房;中国也有人愿意花数万元一平米抢购江景水岸房产项目。我们个人不用支付过多的成本与生俱来地可以得到健康、阳光、和平、自由、平等、空气,在公共领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5分)

(3)当有些东西不那么稀缺时,我们并不珍惜。平等、自由离我们那么近,我们是那么的富足、幸福。我们从一出生就追求平等、自由,但人们对眼前的、唾手可得的、可平均地获得的、无竞争性的、别人无法剥夺的、每天围绕我们周围的最该珍视的平等、自由、和平与宁静却视而不见(人们最需要的公共物品主要包括:和平、秩序、公共卫生与安全、公共广播和电视、数理化知识、气象预报、阳光空气、蓝天、夜晚、星星月亮、花草林木、山山水水、完美多样化人生等等)。

在充裕面前人人平等。在忽视眼前可以平等获得的公共物品的同时,人们却不断地、义无反顾、趋之若鹜地、甚至满怀绝望地在只有通过生产和创造才能得到的幸福满足的稀缺性经济世界中(排他性和竞争性私人物品)去追求平等、自由。竞争性和排他性天然地排斥平等和自由而代之以形式的平等而事实上、内容上的不平等,在经济世界中,约束条件是稀缺(排他),任何获取和成果都要求支付成本(不能自由地、无成本地索取)。几千年人类历史变迁,从来就没有发现真正平等的理想国。计划经济下每个理性人都大话、假话、高调、有意无意、潜意识里力争多获取少付出,人们力图从结果中竞争、从再分配中获益,忽视从生产、交换、效率中实现最大化。(5分)

(4)稀缺是人类最大约束。人们曾经尝试从稀缺(排他)世界中追求平等与自由,想远离经济世界,试图把稀缺性私人物品改造成公共物品,采用计划、命令、层级组织、集中控制稀缺资源方式,希望平均地、公平地像消费、使用公共物品一样消费使用稀缺物品。结果,不能公共占有、平等消费的、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私人物品被 “公共占有、私人利用”、“共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被竞争性地私用(腐败、不公平、低效、浪费)。当生产与消费、得到与付出脱节时,平等就变成了平等地挨饿。在稀缺物品领域,没有约束、完全自由的、绝对平均的分配或消费,只能是人类的噩梦。在稀缺世界里,追求效率才能真正解决稀缺问题,做大蛋糕才是人间正道。(5分) 答案

10、论述题 【137554】 讨论不同约束下,人的行为特征:

(1)一个预期寿命只有60岁的人与一个预期寿命1000岁的人的行为特征或表现。 (2)讨论“59岁现象”。

答案: (1)相对于预期寿命60岁的人,因为受益于基因技术、预期寿命1000岁的人,他不再会感到人生短暂、时间有限了、他或许计划用200年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睡够几百年,恋爱几百年,交换中讨价还价几十年,用100年工作而耗费300年学习、娱乐、消费。总之,他会成为一个特别没有时间概念、贴现率极低、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级怪人,一个追求完美,乐于“试错”和吃后悔药的外星人,一个不知选择、机会成本为何物的性情中人。(10分)

(2)59岁现象“特征”:有的急躁、“不耐”,他们是不计后果追求高回报的风险喜爱者;有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船到码头车到站”,是人没退休心已退休的“风险厌恶者”。59岁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激励机制使然。缺乏制度约束会促使其冒险追逐利益,上演最后疯狂。硬规章制度约束使其服役到最后一天。(10分) 答案

11、简答题 【137032】 简述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

答案: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3分)这条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在生产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生产两种产品的最大可能。(2分)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产品数量是有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即它反映了资源稀缺对社会可以提供商品数量的限制。(5分) 答案

12、判断题 【137023】 第一个不等于第七个。 答案: 正确

13、论述题 【137555】 背景材料:上网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非常普遍。如果每个学生每天上网2小时,这大概相当我们每天除睡觉吃饭以外可以用于学习时间的五分之一左右。如果平均每人每天的上网时间达到5小时左右,可以支配的时间就不足半天了。观察发现,在考试期间,学生的上网时间会明显减少,大概每天只有不足一小时。 问题:(1)什么是机会成本?

(2)如果每天上网2小时,收益250个单位;看电影2小时收益280个单位,为看电影(票价)付出的成本为50个单位。请问:上网和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分别是多少?正确的选择是看电影还是上网?

答案: (1)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是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5分) (2)上网的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0+放弃的看电影净收益=0+(280-50)=230个单

位;(5分)

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货币代价+放弃的上网净收益=50+(250-0)=300个单位;(3分)

看电影的经济利润=280-(250+50)=-20;(2分) 上网的经济利润=250-230=+20。(5分) 所以,正确的选择是上网。(10分)

【137040】 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征税将( )。 A. 部分由销售者承担 B. 部分由消费者承担 C. 全部由消费者承担 D. 全部由销售者承担

答案: C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137037】 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会( )。 A. 涨价,总收益增加 B. 涨价,总收益不变 C. 降价,总收益减少 D. 降价,总收益增加

答案: D 答案

3、论述题 【137588】 房地产的价格。

背景材料:我们知道,京广沪深杭等大城市的房价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最小城市中平均房价是每平方米1 000-3 000元,而在中心城市,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15 000元左右,最贵的地段的豪华写字间可以达到每平方米50 000元左右。如果你能在北京的海淀区拥有一套住房,利用出租得到的租金足以应付在不太远的地区购买更大面积住房的付费。 问题:(1)解释什么叫地租、租金和准租金?它们的共同点何在?并说明租用楼房的费用属于租金范畴吗?

(2)为什么普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房价差别如此之大,试用经济学的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 (1)地租就是厂商使用地主的土地所必须支付给地主的报酬。租金和准租金是对地租概念的扩展。(2分)

对于一种特定资源而言,在供给固定的条件下,需求决定这种资源的价格。由于这种价格类似于地租(率)的决定,因而租金被用来泛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价格,而不只局限于土地。当固定不变的含义由长期推广到短期时,租金概念又被进一步推广到准租金。准租金是指短期内固定不变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率)。所以,地租、租金、准租金的共同点是供给固定,需求(稀缺)定价。租用楼房所付的费用应属于租金的范畴。(5分) (2)根据土地的价格使土地租金的资本化,与土地租金成正比,我们实际上可以得到,楼房的价格不过是楼房租金的资本化。(5分)

根据要素市场理论,楼房的租金应该是由楼房所能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的。实际上,租金是与租用的楼房所能创造的利润成正比的。因为普通城市的经济落后,商业发展的空间很小,需求不足,所以在这里开设商店等,所能创造的利润十分有限,甚至会亏损,所以其楼房租金很低,而在中心城市,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在这里开设商店或创办公司、工厂,可能会获得巨大的利润,所以其房租也必然很高。(5分)

根据简单的“资产价格=年资产收益/利率”模型,房价与其租金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3分) 答案

4、判断题 【137564】 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5、单项选择题 【137038】 均衡价格随着( )。 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答案: D 答案

6、论述题 【145005】 谷贱伤农。

背景材料:谷贱伤农描述的是: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不仅不增加反而减少了。情况似乎更糟,为了增加收入,没有其他技能或者不愿意离开土地的农民就会尽量增加产量以便在不利的市场竞争面前能有一个好的结局。然而,这种努力最终并没有带来多大回报,在解决了温饱之后试图使得生活得到更大改善的农民仍然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

与此相联系,大量开垦荒地,过度放牧等,已经使得产量增加速度放慢,同时与生态环境有关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庆幸地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正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1)为什么农民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2)面对着这种恶性循环,你对政府有什么建议吗?

答案: (1)这种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2分)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增加,从而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下降。但是由于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因而价格下降造成的需求量或销售量增加并不大。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3分)

(2)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并不是单一的一个农民的问题。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也就是说,在这一问题上,市场出现“失灵”的特征,(5分)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可供选择的措施包括:减少耕种;减少农民负担,增加农民直接补贴;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等。(10分) 答案

7、多项选择题 【137561】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需求弹性越大,销售收入越大

B.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 C.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则降价可以扩大销售收入 D. 如果商品富有弹性,则降价可以提高利润

E. 如果商品为单位弹性,则价格对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答案: B,E

8、判断题 【137569】 只要不考虑外生变量,均衡一定会出现并稳定下来: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求缺口越来越小,直到供求相等,形成稳定均衡,这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

答案: 正确

9、单项选择题 【137035】 某商品的原料价格上涨,则该商品( )。 A. 供给曲线右移 B. 供给曲线左移 C. 需求曲线右移 D. 需求曲线左移 答案: B

10、单项选择题 【137036】 企业产品价格的上升将引起( )。 A. 劳动的供给增加 B. 所用的投入量减少 C. 边际产量增加 D. 边际收益增加 答案: D

1、单项选择题 【137037】 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会( )。 A. 涨价,总收益增加 B. 涨价,总收益不变 C. 降价,总收益减少 D. 降价,总收益增加

答案: D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137035】 某商品的原料价格上涨,则该商品( )。 A. 供给曲线右移 B. 供给曲线左移 C. 需求曲线右移 D. 需求曲线左移

答案: B 答案

3、计算题 【137584】 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60-2P,供给函数为Qs=-30+3P。求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答案: 由均衡价格等式:Qd=Qs,即,60-2P=30+3P,可解得均衡价格Pe=6,均衡产量Qe=48。(2分)

又因有需求价格弹性公式为Ed=-dQ/dP×P/Q,供给价格弹性公式为Es=dQ/dP×P/Q。(3分)

根据所给出的供给和需求函数表达式及所求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可以计算出均衡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25,供给的价格弹性为0.375。(5分) 答案

4、多项选择题 【137560】 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 A.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B. 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C.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价格的关系 D. 收入弹性描述的是收入与需求量的关系

E. 交叉弹性就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答案: A,D,E 答案

5、判断题 【161896】 供求决定价格,供应相对于需求越是稀缺,价格越高,反之价格越低。“物以稀为贵”。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6、计算题 【137583】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答案: (1)由均衡价格等式:QD=QS,即,50-5P=-10+5P,可解得均衡价格Pe=6,均衡产量Qe=20。(5分)

(2)同理,由均衡价格等式:Qd=Qs,即,60-5P=-10+5P,可解得均衡价格Pe=7,均衡产量Qe=25。(5分) 答案

7、单项选择题 【137039】 正常利润是( )。 A. 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B. 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C. 隐性成本的一部分 D. B和C都对

答案: D 答案

8、判断题 【137565】 价格是商品之间交换的比例,出现货币以后,各种商品的交换比例通过货币表现出来。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9、多项选择题 【147105】 均衡价格就是( )。 A.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D. 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E. 需求大于供给时的价格

答案: A,B,C 答案

10、论述题 【137588】 房地产的价格。

背景材料:我们知道,京广沪深杭等大城市的房价远远高于中小城市。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最小城市中平均房价是每平方米1 000-3 000元,而在中心城市,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15 000元左右,最贵的地段的豪华写字间可以达到每平方米50 000元左右。如果你能在北京的海淀区拥有一套住房,利用出租得到的租金足以应付在不太远的地区购买更大面积住房的付费。 问题:(1)解释什么叫地租、租金和准租金?它们的共同点何在?并说明租用楼房的费用属于租金范畴吗?

(2)为什么普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房价差别如此之大,试用经济学的原理加以说明。

答案: (1)地租就是厂商使用地主的土地所必须支付给地主的报酬。租金和准租金是对地租概念的扩展。(2分)

对于一种特定资源而言,在供给固定的条件下,需求决定这种资源的价格。由于这种价格类似于地租(率)的决定,因而租金被用来泛指具有固定供给的一般资源的价格,而不只局限于土地。当固定不变的含义由长期推广到短期时,租金概念又被进一步推广到准租金。准租金是指短期内固定不变的资源或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益(率)。所以,地租、租金、准租金

的共同点是供给固定,需求(稀缺)定价。租用楼房所付的费用应属于租金的范畴。(5分) (2)根据土地的价格使土地租金的资本化,与土地租金成正比,我们实际上可以得到,楼房的价格不过是楼房租金的资本化。(5分)

根据要素市场理论,楼房的租金应该是由楼房所能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的。实际上,租金是与租用的楼房所能创造的利润成正比的。因为普通城市的经济落后,商业发展的空间很小,需求不足,所以在这里开设商店等,所能创造的利润十分有限,甚至会亏损,所以其楼房租金很低,而在中心城市,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在这里开设商店或创办公司、工厂,可能会获得巨大的利润,所以其房租也必然很高。(5分)

根据简单的“资产价格=年资产收益/利率”模型,房价与其租金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3分) 答案

1、简答题 【137580】 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答案: (1)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3分)

(2)对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3分)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富于弹性的产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2分)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2分) 所以,从提高生产者收入的角度来讲,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答案

2、判断题 【137577】 假定已知某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P=4,现在需求曲线左移,新的均衡价格将会等于或小于4。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3、判断题 【137568】 定价太低,商品会供不应求,因为,低价剌激需求量而抑制了供给量,买者竞争必然使价格上升,商品的价格与人们对它的需求量成反比、与人们对它的供给量成上比。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4、计算题 【137586】 假设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函数为:LS=-6+2W,LD=9-0.5W。W为工资(单位:元),L为工人数(单位:万人) 试计算:(1)当劳动供求均衡时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劳动量;

(2)若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为9元,有多少人愿意工作?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失业量? (3)假定代替最低工资规定的是政府同意厂商每雇佣一个工人就向厂商补贴3元,计算均衡条件下新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劳动量及政府的补贴额。

答案: (1)当劳动供求均衡时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劳动量(W=6元,万人)。2分)

(2)若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为9元,有12的万人愿意工作;对劳动力的需求量4.5万人;失业量万人(,,,失业量7.5)。(2分)

(3)假定代替最低工资规定的是政府同意厂商每雇佣一个工人就向厂商补贴3元,新的均衡工资为6.6,均衡劳动量为7.2万人,政府的补贴额为21.6万元。(,,得,;(4分) 政府的补贴额3*7.2万人=21.6万元)。(2分) 答案

5、判断题 【137575】 为某商品大做广告使对该商品的需求沿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6、判断题 【137566】 某种商品对人越有用、越重要,价格就越高。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7、简答题 【137581】 某城市大量运输的需求价格弹性经估算为1.6,城市管理者为增加大量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增加还是降低?

答案: 运输价格应该降低。因为大量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约为1.6,即其需求富于弹性。(5分)而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于销售者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若某种商品活劳务的需求是富于弹性的(缺乏弹性的),则降低价格将为销售者带来较多的 (较少的)收入,而提高价格会使销售者的收入较前减少(增加)。因此这里为了 增加富于弹性的大量运输的收入,应当降低运输价格。(5分)

答案

8、多项选择题 【147105】 均衡价格就是( )。 A.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D. 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E. 需求大于供给时的价格

答案: A,B,C 答案

9、多项选择题 【137571】 生产要素的需求( )。 A. 是引致需求

B. 具有共同性的特点 C. 是消费者的行为 D. 是生产者的行为 E. 是直接需求

答案: A,B,D 答案

10、判断题 【137570】 有人说: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会上升,涨价使需求减少,供给增加,这又导致价格下降,结果,价格始终是不变的。同样,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降价使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又会导致价格上升,价格又回到从前。所以,无论供求状况如何,商品的价格都不会改变。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说得对吗?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1、论述题 【161901】 奢侈品的需求。

背景材料:1899年,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批评家凡勃伦对消费享乐主义进行了彻底研究,出版了一本名为《有闲阶级论》的书,阐述了一种“摆阔气”的消费理论。凡勃伦的观点是,随着财富的扩大,驱动消费者行为的已经越来越既非生存也非舒适,而是要获得“人们的尊重和羡慕”。因而,出现了“摆阔气”的消费理论。这种消费是消费品代表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阶层,表示教养和品位。

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在我国出现了一个暴富阶层,对这个消费群来说,商品价格越高越具有吸引力。他们会选择最昂贵的商店、酒店,吃饭动辄上万元,他们就是把消费作为身份和地位的一种代表,商品价格越高越能体现其地位,或者说越奢侈,越能体现其地位,就在北京近郊,有一个富商花了600万买了一栋别墅,然后说别墅盖得不好,轻易的将别墅炸掉,要重新找人设计建造。 并且统计数字也表明,如果这些暴富阶层出入的地方的商品进行降价,在很短的时期内销售额可能会增加,但在长期内就会失去这些顾客。 问题:(1)根据所学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说明这些商品需求曲线的形状。

(2)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下列商品需求的变化情况:奢侈品、正常商品、低档品。

答案: (1)上述现象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5分)由于这类商品的特殊性,当其价格上升时,其收入效应是正的,并且非常大,虽然替代效应为负,但其绝对值小于收入效应,所以其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5分) (2)随着收入的增加,上述奢侈品的需求会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超过收入的增长;(5分)正常品的需求也会增加,而低档品的需求则会减少。(5分)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144985】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 A.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B. 边际效用为正 C. 边际效用为负 D. 边际效用为零

答案: D 答案

3、简答题 【137604】 简要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答案: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曲线加以表示。如图:

图中给出了消费者消费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因而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3分)另一方面,由于总效用是在此之前的所有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因而只要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就会逐渐增加。当商品的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不再增加,即达到最大值。(2分)边际效用出现负数值时,总效用开始递减。(5分) 答案

4、单项选择题 【137043】 当价格和收入既定时,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 C 答案

5、论述题 【137613】 举例说明企业如何根据需求价格弹性、边际效用原理实现价格歧视。

答案: (1)当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做出更大程度的反应时,我们说该商品富有弹性。例如,价格下降20%,需求量增加50%;(4分)

(2)弹性、效用与价格歧视。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可能记得:在驾校学车,交规、考杆、路考,那时候不像今天这么规范,要不断地送礼、请教练吃饭,越往后弹性越小,边际效用越大,付出的银子越多,最后,领驾照时可能会被敲诈去不少银子。虽然人家没有学习过西方经济学,也不知道马歇尔说过“一辆汽车中的第四个轮胎要比前面三个的效用大”。但人家确确实实运用了“需求价格弹性降低,边际效用增加”原理制定不同的歧视价格;(4分) (3)边际效用定价与成本无关。成本相同的垄断产品,企业却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用户的效用评价差异以不同价格销售给不同的人,就是价格歧视。根据弹性和效用定价--(歧视价格),通常与成本无关。

IBM曾经推出高价的激光打印机和低端的低价打印机,二者除了价格不同外,唯一的区别是低端产品加入了一个芯片使得它的速度比高端产品慢些。也就是说,为了价格歧视,低端产品的真实成本更高;酒吧里,电视的高度被调到便于一边看足球一边大口喝啤酒的合适高度---啤酒销量增加而调整电视机高度并没有带来成本而增加啤酒的效用;很多饭馆的菜很咸就是为了卖饮料,有的酒吧提供免费咸花生就是为了卖高价清水,这都降低了水的需求价格弹性。但这都改变不了边际效用原理(MU=支付意愿),企业也不断地在运用边际效用定价和弹性定价。(4分)

(4)优惠券是打折券还是涨价券?如果针对的客户是低需求弹性的产品或客户。打折券往往是涨价券——把售卖特定信息传递给用户增加了成本,引来低需求价格弹性的人当然会涨价,而且涨价幅度可能很大。亚马逊网上卖书,向穷人发放减价券而向富人们发放涨价券,亚马逊网上卖书差别定价试验被消费者知道后,引来网上的口诛笔伐;(4分) (5)电信营运商提供的各种优惠套餐就是根据弹性和效用进行歧视性的差别定价系列产品。在美国电力公司把以弹性和效用为依据歧视性的差别定价系统发挥到极致——每家每户的电表根据电力需求和供给变化自动生成“实时电价”,这套系统使得用户在基准用电量基础上根据价格不断调整自己的用电需求量,一些大型用户消减了60%的用电量。现在美国有

超过1600万用户都在用这种计价方式。(4分) 答案

6、计算题 【137608】 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55元,全部用于购买食品和衣服,食品和衣服的价格分别为5元和10元。已知两类商品对张某的边际效用值如下表所示,问张某购买食品和衣服各多少?

答案: 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i/Pi=λ,可以由两类商品的边际效用值和价格求得MUf/Pf以及MUC/PC,如下表所示:5分)

MUf/Pf=MUc/Pc时,张某可以选择购买3个单位食品、1个单位衣服,或者购买5个单位食品、3个单位衣服,或者购买6个单位食品、5个单位衣服。考虑到张某只有55元的收入,所以第三种选择不可能实现(支出为80元,超过55元),而第一种选择并没把收入全部用完(支出为25元),这样,第二种选择为最佳(支出为55元,正好等于其收入)。 所以,张某应该买5个单位食品和3个单位衣服。(5分) 答案

7、单项选择题 【161893】 下面哪种情况指的是边际效用?( ) A. 消费两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3个效用单位

B. 消费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6.5个效用单位

C.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个效用单位,即增加了3个效用单位

D. 消费三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4个效用单位

答案: C 答案

8、多项选择题 【137589】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 A. 总效用不断减少

B. 每单位商品增加的总效用减少 C. 边际效用递减

D. 边际效用总大于零 E. 边际效用会小于零

答案: B,C,E 答案

9、计算题 【137610】 假定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X和Y,X的边际效用函数为:,Y的边际效用函数为:,消费者的货币收入M = 40,并且,,那么消费者的最佳消费组合应是怎样的?(提示:多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消费者均衡原则)

答案: 根据多种商品数量选择的消费者均衡原则有(40-5X)/5=(30-Y)/1(3分)和40=5X+Y;(2分)联立解出X=3;Y=25。(5分)

【137505】 若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处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 A. 最低点 B. 左端 C. 右端

D. 无法确定

答案: B 答案

2、论述题 【203841】 你可能经常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每到寒暑假时,学校里的部分风味餐厅都会有好几家停止营业,而只留下学生食堂或职工食堂继续供餐。而其它地方的餐馆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

答案: 上述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予以解释。(2分) 经营一家餐馆或餐厅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2分)

固定成本是指餐馆房屋的租金、厨房设备、桌子、盘子、餐具等等,这些成本是不随就餐人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称为固定成本;而另外一些成本是随就餐人数而不断调整的,包括购买食物的成本、厨师和服务员的工资、营业税支出等,这些属于可变成本。在一家餐厅决定是否营业时,必须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对比情况出发,当营业收入可以弥补全部成本并能有所盈利时,餐馆当然会选择继续经营。但是,是不是说如果餐馆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全部成本,餐馆就一定停业呢?实际上不是这样,还要看营业收入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对比情况,只要经营的收入大于可变成本,餐馆就会继续营业。(4分)

例如,某餐馆的收入函数为TR=10Q,固定成本为78,问:当Q=8,TC=90时,应该继续营业吗?(4分)

回答是应该营业。因为,虽然算总账是亏损的(80-90=-10),但总变动成本(90-78=12)

贡献的利润是正的,即总变动成本贡献的利润=80-12=68,所以,应该继续营业。(4分) 就学校的餐厅或学校附近的餐馆来说,就餐的主要是学生,所以在寒暑假期间,其顾客一般会非常少,以至于其收入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所以这些餐厅在暑假期间一般都会停止营业,而其它地方的餐厅则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4分) 答案

3、简答题 【137642】 简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答案: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5分)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5分)。 答案

4、多项选择题 【137615】 厂商利润最大化是指( )。 A. 成本既定下的产量最大 B. 产量最大 C. 成本最小

D. 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 E. 价格最低

答案: A,D 答案

5、计算题 【137650】 假设某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3+4Q+80,当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290。试求总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函数。

答案: 由于MC=dTC/dQ(2分)

所以TC=∫MC·dQ=∫(3+4Q+80)dQ=+2+80Q+A,其中,A为任意一常数。 又,当Q=3时,TC=290 所以+2×+80*3+A=290 A=5(4分)

总成本函数为TC=+2+80Q+5 根据总成本函数可得:

可变成本函数为VC=+2+80Q(2分)

平均成本函数为AC=TC/Q=+2Q+80+5/Q。(2分)

答案

6、判断题 【137641】 因为,P=MC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MC由P来代替时,MC曲线就表现为价格和产量之间的正向关系,相当于厂商的供给曲线,当MC被看作是厂商的供给曲线时,是在MC与AVC交点之上。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7、单项选择题 【137506】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答案: C 答案

8、判断题 【137620】 边际收益递减是因为,仅投入一种生产要素,所能利用的其他要素越来越少,故边际收益递减。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9、计算题 【137647】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2Q+P=6,求P=2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企业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答案: 已知:2Q+P=6当P=2时,Q=2,代入点弹性公式:Ed=-(dQ/dP)*(P/Q)。(5分)

需求价格弹性Ed =1/2。

所以,Ed<1,需求缺乏弹性,企业应该采取提价策略才能扩大销售收入。(5分) 答案

10、简答题 【137645】 试述规模经济及其原因。

答案: 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2分)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称为内在经济。(2分)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2分)

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称为外在经济。(2分) 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加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与更好的人才,从而使产量与收益增加。(2分) 答案

11、判断题 【137631】 企业使其利润最大化意味着使其亏损最小化?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12、判断题 【137624】 只要总产量上升,边际产量一定为正,反之为负。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1、判断题 【137632】 当企业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代点低于其价格时应该立即关门。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2、判断题 【137629】 企业使用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显成本。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3、判断题 【137621】 边际产量(收益)与总产量(收益)的关系类似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4、简答题 【137642】 简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答案: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5分)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5分)。 答案

5、判断题 【137628】 生产函数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6、判断题 【137622】 边际产量始终小于平均产量。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7、判断题 【137635】 固定成本与产量变动无关,变动成本只与产量变动有关。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8、计算题 【137647】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2Q+P=6,求P=2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如果企业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答案: 已知:2Q+P=6当P=2时,Q=2,代入点弹性公式:Ed=-(dQ/dP)*(P/Q)。(5分)

需求价格弹性Ed =1/2。

所以,Ed<1,需求缺乏弹性,企业应该采取提价策略才能扩大销售收入。(5分) 答案

9、判断题 【137626】 规模收益递减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10、判断题 【137625】 边际收益递减是因为规模收益递减。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11、多项选择题 【137616】 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 A. 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 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支出

C. 厂房及设备折旧等不变生产要素引起的费用 D. 长期固定不变的成本

E.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支出

答案: B,C,E 答案

12、论述题 【203841】 你可能经常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每到寒暑假时,学校里的部分风味餐厅都会有好几家停止营业,而只留下学生食堂或职工食堂继续供餐。而其它地方的餐馆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

答案: 上述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成本理论予以解释。(2分) 经营一家餐馆或餐厅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2分)

固定成本是指餐馆房屋的租金、厨房设备、桌子、盘子、餐具等等,这些成本是不随就餐人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称为固定成本;而另外一些成本是随就餐人数而不断调整的,包括购买食物的成本、厨师和服务员的工资、营业税支出等,这些属于可变成本。在一家餐厅决定是否营业时,必须从营业收入和成本的对比情况出发,当营业收入可以弥补全部成本并能

有所盈利时,餐馆当然会选择继续经营。但是,是不是说如果餐馆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全部成本,餐馆就一定停业呢?实际上不是这样,还要看营业收入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对比情况,只要经营的收入大于可变成本,餐馆就会继续营业。(4分)

例如,某餐馆的收入函数为TR=10Q,固定成本为78,问:当Q=8,TC=90时,应该继续营业吗?(4分)

回答是应该营业。因为,虽然算总账是亏损的(80-90=-10),但总变动成本(90-78=12)贡献的利润是正的,即总变动成本贡献的利润=80-12=68,所以,应该继续营业。(4分) 就学校的餐厅或学校附近的餐馆来说,就餐的主要是学生,所以在寒暑假期间,其顾客一般会非常少,以至于其收入不足以弥补可变成本,所以这些餐厅在暑假期间一般都会停止营业,而其它地方的餐厅则一般不会发生这种情况。(4分)

【137656】 当厂商依据市场供求变化来改变自己的产量时,意味着( )。A. 该厂商是一个价格接受者 B. 该厂商是一个价格制定者 C. 该厂商是一个垄断者 D. 该厂商调整不了产量

E. 该厂商是一个完全竞争企业

答案: A,E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137512】 下列行业在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 A. 卷烟 B. 水稻 C. 汽车 D. 飞机

答案: B 答案

3、判断题 【144984】 垄断企业始终能依靠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 4、判断题 【137660】 完全竞争厂商的P=AR=MR。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5、单项选择题 【137511】 所谓“囚徒困境”指的是在涉及两方的简单博弈中( )。 A. 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做决策,结果是没有输赢 B. 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做决策,结果是一方输一方赢

C. 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做决策,结果是双方都得到了最好结果

D. 双方都独立按照自己的利益做决策,结果双方都没有没有得到最好结果

答案: D 答案

6、论述题 【144991】 有色金属、能源、钢铁、农业、物流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零售业、饮食业、文化和娱乐业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被归入不同的市场结构。根据竞争与垄断的程度,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 试比较或总结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的不同。

答案: (1)完全竞争也称纯粹竞争,是理论假设中的一种市场结构,具有如下特征:①为数众多的小规模的买者与卖者;②产品同质;③自由进出该行业;④完全信息与交易成本为零。(5分)

(2)垄断市场是市场结构中的极端情况,具有以下特征:①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产品;②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③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5分)

(3)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产品间具有很大的替代性;市场上卖主很多,可以对市场施加有限的影响,是价格的影响者;企业间的联合控价虽有可能但很困难,每个企业在作决策时都认为对其他企业不会产生影响,从而其他企业不会作出任何反应,即自我感觉是独立的;厂商的生产规模较小,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5分)

(4)寡头市场的特征:①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每个厂商的行为都会对其他厂商(寡头)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③寡头间可能不是通过竞争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谋取好处;④进入市场有相当程度的限制,而且面临较大的风险。(5分) 答案

7、判断题 【137658】 完全竞争厂商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8、判断题 【137665】 在存在外部性时,企业的总成本既取决于自己的产量,也取决于行业的产出状况。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9、单项选择题 【137510】 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P=AR B. P=MR C. P=MC=AC D. P≠LMC

答案: D 答案

10、多项选择题 【137655】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 A. 是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B. 是厂商均衡决策的原则 C. 是厂商确定产量水平的依据 D. 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 E. 适用于一切市场类型

答案: B,C,D,E 答案 11、计算题 【137680】 某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80-2Q,总成本函数为TC=30+20Q,试求:

(1)该完全垄断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该完全垄断厂商遵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答案: (1)MC=20 MR=80-4Q 令MR=MC

则Q=15,P=50,π=420,(5分) (2)令MR=P=MC

可得:Q=30,P=20, π=510(5分) 答案

1、计算题 【137705】 已知某“公共牧场”的成本函数C=4+4000(其中Q为牧场上养牛的数量)牛的市场价格P=8000元且不变。 (1)净收益最大时的养牛头送? (2)4个牧民平担成本时的养头数? (3)说明“公地悲剧”。

答案: (1)求导MC=8Q,令MC=MR,8Q=8000,Q=1000头牛。(3分) (2)分摊后的MC=8Q/4,令MC=MR,2Q=8000,Q=4000头牛。(3分) (3)过度放牧,绿洲变荒滩,草地成为没有产权的公共物品。(4分) 答案

2、简答题 【137701】 消除外部性不良影响的方法?

答案: 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纠正外部影响所导致的缺乏效率。(2分)采用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科斯定理的运用:明确产权。科斯定理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开始是把产权赋予给谁,市场均衡最终都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的力量足够大,总能够是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方式加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雷托最优。很多经济生活中的实例也证明了:明确产权及其转让可使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趋于一致;(4分) 二是税收与津贴,税收与津贴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政府行为调整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使之于社会成本或社会收益相等,包括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税,数额等于该企业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给与津贴,使企业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2分) 三是企业合并。可以通过企业合并的方式,将两个企业合并成为一个,从而外部影响内部化。(2分) 答案

3、判断题 【137694】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4、多项选择题 【145114】 以下哪些情况为外部经济的表现?( ) A. 企业绿化周围绿地

B. 企业对建筑进行外部装饰 C. 居民清扫附近道路上的积雪 D. 企业排放污水 E. 居民乱扔垃圾

答案: A,B,C 答案

5、判断题 【137699】 如果对私人汽车排放征税,会减少对公共运输服务的需求。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6、多项选择题 【137691】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B. 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C. 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D. 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E. A和C正确

答案: A,D 答案

7、计算题 【137704】 假设某化工厂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600-2Q,成本函数为:Cp=3-400Q+40000。

(1)试求该化工厂获得最大利润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考虑到外部不经济问题,社会成本函数成为:Cs=4.25-400Q+40000,求社会资

源最优配置状态下的产量和价格。

答案: (1)根据需求函数,总收益函数为TR=PQ=600Q-2求导得后到:MR=600―4Q 私人边际成本函数为:=6Q―400 令=6Q-400=MR=600-4Q,则: 均衡产量为:Q=100(2分) 均衡价格为:P=400(2分)

利润=400×100―(3×1002-400×100+40000)=10000。(2分) (2)社会边际成本函数为:MCS=8.5Q―400 令=8.5Q-400=MR=600-4Q,则: 均衡产量为:Q=80(2分) 均衡价格为:P=440。(2分) 答案

8、论述题 【161898】 买卖污染许可证。 背景材料:大多数环境管制都是通过限制企业或个人排放污染物。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很有效,它并不适合所有的排放,并且,它只是政府的一种强制管制,并没有考虑到排放量和治污成本之间的关系,没有考虑到激励因素,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产生低效率。在1990年空气洁净修正法案中,美国政府发行了一定数量的许可证,用许可证及其交易来控制全国每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这一计划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许可证可以自由交易。电力产业得到污染许可证,并被允许拿它像小麦一样进行买卖。那些能以较低成本降低硫化物排放的厂商会这样做:卖出他们的许可证。另外一些需要为新工厂争取更多额度许可证的,或没有减少排放余地的厂商会发现:比起安装昂贵的控污设备或是倒闭来说购买许可证或许更经济一些。 问题:(1)解释什么是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2)外部影响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说明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导致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及解决办法。

答案: (1)根据外部影响的“好与坏”,外部影响可以分为“负的外部经济影响”、“正的外部经济影响”,也就是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5分)

(2)外部影响的存在将会导致资源配置失当,使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5分)

一般来说,当存在外部经济时,社会成本低于私人成本,而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往往会导致私人活动的水平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低水平。当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条件下,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大于社会受益,这往往会使私人活动的水平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5分)

对于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可以采取如下政策予以纠正:使用税收和津贴政策;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使用规定财产产权的方法。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确立明确的产权,外部影响的情况就不会发生。背景材料中的政策就是根据明确产权并允许交易的方式改进资源配置效率的。(5分) 答案

【137694】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2、多项选择题 【137688】 外部影响分为( )。 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E. 交换的外部经济

答案: A,B,C,D 答案

3、单项选择题 【137518】 经济活动具有外部经济性质的含义是( )。 A.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B. 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 C. 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D. 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

答案: A 答案

4、判断题 【137699】 如果对私人汽车排放征税,会减少对公共运输服务的需求。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5、多项选择题 【137691】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 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B. 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C. 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D. 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E. A和C正确

答案: A,D 答案

6、单项选择题 【137519】 公共物品消费的性质是( )。 A. 非竞争性与非排它性 B. 非竞争性与排它性 C. 竞争性与非排它性 D. 竞争性与排它性

答案: A 答案

7、判断题 【137697】 外部成本的存在会导致该产品产出水平倾向过多。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8、计算题 【137705】 已知某“公共牧场”的成本函数C=4+4000(其中Q为牧场上养牛的数量)牛的市场价格P=8000元且不变。 (1)净收益最大时的养牛头送? (2)4个牧民平担成本时的养头数? (3)说明“公地悲剧”。

答案: (1)求导MC=8Q,令MC=MR,8Q=8000,Q=1000头牛。(3分) (2)分摊后的MC=8Q/4,令MC=MR,2Q=8000,Q=4000头牛。(3分) (3)过度放牧,绿洲变荒滩,草地成为没有产权的公共物品。(4分)

1、多项选择题 【144995】 以下哪些是收入法核算的项目?( ) A. 工资和其他补助 B. 租金收入 C. 公司利润

D. 间接税 E. 折旧

答案: A,B,C,D,E 答案

2、计算题 【137728】 一国有以下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9600 总投资:1600 净投资:600 消费:6000 政府购买:1920 政府预算盈余:6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答案: (1)9600-1000=8600,因为总投资=净投资+折旧,(3分)GDP净值=GDP-折旧(3分)

(2)9600-1600-6000-1920=80,因为GDP=C+I+G+(X-M) (4分) 答案

3、判断题 【137721】 如果S=200,预算赤字为50,贸易赤字为10。则投资为160。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4、单项选择题 【137522】 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 )。 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净出口 D. 投资

答案: B 答案

5、计算题 【137727】 假定某年发生了以下经济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

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制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试求:(1)试用最终产品法计算GDP; (2)试用增值法计算GDP; (3)试用收入法计算GDP; (4)试用部门法计算GDP。

答案: (1)最终产品法GDP:40万;(3分) (2)增值法GDP:10+(40-10)=40万;(3分)

(3)收入法GDP:2.5+(10-2.5)+(40-10-5)+5=40万;(3分) (4)部门法GDP:采掘部门+加工制造部门=10+(40-10)=40。(1分) 答案

6、判断题 【137720】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于税收总额乘数。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7、计算题 【137731】 已知下列资料:(单位亿元) 投资125 净出口15 储蓄160

资本折旧50 政府转移支付100 企业间接税75 政府购买200 社会保险金150 个人消费支出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100 公司所得税50 个人所得税80。

请计算:GDP,NDP,NI,PI和PDI。

答案: (1)GDP=890亿元,(1分)

(2)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840亿元,(2分) (3)国民收入NI=NDP—公司间接税=765亿元,(2分)

(4)个人收入PI=NI—公司所得税和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支付的利息净额=565亿元;

(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收入所得税—其他非税收入=485亿元。(5分) 答案

8、单项选择题 【137525】 政府雇请公务员所支付的工资属于( )。 A. 消费

B. 投资 C. 政府购买 D. 转移支付

答案: C 答案

9、简答题 【137724】 国民收入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 GDP核算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最终产品价值又等于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的总和,因而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殖来求得当期的GDP,这就是生产法。(5分)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有投入便要收取报酬,即企业生产的价值要分解为支付给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形成要素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于是得出: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民收入核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5分

1、判断题 【137720】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于税收总额乘数。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2、判断题 【137716】 自主消费的增加将导致储蓄的增加。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3、多项选择题 【137708】 国内生产总值包含以下含义( )。 A. 是市场价值的概念

B.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C. 是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D. 是一定时期实际销售的最终产品价值 E. 计算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答案: A,B,C,E 答案

4、简答题 【137724】 国民收入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 GDP核算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最终产品价值又等于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的总和,因而可以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殖来求得当期的GDP,这就是生产法。(5分)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有投入便要收取报酬,即企业生产的价值要分解为支付给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包括工资、租金、利息、利润等,形成要素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于是得出: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民收入核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5分) 答案

5、判断题 【137717】 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同方向变化。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6、多项选择题 【137711】 支出法核算的项目包括( )。 A. 个人消费支出 B. 私人国内总投资 C. 政府购买支出 D. 净出口 E. 非公司利润

答案: A,B,C,D 答案

7、简答题 【137722】 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能是总出口?

答案: 净出口即出口产品、劳务的收入与进口产品、劳务的支出之间的差额。(5分)由于出口的产品和劳务是国内生产的,是国外部门用于购买国内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

GDP。而进口的产品和劳务是对国外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在GDP中扣除。净出口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5分) 答案

8、计算题 【137728】 一国有以下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9600 总投资:1600 净投资:600 消费:6000 政府购买:1920 政府预算盈余:6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答案: (1)9600-1000=8600,因为总投资=净投资+折旧,(3分)GDP净值=GDP-折旧(3分)

(2)9600-1600-6000-1920=80,因为GDP=C+I+G+(X-M) (4分) 答案

9、判断题 【137713】 总投资=净投资与折旧之和。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137748】 若不考虑所得税,当C=100+0.8y时,转移支付的乘数为4。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2、判断题 【137744】 边际消费倾向与投资乘数、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3、多项选择题 【137735】 关于平均消费倾向说法正确的是( )。 A. 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B. 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为正数

C. 收入很低时,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

D. 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也不断增加 E. 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 A,B,C 答案

4、判断题 【137758】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均衡稳定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属于均衡移动分析。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5、判断题 【137745】 政府国防开支增加可以提高国民收入和就业。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6、多项选择题 【137738】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假设( )。 A. 潜在国民收入不变

B. 各种生产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 C. 价格水平不变

D. 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而无限扩大 E. 利率水平与投资水平不变

答案: A,C,D 答案

7、判断题 【137750】 当不考虑所得税时,I=500亿,C=100+0.8y,均衡国民收入为3 000亿。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8、简答题 【137765】 乘数原理发生作用应具有那些基本条件?

答案: (1)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的发挥出来;(5分)

(2)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可以被利用。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投资增加并不会使产量和收入增加;(3分)

(3)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利用。(2分) 答案

9、判断题 【137742】 在消费函数C=100+0.8(Y-T)中,(Y-T)是可支配收入,而100为自主消费。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10、判断题 【137743】 在可支配收入中,边际消费倾向为0.4,则边际储蓄倾向必定小于0.4。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137529】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储蓄”(S=I),是指( )。 A. 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 B. 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

C. 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 D. 事后投资等于储蓄

答案: C 答案

12、计算题 【137773】 已知:C=50+0.75Y,I=150,试求: (1)均衡的收入、消费、储蓄和投资各为多少?

(2)若投资增加25,在新的均衡下,收入、消费和储蓄为多少?

答案: (1)Y=C+I=50+0.75Y+150 得到Y=800

因而C=50+0.75Y=50+0.75×800=650 S=Y-C=800-650=150I=150

均衡的收入为800,消费为650,储蓄为150,投资为150。(5分) (2)因为投资乘数k=1/(1-MPC)=1/(1-0.75)=4 所以Y=k·I=4×25=100

于是在新的均衡下,收入为800+100=900 相应地可求得

C=50+0.75Y=50+0.75×900=725 S=Y-C=900-725=175 =150+25=175

均衡的收入为900,消费为725,储蓄175,投资为175。(5分) 答案

13、判断题 【137746】 边际消费倾向为0.8时,乘数(政府支出乘数或投资乘数)为5。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1、判断题 【137790】 决定通货膨胀率的三个因素是:货币供给增长率、货币流通速度、产出增长率。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2、判断题 【137786】 2010年1月1日物价指数为100,2011年1月1日物价指数为104,则通货膨胀年4%。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3、多项选择题 【137778】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在( )。 A. 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有利于变动收入者 B. 通货膨胀不利于储蓄者,有利于实际资产持有者 C. 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D. 通货膨胀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

E. 通货膨胀不利于低收入者,有利于高收入者

答案: A,B,C,D 答案

4、判断题 【137797】 弗里德曼作为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认可菲利浦斯曲线,即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交替关系。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5、判断题 【137785】 失业率是通过失业人口除以就业人口与没有工作又正在找工作的人的和得到的。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6、判断题 【137780】 名义利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7、判断题 【137792】 菲利浦斯曲线表明,降低通货膨胀率会付出提高失业率的代价。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8、简答题 【137802】 对付通货膨胀有哪些办法?

答案: 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原因和影响等方面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在反通货膨胀方面, 各方的观点基本统一。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要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

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使之于经济增长一致。货币学派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增长率保持在某一水平上。这时,在市场上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是,有利息率、工资率、价格等自动调节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4分) (2)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紧缩性需求管理压缩社会总需求是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为了对付非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收入政策 和收入指数化的措施;(2分)

(3)供给管理。西方经济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重视与强调了社会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与分析了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失业的影响等,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给管理政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从长期看,发展生产、增长有效供给也是控制物价上涨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4分)

总之,整个在制定和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运用一种政策,而要重视各种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及配合协调。 答案

9、判断题 【137783】 “滞胀”是指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 正确 错误

答案: 正确 答案

10、判断题 【137784】 菲利浦斯曲线证明了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11、单项选择题 【137536】 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 自然失业率与经济效率关系密切 C. 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

D. 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答案: D

1、单项选择题 【137536】 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 自然失业率与经济效率关系密切 C. 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

D. 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答案: D 答案 2、单项选择题 【137533】 如果某人因为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答案: B 答案

3、计算题 【137804】 假设测定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一篮子商品只包括三种,且有下列数据: 品种 第一年价格指数 第二年价格指数 消费者第三年支出 商品A 100 150 100 商品B 100 90 300 商品C 100 120 200 求:从第一年到第二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率。

答案: 第二年的消费价格指数CPI2=150(100/66)+90(300/600)+120(200/600)=110,则π=10%。(10分) 答案

4、多项选择题 【137778】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在( )。 A. 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有利于变动收入者 B. 通货膨胀不利于储蓄者,有利于实际资产持有者 C. 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D. 通货膨胀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

E. 通货膨胀不利于低收入者,有利于高收入者

答案: A,B,C,D 答案

5、单项选择题 【137534】 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永久性失业

答案: A 答案

6、计算题 【137805】 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 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19 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200亿元的投资后,将会发生通货膨胀吗?如果发生,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答案: 投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1 000亿,使名义国民收入增加到19 800+1 000=20 800亿,超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5分)所以,会发生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5分) 答案

7、多项选择题 【13777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 B.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经济衰退

C.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下降 D.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增加 E.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使总需求水平超过总供给

答案: A,C,E 答案

8、判断题 【137784】 菲利浦斯曲线证明了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正确 错误

答案: 错误 答案

9、论述题 【137807】 背景资料:

负所得税方案是弗里德曼等人针对现行的生活最低标准而提出的一种收入政策。在现行的制度中,政府往往给定一个最低的生活标准,如果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收入低于这一标准,那么政府就给予补贴至最低标准。但是,如果这一标准较高,那么就会使得许多人选择自愿失业,从而接受政府补贴。因此,弗里德曼等人建议政府的补贴应与个人收入相挂钩。

举例来说,如果最低的生活保障费是每月280元,并且固定发放,那么所有月收入在280元以下的人都不会寻找工作。但是,如果把最低补贴与个人可以获得的收入挂钩,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例如,按月收入的50%加上280元作为最低生活保障。那么,一个月收入为200元者,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就是380元。由于他已经获得了200元,这时政府只需要再补贴给他180元。可见,尽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了,但政府的补贴却减少了。由于这种制度类似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即在一个人收入中扣除一个纳税收入乘以税率,只是这里是在最低收入之上加上收入乘以一个税率或者说是扣除了负的税收,因而被称为负所得税方案。 需要指出,这项措施不是用来医治通货的,只是一种收入政策措施。 问题: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通常有哪些?

答案: 在西方降低通货膨胀的主要方式有: (1)用制造衰退降低通货膨胀率

根据价格调整方程式,可以发现,当需求高于潜在产量时,存在使价格上涨的压力;当需求低于潜在产量时,存在使价格下跌的压力。因此,可以借助于财政或货币政策手段人为制造衰退来减少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这种方式主要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5分) 在实践中,通常将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称为渐近主义方式,而将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称为“冷火鸡”方式。(5分) (2)收入政策

对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往往使用收入政策,收入政策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的手段包括: 第一,直接管制价格和工资。

第二,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该手段的基本设想是,国家规定一个被认为是恰当的物价或工资的上升率,对于那些工资和价格上涨超过该比率的个人和企业,以税收的方式予以惩罚,而对于工资和价格上涨少于该比率的个人和企业,以津贴给予奖励。(10分) 答案

10、计算题 【137806】 假设某国总人口数为3000万人,就业者为1500万人,失业者为500万人,则该国失业率是多少?

答案: 劳动者总人数2000万,(5分)则失业率为500/2000=25%。(5分) 答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