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 - 习题

33. 吸收入血的砷化物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能力较强 A. 羟基B. 甲基C. 巯基D. 二甲基 E. 羧基 34. 吸收入血5价砷最易蓄积的组织是

A. 神经组织B. 脂肪组织C. 结缔组织D. 肝、肾、肺、脾 E. 骨组织 35. 3价砷在机体内蓄积量较高的组织是

A. 肝脏 B. 毛发、皮肤 C. 肺、脾 D. 肠、胃 E. 肾脏 36. 由于肝肠循环的存在,经胆汁排泄的砷被门静脉重吸收率为 A. 10% B. 20% C. 25% D. 30% E. 35%

37. 在下列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中,最易受砷的影响,从而表达异常的是 A. P53B. C-myc C. bcl-2 D. bcl-x E. bcl-1

38. 三氧化二砷进入细胞内与游离巯基结合后,选择性的激活了下列哪种物质,从而使细胞内信号传导异常

A. 腺苷酸环化酶系统B. 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 C. 丙酮酸脱氢酶系统 D. 混合功能氧化酶体系 E. 芳烃羟化酶体系

39. 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其主要机制是调控了下列哪个基因的表达 A. bcl-2 B. bax C. P53 D. bad E. C-myc

40. 下列哪种症状不是慢性砷中毒的特异性表现

A. 皮肤色素代谢异常B. 掌跖部皮肤角化C. 末梢神经炎D. 乌脚病E. 麻痹性震颤 41. 对慢性砷中毒病人有效的解毒剂是

A. 硫代硫酸钠B. 依地酸二钠C. 二巯基丙磺酸钠D. 氨基磺酸钠E. 碳酸氢钠 42. 下列成土母岩中含硒量相对较高的是

A. 沉积岩B. 花岗岩C. 变质岩D. 冰晶岩E. 火成岩 43. 下列土壤中含硒量相对较高的是

A. 棕褐土壤B. 红黄土壤C. 沙粒土壤D. 黑粘土壤E. 褐粘土壤 44. 结构中含有硒蛋白的酶是

A. 谷氨酰胺转肽酶B. 碱性磷酸酶C.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D. 丙酮酸氧化酶E. 胆碱酯酶 45. 下列几条解释中,哪一条不是硒的毒作用机制

A. 自由基形成B. 酶活性抑制C. S-腺苷蛋氨酸耗损D. 产生活性氧E. 遗传性状突变 46. 在下列症状中哪一条不是慢性地方性硒中毒的特异性表现

A. 毛发脱落B. 指甲脱落C. 皮肤湿疹D. 脚趾干性坏疽E. 运动障碍 47. 在土壤中施入下列哪种物质,可以减少植物对硒的吸收 A. 草木灰B. 碳酸钙C. 碳酸胺D. 农家肥E. 尿素 48. 在下列因素中哪一条不是克山病的致病原因

A. 环境硒水平过低B. 柯萨奇病毒感染C. 营养素失衡D. 环境硒水平过高E. 真菌污染粮食 49. 在克山病区人群膳食中,下列哪种元素可促进硒的排泄 A. 氟 B. 钼 C. 钙 D.碘 E. 锰 50. 下列哪组人群为克山病的高发人群

A. 成年男性B. 老年女性C. 儿童、生育期妇女D. 老年男性E. 婴幼儿 51. 请指出下列描述中哪一条不属于克山病的流行特征

A. 机关团体多发B. 农业人口多发C. 年度多发D. 家庭中多发E. 季节多发

52. 下列几种血清酶中哪一种不是克山病心肌酶学检验指标

A. 肌酸磷酸激酶B. 谷草转氨酶C. 乳酸脱氢酶D. 胆碱酯酶E.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53. 亚急型克山病高发年龄组人群 A. 2-6岁组儿童 B. 10-20岁组男性 C. 10-20岁组女性 D. 老年男性人群 E. 老年女性人群

54. 稳定潜在型克山病人,对诊断有意义的心电图改变是

A. T波低平B. S-T段压低C. Q-T间期延长D. 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E. S-T段抬高 55. 下列诸因素中不属于大骨节病病因的是

A. 环境硒水平过低B. 真菌毒素污染玉米C. 饮用水有机物污染严重D. 真菌毒素污染小麦 E. 环境放射性物质污染

56. 大骨节病临床症状最明显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E. 秋冬之交

57. 下列几条描述中哪一条不属于克山病的最基本病理改变

A. 骨骺板软骨破坏B. 关节面软骨结构破坏C. 骨干与骺板骨性愈合D. 广泛性骨质脱钙 E. 关节面凹凸不平

58. 下列几条生化指标中,哪一项不属于反映克山病胶原代谢紊乱的指标

A. 尿羟脯氨酸B. 尿羟赖氨酸C. 尿微球蛋白D. 硫酸软骨素含量E. 硫酸软骨素酸化程度 59. 为了预防大骨节病,应增加膳食中哪种谷物的比例 A. 小麦B. 玉米C. 大米D. 高粱E. 小米

60. 在大骨节病人群筛查中,必需拍摄X线片的部位

A. 右手(包括腕关节)B. 左手(包括腕关节)C. 左脚(包括踝关节)D. 右脚(包括踝关节) E. 右腿膝骨节

第八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1.住宅环境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A.主要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居住、学习、工作 B.主要是影响小气候

C.主要是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表现为慢性、潜在性和功能上的不良影响 D.主要是对新迁入居住的家庭成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E.主要是影响小气候、日照、采光、噪声、绿化和空气清洁状况等

2.住宅建设应遵循

A.适用、经济、方便生活、美观的原则 B.适用、经济、符合卫生要求的原则

C.适用、经济、卫生、方便生活、美观的原则

D.适用、经济、符合卫生要求、方便生活、美观的原则

E.方便生活、卫生、美观的原则

3.住宅的卫生规模是指根据 提出的住宅居室容积、净高、面积和进深等应有的规模。 A.小气候要求

B.卫生要求 C.建筑要求 D.环境保护要求

E.房间的配置要求

4.室内空气中 的含量是用作评价空气清洁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作为居室容积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A.CO2 B.HCHO C.VOCs D222Rn

5.我国《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50096-1999)》规定居室净高为 A.1.8m~2.2m B.2.0m~2.5m C.2.4m~2.8 m D.2.5m~3.0m

E.3.0m~3.5m 6.热交换可用公式:S=M土C土R-E 表示,当机体产热多于散热量时 A.S=0 B.S>0 C.S≥0 D.S<0

E.S≤0 7.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直接的指标是

A.脉搏B.皮温C.出汗量D.体温E.温热感 8.住宅室温标准一般指气湿、气流、热辐射在正常范围时,居室中央距地板A.0.5m B.1.0m C.1.5m D.2.0m

E.2.5m 9.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发生源时,该污染物的 A.室内浓度往往是低于室外浓度。 B.室内浓度往往是与室外浓度相等。 C.室内浓度往往是高于室外浓度。 D.室内浓度往往与室外浓度无关。

E.室内浓度往往与室外其他污染物浓度有关。

10.居室内的自然照度至少需要 才能基本满足视觉功能的生理需要。 A.15 lx B.25 lx C.30 lx D.75 lx

E.100 lx 11.冬季建筑施工加入的防冻剂,会造成建筑物渗出 A.HCHO B.NH3 C.NO2 D.SO2

高处的气温。 E.222Rn 12.尘螨是家庭室内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之一,常隐藏在

A.空调机冷却塔的冷却水B.淋浴器、洗衣机C.加湿器、水龙头、D.微波炉、计算机 E.床铺、家具和地毯 13.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中含有大量 等污染物。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苯、甲苯、 B.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氯乙烯、氡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氡

E.一氧化碳、甲醛、苯、甲苯、二甲苯 14.室内小气候考虑下列因素为主,除了 A.气压B.气湿C.气流D.气温E.热辐

射 15.下面是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生理指标,除了 A.皮肤温度B.有效温度C.体温

D.温热感觉E.热平衡测定 16.室内氡主要来自

A.房屋地基及建筑材料B.吸烟C.人的呼出气

D.燃料的燃烧E.家用电器 17.居室细菌学评价的最常用指标是

A.金黄色葡萄菌数B.肺炎球菌数C.细菌总数

D.白喉杆菌数E.结核杆菌数 18.居室进深与地板至窗上缘高度之比为

A.室窗系数B.采光系数C.通风系数D.室深系数

E.窗地系数

19.较长时间接触90dB(A)以上的强烈噪声,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30dB(A),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至20多小时后听力才能恢复 A.称为听觉适应 B.称为听力适应 C.称为听觉疲劳 D.称为神经性听力损失

E.称为噪声性耳聋 20.军团菌主要是通过 进入人体。 A.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

D.消化道和呼吸道E.皮肤和消化道 21.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2002)》规定要求,新风量 A.≤20 M3/h.每人 B.≥20 M3/h.每人 C.≤30 M3/h.每人 D.≥30 M3/h.每人

E.≥40 M3/h.每人

22.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规定要求,室内SO2浓度1小时均值 A.≤10mg/mB.≤0.50mg/mC.≤0.24mg/mD.≤0.60mg/m E.≤1.0ng/m

33

3

3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