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份试卷合集)重庆市涪陵区2019届九年级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word文档合集

二、(46分) (一)(10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百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以头抢地耳( ) (2)仓鹰击于殿上( ) (3)长跪而谢...之(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8.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二)(9分) 子列子穷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①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

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②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③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选自《庄子·让王》)

【注释】①无乃:恐怕,只怕,指委婉的语气。 ②拊:拍,抚摸。 ③佚:通“逸”,安逸,安闲。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3分) A. 子列子穷/欲穷其林 B.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再拜而辞/未尝稍降辞色 D. 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卒皆夜惊恐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11.列子为什么辞谢郑子阳给予的米粟?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4题。(10分)

生活,半饱即好

青 牧

①位于德国东柏林的赫尔曼双子塔大厦里面,有一间普通的卧室。阳光从宽敞明亮的落地窗照射进来,房间里所有的摆设只有一张白色床铺和一盏黄色的落地灯。除此之外,再无他物。这就是德国女建筑师伊娃·玛利亚·斯特德尔在东柏林的家。

②黑色上衣,配上宽松的牛仔裤以及脚上那双恒久不变的大头鞋,这是“乔帮主”生前的标准行头。除去简单的衣服,同样简单的还有他的简约的经典之作——苹果手机。他们不是偏执的苦行僧,也不是悲观的消极主义者,他们有个时尚的名字——极简主义生活者。 ③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生活理念在这个极速发展、物欲膨胀的时代受到格外的推崇。

④有人说,最资深的极简主义生活者大概是梭罗。没有物质的叨扰,没有俗世的牵绊,一个人,一间木屋,除了一颗沉静的心,他什么也没带。满目的山光、澄澈的湖水、此起彼伏的蛙鸣与鸟叫,这样的生活看似简单到极致,但在梭罗眼中,却是丰富而美丽的。因为生活简单,所以心灵明朗。在这里,时间被锁在了风里,而诗意却真正驻足在了生活里。不是每个人都有梭罗的勇气,能够抛开周遭的一切,独居于瓦尔登湖的月光下。但当我们在选择的悖论中失去选择的愉悦,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迷失自我时,我们可以借一点哲人的智慧,给生活做一做减法。

⑤欧阳应霁曾经提出一个“半饱”的概念,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半饱”是一种程度,更是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果断减去我们苦苦执迷的五分,才能得到那真正值得我们拥有的另一个五分。“半饱”对应着“常满”——那些希求常满之人反而常常不满。或者就如欧阳应霁所说:半饱是一种完美的缺陷,一半的希望,再加上一半的耐心,才是一整片蓝天。对现实保持一种满足,对未来保有一分好奇,相信生活里头总有更好玩的事情,会在下一个阶段出现。

⑥有时候,极简成为我们灵感的。 ⑦云门舞集的《行草》,黑暗的舞台上,一个黑衣女子,在团聚、舒展着身体。音乐,是没有的,只有声音。色彩,是没有的,只有黑白。故事,是没有的,只有舞动。林怀民说,他花了二十年忘记故事,忘记一切辅助的形式,只剩下舞动,纯粹的动。这就是舞蹈创作家林怀民想要的极简。

⑧“简单线条、大块留白、基本图形”,提到极简主义,如果你给我的只有这样几个在现代画展中风头正劲的抽象元素,我只能说你还不够潮。在我看来,葛大爷说得不对——21世纪缺的不是人才,而是生活的艺术家。

⑨我们总在阳春白雪中寻找艺术之源,却忘了,真正精妙的艺术是生活本身。因此,如果在生活艺术的江湖,让各大流派对号入座,那么极简主义一定是低调智慧的恒山派,以柔

克刚,以无形胜有形。

⑩1921年,爱因斯坦一度受邀到荷兰莱顿大学执教。学校要给他许多高规格的待遇,他却婉言谢绝。对于他来说,所要的只是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上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台湾作家舒国治,至今还在租房子住,家里甚至没有冷气和电视机。他白天在高档酒店里和朋友喝着昂贵的葡萄酒,晚上在干净的房间里美美地入睡。没有多余的东西打扰,走路、吃饭、喝茶,实在是惬意。把自己从外物中解放出来,于是培养了丰富的内心。他的这种生活理念,成了台湾文艺青年争相效仿的时尚。爱因斯坦和舒国治的出现似乎瞬间让极简主义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但究其本质,极简主义终归是一种生活的形态,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⑾所以,今天你“极简”了吗?

12.下面对作者提出的“极简主义生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极简主义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需求持续高涨的生活中得到推崇。 B极简主义生活者是一种“半饱”的状态,只要追求对现实的知足常乐即可。 C极简主义艺术家拥有低调的智慧,他们从生活本身寻找艺术之源。 D极简主义是一种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的简约生活形态,追求内心的富足。 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既讲道理又摆事实,论证有力。

B第⑤段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运用欧阳应霁“半饱”的观点,论证了极简主义生活者追求知足常乐,心灵明朗有所追求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C第⑦⑧段对比论证极简是我们艺术灵感的。 D第⑩段通过爱因斯坦和舒国治的例子,正面论证了极简主义生活者追求心灵富足的生活形态。

14.作者说生活半饱即好,主张“极简主义生活”态度。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此的看法。 (4分)

(四)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7分)

天外财富 ⑴雨,从天外飘来。

⑵我打着一把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树下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淋着雨水。 ⑶“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

⑷①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⑸“你是往前走吗?”我问她。“嗯,哪儿都行”她随口而答。 ⑹“去做什么?”“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女孩声音满含欣慰。 ⑺“他在哪儿?”“就是你。”她扬头告诉我。 ⑻“找我吗?”我笑笑,觉得小姑娘很有意思。 ⑼“我得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雨天给我打伞的人。” ⑽“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我试探着问。 ⑾“是的,所以我要把这笔财富给你。”她把手伸进了口袋。 ⑿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一块钱还是两块钱?”“不,是十万!” ⒀“十万?你带在身上?” ⒁“对,带在身上。”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到我手里。

这是一张画满水彩的硬纸片,上面写着十万元。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 ⒂我大笑起来:“哈哈,这是天外财富!谢谢你,我收下了。”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 ⒃“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的声音很清晰,也很兴奋。

⒄“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 ⒅“找到了吗?”“第二天没下雨。” ⒆“后来呢?”“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进树洞里。” ⒇“这真悲惨。”“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试。” (21)“所以,你就试了?”我问。“对,而且我没失望!”我看了她一眼,那是一双渴求而感动的眼睛。

(22)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过清香的空气。 (23)“你没想过会失望?”我问。“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 ②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 (24)“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歉意地说。 (25)“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26)来到一个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她透过缓缓移动的车窗,大声说道:“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从她的语气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感动。

(27)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28)我真希望,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裹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 (作者北原,有改动)

15. 请从小女孩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请把表格中①②处的情节补充出来。(4分)

地点 路边树下 小街路上 一个车站 情节 ① 给“我”财富 ② 16、文章第(27)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摸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17、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②她的手更紧地挽住我的胳膊。 .

18. 文章第(28)自然段中的“财富”比喻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感悟。(5分)

三、(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歌词“你快乐吗?我很快乐,快乐就是这么的容易……”。是的,在我们快乐成长的道路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给了我们快乐,团结奋斗的班级给了我们快乐;运动时我们沐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