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电力电缆及附件技术规范书

10kV电力海缆及附件招标文件 第三册 技术部分

2 工程概况及系统情况

有关工程概况及系统情况见附录A。

3 使用条件

有关使用条件见附录B。

4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4.1 海缆

4.1.1 海缆采用单芯或三芯铜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海缆。投标人应在标书中明确单芯或三芯。

4.1.2 海缆应具有导体、线芯阻水、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缓冲层、纵向阻水层、金属套、内衬层、外护套及其铠装层等主要结构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必须说明投标产品的详细结构。

4.1.3 海缆交联方式:推荐采用全干式交联,内、外半导电层与绝缘层三层共挤。投标人必须对生产线及生产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4.1.4 海缆导体:

a)导体应符合GB/T 3956和GB/T 12076的规定,导体铜单线应采用GB/T 3953中TR型圆铜线。

b)电缆导体标称截面应采用圆形紧压导体结构。

c)导体中单丝的根数应不低于表4.2的要求,紧压系数不小于0.9。 d)*电缆导体在20℃时的直流电阻不大于表4.2的要求。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4.1.5 海缆主绝缘:

11

10kV电力海缆及附件招标文件 第三册 技术部分

a) 海缆主绝缘宜选用超净(无大于100μm的杂质)进口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料。

b)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表4.2的要求。

c) 主绝缘的最小工频平均击穿场强不小于20kV/mm;最小冲击平均击穿场强不小于40kV/mm。

d) 电缆绝缘层的平均厚度不得小于标称值,任一处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标称值的90%。

e) 绝缘层的偏心度不应大于10%。

tmax?tmin?0.10tmaxtmax?绝缘最大厚度,mm tmin?绝缘最小厚度,mmf) 绝缘层的杂质

不得有径向尺寸大于175μm的任何杂质(不透明材料或不均匀交联聚乙烯料);每10cm3体积内的杂质数量不得超过9个(按径向尺寸50μm以上计);不得有径向突起大于1250μm的任何半透明物。

g) 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界面的突起从半导电层表面伸向绝缘层的突起径向尺寸不超过125μm;从半导电层离开绝缘层的凹陷尺寸应不超过250μm 。 4.1.6 海缆导体屏蔽层、绝缘屏蔽层:均采用进口半导体屏蔽层材料交联,外半导电层为可剥离型。且表面应光滑、无明显的凸纹,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三芯海缆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海缆纵向(黄绿红)相色标记带。

4.1.7 海缆金属护套:

电缆金属护套采用挤包铅(合金)护套,标称厚度不低于0.03Dg+0.08mm(Dg-铅套前直径),并不小于表4.2的要求。

a)电缆金属护套应能承受一定的径向压力,且变形小。

b)电缆金属护套的截面积应满足单相接地故障时短路电流的热稳定要求,

投标人应提供校核计算书。

12

10kV电力海缆及附件招标文件 第三册 技术部分

c)电缆金属护套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90%-0.1mm。

d)在金属护层和绝缘屏蔽之间应绕包半导电阻水膨胀带,以保证二者之间

的良好电气连接及纵向阻水。

e)投标人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在高落差垂直敷设安装及运行中金属套和缆

芯发生相对移动和滑落。

f)对于短路容量不能满足要求的,可采用加铜丝阻水层(间隙绕包铜带扎

紧)构成,或采用铜带构成。铜丝连接应采用电焊或银焊,不允许采用锡焊或机械搭接。 4.1.8 三芯海缆内衬层:

a)缆芯间应紧密填充非吸湿性柔软材料,三芯海缆成缆后缆身外形应圆整,

不圆度应不大于10%。

海缆最大外径 - 海缆最小外径

海缆不圆度 = ------------------------------------------------- ×100%

海缆标称外径

b)内衬层应为挤包黑色线芯低密度聚乙烯(LDPE)护套料,其标称厚度符

合GB2952要求,但标称厚度应不小于2mm,内衬层平均厚度应不小于其标称厚度,任一点最小厚度不应小于标称厚度的90%。 4.1.9 三芯海缆的铠装:

a)三芯海缆的铠装可采用钢带、钢丝铠装或无铠装。

b)钢带铠装应采用双层热镀锌钢带,绕包应平整光滑,钢带规格应符合

GB2952要求。

c)钢丝铠装应采用热镀锌钢丝,规格应符合GB2952要求。 d)单芯海缆铠装应采用非磁性材料结构。 4.1.10 海缆内垫层(PE护套):

a)海缆内垫层可采用中密度聚乙烯(PE-ST7)绝缘护套,其性能满足IEC

标准要求,或更优良的结构。

13

10kV电力海缆及附件招标文件 第三册 技术部分

b)金属铅套表面应有PE护套。护套与外铠装间应加绕塑料带或相当带材。 c)海缆PE护套的颜色一般为黑色,但为了适应海缆的某种特殊使用条件,

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采用其他颜色。

d)10kV海缆外护套的标称厚度不小于2.0mm。最小厚度不小于1.8mm。 海缆护套的铠装层应用导电材料制作,应加在整个外护套上(之间应有缓冲层),其最小厚度不小于5mm。

表4.2 有关电缆结构的技术要求 导体截面 单丝根数 (mm) 240 300 400 500 630

34 34 53 53 53 2直流电阻 (?/km) 0.0754 0.0601 0.0470 0.0366 0.0283 绝缘厚度(mm) 10kV 35kV 铅护套厚度(mm) 10kV 35kV 4.5 10.5 1.7 2.1 4.2 电缆附件

4.2.1 电缆附件比电缆本身有着优于或相同的电气性能和防水特点。 4.2.2 终端

a) *电缆户外终端采用干式终端,的污秽等级不低于III级,爬电距离不小于3.2cm/kV。

b) 户外电缆终端应设有足够尺寸的平板式主接线端子板,以适合与铜铝过渡线夹相连接,端子板材质为 铜 。作用于主接线端子板上及线路线夹上的允许组合荷载不小于下列定值,该荷载同时作用时的安全系数不小于2.75。

c) 终端尾管应具有隔离绝缘件,与电缆金属套可靠连接,并设有接地用接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