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备课笔记 new!

绪论

第一节 植物与植物生物学

一、植物与其他生物最主要区别: 1 具有细胞壁;

2 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3 固着生活;

4 植物体内通常保留有永久的分生组织,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可以一直不断地分裂、生长、分化。

二、植物与植物生物学 1 植物学(botany):

2 植物生物学(plant biology):植物形态、发育、分类、生理、演化、生态、资源利用等。 *植物学向植物生物学转变的原因:生态学(ecology)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快速发展

三、参考书目:

1 陆时万等,1992 《植物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吴国芳等,1992《植物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杨继等,1999《植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及施普林格出版社 4 谷安根等,1993《维管植物演化形态学》吉林科技出版社

5 A. J. Lack & D. E. Evans, 2002. Instant Notes in Plant Biology. Science Press. 四、主要期刊 1 Nature, Science 2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 3 植物学报

4 植物分类学报、植物生态学报、水生生物学报

5 云南植物研究、武汉植物学研究、广西植物、西北植物学报

第二节 植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一、生物界的划分:

1 两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林奈 Carolus Linnaeus) 2 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海克尔 E.Haeckel) 3 四界系统:+真菌界(魏泰克 R.H.Whittaker) 4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魏泰克) 5 三原界系统(三域理论):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Whittaker, Margulis 马克利斯)

二、植物的类型

1 按生活型分:草本植物、木本植物;乔木、灌木

2 按类群分: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三、植物科学发展简史 1 描述植物学时期: 17世纪以前

希腊Theophrastus《植物的历史》、《植物的本原》 荷兰Leeuwenhoek自制的显微镜 2 实验植物学时期: 18世纪-20世纪

1

瑞典的林奈1735年《自然系统》、1753《植物种志》(双名法) 德国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

英国的达尔文1859年《物种起源》

奥地利的孟德尔1866年《植物杂交的发现试验》(遗传定律) 美国的摩尔根1926年《基因论》

19世纪三大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衡定律 3 现代植物学时期: 20世纪初——今

从分子水平去研究生命现象 克隆植物 水稻基因组

4 中国植物科学发展简史: 西汉的《神农本草经》 北魏的贾思勰《齐民要术》 明代的李时珍《本草纲目》

1858年李善兰、韦廉臣《植物学》 《中国植物志》80卷125册 《中国高等图鉴》7卷

《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

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了解)

一、植物细胞含有多种元素:

C、H、N、O、P、S、Ca、K、Cl、Mg、Fe、Mn、Cu、Zn、Mo等,其中C、H、N、O占90%以上。

存在形式:化合物、离子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 无机化合物: 水:

无机盐:常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 2 有机化合物:

糖类:单糖、寡糖(麦芽糖、蔗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 脂类: 蛋白质:

核酸:DNA(主要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在细胞质中) 维生素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 形状 2 大小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cell wall): 2 原生质体(protoplast):细胞膜(质膜)、细胞质、细胞核 几个名词:

1 原生质(protoplasm):组成原生质体有生命的物质。 2 后含物(ergastic substance):植物细胞中的一些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

2

3 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4 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内的精细结构。 三、原生质体: 1 质膜(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质膜外表还常含有糖类。 质膜具有选择透性,能够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种交换。 1972年Singer提出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认为:生物膜上有许多的球状蛋白,它们以各种方式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分别结合在膜的内外表面,有的较深地嵌入到磷脂质层中,还有的横向贯穿于整个双分子层中。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可以在同一平面上自由移动,使膜的结构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膜的选择透性主要与膜上蛋白质有关,膜蛋白大多是特异性的酶类,他们对物质的透过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 2 细胞质(cytoplasm):

细胞器、细胞质基质(胞基质) (1)细胞器(organella): 1) 质体(plastid):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

A 叶绿体(chloroplast):光合作用 叶绿体膜(2层)、基粒( ←内囊体)、基质 思考:在P24图A中标出“基粒”。

叶绿素存在部位:植物绿色部分,特别是叶

叶绿体基质中有环状的双链DNA,称叶绿体基因组,相对独立于染色体基因组(核基因组) B 有色体(chromoplast):只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等色素的质体。 有色体存在部位:花瓣、果肉 C 白色体(leucoplast):存在于贮藏营养物质的细胞里。分为:淀粉体、蛋白体、造油体。 *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之间的关系: * 质体是从原质体发育来的。

原质体

日光 黑暗 有色体 叶绿体 白色体

以辣椒为例:

子房 →果实 →成熟的果实 白色体 →叶绿体 →有色体

2)线粒体(mitochondria):

内外两层膜间有腔,内膜向内折入→嵴

内膜上分布有许多带柄的球状小体,称基粒。 内膜与嵴包围的腔称基质。

作用:细胞呼吸及能量代谢的中心;基粒→ ATP合成场所。 线粒体基因组,相对独立于染色体基因组 3)内质网(reticulum):

光面内质网:膜上无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场所)颗粒。 糙面内质网:膜上有核糖体颗粒。 4)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 由一系列扁平的囊及小泡组成。 5)溶酶体(lysosome):

3

一些单层膜包裹的小泡。 6)微体(microbody): 单层膜的球状细胞器。 7)液泡(vacuole):

细胞中贮存水溶液的腔穴。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的中央液泡。 液泡膜有选择性。

思考:标出P69图1-49中的液泡。

8)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支架。包括3种蛋白质纤维: 微管:宽约24nm的中空长管纤维。 微丝:实心的纤维,宽约4-7nm。

中间纤维: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8-11nm)的中空管状纤维。 (2) 细胞基质:细胞质中除细胞器外的无定形部分。 9)核糖体(ribosome):分布在糙面内质网上或分散在细胞质中;化学成分为RNA、蛋白质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

思考:植物细胞不同于动物细胞的明显特征是什么?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液泡。 3 细胞核(nuclear):

核被膜:核膜(两层膜,上有核孔)、核纤层 染色质:电镜下为交织成网状的细丝

核仁:细胞核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没有膜包围。核仁富含蛋白质和RNA。 核基质(nuclear matrix):

四、细胞壁(cell wall) 1 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多糖,包括纤维素、果胶质、半纤维素。 2 细胞壁的层次:A胞间层、B初生壁、C次生壁 A 胞间层(intercellular layer, middle layer):

1)定义:两个相邻细胞共同具有的一薄层,是细胞分裂形成细胞板时产生的。 2)成分:果胶质

3)特点:胶粘和柔软的特性

4)作用:a.使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b.可以缓冲细胞之间的挤压;c.不妨碍细胞之间的生长。

B 初生壁(primary wall):

1)定义:细胞生长过程中和细胞停止生长前所形成的细胞壁。 2)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糖蛋白 3)特点:初生壁较薄,1-3nm

4)功能:使细胞维持一定的形状,能随细胞的生长而延展。 *初生纹孔场(primary pit field):细胞的初生壁上有一些较薄的区域,称~。

* 胞间连丝(plasmodesma):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丝称~。

* 胞间连丝使植物体中的细胞连成一个整体,植物体通过胞间连丝接合在一起的原生质体称共质体(symplast),共质体以外的部分,称质外体(apoplast),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死细胞的细胞腔。

C 次生壁(secondary wall):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