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业比重为21%,其中箬叶产能1.1万吨,成为全国绿色包装第一县。 ——市场主体。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80多家,总资产5亿元,总产能6亿元。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2家,总资产4.8亿元,从业人员3300人,2008年实现产值4.3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一家(长友公司),5000万至1亿元的企业1家(白果茶厂),1000至5000万元14家,500至1000万元的企业5家。被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 家,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3家,列入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近3.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资产比重为70%,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占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59%。截至2010年底,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108件,占全县注册商标的57.75%。在注册商标总数中,实际使用的商标有83件,使用率为44.38%,实际使用农产品商标73件,占实际使用注册商标的87.9%,在农产品商标中,农产品加工品牌注册商标有37件。其中荣获省著名商标的有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长友”商标、XX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翠泉”商标、XX县骑龙茶业有限公司“骑龙”商标、XX县白果茶厂“白果”商标。获州知名商标的有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八峰”商标和“土王宫”商标、XX县金阳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鑫丰” 商标、湖北省XX县葛仙米开发有限公司“葛仙米”商标。有14家获QS认证,4家获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6家企业获绿色食品认证。

——农产品基地。全县经已形成各类农产品基地面积123.3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比重达到28%。

17

茶叶基地:全县茶园形成面积17.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6.3万亩。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基地获南京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有机茶认证,长友公司、翠泉公司、金阳公司、骑龙公司、龙福公司等5家企业的茶叶基地获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白果茶厂和长友公司所属基地获国家出口基地备案。

烟叶基地:全县烟叶总面积8万亩,形成了25个专业村,33个重点村,1645户种植专业户,烤烟专业户户平种植面积达到9.86亩,白肋烟专业户户平种植面积达到3.78亩。专业村、重点村烟叶种植面积占全县烟叶总面积80%,总产量达到14.5万担。全县拥有4万担规模的乡镇1个,3万担乡镇2个,2万担乡镇1个,1万担乡镇3个;全县50—100亩连片区58个,100—500亩连片区41个,500—1000亩连片区8个,1000亩以上连片区7个,连片总面积达3.7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0%。燕子乡建立了5000亩高规格烤烟科技示范园,五里乡形成了40公里烟叶种植长廊,中营乡实现了万亩烤烟大连片。全县共建大棚2058个,其中塑钢大棚448个,竹木中棚1610个,可供移栽面积占总面积的82%。漂浮育苗面积占全县烟叶育苗面积98%,建标准化晾房4640间,农民新购置烟叶机械295台(套),其中,起垄机89台,播种器25台,剪叶机15台,喷雾器163台。

蔬菜基地:全县蔬菜加工原料基地面积6.3万亩(不含薇菜、食用茵等森林蔬菜面积),其中高山蔬菜面积3.5万亩,魔芋面积2.8万亩。

林产品基地:全县林业产业基地总面积95万亩,其中:日本落

18

叶松、杉木为以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0万亩;以厚朴、木瓜等木本药材为主的中药材基地23万亩;以板栗、柑橘、核桃、桃、李等为主的干鲜果基地9.8万亩;天然箬叶可采摘面积30万亩,人工栽培面积0.53万亩;香椿等森林食品基地2.5万亩。

畜产品基地:全县畜牧业基地按照公司化、大户化、区域化的模式稳步发展,现已形成1个万头生猪养殖区小区(长新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太平小区),3个3000头生猪养殖小区(XX经济开发区生猪养殖小区、燕子乡启盛牧业生猪养殖小区、燕子乡兴旺牧业养殖小区),10个“150”和100个5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大户。 ——规模以上工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14亿元,“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2.9亿元,平均增长18.5%。清洁能源工业2.6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1.6%;绿色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1.9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51.3%;水泥、木工板等建材工业产值3.2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3.8%;药化工业实现产值2.01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6%;矿产化工工业3.3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2%。规模企业总数达到64家,以江坪河、淋溪河、核桃湾等绿色能源工程当年完成投资9.8亿,占当年工业固定资投资比重为86%。

2.3.9行政管辖。7乡2镇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自然保护区。即铁炉、五里、燕子、下坪、邬阳、中营、太平等7个乡,容美、走马等2个建制镇及XX经济开发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205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1364个村民小组。

19

2.3.10人口结构。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22.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9万人,占32%。乡村人口15.06万人,占68%。以土家族、苗族、白族、蒙古族为主的少数人口13.8万人,占62.3%。 2.3.11道路交通。201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2132公里,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507万元,占第三产业的13.4%。旅客周转量17261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40100万吨公里, 客货周转量41826万吨公里。

2.3.12邮电通信。2010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05万元,通电话的行政村205个,固定电话装机29847部,其中农村电话装机17763部,电信、移动基站285处,实现了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2.3.13教育事业。2010年末,各类学校68所。其中,普通中学17所,其中:高中2所;中等职校1所;小学50所。年末全县在校学生23352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0654人,小学在校学生11104人,在园幼儿3414人。专任教师1602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661人,小学专任教师824人。

2.3.14医疗卫生。2010年末,拥有卫生机构12个,其中,卫生院9个;拥有病床564张,其中县级医院拥有病床235张,农村卫生院拥有病床329张。卫生技术人员623人,其中,医师256人,注册护士239人。

2.3.15民族文化。XX古称容米、柘溪,有2000多年文明史,末代土王世袭相承800余载,管辖8000多平方公里;土地革命时期,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