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特稿】中考语文黄金30题系列经典母题30题(第6份,含答案解析)

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已经颁布,但真正落地尚需时日。

③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源泉,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远远不及日本、美国;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

④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

⑤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大___________ ,培育__________ ,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19日 18 版) 1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13.第③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阅读全文,在第⑤小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文字。(2分) 15.请说出第⑤小节加点字的含义。(1分) 【答案】

12.(2分)在诺奖“零突破”面前,我们不能自大(1分),而要正视差距,直面问题,才能有更多人获

诺奖(1分)。

13.(2分)对比论证(1分)强调突出了我国在“硬件”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本文的

中心论点。(1分)

14.(2分)硬件投入,创新文化。 15.(1分)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解析】 12.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的。由“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远远不及

日本、美国”可知是对比论证,作用是强调地论证了“我国硬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观点。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结尾填写的词语要与前文所写的内容保持一致,前文先谈硬件建设,再谈创新文化。因此答案

只要与这两者吻合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作用。“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不难看出是希望更多的屠呦呦

出现,获得诺贝尔奖。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29】阅读《人生差异在读书》一文,完成18-21题。(14分)

人生差异在读书 张桂辉

(1)任何一个人,不论是官是民、是忙是闲,或多或少都有点业余时间。倘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支配业余时间,其结局或收获也大不相同。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相反,有的人虽然颇有才气,但因不懂得珍惜业余时间,得过且过,终其一生,别无建树。

(2)不过,依我看,人生的根本差异在于读书。因为,读书至少有三大“好处”。

(3)读书可以“明目”。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一个人热爱读书、坚持读书,就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就会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4)读书可以“清心”。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大潮澎湃,街头巷尾灯红酒绿,堪称诱惑多多、考验多多。唯有能够静下心来坚持读书学习的人,才能做到清心静气、淡泊名利,不为名所累,不被利所诱。

(5)读书可以“强体”。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不仅国与国之间充满竞争,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竞争。因而,大凡常人都希望自己素质强一些、形象好一点,以适应竞争、赢得竞争。而一个人外塑形象也好,内强素质也罢,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老老实实读书,才能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才能丰富知识、增加营养,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6)

(7)首先,要乐于读书。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人生在世,要做的事情很多。然而,尽管如此,也要养成勤于读书、乐于读书的良好习惯。

(8)其次,要善于读书。古人云:开卷有益。然而,今天看来不尽然。因此,要善于择书而购、择书而读。这样才不至于读了坏书、中了邪气。

(9)再次,要巧于读书。要通过消化吸收、去粗存精,把前人、他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智慧,并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8.文章第一段从整体上讲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分)

19.文章谈关于读书的好处时用了分论点的形式在分析论证,其中有哪些分论点?这些分论点的提出有什

么特点?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20.本期你学了培根的《谈读书》,关于读书的好处,你一定还有不少体会吧,请你仿照(3)--(5)段,

再谈 一点你体会到的读书的好处,并加以论证。(不得少于80字)(3分)

21.文章(3)至(5)段与(7)至(9)段的结构相同吗?为什么?(5)至(7)段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

请你补写(6)段。(5分) 【答案】

18.对比论证 支配业余时间的态度和方式不同,结局和收获也不大相同。

19.读书可以“明目”,可以“清心”,可以“强体”。特点:分论点的提出都采用了打比方的形式。效

果:形象生动地揭示出读书的好处。全文中心论点:人生差异在读书 20. 要求有分论点,并用打比方的形式提出,再进行论证。

21. 不同。(1分) 。因为(3)(4)(5)三个段之间是并列关系,而(7)(8)(9)三个段之间是

层层深入关系,乐读书才能善读书,善读书才能巧读书。(2分)。读书的“好处”还有很多,相信每一个热爱读书的人都有切身感受。那么为了更好地发挥读书的作用,我们又该怎样去读书呢?(2分) 【解析】 18.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第一段拿鲁迅先生与有的人作比较,因此是对比论证,作用是突出

强调了论点支配业余时间的态度和方式不同,结局和收获也不大相同。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

试题分析:(3)--(5)是先提出分论点,再用比喻论证论证论点,因此仿写时按照此格式要拟写答案即

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3)--(5)都是先提出分论点,是并列关系,而“首先、其次、再次”是递进关系,因此是

不同的。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30】写作(50分)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乃至一个人的内心都各是一座“能量场”,既隐藏着自信、豁达、愉悦、进取等正能量,又暗含着自私、猜疑、沮丧、消沉等负能量。 时刻存在我们心中的正能量,会自发的传递给他人一些积极、乐观、向上的讯号,让人对生活生出期盼和希望,充满着无尽的美好,但当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的时候,它传达出更为积极的讯号,这种能量形式的转换,难能可贵,有着更无尽的美好。

上面这段话肯定能引发你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 “ 是我的正能量”为题写

一篇文章。

要求:①任选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及学校。 【答案】参考例文

你是我的正能量

我们的身边和生活当中都有一些好心人,这些好心人的心中都有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就叫做“正能量”。 今天我们村逢集,妈妈给我50元钱让我去集市上买袋苹果招待客人,我接过钱,跑去了集市。 到了集市,哇,这集市上人山人海,让我怎么进去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一个苹果摊。时近中午,我称了一斤苹果撒腿就往家跑。“哇!”一声尖叫之后。只听“扑通”一声,我就躺在路上,哇哇大哭起来。

不久,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大哥哥把我扶了起来,一边拍打我身上的灰尘,一边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对我说:“小朋友,怎么这么不小心呀?以后要小心一点。”大哥哥拍打完我身上的灰尘之后,还连忙问旁边的老板要了一个新的袋子,把我的苹果装进了新的袋子里。大哥哥又对我说:“你自己一个人来的吗?你来干什么?”我回答道:“嗯,妈妈让我来买苹果。”“那快回家吧,妈妈还在家等着你呢,可能都等不及了呢!”大哥哥说道。“嗯”我回答道。

到家之后,我刚一进门,妈妈就满脸疑问地对我说:“你怎么才回来呀?买个苹果有这么长时间吗?是不是又贪玩了?我连忙跟妈妈解释:“我没有贪玩,是我在买苹果的时候一个人把我挤倒了,后来,有一个大哥哥把我扶了起来,还帮我把掉在地上的苹果重新装到了袋子里”。妈妈听了之后非常感动,便说:“这世上有这么多的好心人,我真的很感动。”

其实,在我们有困难时、无助时、烦闷时,在我们渴望他人帮助时,我们也需要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这样,这些烦恼就可以化为乌有了。 【解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