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因而”“便”,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赤壁之战》) 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5、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徐而察之。 (《石钟山记》)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二、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可译为“你的”,用法同“乃”;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三、复音虚词 “而已”相当于“罢了”;“既而”“已而”可译为“过一会儿”“不久”。

之 一、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也可作第一人称,译为“我”。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之至湖口。 (《石钟山记》,代人,作兼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而公子亲数存之。(我) (《信陵君窃符救赵》)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2、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前置的宾语和动词或介词之间,“之”可不译出。

宋何罪之有? (《公输》)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4、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13

则 一、连词

1、 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可译为“就”“便”,或“原来是”“已经是”“原来已经”。

每闻琴瑟之音,则应节而起。 (《促织》)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临视,则虫集冠上。 (《促织》)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 2、表示假设关系。有的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表示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其室则远,其人则近。 (《论语?学而》)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二、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也。 (《捕蛇者说》)

乃 一、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赤壁之战》)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钟山记》)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 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 用于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三、连词 译为“若夫”“至于”“如果”。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

14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2、第三人称代词,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的”。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二、副词

1、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可能”。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孟子〉两章》) 2、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崤之战》) 3、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 汝其勿悲! (《与妻书》)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 4、放在句首或谓语前,表示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一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三、连词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 (《采草药》) 2、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四、助词 没有实在意义。 霰雪纷其无垠兮。 (《涉江》)

以 一、介词 常带宾语,用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对象、产生的原由等。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拿”“用”“凭借”“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荆轲刺秦王》)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生以乡人子谒余。 (《送东阳马生序》)

15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崤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信陵君窃符救赵》)

5、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6、“是以”,相当于“因此”“所以”;“以是”,相当于“因此”“由此”。 7、“有以”,相当于“有什么??”;“无以”,相当于“没有什么??”。 8、“何以”,可译为“怎么”“根据什么”“用什么”“因为什么”等。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 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 三、副词 通“已”,可译为“已经”。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附]动词:“以”,认为;“以??为”,“用??作”“把??看作(当作)”。 动词“以”用如名词,可作“缘由”“原因”。

文言基础强化1

在现代汉语中某些字大家都特别熟悉,但是放在文言文之中,同样的一个字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例如“是”这个字,大家都认识,在文言文中“是”大多作“方位代词”来用。它作为判断动词的时候,大约起始于南北朝时期,所以注意这些熟悉的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用法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中心。

1、 徒 ①步行

②空、徒然、没有效果 ③只、但、仅仅

④步兵、徒党、徒弟、门徒。 推导提示:“徒”的本义是“步行”。“步兵”就是步行的。步行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故有“空”义,进一步引申出“徒然,没有效果”;步行还有“只”用脚走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只、但、仅仅”等义。

文言成语助记: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