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现状的研究与运用

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分析、产品成本分析、作业管理、价值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成本制度等。作业管理、价值链管理以及目标成本制度等均是在战略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并会不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的内容框架如图所示:

基于战略管理理念的管理会计规划控制职能框架

4、战略管理会计的评价激励职能

评价激励部分包括业绩评价和业绩激励。其中业绩评价包括以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为标准的部门业绩评价和基于战略的部门业绩评价,通过对传统业绩评价缺陷的阐述,说明平衡计分卡和EVA评价的基本思想,同时基于战略管理理念对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进行修正;业绩激励包括经营者薪酬方式的设计和职工薪酬方式的设计等。基于战略的业绩评价系统可以对企业战略的实现程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视角,

4

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应用系统。具体的内容框架如图4-5所示:

基于战略管理理念的管理会计评价激励职能框架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问题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和开展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工作。因此,我们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迅速开展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纵观我国在会计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其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会计理论方面,也有会计实务方面的运用和总结。现在我国的各种报刊杂志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文章也很多,但这些文章大多数都是介绍西方的理论和引入的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西方的理论是基于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不完全适合于中国的国情,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理论设计出一套符合自身需要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

从理论上讲,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在具体环境中,实施起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战略管理会计从需求到理论探索,

5

直到实施,最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不断深化的局面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攻克一些难题。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管理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和战略管理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管理由传统的仅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发展到现在既重视内部又重视外部的战略管理,才使得管理所需的信息范围必须加以扩展,传统的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发展才成为必然。 1、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普及程度不高

我国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书籍是从余绪缨著作的《管理会计》(1983年出版)开始逐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与重视,而我国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也是从1997年才开始在相应的杂志和报刊上开始介绍的。至今为止在国内比较有名的财会杂志出版的关于管理会计的文章仍然少之又少,足以见得战略管理会计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财务会计等会计学科,也使得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及今后的发展相对其他会计学科较为滞后。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方法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我们走弯道,促进我们对于不同领域内管理会计方法进行有效地融合,促进我国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5] 2、我国对管理会计的需求不大

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以及范围等方面都受现代企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企业结构内部的

6

管理模式难以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美接轨。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所有者的地位十分尴尬,没有实权,所以不能形成产权归属明晰条件下的委托—监督—激励的机制;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政策变化的严重制约;中小型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生存的需要只能浅薄的实行一些管理制度、应用一些常规的财务指标,无暇顾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这些状况都使得我们国家的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严重缩水,需求降低。

我国目前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今后,一切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每个企业都必须经常分析竞争形势,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只有抓住机遇,克服劣势,避开威胁,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这就要推行战略管理,做到高瞻远瞩,抢先发现机会,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否则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迟早会被淘汰。而现在我国战略管理的实行却是不容乐观的,战略管理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多为政府部门及外资企业所使用。进入90年代,我国国内的企业才开始涉及使用战略管理,但大多数为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意识比较先进的优秀企业。而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战略意识仍然是比较薄弱的,更不用说学习和掌握战略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了。经营目标短浅的意识也是导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一个原因,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比比皆是。在缺乏战略意识、战略

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