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张玉利)

⑤延缓做出判断,避免过早地思考行动方案,使得重心能够保持在分析和探索方面。

⒋创造轻松的、没有压力的群体环境,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短期收益出发,培育成员之间相互鼓励的群体风格。

⒌追求一致,但不排除在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接受大多数原则。 科学决策的基本要求:(重要性、靠近问题、目标准确、职责明确)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决策测试这种融合的最佳体现。

第七章 计划

1.计划一般分成哪些类型?

答: 计划涉及上至国家下至个体各种组织的活动,因此计划是多种多样的。为充分认识计划的共性与个性,人们将计划分成许多种类,现介绍几种普遍使用的计划分类结果。

1)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计划可以按照时间期限的长短分成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主要是方向性和长远性的计划(长远目标、发展方向、大政方针方面)。中期计划是根据长远计划制定的,它考虑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的条件与环境变化情况后制定的可执行计划。短期计划则比中期计划更加详细具体,它是指导组织具体活动的行动计划,它一般是中期计划的分解与落实。在管理实践中,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必须有机地衔接起来,长期的计划要对中、短期计划具有指导作用,而中、短期计划的实施要有助于长期计划的实现。不考虑长期计划目标,仅局限于短期任务的完成,管理工作实际上也属于一种无目的的行为。在这方面,滚动计划方法对促使长、中、短期计划的衔接是十分有效的。(如何利用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方法:用来编制和调整长期计划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增大计划的弹性和适应性,保证计划符合实际情况进而得以顺利实施。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由于长期计划所涉及的时间期限比较长,而计划又是面对未来的工作,未来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必然会有许多情况事先无法准确地予以预测和估计,如果硬要将远期的计划也制定得象近期计划那样具体,势必影响计划工作的经济性。所以在编制长期计划时,就应采取“近具体、远概略”的方法,对近期计划制订得尽量具体,以便于计划的实施;对远期的计划只规定出大概的要求,使职工明确奋斗的方向。然后根据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差异和问题,不断分析原因,并结合对内外环境情况的分析,予以修改和调整。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将远期计划逐渐予以具体化,使之成为可实施的计划,进而把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甚至与具体的执行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保证了计划工作的经济性,又能使计划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提高计划工作的科学性。 2)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

计划可以按照所涉及的组织活动范围分成战略(长期、战略性,高层管理人员)战术(局部性的、阶段性,中基层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作业计划(给定部门、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中基层管理人员、作业人员)。 3)综合、专业和项目计划

计划也可以按照其所涉及的活动内容分成综合计划、专业计划与项目计划。 综合计划一般会涉及组织内部的许多部门和许多方面的活动,是一种总体性的计划。

专业计划则是涉及组织内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活动的活动计划。 项目计划通常是组织针对某个特定课题所制定的计划。 在一个组织中,每个部门都需要制定计划,也都会有自身的计划目标。因此,

- 25 -

在一个组织中可能同时存在很多个专业和项目计划。综合平衡法有助于将这些计划衔接为一个整体。

综合平衡法就是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出发,根据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各种指标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依照系统管理的思想,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计划予以协调平衡,进而使计划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平衡时,首先必须确定出计划工作的主体或主要任务,然后围绕着这一主体进行平衡。 一般来说,对企业计划的综合平衡主要包括以下工作:⑴销售量与企业的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⑵生产任务与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⑶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之间的平衡;⑷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⑸生产任务与成本、财务之间的平衡。此外,还有生产与生产技术准备、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平衡等。通过平衡,可以充分挖掘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潜力,保证计划的顺利实现,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4)正式计划与非正式计划

正式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包括了环境分析、目标确定、方案选择以及计划文件编制等一系列工作步骤的完整过程。

非正式计划的确定往往欠周密,也是很不正规的,通常是对某一问题作出了决定就算有了计划。

在规模比较大、管理工作比较规范的组织中,就经常需要编制正式的计划。 2.计划工作的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答:

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从动词上看,计划是指对各种组织目标的分析、制定和调整以及对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各种可行方案的设计等一系列相关联的行为、行动或活动。从名词上看,计划就是指上述计划行动的结果,包括组织使命和目标的说明,以及战略、政策、预算等计划方案。

计划与决策工作往往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并交织在一起。确定组织目标很拟定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工作的首要职能,而确定组织目标和拟定行动计划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决策。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活动和活动方案的落实提供了实施的保障。(计划与决策) 特点有:

1)计划工作的首要性

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支持和保障计划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另一方面,计划工作又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只有有了计划以后,人们才能开展其他的管理活动。

2)计划工作的普遍性

计划工作是渗透到组织各种活动中的普遍性管理工作。另外,各级管理人员实际上都要担负或多或少的计划工作,是管理人员参与最普遍的管理工作之一。 3)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决策是最重要的管理工作,而实际上计划工作就是决策工作。计划工作中的目标确定、任务分配、时间安排、资源配置、行动方案选择等等都是不同层次的决策工作。其中目标的确定是高层次的决策,而其它的则是常规性的决策。 通常,经过科学而周密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的计划具有下述几方面的作用: 1)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的依据

管理者在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就可以依据计划进行指挥了。这种指挥包括依据计划向组织中的部门或人员分配任务,进行授权和定责,组织人们开展按计划的

- 26 -

行动等等。

2)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

管理者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指标,去对照检查实际活动结果与计划规定目标是否一致。没有计划,控制便无从谈起。 3)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

计划的编制者在编制计划时通常必须要依据历史和现状信息对未来的变化做出预测与推断,并根据这些预测与推断制定出符合未来发展变化的计划。计划编制中的这些工作能够大大地降低未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4)计划是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

在计划编制过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综合平衡。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使未来组织活动中的各个部门或个人的工作负荷与资源占有都能够实现均衡或基本均衡。这种计划综合平衡工作可以消除未来活动中的许多重复、等待、冲突等各种无效活动,从而消除这些无效活动所带来的浪费。同时这种综合平衡工作还会带来资源的有效配置,活动的合理安排,从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计划可以从增产与节约两方面给组织带来效率和效益。 5)计划是激励人员士气的武器

计划通常包含有目标、任务、时间安排、行动方案等等。

当人们在接近完成任务的时候会出现一种“终末激发”效应。 3.计划一般有哪些要素构成?(老书答案)

答:(1)目标:由一系列计划期内要实现的具体指标给出; (2)任务:组织在计划期内要开展的具体活动内容;

(3)方针措施:组织在计划期内开展活动时所要采取的方针政策、行动方案、

以及各种应急措施与备选方案;

(4)实施者:计划的具体执行者,即完成计划任务的部门或个人;

(5)步骤:计划期内各种组织活动的阶段性划分,是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始与

结束时间的给定及其衔接关系的说明;

(6)预算:计划期内组织的各种资源的配置方案,是对组织各部门或个人有

权支配的人、财、物等资源量的具体规定。

5.简述日常运营计划的编制过程?

答:计划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

拟实现哪些目标;如何实现所指定的目标。 制定计划目标;估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现状基础上改进;变革现状)预测未来情况;制定计划方案(提出,比较,选择);实施和总结计划方案。 6.如何制定项目计划?

答: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性计划任务。项目是在固定的预算以及固定的时间内,为了达到某一明确的终极目的而临时组合在一起的一组资源。项目计划工作对提高管理技能(包括概念、人际关系、技术技能)很有益处。

1)项目的界定(为什么要做此项目以及期望的结果?)

项目的最终结果仅仅描绘了一个蓝图,还需要进一步做具体的描述,即围绕项目的最终成果界定项目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界定应考虑到可行性、具体化、明确的时间期限等多方面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为了使目标更具有指挥的作用,还应进一步把总体目标分解成一系列阶段性的目标。

(具体化:要采取什麽样的行动?什么时间行动?需要什么资源?成本?) 2)行动分解

把项目的整体目标分解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行动上有两个好处:

增强了操作性,便于管理;更容易识别项目的可行性,加大了项目计划的科

- 27 -

学性。

3)行动统筹

分析师别众多具体行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地筹划,进而将众多的行动重新整合起来。(工具:计划评审技术;甘特图)

计划评审技术是在网络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划控制方法,其核心工具是网络图。主要内容是,在某项业务开始之前制定周密的计划,并依据计划制定一套完整的执行方案。然后,用箭线节点、数字等符号把执行方案会场绘制成网络图,之后便一举网络图进行控制。

关键路线决定这项目完工期,是完成计划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关键路线是相对的、可变的。 优点:

迫使管理人员去做计划。 增进组织内部的意见交流。 有助于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由于对关键路线上的关键工作实施重点控制,可发挥例外管理的功效。 7.标杆瞄准的步骤与程序有哪些?

答: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是历经三十多年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标杆管理可以看作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赶超计划方法。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对标杆瞄准的定义是:标杆瞄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业绩的信息。

标杆管理的基本思想是以最强的竞争企业或那些在行业中领先和最有名望的企业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业绩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和追赶的目标。

分类:

1)内部目标标杆瞄准—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瞄准。

单独执行内部标杆瞄准往往会眼睛向内,容易产生封闭思维。 2)外部竞争标杆瞄准—已经竞争对象全部特征为基准的标杆瞄准。 这类标杆瞄准的实施较困难,原因在于竞争对象的信息不易获得。 3)优秀只能标杆瞄准—一行业领先者或某些企业的优秀智能操作为基准进行的标杆瞄准。 不足:费用高,有时难以安排。

4)工作流程标杆瞄准—以最佳工作流程为基准进行的标杆瞄准。

一般要求企业对整个工作流程和操作有很详细的了解。 标杆瞄准的步骤和程序

筹划【选择标杆企业(部门);收集资料和数据】 分析【分析差距;计划绩效目标】

综合与交流【反复交流,征询意见;修订目标,改进计划方案】

行动【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专人负责,聘请专家;方法的连续进行】 标杆瞄准的成熟运用阶段

2.战略计划与一般管理计划在制订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战略计划是对组织全部活动所作的战略安排,是决定组织向何处去以及如何走,其功能是影响组织的未来。如何制订战略计划?彼得·德鲁克教授打破了一般的计划程序,提出了一种更为简洁、易懂的思路。 我们有计 必须做 将一 我们的企顾客尚我们的的企 业是 什么? 业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未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企业应- 28 - 该是什么? 划地 淘汰 什么? 些什么 新事情?何时做? 切转 化为 行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