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套精选试卷合集】安徽省定远县启明中学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Ⅱ卷必考部分(共9题,157分)

19.(18分)

Ⅰ.(1)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所用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测出单摆完成完成N次(N=30)全振动的时间t,求出单摆周期T=t/N,是为了减少系统误差。

C.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中,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相差应该适当大一些。

D.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时,为了减少误差应使实验图线经过每个实验数据点。

(2).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如图所示,

①.图中②③④光学元件应分别是( )

A. 滤光片、单缝、双缝 B. 单缝、双缝、滤光片 C. 双缝、滤光片、单缝

D. 单缝、滤光片、双缝

②.以下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 ( ) A.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B.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C.减小④和⑥之间的距离

D.增大④和⑥之间的距离

Ⅱ.(12分)某同学在探究性实验中需要精确地测量某灵敏电流计(微安表)的内电阻Rg,

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室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图图丙 乙 内阻约1kΩ) B.电阻箱R(阻值1Ω~A.待测电流计(量程500uA,9999Ω)

C.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D.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kΩ)

E.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①请你用笔画代替导线,按图甲的方案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成可供测量的实验电路;

图丁

②在某一次测量中,得到了如上图丁所示的数据,则R= Ω;I= uA;

③实验时,该同学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而后保持不动,通过调节电阻箱阻值R,使流过灵敏电流计的示数I发生变化,为使测量出的Rg值误差较小,需保证在调节电阻箱阻值R时,尽可能不改变R与电流计两端的电压值之和,则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R1”或“R2”);

④若操作过程中得到如图丙所示的(1/I—R)图线,若已知斜率为k,纵截距为b,则根据图线,求得电流表内阻Rg= (请用字母k、b表示);

20.(15分)如图所示,小球甲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高h=5 cm的A点由静止释放,同时小球乙自C点以速度v0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C点与斜面

底端B处的

距离L=0.4 m。甲滑下后能沿斜面底部的光滑小圆弧平稳地朝乙追去。(取g=10 m/s2)求: (1)小球甲从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

(2)若释放后经过t=1 s刚好追上乙,则小球乙的速度v0 多大?

21.(19分)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光滑绝缘圆弧轨道AP和水平绝缘传送带PC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半径为R;P点离地高度也为R,传送带PC之间的距离为L,沿逆时针方向的传动,传送带速度v=2gR,在PO的左侧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物体从圆弧顶点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恰好运动到C端后返回.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不计物体经过轨道与传送带连接处P时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体由P点运动到C点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 (2)匀强电场的场强E为多大;

(3)物体返回到圆弧轨道P点,物体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2.(20分)如图甲所示,在直角坐标系0≤x≤L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 强大小E?其边界 23mv0 ,右侧有一个以点(3L,0)为中心、边长为2L的正方形区域,3eLab与x轴平行,正方形区域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M、N。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e电 子,从y轴上的A点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飞出电场后从M点进入正方形域。 (1)求电子进入正方形磁场区域时的速度v; (2)在正方形区域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使电子从正方形区域边界点d点射出,则B的大小为多少; (3)若当电子到达M点时,在正方形区域加如图乙所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以垂直于纸面向外为磁场正方向),最后电子运动一段时间后从N点飞出,速度方向与电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同,求正方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磁场变化周期T各应满足的表达式。

23.(14分)

碳氧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处理与利用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

OYEAv0LaM2Ld甲bN4LcB0XB3LO-B0T/2T乙已知:2CO(g) + 2NO(g)

2CO2(g) + N2(g) △H=-748 kJ·mol?1

2CO(g) + O2(g)=2CO2(g) △H=-565kJ·mol?1

(1)在一定条件下N2和O2会转化为NO,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用NaOH溶液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最终制得石膏(CaSO4·2H2O),还需要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反应6NO2 + 8NH3=7N2 + 12H2O构成原电池,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

污染(电解质溶液为OH溶液),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氮元素的+4价氧化物有两种,它们之间发生反应:2NO2

N2O4 △H

<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针筒中后封口,下图是在拉伸和压缩针筒活塞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