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身的一种性质。

(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帕斯卡原理及其应用、惯性、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点,综合性强,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是一道典型的题目。

10. 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 B、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 C、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 D、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可以省力。 故选:B。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1. 解:AB、物体在甲中漂浮,所以物体的密度小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中悬浮,所以物体的密度等于乙盐水的密度,所以甲盐水的密度大于乙盐水的密度。则A正确,B错误;

CD、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则CD错误。 故选:A。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若物体漂浮或悬浮,则浮力与重力相等。

若物体漂浮,则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若物体悬浮,则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会根据物体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或密度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同时也要会根据浮沉情况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或密度关系。

12. 解:

A、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提力方向竖直向上,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提力没有做功,故A错;

B、背着书包乘电梯上楼,对书包有力,且沿力的方向有一段距离,所以做了功,故B正确;

C、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人对足球不再施加力,不做功,故C错; D、推汽车,汽车没有动,有力无距离,不做功,故D错。 故选:B。

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物体运动了一段距离,可能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13. 解:W有用=Gh=800N×1m=800J,W总=FS=500N×2m=1000J.故A、B选项错误; η===×100%=80%。

故选:D。

利用功的计算公式W=FS可以计算出A、B选项是否正确,利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可以判断C、D选项的正误。

本类型题主要考查功的计算公式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14. 解:

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第13页,共19页

故选:A。

根据ρ=可知,一定体积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此题考查了密度及其应用,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5. 解:

A、PM2.5的颗粒漂浮在空中,并不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

B、内能还与质量和状态有关,因此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因为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煤油的特性,所以,将一桶酒精用掉一半,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故C正确;

D、不用时,应该盖紧装酒精的瓶子,是通过减慢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来减慢酒精蒸发(汽化)的,故D正确。 故选:B。

(1)“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尺度大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

(2)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

(3)比热容和热值是物质的特性,不随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4)酒精容易汽化。

本题考查物质的属性、分子动理论知识及内能的概念,属于中等题。

16. 解: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 D、“河水结冰”是固态冰晶,是水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在六个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凝固、液化、凝华。

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17. 解:

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加热器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电动机不能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和加热器串联同时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工作,加热器不能独立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电动机工作,只闭合S2时加热器工作,电动机和加热器均能独立进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由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独立进行可知,加热器和电动机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开关的作用,用排除法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嫦娥四号向地面传递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故C正确,18. 解:

ABD错误。 故选:C。

第14页,共19页

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故当代的航天、航空领域的通信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 本题考查电磁波的传播,是一道基础题。

19. 解:由串并联电路特点可知,串联电路电阻越串越大,并联电路电阻越并越小;

由电路图及已知R1<R2可知,图D中电路总电阻最小,四个电路电压相等,通电时间相等,W=t可知,D产生的热量最多,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水的温度最高. 故选D.

由电功公式W=t可知,在电压U与通电时间t相等的情况下,电路总电阻R越小,电路产生的热量越多;电路产生的热量越多,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水的温度越高,分析电路结构,找出总电阻最小的电路,即可正确答题.

电路产生的热量越多,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水的温度越高,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各电路的阻值大小、熟练应用电功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

变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C错误;

由U=IR可知,R2两端的电压变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D正确。 故选:D。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2两端的电压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化。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判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会更简单。

21. 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白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反射。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22. 解:当饮料罐浸入装满水的桶中时,会有水溢出,随着饮料罐浸入的深度增加,它

排开水的体积也在增大,溢出的水也会越多,这个现象告诉我们,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 故答案为:大;体积。

空饮料罐的浮力可通过手感受到,按得越深浮力越大,根据生活常识可知,溢出的水越多。由此可以引发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排水的多少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3. 解:火焰的温度很高,因此金属网罩的熔点必须比火焰的温度高,才不至于熔化,因此网罩的金属须具有熔点高的特性;

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小的,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快,因此网罩的金属须具有比热容小的特性;

打火时,转动砂轮,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就可以点燃;

第15页,共19页

根据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可知天然气是短时间内不能再次产生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高;小;做功;不可再生。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这温度就叫晶体的熔点,熔点越高,物质越不容易熔化; 比热容是单位质量某种物质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能源、比热容的认识和了解等知识点,是一道基础题。 24. 解:

小南同学发现个别彩灯不亮了,但是其他灯依然光亮,说明灯与灯之间互不影响,所以这些彩灯是并联的;

LED灯使用的发光二极管是由硅和锗等半导体材料制作的。 故答案为:并;半导体。

串联电路的特点是: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的特点是: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半导体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 25. 解: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吸管可以使其带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现用另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的是同种电荷。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

(1)用摩擦的方法使得物体带电,该现象称为摩擦起电现象;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道摩擦起电的定义,并知道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6. 解:(1)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所称量的物体质量m=20g+5g+2g=27g,

10N/kg=0.27N, (3)工艺品的重力G=mg=0.027kg×

工艺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27N-0.17N=0.1N。 故答案为:(1)右;(2)27;(3)0.1。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根据工艺品的质量可求得其重力,利用F浮=G-F拉可求工艺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此题考查天平的使用,重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27. 解:

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螺线管A端为S极、B端为N极; 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中电流由左侧流入、右侧流出;所以a为电源的正极、b为负极,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S;正。

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螺线管的磁极,再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而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据此确定电源正负极。 本题考查右手螺旋定则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极或电流方向。

第16页,共19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