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电气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方案

5. 扣压式薄壁钢管敷设 5.1.安装条件

(1)暗管敷设:各层水平线,墙厚度线和设备基础线弹好,配合土建施工;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进行,墙板配管在钢筋绑扎后进行;随墙(砌体)配合上建施工立管。

(2)明管敷设:配合建筑结构安装好预埋件、预留洞工作;采用剔注法固定支架,应在抹灰前进行;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应在抹灰后进行;配管应在土建喷浆、刷漆后进行。

(3)吊顶内管路敷设:单独支撑、吊挂的管路,在吊顶龙骨安装进行施工;敷设在吊顶主龙骨上的管路,配合龙骨安装进行施工;内部装修施工时,配合土建做好吊顶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样图,并在顶板或地面弹出实际位置。

5.2.工艺流程

(1)暗管敷设工艺流程

弯管、箱、盒预制管路固定压接接地测位剔槽孔断管铣口管路连接

爪型螺纹管接头与箱、盒紧固管路敷设箱、盒定向移装图 扣压式薄壁钢管暗敷设工艺流程图

(2)明管敷设和吊顶内管路敷设工艺流程

弯管、箱、盒预制管路固定压接接地测 位断管铣口爪型螺纹管接头与箱、盒紧固管路敷设箱、盒支架固定管路连接

图 扣压式薄壁钢管明敷设工艺流程图

(3)弯管、箱、盒预制

根据施工图加工好各种弯管、箱、盒、支架。电线弯管可采用冷煨法及定型弯管。

冷煨法:一般管径25mm及以下时,可使用手扳煨管器,即将管子插入煨管器,逐步煨出所需弯度;管径32mm及以上时,可使用液压弯管器。

(4)暗管敷设

①箱、盒测位;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箱、盒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找平,线坠找正,标出箱、盒实际位置。成排、成列的箱、盒位置,应挂通线或十字线。暗配的电线管路直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墙体或混凝土内的导管,与墙体或混凝土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

②剔槽孔:砖墙或砌体墙需剔槽时,应在槽两边弹线,用快錾子剔。槽宽及槽深均以比管外径大5mm为宜。预制圆孔时,楼板上灯位打孔位置,用手锤由板下往上打。

③管子切断:常用钢锯、无齿锯、砂轮锯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长度量准确,放在钳口内卡牢固,断口处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铣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

④稳注箱、盒:根据施工管路的要求,加工箱、盒时注意引出管的定向。砖墙、砌体墙及预制楼板的箱、盒,用强度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稳住,灰浆应饱满、平整、牢固、坐标正确。现制混凝土墙及楼板上的箱、盒,应先安装好卡铁或轿杆,将卡铁或轿杆点焊在钢筋上;如为木模板时可用钉子、细铅丝将箱、盒绑扎固定在模板上。进入落地式配电箱、屏的电线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不少于50mm。

⑤管路连接:采用直管接头连接,其长度应为管外径的2.0~3.0倍,管的接口应在直管接头内中心即1/2处。根据配管线路的要求采用90°直角弯管接头时,管的接口应插入直角弯管的承插口处,并应到位,再使用压接器压接,其扣压点应不少于两点。压接后,在联接口处涂抹铅油,使其整个线路形成完整的统一接地体。

管路两个接线点之间的距离在下列长度范围内,应加装接线盒。接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和检修:管路无弯时,不超过30m;管路有一个转弯时,不超过20m;管路有两个转弯时,不超过15m;管路有三个转弯时,不超过8m。

⑥管入箱、盒应采用爪型螺纹管接头:使用专用搬子锁紧,爪型根母护口要良好,使金属箱、盒达到导电接地的要求。箱、盒开孔应整齐,应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两根以上管入箱、盒,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

⑦管路固定: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铅丝绑扎在

钢筋上。砖墙或砌体墙剔槽敷设的管路,每隔1000mm左右用铅丝、铁钉固定。

(5)明管敷设

明管敷设与暗管敷设工艺相同之处见暗管敷设的相关部分。

①弯管(包括定型弯管)、支架、吊架预制加工:明配管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之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加工方法可采用冷煨法和定型弯管。支架、吊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加工。支架、吊架的规格设计无规定时,应不小于以下规定:扁钢支架:30mm×3mm;角钢支架:25mm×25mm×3mm。埋注支架应有燕尾,埋注深度应不小于120mm。

②测定箱、盒及固定点位置:首先测出箱、盒与出线口等的准确位置。测量时最好使用自制尺杆。再根据测定的箱、盒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弹出线来,按照安装标准规定的固定点间距的尺寸要求,计算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300mm。中间管卡最大距离见表所示。

表 薄壁铜管中间管卡最大距离

钢管直径(mm) 最大距离(mm) 15~20 1000 25~32 1500 40~50 2000 ③固定方法:胀管法、木砖法、预埋铁件焊接法、稳注法、剔注法、抱箍法。 ④箱、盒固定:采用定型箱、盒,需在箱、盒下侧100~150mm处加稳固支架,将管固定在支架上。箱、盒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箱、盒严禁电气焊开孔。

(6)吊顶内及护墙板内管路敷设

操作工艺及要求:材质及固定参照明配管工艺;连接、弯度、走向及压接接地等可参照暗敷设工艺要求施工。

①会审图纸要注意结合土建结构图、建筑图与通风、暖卫、消防综合布线图及各专业配合协调,特别是在各专业管道施工交汇处,如卫生间、通道等关键部位,应及时绘制翻样图。经审核无误后,在顶板或地面进行弹线定位。

②灯位测位后,用不少于2个螺丝把灯盒固定牢。如有防火要求,可用防火布或其他防火措施处理。灯头盒无用的敲落孔,不应敲掉;已脱落的要补好。

③管路应敷设在主龙骨的上边,管入箱、盒必须煨灯叉弯,并以爪型螺纹管

接头,用专用搬子锁好,再用扣压器在连接处扣压不少于2点,以达到电气接地良好可靠。

④管路敷设应牢固通顺,禁止用拦腰管或拌脚管。管路固定点的间距不得大于1500mm。受力灯头盒应用吊杆固定,在管入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150~300mm处加固定卡子固定。

⑤吊顶内灯头盒至灯位可采用金属可挠导管过度,长度不宜超过1000mm。金属可挠导管应使用专用接头。吊顶各种箱、盒的安装,箱、盒口的方向应朝向检查口。 6.电缆敷设

本工程低压出线电缆选用ZRA-YJV-0.6/1KV和NHA-YJV-0.6/1KV型。 6.1.安装条件

(1)土建工程应具备的条件: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电缆沟、电气竖井内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

(2)安装工程应具备的条件:变配电室内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柜全部安装完毕。电缆桥架、电缆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

6.2.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水 平 敷 设挂标志牌垂 直 敷 设

图 电缆敷设工艺流程图

(1)准备工作

①电缆的检测: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等现象。电缆在敷设前应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1kV 以下的电缆,用1kV 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作试验时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必要时在敷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