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仁和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爱护;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巨大成就和优越性。因此,社会医疗服务效益十分明显。

中心卫生院在未改扩建前的2007年,毛收入共计92.08万元,改扩建投入使用后,经济效益会更好,年收入预计达123万元。

项目改扩建后,将使卫生院达到实行统一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功能完善,满足基本要求。在房屋的设备配臵上满足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两大功能要求。做到统一技术规范、规模适宜、功能适用,为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奠定基础,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广大农村群众看病环境和就医条件。该项目的实施,将使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的工作条件提到较大的改善,有得于提高当地群众的身体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较好。

结论和建议:该项目的实施,对提高仁和中心卫生院为片区群众服务的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覆盖面广,具有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批准实施。

--

--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单位:万元 序号 一 1 2 3 4 5 6 7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名称 总平面布臵规划指标 规划用地占地面积 住院、门诊、综合区占地面积 扩建建筑面积 建筑物占地面积 场地及道路占地面积 绿化面积 绿化率 本期建设 住院、门诊综合楼 新增病床数 结构工程投资 建筑安装工程费 工程建设其他费 预备费用 建设周期 项目总投资 国家 地方配套 效益分析 单位 指标 m2 m2 m2 m2 m2 m2 % m2 张 6484 1460 500 197 3010 1630 25 950 15 备注 扩建规划建设规模 扩建规划建设规模 改、扩建 可服务人口达5万多人。 万元 43.65 万元 7.25 万元 3.46 万元 1.64 年 万元 万元 万元 1 56 45 11

--

--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未来二十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农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小康社会。

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是国家为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关注“三农”问题,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2006年,国家召开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卫生建设的发展方向,开展爱滋病、血吸虫病等疾病控制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印发了《关于2004年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的通知》、《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意见》,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云南省发改委、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织好、实施好,提高乡镇卫生院为农村群众服务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抓好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按照整合资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的要求,通过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州农村卫生院为广大农村群众服务的能力。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加

--

--

大投入和深化改革,统筹规划全县农村乡镇卫生院布局,完善功能,达到统一技术规范、规模适宜、功能适用、经济合理,建成与覆盖人口相适应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为此,仁和中心卫生院扩建、改建符合国家、省、州、县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建设,加快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向。项目实施地处周边乡镇中心地带,建设条件良好。项目建成后,对加大本地卫生资源的开发力度,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事业,解决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脱贫步伐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仁和中心卫生院是1965年成立的一所以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事业单位。卫生院内设有院办,门诊部,住院部,防保科,辅助科等科室,共有病床25张。该院承担着全镇13个村委会和相邻乡镇人口的疾病预防,保健及医疗等卫生工作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该中心卫生院现在开展的医疗业务所提供的环境,技术,设施已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有:

(1)、某县地处边疆,为国家级贫困县,属少、边、穷地区,100%是山区。地方财政收入极为困难,无法解决该院建设资金,卫生院现有的1129平方米业务房又有450平方米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