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

非常紧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等等。因此,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围绕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妥善地实施企业内外交易性战略

企业核心能力本身具有动态性,开放性。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可能守着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调整,变化,扩充。企业如能通过外部交易性战略,如兼并,收购,联合,联盟,技术协议。许可证制度等来培育自己的核心专长也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3)推进以集群为基础的区域营销,建立区位品牌

区域营销是指区域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市场、以区域的整体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区域营销建立在中小企业集群的基础之上,可以确保集群企业产品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的品牌效应。 区位品牌是区域营销的核心,是集群企业共有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群的产品销售极为重要。企业群共同品牌的创建和使用关系到集群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区位品牌创立与集群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区位品牌可以通过企业群具有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建立,或者通过完善的产品质量来达成,也可以通过区域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来获得,或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产品差异化来形成,或兼而有之。

17

第5章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及措施

5.1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策略

5.1.1 着眼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目标是技术创新的有效性,即有市场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而实现“有效技术”创新的关键在哪呢?在于瞄准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技术。

瞄准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技术,意味着我们要以市场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基点和动力,把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理念建立在市场营销的概念基础之上,在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创意时就 要以市场需求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意味着我们要把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用一系列目标市场战略与技术创新战略相配套;意味着我们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要重视应用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强调产品技术开发技术有效应用的统一;意味着我们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必须以市场为最终检验标准,以市场为最终归宿。

因此,我们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不但要善于捕捉所在领域世界最新技术成就,还要捕捉本行业国内外市场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从而在新的方向上不致发生偏差。

5.1.2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及选择 ①自主创新战略模式

自主创新战略模式是指以自主创新为基本目标的创新战略。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市场化,获取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

②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创新战略实施的效果,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正确选择了适合本企业的创新战略;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充分认识了所选择创新战略的特点,从而扬长避短。为了成功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充分利用专制制度保护知识产权; (2)灵活恰当地进行技术转让; (3)注意自主创新产品的自我完善;

18

(4)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 5.2以信息化为动力策略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有许多主动型信心化的企业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成功,如联想、海尔、邯钢等企业都通过信息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0年联想集团实现利润8亿多元,一半以上是企业信息化带来的:实现信息化以后,存货周转天数从72天降为22天,年底成本1.2亿元;产品积压损失从2%降到0.19%,年降低成本3.62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8天降到14天,年降低成本4700万元;坏账占总收入的比例从0.3%降到0.05%,奶奶降低成本5000万元。这几项加起来,奶奶节约费用6亿元,效益相当可观。[6]

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怎样实现信息化呢?信息化涉及的环节很多,但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两项: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

5.3 以企业文化后盾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以知识和文化为竞争核心的知识经济之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经营绩效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5.3.1 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1、管理思想创新,实施人本管理

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聚集在一个焦点上,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6]通过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来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6]

2、精神风貌创新,培育员工群体行为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因此企业员工群体行为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企业员工群体行为除了组织员工政治思想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学技术培训,开展文化、体育、读书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外,还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9

(1) 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企业创新做出实际的贡献。

(2) 把员工个人的工作同自己的人生目标联系起来。有利于员工形成事业心和责任感,建立起对企业、对奋斗目标的信念。

(3) 每个员工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是个人和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以积极处世的人生态度去从事企业工作,以勤劳、敬业、守时、惜时的行为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

3、组织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

建构企业文化,其核心就是要塑造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一致状况和思想境界,而这一切惟有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的公司培训和个人学习才能达成。[6]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是将企业塑造成学习型的组织。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个“学习团体”,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的源泉。学习型组织发展的潜力主要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不在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上;只有促使所有组织成员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才能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的永续发展。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