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精品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卷

命题:元济高级中学 沈丁飞、王建君 萧山中学 楼红维、陈柯钦 校稿:孙文辉 校对:黄宁

妍、袁菜明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及答题纸内的考生信息填写清楚。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把答案对应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签字笔

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殊不知,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

养,建筑再雄伟也缺少脊(jǐ)梁;而有了乡愁和人文的淬(cuì)火,哪怕穿越千..年,栖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B.那是个难忘的大孔雀蛾的晚会。大孔雀蛾是欧洲最大的夜蛾,它相貌出众:栗色的天

鹅茸外衣,白色的皮毛脖颈(gěng),灰白相间(jiān)的翅膀以及黑、白、褐、红..各种颜色的弧形线条。

C.只有增强改革定力、勇气和韧劲,敢于破藩(fān)篱,勇于担当,将百姓痛点变成.

改革着(zháo)力点,改革才能取得突破。连日来两会代表委员就改革建言献策,.与民意形成良性共振。

D.你自谦“小医生”,却登上了医学的巅峰:你四处奔走蓦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被

蜷(quán)缩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jiáo)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甲)2004年,在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一脸茫然的情形下,如黑洞一般不可捉摸的霍金,....再次做出惊世之举:他宣称推翻了自己坚持三十多年的一个著名的黑洞理论,对此,他让全..世界人终身受益。

(乙)无论是他的旧理论或是新理论,迄今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家可能都无法验证其真伪,而霍金则完全不必害怕以后被证伪而放弃自己“赖以成名”的理论。但他放..弃了,他先否定了自己一一或许只因为他是一个科学家。

霍金所剩不多的其他理论也在接受着挑战。[丙]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整个理论体系也许将像遇到黑洞一样,全部被他自己或他人否决,推翻而旱花一现,或许到那时,他最后一....根可以活动的手指也已经萎缩,而他留下的,是不是只有一个残疾之躯和那不断产生深邃思想的大脑?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可捉摸 B.对此 C.验证 D.昙花一现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今年8月,全球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达成共识:各国共建合作平台,共

享合作成果,共商合作大计,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后,征信机构便向信息提供者付费

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征信产品,而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充分发挥陕北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

这既是推进陕北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陕北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D.“假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而假货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违法犯

罪成本过低所致。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这一决定无疑深得人心。

5.阅读以下材料,提炼主要信息,并用简明文字表达。(3分)

《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显示: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受众的阅读热情不断高涨,阅读内容及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调查显示,56%的受访者年度阅读数量超10本,并且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子两种介质进行阅读。电子书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读者接受,而年轻一代更成为了电子阅读的生力军。其中,90后和00后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各年龄段,纸、电子“一起读”成为主流。同时,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与网友“一起读”成为数字阅读时代的独特行为。亚马逊中国的大数据还显示,热门影视剧原著依然是畅销书榜的常客,《人民的名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持续畅销,诗词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则带火了诗词类图书的阅读。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全民阅读发展趋势良好的三大原因。

6.根据下面的小诗,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

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6分)

在家/窗前的桃花都是三月开/离家之后/冬月的夜里也绽放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①工匠之美世界中,“工匠”既要“创物”(包括发明、创造、设计等)以弥补自然的缺失,还要“制器”(制造、生产)以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及其相关需求,更要“饰物”以满足人类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或提社会生活品质等,是三位一体。由此而言,依据现代社会分工,“工匠”既是哲学家、科学发明家,也是工程师和技术创新专家,还是艺术家和美化师等,是多重身份或职能的统一。

②手艺工匠在自然经济时代创造了男耕女织的手艺美学图景和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机械工匠在工业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机械化大生产的机械美学图景与全新的人造生活方式。数字工匠在虚拟经济时代创造了人类高情感化智能的数字美学图景和后人类新生态生活方式。大国工匠,则是工匠各个历史形态审美典型化,突出了“工匠”对于国家强盛和人类社会福祉的决定性价值和意蕴。

③制器尚象,工匠之美的原则。“象”在工匠之美中更有其特殊意义。一般而言,工匠造物的结果是一定形体的器物,但真正意义上的“器”,不在于“形”(实存性、物质性),而在于“象”(精神性、情感性),而“象”内涵着“意蕴”“智慧”等,是工匠的技术原则(巧)和艺术原则或审美原则(饰)的高度统一。

④五材并用,工匠之美的智慧。“五材”既指世界构成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也指人类的五种德性(勇、智、仁、信、忠),还指工匠活动的五种具体材料(金、木、皮、玉、土)。“五材”是一种虚指,是指自然之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以及人类智慧回应大自然的强度。

⑤技进于道,工匠之美的创新。“技进于道”在于工匠的传承与创新,在于工匠技艺高超.之“神来”状态。“道”不远人,存乎“匠心”。工匠之美的创新使得“工匠之美”超越“工匠”而进入更为广阔的视域,从而赋予了工匠更为神圣的美学或宗教价值,正所谓“百工之

事,皆圣人之作也”。

⑥器以载道,工匠之美的哲学。如果说技进于道,还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神秘性质.的美学样态,那么器以载道,则更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式了。百姓日用之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日常性”“普适性”,具有一种强大的行为规范作用。很自然,器物承载着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观念、思想和方式。无论是古建筑的上栋下宇,还是传统服饰的天圆地方,无不显示着“器以载道”的工匠之美的哲学价值。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工匠之美,是工匠创物、制器、饰物三位一体的美,意味着工匠物质美和精神美的完

美统一。

B.以时间为序,工匠发展至今,依次经历了手艺工匠、机械工匠、数字工匠、大国工匠

四阶段。

C.工匠制器崇尚“象”,“象”超越物质性,实现了工匠“巧”和“饰”两大原则的高度

统一。

D.五材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既指自然美向人类开放的程度,也指人类智慧回应自然

的强度。

8.下列对文中“技进于道”和“器以载道”中的“道”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两者相同,均指工匠“制器尚象”“五材并用”之道。 B.两者相同,均指工匠凭借高超的智慧达到的技艺水平。

C.两者不同,前者指工匠的技艺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后者指器物传达出的工匠的世界观。 D.两者不同,前者只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的美学样态,后者则是一种具体的美的哲学范

式。

9.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③~⑥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工匠之美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敞开的落地窗 [英]萨契

“纳托尔先生,我婶婶马上就下楼来。”一位神色泰然的十五岁少女说,“在她下楼前,暂且由我招待您,请多包涵。”

弗兰普顿·纳托尔尽量地应酬几句,想在这种场合下既能恭维眼前招待他的侄女,又不至于冷落那位还没露面的婶婶。可是心里他却更为怀疑:这种出于礼节而对一连串的陌生人的拜访,对于他当时所应治疗的神经质毛病,究竟会有多大好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