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太平镇总体规划说明书2012-2030 - 图文

表7. 2011年主要企业情况一览表

企业名称 山东荣信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泰山玻璃纤维邹城有限公司 山东鲁抗生物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百隆纺织有限公司 山东恒沃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 济宁明坤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巽龙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济宁开创染化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世纪新源天燃气有限公司 济宁和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济宁维维乳业有限公司 济宁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邹城市汤记食品有限公司 济宁圣齐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太平煤矿 山东里彦发电有限公司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 济宁鲁淀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山东安采科技有限公司 邹城市华泰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邹城市良达工贸有限公司 邹城市天兴机械有限公司 邹城市宇盛五金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山东惠济工贸有限公司 邹城市路通新型建材厂 邹城市瑞星索具有限公司 山东永冠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邹城市中义工贸有限公司 邹城市龙马制衣有限公司 邹城市润丰达制衣有限公司 邹城市吸宝化工有限公司 邹城市富阳化工有限公司 邹城市齐发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富马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邹城市宏昕高科建材有限公司 济宁盛腾工贸有限公司 邹城市山立包装工具有限公司 邹城市特力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邹城市旺天食品有限公司 邹城市星海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济宁友和菌业有限公司 济宁利马菌业有限公司 济宁康发食品有限公司 邹城福友菌业有限公司 山东福禾菌业有限公司 邹城新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济宁森达美太平港有限公司 山东良润工贸有限公司 邹城市通用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邹城市智力工贸有限公司 职工人数 利税(万元) 占地面积(亩) 企业主要经营 1600 2900 400 21 100 100 130 40 50 140 40 102 130 115 108 745 1074 550 350 80 30 32 40 30 50 50 30 120 27 100 85 18 23 16 40 30 65 42 138 20 35 150 140 130 50 40 40 40 35 15 45 5113 8364 3144 887 1056 120 0.12 0.04 32.89 193 0.32 92.67 214.9 1.02 99.1 11818 4033 8672 21.74 4.78 3.62 6.30 8.91 3.70 87.67 2.78 7.43 36.46 12.01 4.29 2.12 3.35 12 21.74 0.27 7.08 11.96 46.98 0.59 20.79 免税 免税 53.13 免税 免税 9.33 27.49 3.33 1.16 1.24 1054.7 1020 1047 595 510 1.28 91 30 20 82 40 46 189 11.3 218 279 720 315 13.3 10.9 10.9 8 8 17 8 3 30 40 40 2.07 7 15 27 26 10.6 15.4 9 27 10 15.4 130 60 30 260 101 100 190 11.2 8 12 焦炭、甲醇 玻璃拉丝、三亿米电子布 色氨酸、泰乐霉素、盐霉素 纺织品 镍铁合金、锰铁合金 甲基巯基四氮唑 脱晶蒽油、粗蒽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硫化黑、硫代硫酸钠 天然气 甘氨酸螯合盐 低温乳制品 多晶硅原料、高纯硅 食品 食品级酵母抽提物、工业级酵母抽提物 煤炭 发电、蒸汽 原煤 淀粉、葡萄糖 滚筒、托滚支架等工矿配件 托滚、支架、缓冲床等矿山设备及配件 皮带机、中采机、风动工具等矿用配件 工矿机械配件制造、加工、销售;机电设备(不含汽车)销售 矿山配件 矿山配件、筛网 煤矸石砖 年产螺丝、刀叉等矿用配件 电汽车电机 煤炭销售 运动休闲系列服装 高档西裤 TDS捕收剂,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液体皂制造 天冬门氨酸 甲基萘、工业萘、重油灯 富马酸 米条纹步道石 五金索具、套环、卡头、兰花、弹簧钩等 主要经营起钉器、及矿山配件和农具;圆钢、六角钢、八角钢等产品 起钉器、石工凿、牵引环、矿山配件等产品 辣椒油等食品调味品 铝银浆、包装箱、金属颜料 日产鲜金针菇15吨 金针菇 蘑菇加工、蘑菇罐头 年产杏鲍菇12000吨、金针菇8000吨 年产金针菇3000吨、蟹味菇4000吨、杏鲍菇6000吨 建设4个1000吨级泊位,其中2个煤炭专用泊位、1个散货泊位、1个焦炭泊位,安排运量300吨。 皮带机、中采机、风动工具等矿用配件 天门冬氨酸、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制造 电瓶机车 18

(三)三产概况

目前太平镇三产发展较为缓慢,主要以仓储物流传统服务业为主,但层次较低,尚处在起步阶段,未能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2011年三产总产值为66410万元,其中物流仓储为31900万元,占到三产总值的一半;商业服务业仅占到14%,较为落后;房地产业基本为零发展。

表8. 2011年第三产业分类一览表

类别 第 三 产 业 名称 交通运输 仓储和物流 旅游和餐饮 房地产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个数 6 22 117 0 15 增加值总产值营业收入上交税金期末从业(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人数(人) 1727 7018 4388 0 2106 7850 31900 17550 0 9160 7690 32663 17877 0 9220 184.5 849.24 375.42 0 230.5 457 264 772 0 36 三、产业发展特征

(一)GDP呈平稳上升趋势,在2010年之后增长幅度较大。

表9. 近年产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GDP(万元) 183803 229715 266999 444600 第一产业 39150 43536 48390 80880 第二产业 135350 175426 205976 348481 第三产业 9303 10717 12633 15239

(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平稳,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11年太平镇全镇地区生产总值44.4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8088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848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239万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8.2:78.4:3.4。呈现“二、一、三”的格局。

二产比例高出省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全省三次产业比例为8.8:52.9:38.3)。

(三)人均GDP增长速度较快,且相对占有量较高

2011年太平镇人均GDP为34147元,高于全省平均值(2010年山东人均GDP为4149元)。

四、发展阶段判断

2011年,太平镇人均GDP为5253美元(人民币34147元)。根据经济学家H·钱纳里、西蒙·库兹涅茨以及克拉克等人的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可以判断,太平镇目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规划区产业结构呈“二、一、三”的格局,与所处工业化中级阶段的产业结构(二、一、三)相符。

表10. 产业发展阶段情况一览表

发展阶段 三产比重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传统经济向工业化过渡阶段 工业化初级阶段 工业化中级阶段 工业化高级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发达经济初级阶段 发达经济高级阶段 Ⅰ>Ⅱ>Ⅲ Ⅰ>Ⅱ>Ⅲ Ⅱ>Ⅰ>Ⅲ Ⅱ>Ⅰ>Ⅲ Ⅱ>Ⅰ>Ⅲ Ⅱ>Ⅲ>Ⅰ Ⅲ>Ⅱ>Ⅰ Ⅲ>Ⅱ>Ⅰ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农业 农业、简单工业 食品、烟草、采掘、建材 总量水平 消费结构 饮食支出占收入绝大部分 饮食比重略减少,对工业品需求略增加 收入水平 极低 有所提高 较高 <530 530—1 200 1 200—2 400 2 400—4 800 4 800—9 000 9 000—16 600 16 600—25 000 >25 000 人均GDP/美元 饮食比重持续减少,对 钢铁、石油等原材料重工业 工业品需求不断增加 汽车、机电等加工组装工业 金融、信息、广告等新兴服务业 高新技术及第三产业 高新技术及第三产业 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服务 转向文化、教育、享受 以享受为主 高 很高 非常高 19

五、产业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发展目标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邹城经济增长极,产业战略转型的新高地,建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济邹腹地的示范性产业基地。

1、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园区集聚发展:坚持工业强镇,做大做强第二产业

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未来的世界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通过邹城工业园的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做强园区平台,支持企业膨胀壮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端高效农业: 提升优化第一产业

一产的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继续保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基础地位,发展成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重点鼓励绿色蔬菜的种植,着重发展食用菌种植、牛蒡、山药、豆角等有机蔬菜的种植,形成自有品牌。培育无公害农产品、花卉苗木、观光休闲农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产业链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升级,向产业链条的高附加值区域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物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加强优化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二产内部结构优化,加快实现产业战略转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提升第三产业。至2030年农业技术成熟,稳定在较高水平,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第二产业经济总量稳步发展,增加值达到124亿元;第三产业的优势日益明显,增加值达到60亿元。太平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2:30 。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保持年均20%的增长率。现状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2.19亿元,到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亿元,到203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

表11. 分阶段产业发展目标情况一览表

时间 2011 2015 2030 GDP亿元 44.46 80 200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一产 18 10 8 二产 78 75 62 三产 4 15 30 三次产业产值规模(亿元) 一产 8.2 8 16 二产 34.9 60 124 三产 1.5 12 60 (二)发展策略

1、竞合策略:统筹邹城市与济宁市及济曲都市圈间的分工协作;

2、转型提升策略:强化区域性、企业间、企业内部的循环集成,形成有重要影响的低碳产业基地; 3、大推动策略:抓住国际资本转移和民间资本扩张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形成竞争能力较强的工业园区; 4、差异化策略:通过产业差异化、技术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形象差异化实现地区的稳定快速发展。

六、产业发展选择

(一)产业选择依据

1、国家“十二五”规划对产业的发展要求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

20

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2、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对产业的发展要求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实现工业由大变强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节能减排水平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调整振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聚节约发展,构建以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为主题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3、《邹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太平镇产业发展的要求

太平镇位于邹城产业发展的内圈层,重点发展化工业;同时还位于东西向主要发展轴线—济邹发展轴上。 太平镇属于三大产业板块中的邹西平原综合经济板块并规划形成太平镇产业基地,以煤炭资源为基础,以省级开发区为主体,发挥太平港区优势,集聚邹城大部分的工业企业,重点发展煤电、化工、新材料、港口物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

4、《邹城市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对太平镇产业发展的要求

规划太平镇的职能为山东省中心镇,邹西地区镇级市,是以煤炭、电力、新材料、河港物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现代物流、商贸发达的工业型城镇。

5、《邹城市园区一体化总体发展规划》对太平镇产业的发展要求

规划在邹城经济开发区和邹城工业园区用地基础上,本着一体化的原则,进一步促进两区融合发展,适当优化不适宜发展的区域,提出一体化园区的用地范围及三个板块的思路。太平镇属于化工板块,以煤化工产业为主,规划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多元化,提高附加值,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从传统单一的基础化工产品到精细化工产品的升级。 6、邹城市人民政府要求

2011年邹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邹城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要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邹城工业化的主阵地、结构调整的主力军、外商投资的密集地、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快速发展的小城镇、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的宏伟目标,并赋予了工业园区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权限。

(二)现有产业优势

主要有煤炭化工、生物制造、新型材料。

(三)产业发展导向

1、壮大产业集群,扩大产业园区,促进集聚发展

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未来的世界竞争,很大程度上将是产业集群的竞争。产业园区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通过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可以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加强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太平镇应加快邹城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各类工业进入园区,实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2、提升创新能力,发展高端产业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太平镇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创造型转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不断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加快生物制造和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使邹城工业园成为高端产业集聚区。 3、突出生态环保,发展循环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未来产业发展将是以低碳化、循环化和生态化为主导方向,太平镇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低碳、循环和生态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的升级转换。 4、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加快产业链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升级,向产业链条的高附加值区域延伸,提升产业层次和竞

2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