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怀化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乙同学:测出100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丙同学:将一根大头针放在容器里测出总质量,再减去容器质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你认为在三个同学中,最好的是 ________同学采用的方法; (2)选择一个你认为不好的方法,简单说明不好的理由 ________

20.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放大的箭头,若不调整箭头距离,应该把水珠变厚,直至看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4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_____

21.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小明记录下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并改变入射角多次实验。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折射角γ 0° 0° 15° 11° 30° 22.1° 45° 35.4° 60° 40.9°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和_____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且折射角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_____。

2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红同学提出如下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 温度 6 95 7 96 8 97 9 98 10 98 11 98 12 95 13 98 14 98 15 98 16 98 (1)以上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min的记录。 (2)分析数据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

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

(3)在做实验时,该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的操作,但是从开始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______。

23.几位同学如图甲、乙所示实验装置做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 (3)如果在月球上完成图乙所示的实验,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小球_____像图甲那样弹起。(填“会”或“不会”)

24.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所示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一些;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选填“大”或“小”)。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m/s;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vB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C A D D D B 二、填空题 11.不变;变小;变大 12.缩小 照相机 不会 13.110° 向下 偏高 14.液 水银 酒精

15.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色 16.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 三、计算题

17.(1)11.5g/cm3;(2)不可信 18.(1)200s;(2)C点 四、实验题

19. 乙 甲(或丙)的测量误差会很大 20.凸透 7mm<f<14mm

21.反射 折射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小于 0° 22.(1)12;(2)98;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水的质量太多. 2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不会 24.刻度尺 秒表 小 大 0.02 小于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

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作为人工降雨的主要材料 B.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像 B. 竖直杆的影子

C. 放大的邮票 D. 拱桥的倒影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虚像 则该同学的眼睛是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6.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虚像的是 A.

B.放大的实像 D.缩小的实像

5.如图所示,一束来自于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

B.

C.

D.

7.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8.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一样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10.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为了方便读数,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读数 B.调节天平平衡时,即使桌面倾斜也可以将指针调至刻度盘中线处进行调平使用 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凹面底部垂直

D.用天平测量潮湿物体或化学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二、填空题

11.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砝码,有一个100克,一个50克,一个10克,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块金属的质量为_______g。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测同一块金属的质量,则读数跟在学校实验室的读数相比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13.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小芳的身高为1.65m,小芳的像与镜的距离为_____m,小芳的像高为_____m;若小芳向镜移动3m后,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