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历史解读和科学剖析的科学,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提供一种诠释历史的终极模式。
黑格尔论历史
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展现为一种合理性的过程??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实体,就是说,由于“理性”和在理性之中,一切现实才能得以存在和生存。另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无限动力,“理性”??并非仅仅是一个理念、一种责任,虚悬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无人知晓的地方;它并不是仅仅产生于某些人的头脑中的单独且抽象的东西。“理性”表现了万物的无限复杂性,是万物的本质和真理。
世界历史??表现的是“精神”从“自由”中产生并最终实现“自由的”的意识发展史。
从天国到人间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像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历史何为?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第三章 人者何为:人学思考的总问题
如果说一个理论体系总是围绕一个核心展开,那么,“人者何为”即是人学思考的总问题:一方面,需要回答“人是什么”,这是问题意识的凸显(what);另一方面,更要自觉考察运用什么方法、采取何种立场来求解,亦即方法论的自觉(how)。
导论(一): 马克思论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1.具有某种先天规定性的成员: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虽然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人的关系,但他们只是作为具有某种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发生关系,如作为封建主、地主和农奴等等,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108页。
部族心态:个人微不足道
人类学家奥德丽·理查兹(Audrey Richards, 1899-1984)博士,20世纪30年代,在罗得西亚北部本巴人中生活时,曾对一群本巴人讲一个英国民间传说,那是关于一位年轻王子爬玻璃山、跨峡谷、与龙搏斗,一切都是为了向一个他所爱的女子求婚。本巴人简直被迷惑了,但是保持沉默。最后,一个老酋长说话了,他提出最简单的问题,说出了在座所有人的感觉:“为什么不另找一个女孩呢?”他问道。
——布兰登:《浪漫爱情的心理》,林本椿、林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页。
2. 丧失现实生活内容的抽象个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
“在18世纪以前,从来没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具有这种道德上的含义。存在着某种特定的作为人的方式,那是‘我的方式’。我内心发出的召唤要求,我按照这种方式生活,而不是模仿别人的生活。这个观念使忠实于自己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如果我不这样做,我的生活就会失去意义;我所失去的正是对于我来说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
——泰勒:“承认的政治”,选自《文化与公共性》(第2版),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94-295页。
马克思论个人与社会
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只有到18世纪,在“市民社会”中,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对个人来说,才表现为只是达到他私人目的的手段,才表现为外在的必然性。——但是,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看来是一般关系)的时代。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货币关系中的个人
马克思:“在货币关系中,在发达的交换制度中,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养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一切人身纽带至少都表现为人的关系);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这种独立一般只不过是错觉,确切些说,可叫作——在彼此关系冷漠的意义上——彼此漠不关心)自由地互相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
西美尔(G. Simmel, 1858--1918):“(货币经济)最终让货币价值作为唯一有效的价值出现,人们越来越迅速地同事物中那些经济上无法表达的特别意义擦肩而过。对此的报应似乎就是产生了那些沉闷的、十分现代的感受:生活的核心和意义总是一再从我们手边滑落;我们越来越少获得确定无疑的满足,所有的操劳最终毫无价值可言。”(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同仁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3. 获得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艺术才能在个别人身上的排他性集中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广大群众艺术才能的受压抑,是分工的结果。??在共产主义的社会组织中,纯粹由分工造成的艺术家屈从于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局限性的现象无论如何会消失,而且个人屈从于这种特定艺术的现象也会消失,这种现象表现为他仅仅是一个画家、雕刻家等等,而这种称呼就足以表明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依赖。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画家,至多存在着既从事其他工作而又作画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
\\
导论(二):西方理性主义人学传统
苏格拉底将人生的意义与永恒的灵魂、客观的知识、至善的德性相等同,必然会贬低肉体而尊崇灵魂,由其开创的“人学转向”是一种理性精神主导的道德转向。这种灵魂至上、或者说理性至上的人学思路,是古希腊人学思想的精髓,实际上也是传统西方人学思想的一根“红线”。
“认识你自己”,目的在于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一种意义。从苏格拉底到费尔巴哈的传统西方人学,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理论模型:古希腊道德化的人性模型,中世纪神学化的人性模型,近代认知化(理性化)三种人性思考模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来,“三大发现”(地理大发现,科学的发现,人的发现)开启西方现代文明。人的感性欲望和个人权利得到伸张,人的感官快乐和尘世幸福获得肯定,人们相信自身拥有理性认识能力及改造现实的力量。
总体来看,近代西方人性理论一方面把自私自爱(自我保存)看作是人自然合理的要求,从而把人描绘成一个天然的利益主体;另一方面,人又是作为一个理性主体而存在——所谓人本主义(Humanism),亦即理性加自由。思想家们试图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使人的利己心和利他心相结合,最终将人自身的感性生命和理性精神统一在一起。
边沁(J. Bentham, 1748-1832)的功利原则(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功利原理承认这一被支配地位,把它当作旨在依靠理性和法律之手建造福乐大厦的制度的基础。??功利原理是指这样的原理:它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小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我说的是无论什么行动,因而不仅是私人的每项行动,而且是政府的每项措施。——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7-58页。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自由人性学说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页。 康德:人是目的
康德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王国、感觉世界中利用别人也被别人所利用的工具性存在,正因为它在道德王国、在理智世界中是自律性的存在。所以,人自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