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施工应急预案

施工设备进行攀登。攀登时,不管使用哪一类和形式的梯子,都应事先按有关标准加以检查和验收。 5、悬空作业的防护

进行构件吊装、钢筋绑扎及砼浇筑等悬空作业时,所用的索悬脚手板、吊盘、吊笼、平台等设备及工具,应为经过试验鉴定的合格品。本工程主要的悬空作业为钢筋绑扎,绑扎钢筋时,注意不能在钢筋骨架上站立或攀登上下。 6、交叉作业的防护

施工现场支模、拆模、拆脚手架上下不同层次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交叉作业,上下立体式交叉作业极易造成坠物伤人,因此,上下不同层次之间,首先在前后、左右方向必须有一段横向的安全隔离距离,此距离应该大于可能的坠落半径。如果不能达到此安全隔离距离,就应该设备能防止坠落物伤害下方人员的防护层,即主要张拉安全网,要根据负载高度来选择平网的宽度,安全网上所有的绳节或节点,必须固定。 7、作业警示、监护

在高处作业范围以及高处落物的伤害范围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范围和落物伤人。

21

防汛、防台、防水

应急预案

防汛、防台应急预案

22

为有效地控制台风、台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使之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国家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一、防汛、防台的组织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候彦武为组长的防汛、防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防汛、防台工作。组长: 吴永东 副组长:程志刚、张益东 小组成员:童中敏 、 王先银、 季必胜、 秦家兵、 宫兵。 2、防汛、防台领导小组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值班电话,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将汛情、台风预报通知到各班组,有效地做好预防工作。

3、物资做好充分准备。仓库管理员负责防洪抢险物资的保管,如水泵、排水管、足量的防风用钢丝绳及钢管、扣件等,确保险情未来临时能及时有效的投入使用。检查下水道是否畅通。

4、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对物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负责对临时设施、脚手架、材料、机械设备等各方面的防汛、防台措施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

二、防汛、防台的技术措施

1、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对施工现场的场地认真地规划,周密地布置,切合实际、针对性地编制临时设施的方案,明确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

2、材料统一入库;大中型材料露天存放时,底部要用方木垫高,防止被水浸泡,顶部要用蓬布或塑料布封盖。机械设备均搭设防护棚,底部都用砼硬化。 3、施工区、生活区均布设排水沟,汛期来临之前,统一对排水沟进行疏通、清扫,对落水管进行清理。

4、对所有的活动房、仓库、工具房、办公室、包括施工区的钢筋制作棚,木工加工棚的顶部全部采用防护网覆盖保护和钢管压顶防护,并用绳索同地面预埋件拉接。进入台风季节,项目部组织防汛、防台小组成员对所有的防护结构进行认真地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5、项目部定期对配电房、输电线路、配电柜(箱)、开关箱、机械设备、脚手架、材料堆置、生产区、生活区围墙、房屋坚固性进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及时采取措施。

6、基坑底按围护方案设计要求做好明排水沟、集水坑。 三、台风、汛情的处理措施

1、接到台风、汛情预报时,首先项目部组织人员对重要部位进行检查和防护。

23

办公室门窗要关好,施工现场临时悬挂的设备、堆放的材料要采取加固措施,大型施工机具、井架等要用护墙封牢。

2、台风、台雨出现时,一切生产工作立即停止。

3、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到位,统一按排和指挥整个防护和抢险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主管部门汇报。

4、项目部组织年轻力壮的抢险突击队立即集合到位,在领导小组指挥下实施抢险工作。

5、台风来临时,由现场电工把施工现场电源切断,避免刮断线路发生事故。 6、洪水发生时,水电班同现场电工保证电力正常,不能影响水泵及时排水。 7、项目医务员做好准备,随时实施抢救伤员工作。

8、洪水、台风过后,工程部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施救。并及时总结。 9、配置不同规格、口径的水泵、泥浆泵、大小口径潜水泵。

10、基坑底暴露的工作面,在台风、台雨未来到时,尽快收尾、封底,新的工作面不能再展开。

11、在台风、台雨来临之时,时刻注意收听台风气象信息,如气象预报影响面与风力较大时,及时与业主联系避难场所,人员随时准备撤离现场。

四、资料整理

1、台风、汛情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将台风、汛情处理过程、结果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

2、项目部应将处理台风、汛情事故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的汇总整理。

五、应急预案的修改

应急预案编制好以后,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现场条件的变化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修改,特别是当台风、汛情发生并处理完毕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中不切合实际的部分加以修改,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现场施工服务,增强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修改后的应急预案应及时报上级部门审批。

六、应急预案的演习计划

应急预案编制好以后,项目部应根据应急预案的各项措施组织人员进行相关的演习,便于事故发生以后,相关人员能够熟练的进行事故抢救,同时也可鉴定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