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宗教

公元前7世纪赫西奥德在《神谱》中这样叙述着世界的创生:“最初出现的是混沌。然后出现的胸怀宽阔的盖亚(大地之母 ),作为万物活动的永恒的基地;还有诸神中最美的爱神厄洛斯,她酥软了众神和人们的四肢、制服了他们的神志;以及阴雾弥漫的冥狱之神塔塔如斯。从混沌中产生了黑暗(埃瑞玻斯)和黑夜,黑夜和埃瑞玻斯相爱,生下了清风(以太)和白昼。盖亚首先产生的是繁星闪烁的天空(乌拉诺斯)来同自己交配,天空把大地团团围住,作为幸福诸神永恒的住所。然后,她产生了高山,作为宁芙女神在山林生活的出没圣地。她还不经甜蜜做爱生出波涛汹涌的大海(蓬托斯)然后,在同乌拉诺斯交配后,生下了水流之神(奥启阿诺斯)。。。等等一系列泰坦神族的诸神。” (二)希腊神话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宗教观念及其深度。

(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产生

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达到鼎盛时期。但是罗马帝国的内部统治者的权力斗争与民族矛盾异常剧烈。在民族矛盾、政治斗争的背景之下,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但在帝国残酷的军事镇压下,所有的起义与抗争都失败了。“对于巨大的罗马世界强权,零散的小部落或城市进行任何的反抗都是无望的。被奴役。受压迫、沦为赤贫的人们的出路在哪里?他们怎样才能得救?所有这些彼此利益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冲突的不同人群的出路在哪里?可是为了使所有这些人都卷入一个统一的伟大革命运动,必须找到这样一条出路。这样的路找到了,但不在这个世界上。在当时的情况下,出路只能在宗教领域内。”在是在上述历史的背景之下,基督教从下层民众构成的一些犹太教团体中“悄悄地”、“自发的”(恩格斯语)形成着。

犹太教是犹太民族的宗教,公元前10世纪以前乃是一种部落的多神教。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统治时期,犹太教基本形成。犹太教的经典为《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个部分,这个《圣经》后来演变成为基督教的《旧约圣经》。犹太教后来演变成为一神教,信奉雅赫维为神。因为发音的错误成为了耶和华。至公元前后,在犹太教中流传雅赫维要差遣复国救世主弥赛亚降临。这个弥赛亚就是后来称之为耶稣(基督)的那个人。

按照基督教自己的说法,基督教是公园一世纪左右有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拿撒勒人耶稣创立的。据说,耶稣是神(上帝或耶和华)的化身,为拯救人类,从天而降,有圣灵借童贞女玛莉亚肉体孕育成人,降生在犹太伯利恒(耶路撒冷的城外)。30岁左右,耶稣收了12个门徒,在各地传教,传播“悔过得救”之福音,教人“爱上帝”、“爱人如爱己”,并且扶危济困,行了很多神迹。因为得罪犹太教上层,后被犹大出卖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三日复活“显灵”,40天后上天。带到世界末日再从天上下凡,审判世界上一切的活人与死人。 恩格斯:“既然对物质上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一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

基督教的经典除《旧约圣经》之外,又增加了《新约圣经》,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启示录》四个部分。

基督教从犹太教分离出来以后,到三世纪,已经在罗马帝国领域内发展成为一支社会政治力量。因为早期基督教包含着反抗罗马帝国的内容,又因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是罗马教,因此,当时的罗马皇帝对

基督教的压制、迫害。公元284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登位以后,曾通过伪造基督徒两次放火焚烧宫廷事件,于公元303年发生一次大规模的镇压,在宫中的基督教官员和其他人员被处死,教会财产没收,《圣经》被烧毁,教徒集会被禁止。但镇压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基督教反而更加强大。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改变了通知策略,采取怀柔政策使其合法化,利用它作为劝诱群众顺从、驯服的工具。公元312年,罗马皇帝西部皇帝君士坦丁正式皈依了基督教。次年他和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李锡尼在米兰会见,联合发表“宽容法令”,宣布所有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取得了合法地位。后来,君士坦丁战胜了李锡尼并进一步扶植基督教。公元325年,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制订了“尼西亚信条”,并由皇帝颁布,所有基督徒都必须遵守。到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执政,下令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并禁止异教的传播。从此,基督教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四、 古希腊的哲学及其所包含的宗教因素

随着感性经验的积累与理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在科学与宗教之间产生了哲学。这一时期的哲学,一方面从科学方面吸取经验知识,另一方面从宗教方面领会神话或原始宗教对于世界的整体猜想。因此,它一方面包含着科学因素,有一方面渗透着宗教观念。 (一)、米利都学派

希腊哲学最先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经过“荷马时代”,希腊各地陆续进入了奴隶社会,经济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地处小亚细亚沿海的米利都城邦,

是当时希腊最富庶、最先进的地区。因此,希腊哲学最早出现于米利都都是很自然的。

米利都学派的第一个哲学家、也是希腊或西方哲学史上的 第一个哲学家是泰勒斯(约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前半期)。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泰勒斯之所以提出万物的本源是水,一方面是基于水在自然物中和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从荷马史诗时代流传下来的宗教观念---“把奥克安培(海洋之神)与德蒂丝(海洋女神)当做创造万物的始祖,而神灵们对着起誓的见证物是水”---之深刻影响。泰勒斯用自然界的存在物(水)从整体上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这就突破了神话或原始宗教“拟人化”的世界观,从认识上把自然与人分开,使自然成为一种与人无关的考察对象,从而建立了认识上或研究上的客观性原则。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建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为科学与宗教的分离而健康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米利都学派的另外两名著名的哲学家是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1年---公元前547年)及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年---公元前528年)。 (三) 毕达哥拉斯学派

比米利都学派稍晚的学派是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4—公元前497年)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数”是万物的本源。具体的观点是:“万物的本源是一。从一产生二,二是从属于一得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因。从不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中产生各种数目;从数产生了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互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以地为中心,地也是球形的,在地面上住着人。”从上述这段话可以看出,这个学派认为:万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