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物理期末18份合集)洛阳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合集

加热后瓶内气体压强约为

A.2.8×10pa B.1.8×10pa C.2.8×10pa D.1.8×10pa

5

5

6

6

7.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f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长约为10cm B.摆长约为10m

C.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8.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结束计时,秒表过迟停表

D.测摆线长时摆线未拉紧,出现了松弛的现象

9.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50m/s

B.质点a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小于30cm

C.若周期T=0.8s,当t+0.4s时刻开始计时,则质点c的振动方程为?5?x?0.1sin??t? m

?2?D.若周期T=0.8s,则当t+0.5s时刻,质点b的位移小于P的位移 10. 有a、b两束单色光从空气中平行照射在平行玻璃砖上,它们经玻璃折射后射入空气的光线如图所示。则有关a、b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较大

B.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发生干涉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C.从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

D.只有a光才是偏振光

如图所示,一束红光PA从A点射入一球形水珠,光线在第一个反射点B反射后到达C点,CQ为出射光线,O点为球形水珠的球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光线在B点可能发生了全反射 B.光从空气进入球形水珠后,波长变长了 C.光从空气进入球形水珠后,频率增大了

D.仅将红光改为紫光,光从A点射入后到达第一个反射点的时间增加了

PAOBCQ11.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

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6-8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 B.4-6min内,深潜器停在深度为60m处 C.3-4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 D.6-l0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

12. 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v的平方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车的加速度比乙车的加速度大 B.在位移x = 0.5m处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位移x = 0.5m处甲乙两车相遇 D.在时间t = 2s末甲乙两车相遇

13. 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50s内汽车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

B.汽车在40~50s内的速度方向和在0~10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C.汽车在50s末的速度为零

D.在0~50s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900m

14. 物体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将物体a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a、b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受到一个摩擦力的作用 B.a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b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a受到墙壁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的增大而增大

15.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力F作用在小球A上,如图所示,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小球的大小,则力F不可能的方向为 A.水平向右 B.竖直向上 C.沿O→A方向 D.沿B→A方向

16. 重为G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竖直向上的较小的力F作用在连接两球轻绳的中点,绳间的夹角α = 60°,如图所示。缓慢增大F,到两球刚要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绳子的拉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变大

C.球刚要开始运动时,地面对球没有支持力 D.球刚要开始运动时,球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17.

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处有一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1=2.4R和L2=2.5R,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不计球的大小) A.24:1 B.25:24 C.25:1 D.24:2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实验题(共3题,每空2分。共18分)

18.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铅笔和直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细绳方向画直线,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F1、F2所夹的对角线表示的力F;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

C.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用图钉固定,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F?,比较合力F′和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等;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1)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2)在物理学中跟力一样,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还有 (至少写出两个,要求写名称,不得用符号表示)。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O A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