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工程技术方案

1)总监控中心管理平台

负责对中心机房和分散的机房的环境、动力进行集中监控管理,接收各个机房传来的各种实时数据,显示监控画面,实现对监控数据的实时处理分析、存储、显示和输出等功能,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记录报警事件,通过电话语音或手机短信等输出报警内容,发送管理人员的控制命令给各个机房。中心监控管理平台对机房进行统一监管,接收所有前端机房的报警信息及数据,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直观显示全省站点的分布位置,快速定位某一前端站点并查看现场环境情况,提供多种对外报警方式,准确发送设备报警信息,满足管理的要求。

xxx通信公司的监控中心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的双屏显示功能,将主要的站点视频图象切换到大屏上,进行宏观的查看,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远程控制和指挥。监控中心能完成对 实时数据在大屏幕轮流切换查看,也可以使用多画面分割技术在监控中心监视远程站点。

2)本地机房监控系统

现场监控系统由嵌入式监控主机、智能模块、协议转换模块、信号处理模块、

智能设备等组成,负责对机房内所有被监控设备、环境的集中管理,接收各种实时信息、报警信息、对监控图像进行录像、回放、处理所有的报警信息、发送管理人员的控制命令、记录报警事件,存储及保存监控数据,完成各种控制任务,实现子系统之间联动等进行本地数据处理及存储,并主动将变化数据和报警信息上传给省监控中心。接收中心管理人员的控制命令给现场设备。

3)远程IE浏览站

远程IE浏览站的主要功能是在通过网络在远程主机上以IE的方式进行浏览的功能。在本系统中监控中心的管理服务器和现场的监控主机均支持IE浏览功能。从而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机房的实际工作状况,实现管控一体化,在远程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观看监控画面,并且该监控画面与监控中心管理服务器和各现场监控主机保持一致,通过该界面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远程浏览站还可浏览各机房的视频图像。

4)传输网络带宽要求:

查看实时数据,需50K左右带宽;

远程查看视频数据,每路视频需2M左右带宽。

3.2 系统功能

3.2.1 监控平台系统

(1)用户界面管理

系统支持全中文界面,图形化设计,支持电子地图功能。界面的结构、层次应清晰明了,能够实时直观地显示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场景仿真。

主界面应为包含所有子系统内监控设备的电子地图,在该界面上可直接点击子系统内的任意监控设备进入其运行状态界面。同时,在本子系统的主界面上为各功能模组设置访问按钮,通过点击进入各功能模组界面(电子地图),以便对分组的监控设备进行更清晰、更有针对性的监控。

当操作者点击主界面或功能模组界面上某一监控设备后,画面会自动切换到该设备的运行状态图或者弹出对相关设备的操作界面,以便管理人员查看和控制该设备。在有报警或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有问题的监控设备界面可以自动弹出,

同时启动帮助系统(调用知识库),利用预存于知识库中的信息给管理人员相应的操作提示。

系统提供集成开发环境,利用各种界面元素(例如按钮、圆、矩形、直线、图片、实时曲线、历史曲线等)及编辑工具,使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个性化界面。例如对界面的框架结构进行调整、对监控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等。在使用过程中,对界面的修改应能在线进行,修改效果即时生效。

(2)权限管理

通过在系统内核管理设置和数据库管理设置操作管理级别,实现权限管理功能。

本子系统管理员的权限(包括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设置,应与服务管理平台的权限设置完全一致并被后者包容。当服务管理平台不可用,用户需直接登录本子系统进行操作时,则由本子系统的权限设置进行相应的控制。

用户需对本子系统进行操作,需先通过登录,输入用户名、密码,经系统验证后根据用户分配的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进行操作。在登录前系统应处于锁定状态,只能显示,不可操作,但报警界面的自动弹出应不受限制。

操作权限:本子系统管理员(用户)的操作权限级别不少于5级: 第一级:登录系统查看管理界面+设备运行状态查询 第二级:第一级+事件管理(事件确认、事件查看等)

第三级:第二级+报表管理(报表设置、报表生成等)+日志管理 第四级:第三级+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设备硬件操作能力(空调启停等) 第五级:第四级+管理员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分配+系统参数设置+系统模块的添加与删除

用户管理范围的分配可通过对各功能模组的组合选择来实现和控制。用户只能对自己管理范围内的监控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

(3)查询管理

通过把各监控单元数据存储到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类归组,在查询数据时,过滤不相关数据,以实现查询功能。

系统应对每一个监控单元(设备)的工作状态、工作参量等内容提供简单、直接的的查询方式,查询的结果可以输出及打印。同时系统的查询方式可以根据

查询条件过滤不关心的内容,要求直观、简洁,又不失完整性。

快速查询:系统应支持快速查询功能,即在管理界面上设置查询窗口,当管理人员输入设备ID号、设备名称等唯一性信息时,系统可自动进入该设备的工作状态界面,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查询。

(4)数据分析

实时数据:系统应能够监控到相关设备的实时参量,并能实时进行查询。系统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实时动态曲线。

历史数据:对预设的监控对象有关参数,系统应自动保存历史数据。任何历史数据不允许任何人进行修改,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系统应能提供多种形式的历史数据曲线。

数据的本地备份:系统应具备本地备份和恢复功能,系统能自动将历史数据、报警日志、数据库等数据备份到本地硬盘上并于必要时进行恢复。本地硬盘的容量应满足所有监控及门禁数据保存一年的要求。

数据的异地备份:系统数据的异地备份在服务管理平台上完成。系统应提供自动备份和手动备份两种方式,并可灵活选择自动备份的时间、自动备份的范围、手动备份的时间段、手动备份的范围等进行备份和恢复

(5)报表管理

针对数据中心的大量数据可以进行全面的选择性保存和处理,生成固定格式或活动格式的报表,保证数据保存的可输出性。

通过数据库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归组,利用系统报表组态功能,按用户定义形成报表模板,从而实现报表管理功能。

系统应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生成单项报表或组合报表:

单项报表指针对系统内某一项参量生成的报表。报表内容由用户根据报表模块提供的组合条件进行定制,包括参量选择、自定义报表时间段等,而报表格式则由系统根据参量特点自动选择。

组合报表指对系统内某些关键参量进行统计分析并组合生成的报表。报表内容由用户根据运营需要进行定制,报表格式可通过Excel导出。组合报表分为内部工作报表和对外发布报表两大类,按时间段又可分为日报表、周报表和月报表等固定报表以及按时间段自定义的报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