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量取20.00mL 0.1000mol/L HCl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酒精与水混溶、不分层,酒精不能从溴水萃取溴,故A错误;
B、石蜡油分解产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其分解产物中含有烯烃,故B正确;
C、验证H2O2 分解时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优于氯化铁时,要控制其它条件相同,取双氧水的浓度要相同,故C错误;
D、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量取20.00mL 0.1000mol/L HCl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故D错误。 故选B。
7.20℃时,用NaOH调节0.10mol/LH2C2O4溶液的pH,假设不同pH下均有
c(H2C2O4)+c(HC2O4—)+c(C2O42-)=0.10mol/L。使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各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a代表H2C2O4浓度随pH的变化
-2-B. pH从4到6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OH+H2C2O4====2H2O+C2O4 +-2-C. 在曲线a、c交界点有:c(H)+c(H2C2O4)=c(OH)+c(C2O4) +2--D. 当溶液pH=7时:c(Na)>c(C2O4)>c(HC2O4)>c(H2C2O4)
【答案】D 【解析】 【分析】
b曲线代表H2C2O4浓度,a曲线代表HC2O4—浓度,c曲线代表C2O42-浓度。
—
【详解】A、曲线a代表HC2O4浓度随pH的变化,浓度先变大,再变小,故A错误;
-—2-B、pH从4到6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OH+HC2O4=H2O+C2O4,故B错误;
C、由图中信息可知,在曲线a、c交界点,c(H2C2O4)非常小,c(C2O42-)=c(HC2O4-),溶液呈酸性,但氢离子
+-2-浓度很小,c(H)+c(H2C2O4) D、当溶液pH=7时,溶液呈中性。由图可知,该溶液为Na2C2O4和NaHC2O4的混合溶液,且溶质以Na2C2O4为主,只含很少量的NaHC2O4,C2O4的一级水解远远大于其二级水解,因此该溶液中相关粒子浓度的大小 +2--关系为:c(Na)>c(C2O4)>c(HC2O4)>c(H2C2O4),故D正确; 2-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8.氨气与适量氯气混合反应可生成NH4Cl(俗称脑砂)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模拟该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中所需的氯气是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X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上述A、B、C装置的连接顺序依次为a→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3)利用E装置,将适量氨气与氯气充分混合反应氨气应从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通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唐本草》记载脑砂入药可以散瘀消肿,天然脑砂含少量NH4Cl,现取天然脑砂进行NH4Cl含量测定。准确称取一定质量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已知:2NH4Cl+3CuO=3Cu+N2+2HCl+3H2O 。 ①为顺利完成有关物理量的测定,请完善下列表格: 测量时间点 测量内容 ②如果不用J装置,测出NH4Cl的含量将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 (1). 圆底烧瓶 (2). MnO2+2Cl+4H - + 加热前 _______________ 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 停止加热,冷却,称量H装置的总质量 Mn2++Cl2↑+2H2O (3). debc (4). f (5). 8NH3+3Cl2=6NH4Cl+N2 (6). 黄绿色气体消失,有白烟生成 (7). 称量H的总质量 (8). G中不再有气泡出现 (9). 偏高 【解析】 【分析】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圆底烧瓶,利用MnO2和浓HCl制取氯气; (2)要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再干燥; (3)氨气的密度小,利用E装置,将适量氨气与氯气充分混合反应氨气应从f通入,氯气能将氨氧化,生成氯化铵,由此分析; (4)①F中发生反应2NH4Cl+3CuO=3Cu+N2+2HCl+3H2O,G中浓硫酸将氯化氢干燥,H中碱石灰增重,可测定HCl的质量,可算出氯化铵。 ②如果不用J装置,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进入J中,测出NH4Cl的含量将偏高。 MnO2+2Cl-+4H+【详解】(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圆底烧瓶,利用MnO2和浓HCl制取氯气, + Mn2 +Cl2↑+2H2O; (2)要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再干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上述A、B、C装置的连 接顺序依次为adebc; (3)氨气的密度小,从f进,氯气的密度大于氨气的密度,有利于两种气体充分混合,并且充分反应,生成氯化铵,8NH3+3Cl2=6NH4Cl+N2,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黄绿色气体消失有白烟生成; (4)①F中发生反应2NH4Cl+3CuO=3Cu+N2+2HCl+3H2O,G中浓硫酸将氯化氢干燥,当观察到G中不再有气泡出现现象时,H中碱石灰增重,可测定HCl的质量,加热前要称量H的总质量,根据反应后H的增重可算出氯化铵。 ②如果不用J装置,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进入J中,测出NH4Cl的含量将偏高。 【点睛】本题以岩脑砂为载体,考查氯气的制备原理、仪器识别、气体除杂与干燥、实验装置的连接、物质的检验、对装置的分析评价、物质含量测等知识,难点:(4)物质含量测定实验设计,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9.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净水消毒剂。工业上以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及少量SiO2)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钠生产过程如下: (1)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高铁酸钠用于杀菌消毒时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2)按照上述流程,步骤①中碱浸时能否用较便宜的Ca(OH)2替代NaOH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28%的稀硫酸需要用98%的浓硫酸配制,配制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____(填字母序号)。步骤③中检验Fe全部转化成Fe的方法是:__________。 A.容量瓶 B.烧杯 C.烧瓶 D.玻璃棒 E.酸式滴定管; (4)步骤④中除生成Na2FeO4外,还有NaCl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己知步骤⑤是向Na2FeO4溶液中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得到悬浊液,则操作a的名称为_____。 (5)理论上,每获得0.5mol的FeO42-消耗 NaClO的总质量为_____。 【答案】 (1). +6 (2). 氧化还原反应 (3). 不能 (4). CaSiO3 难溶于水,无法分离出SiO2(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5). BD (6). 取少量③中溶液于试管,滴入少量K3Fe(CN)6溶液,若无蓝色沉淀,则Fe2+ 已经全部转化成Fe3+ (7). 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8). 过滤 (9). 74.5g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