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七章加与减(二) 教案教学设计(7课时)

难点: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根据8加几进位加法的规律,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课件,口算练习卡,小棒。

1. 导入语:一年四个季节,你们知道一年四季指的是哪四个季节吗?(春、夏、秋、冬)

2. 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环境。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植树,好吗?

师:在河流的左边我们种8棵树,谁把小树图片贴到河流的左边?(指名把老师剪好的小树图片贴到老师在黑板上画好的河流的左边);右边种6棵小树,谁贴到河流的右边?

师: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请快速转动小脑筋,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生1:左边比右边多几棵? 生2:右边比左边少几棵? 生3:一共有多少棵树?

学生会很快算出前两个问题。教师重点引导第3个问题。 谁能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生:8+6,师板书8+6)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可是老师却不懂怎么计算这个得数,我想要你们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好吗?(板书课题:8加几)。

1. 学生独立探究。

师:想一想一共有几棵树,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列式:8+6或6+8)

师:到底有多少棵树呢?请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如果需要,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2. 小组交流方法。

师:你一定想出了自己的好方法,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吗?下面请小组长组织,先在组内商量计算的方法,再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在组内讨论的时候,可以选一名或几名代表,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及时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的讨论。)

3. 全班汇报结果。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讨论的情况?谁要补充?他的方法怎么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从8接着数,即8,9,10,11,12,13,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减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8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教师敢于放手,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学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别在组内、全班交流,层次感强,有实效

性。评价时,不仅肯定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方法来计算,我们利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8加6得14,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同桌相互交流)

师:小淘气就采用了其中“8加2得10,10加4得14”的计算方法,你们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了吗?做题时,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

设计意图:对多种方法的选择与理解不加限制,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理解知识,实现有个性化的学习。

老师教给同学们一首儿歌: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计算起来对又快。

1. 夏天百花争艳,蝴蝶飞舞。(出示课件)

(1)师导入:春天里我们栽下树;夏天里,鸟语花香,蝴蝶在花间飞舞。(出示蝴蝶图)花丛中有8只蝴蝶,又飞来了5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怎么列算式呢?(8+7)

(2)我发现了树上有小鸟,请你看看这幅图编个数学故事,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指名说自己的数学故事以及列算式。(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 (原来鸟巢上有8只小鸟,又飞来了8只,一共有几只小鸟?列式为8+8=16。)

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真不错,老师可开心啦! 2. 秋天收获希望。

夏天悄悄过去,迎来了丰收的秋天。看,果园里的苹果熟了,请打开你桌面的口算卡片,算出答案之后请举手摘苹果。

师:只有播种才有收获。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生动、有趣,在愉悦的气氛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想出了许许多多的方法,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能算得又快又对,就都可以用。那么,老师想问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儿歌。

生2:我学会了8加几的计算方法。 生3:我学会了“凑十法”。 生4:我知道了春、夏、秋、冬。

师:请同学们把你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8 加 几

A类

1. 圈一圈,算一算。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