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复习

11. 自然保护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终(初步)估算。 ( F )

12.按照使用性质、规模及位置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交通

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等类型。 ( T ) 13.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是先识别、分析生态危害(生态事故频率和后果估算)然后再计算生态风险。 ( F ) 14.“生态型”建筑能增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F ) 15.生态工程具有竭力效仿大建筑工程(大自然)的特点,它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 ( F )

16.城市噪音不会损害城市建筑。 ( F ) 17.城市规模(面积、人口及其密度等)对热岛强度亦有影响。 ( T ) 18.凹(凸)型的存活曲线表示种群在接近于生理寿命之前,只有个别个体死亡。 ( F )

19.稳态机制指生态系统对于发生在内部的各种现象的自我控制(调整)能力。 ( F )

20.水利和沙盘模型均属于城市生态系统建的实物模型。 ( T )

四、问答题

1.试述生态社区应具备的基本特征。P301

(1)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居住功能,并为之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生活保障、环境保障和心理保障,使生态社区具有温馨的家园特征。生态社区强调环境对人的养育作用,新型的生态社区应成为优化居民身心素质和育人的基地,实现从幼教到老年业余大学的社会服务。

(2)生态社区是街道生产与生活综合开发的经济文化型居住区,既应创造安全、舒适、方便的智能化的人类生活住所,又要提供便利的就业条件和满意的社区服务设施。

(3)生态社区应有一流的、洁净的环境,舒畅的住房空间,和睦的邻里关系,亲切的乡土感情,育人的活动场所,方便的文化社会设施,宜人的居住区景观。

(4)居住区是居民各项社会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便捷的交通显得尤为重要。

(5)生态社区的环境建设要同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2.试述城市生态系统分析的步骤。P196

(1)边界确定

边界确定包括对所研究系统性质的确定和范围的确定。确定研究系统的性质是系统分析的起点;系统范围可以按研究目的、经费来源和有关部门的要求以及相关单位的协同情况来选定研究的区域,划分一定的边界。城市生态系统的边界划分必须是管理上或地理上有明确定义的,如按区域生态划分、按行政界限划分、按物资集散关系划分。一般来讲,把自然地理联系以及社会经济联系较为密切的地区(如一个城市的市区与市郊)划在一起较为合理,例如从不同的功能指标出发,可将上海城市生态系统划分为以下不同的边界线或功能范围:

A市中心区:由浦西中心城和浦东新区中心城两部分组成。

B市区:由市中心区及其相邻的辅城(如宝山、闵行)、二级城市(如金山、嘉定、松江)组成。 C市行政区:以市区管辖范围划界,包括市辖的各个区、县。

D生态经济圈: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规律及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程度划界,包括上海市及邻省近沪各县。

E腹地:主要以原材料供应地及产品销售市场划界,包括华东地区及长江沿岸地区原材料供应地及产品销售地。 (2)系统辨识

系统辨识包括系统结构组分辨识、功效辨识和过程辨识。

A组分辨识:城市生态系统中结构组分辨识主要包括环境辨识、资源辨识、人口及人类活动辨识、土地利用强度辨识等。

B功效辨识:城市生态系统辨识的第二步是系统功效辨识,即辨识城市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还原自净功能等的高低和效益的好坏。生产功能常以经济效益来衡量;生活功能反映城市的生活质量,包括居民的收入水平、供应水平等;城市的还原自净功能包括污染消除效应、生物效应、地学效应等。

C过程辨识:城市生态系统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规律。 (3)建立指标体系 (4)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5)建立模型

(6)系统分析结果的应用

3.试述建设城市自然保护区建立的程序。P287

(1)对拟建自然保护区区域内环境的现状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及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

A自然资源状况 B土地利用状况

C自然保护的对象、分布状况、数量、保护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拟建区域的资源生态条件。拟建区域的有利条件及限制因素等

D社会经济状况 (2)制定保护区建设规划 (3)提出自然保护的项目建议书

其主要内容包括:

A建设项目的名称、申报理由与依据 B建设地点与规划的初步设想

C区域自然保护状态,保护对象的类别与分布 D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渠道 E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初步估算 (4)可行性研究

其主要内容包括:

A项目名称、立项背景、建设的必要性 B项目的规划、发展方向,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C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与建设保护区的物质保证 D提出设计方案 E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F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 (5)编制设计任务书及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工作一般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6)施工与验收

4.试述城市降水较多的原因。见笔记 书P66

A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由于热岛效应,空气层极不稳定有利于产生热力对流,当城市中水汽充足时 (城市中还有一定量的人为水汽和人工管道供应的水分),容易形成对流云和对流性降水。

B城市阻滞效应:城市因有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其粗糙度比附近郊区平原达,不仅能引起机械湍流,而且对移动滞缓的降水系统(如静止锋、静止切变、缓进冷锋等)有阻滞效应,使其移动速度减慢,在城市滞留时间加长,因而导致城市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时间延长。

C城市凝结核效应:城市因生产和生活强度较大,空气中尘粒及其他微粒比周围地区多,为形成降水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和雨滴增大)

5.试述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P157

(1)人口容量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容量。 (2)人口容量的基础是农业生态系统。 (3)高人口容量需要依靠高投入来维持。 (4)人口容量受众多因素制约:

A食物资源 B能源与淡水资源 C分配制度

(5)人口容量是一定生活(消费)水平下的容量 (6)人口容量参数的不确定性:

A资源系统支持能力的不确定性 B人类消费水平的不确定性 C科技发展水平的不确定性

6.试述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7.试述城市生境制图的概念及意义。

8.试述城市产业布局应遵循的原则。P230

(1)产业布局应符合生态要求,根据风向、风频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条件要求,在对发展工业适宜度大的地区设置工业区。

(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以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为指导。 (3)既要有利于改善生态结构,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又要有利于发展经济。

9.试述城市生态规划的特点。P257

(1)充分了解规划区域内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性能和环境容量,以及自然生态过程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强调城市发展应立足于当地社会经济与资源条件的潜力,强调系统的开放,形成城市经济优势和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优势的互补,而不是建立封闭的自然经济系统。

(3)从人的生产、生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过程的关系出发,追求城市整体的优化、总体关系的和谐和各部门、层次的和谐。

(4)强调经济发展的高效性和持续性,而不是简单的高速度。城市的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系统自我调控能力与抗干扰能力的提高,旨在全面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0.试述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P152

(1)同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群,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所以,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口的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

(2)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城市的操纵者和生产者,但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人又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顶级消费者。

(3)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是调节者又是被调节者,城市人群根据自己的生存需要创造并不断加工着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又要不断地从心理、生理、精神和观念及行为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自己所创造和加工的城市生态环境。

11.试从生态学角度比较太阳能、风能、水力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自然能源的利弊。P179

太阳能:数量极大,可自由使用,既可发电,也可用于加热和冷却,没有空气污染。 地区差异大,不稳定,冬季太少,难以贮备,技术要求复杂。 风能:可以自由使用,没有空气污染

不连续,没有规律,建筑面积要求大,难以贮备。 水力能:没有空气污染,可以和饮水、灌溉、水源保护等相结合 贮量有限,并仅存于局部地区

地热能:原则上到处可用,没有大气污染,较为安全可靠

技术复杂,费用太高,水潜热有限,效率较低,但冷却水需要量大,会导致热污染增加及发生地面沉降的危险。

潮汐能:能源丰富,没有空气污染 设备大,工程投资高。

12.试述城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P258

(1)整体优化原则

城市生态规划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从生态系统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生态规划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规划的目标不只是城市结构组分的部分最优,而是要追求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最佳效益。 (2)协调共生原则

协调是指要保持城市与区域,部门与子系统各层次、各要素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有序和动态平衡;共生是指不同的子系统合作共存、互惠互利的现象。 (3)功能高效原则

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是要将人类居住的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高效的生态系统,使其内部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的传递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网络,物质和能量得到多层分级利用,废物循环再生,系统的功能、结构充分协调,系统能量的损失最小,物质利用率最高、经济效益最高。 (4)趋适开拓原则

城市生态规划坚持趋适开拓原则,在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的条件下,积极寻求最佳的区域或城市生态位,不断的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以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强化人为调控未来生态变化趋势的能力,改善区域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生态建设。 (5)生态平衡原则

城市生态规划遵循生态平衡的理论,重视搞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大气环境、人口容量、经济发展水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