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Matlab仿真

第 29 页 共 32 页

除了电力设备和导线(或母线)对地电容之外,还有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电L 。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简称压变)的励磁阻抗是很大的,所以网络对地阻抗仍为容性,三相基本平衡,电网中性点O的位移电压很小。但系统中出现某种扰动,使电压互感器三相电感饱和程度不同时,电网中性点就有较高的位移电压,就可能激发起谐波谐振过电压。全文主要是分析了铁磁谐振的激发条件和各种消谐措施,由于时间原因和精力有限,这方面的仿真工作做的较少,还需做更多研究。中性点接地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问题,它涉及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建设资金投入、用户安全、设备安全及经济运行等问题。在专业技术方面涉及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信与自控、电磁兼容、接地设计等诸多领域。随着电网的发展,寻找更经济合理的接地方式是一项新的课题。本论文试图在有关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选线、消弧、消谐、降低过电压等技术问题做一项综合研究。但由于时间经历有限,在一些方面还需多做工作,如故障后接地电阻的模拟需进一步非线性处理、消弧线圈的模拟应采用复杂模型。另外,中性点接地方式改变后对设备绝缘、设备投资及运行维护等客观经济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中压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又复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接地方式能满足各方面需要,本文所作的工作只是浅尝,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第 30 页 共 32 页

致 谢

本论文是在郁岚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选题、设计和撰写过程中,导师渊博的知识和对本学科发展存在问题的深邃见解,不但拓宽了我的思路,还是我的论文顺利开展和完成的保证。导师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无私忘我奉献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学生进取,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人生楷模。学生学业上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恩师的心血,在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导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特别感谢一直在我身后默默支持我的家人们,他们的关怀和期望是我努力奋进的巨大动力。再次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家人们,谨以最诚挚的祝福送给你们!

第 31 页 共 32 页

参 考 文 献

1 平绍勋.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保护及实例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 李福寿.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电网的运行[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 董振亚.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和改进.中国电力.1998,31(8):38~41

4 王艳松,解飞.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仿真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8(1)

5 汤新光,杜庆斌.低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仿真[J].江苏电机工程,2007(5):243~227

6 张海,徐玉琴,白嘉.10KV配电网中性点灵活接地方式在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下的ATP仿真及其研究[J] .继电器.2006(4)

7 苏建设,陈陈.一种新型消弧线圈补偿装置的暂态性能的仿真研究[J].继电器,2003(1)

8 蔡怡耿.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电气&智能建筑(建筑强电册),2003,(6)

9 陈晓宇,郑建勇.电力系统单相接地电流自动补偿装置[J] .继电器,2002(2) 10 J.Bruke.M.Marshall. Distribution system neutral grounding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onference and Exposion,2001 IEEE/PES,vol,1:166~170.

11 国庆,姜新宇.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新途径[J] .2004,28(2):32~35 12 要焕年,曹梅月.电缆网络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J].电网技术.2003,27(2):84~89

13 吴天明,谢小竹,彭彬.MATLAB 电力系统设计与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14 杜丁香.自动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原理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2

15 解广润.电力系统过电压[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第 32 页 共 32 页

16 靳晓东,李谦.配电网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仿真及分析[J].高电压技术.1994,20(3):71~75

17 Chaari O,Bastard P,Meunier M.An efficient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earth fault currents in Petersen-coil-protected networks. 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1995,10(3)

18 R G Ahdrei,B R Halley. Voltage transformer ferroresonance from an energy transfer standpoint. IEEE Trans,On power delivery.1989,4(3):1773-177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