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卷

【解析】解:A、若黑马为显性纯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则后代都应是黑马杂合体,与题意不符,A错误;

B、若红马为显性纯合体,则黑马不可能为杂合体,B错误;

C、若黑马为隐性纯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则后代都应是红马杂合体,与题意不符,C错误;

D、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属于测交,则后代应是黑马和红马,比例为1:1,与题意相符,D正确。 故选:D。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规律,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基因分离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7.【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由此可见,后代高茎豌豆中DD占,Dd占.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其中DD自交能稳定遗传,而Dd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DD、Dd、dd),因此自交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

=,高茎的比例为1-=,所

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5:1。 故选:B。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用D、d表示),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D_)又有矮茎豌豆(dd),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进而推断子代高茎豌豆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再根据关键词“自交”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即可。 28.【答案】D

【解析】解:A、图A中只有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 B、图B表示双杂合子自交,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错误;

C、图C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C错误;

D、自由组合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D。

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适用范围:

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 (2)发生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

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再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29.【答案】D

【解析】解:已知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

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即__I_

为白色、bbii为黑色、B_ii褐色。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F1的基因型是BbIi,表现型为白色;F1自交产生的F2的基因型为B_I_(白色bbI_(白色

)、bbii(黑色

)、B_ii(褐色

)、

),所以产生的F2中褐色:黑色为3:1.

故选:D。

已知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即__I_为白色、bbii为黑色、B_ii褐色。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 30.【答案】C

【解析】解:两个有软骨发育不全遗传病人结婚,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且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全部性状正常,说明软骨发育不全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可设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AaBb.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几率是

=

故选:C。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软骨发育不全和白化病的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先根据子代表现型用逆推法推出亲本基因型,然后根据亲本基因型用正推法推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对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理解和应用,及解遗传题目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 31.【答案】基因的自由组合;AAbb;aaBB;4;黄色:棕色=8:1

【解析】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2中灰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说明控制鼹鼠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F2中灰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所以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3)F2中灰色鼹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有4种。

(4)由于F2中黄色鼹鼠的基因型有AAbb、Aabb,比例为1:2,所以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ab,所以相互交配后,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

=AAbb、

=Aabb):

棕色(=aabb)=8: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bb aaBB (3)4

(4)黄色:棕色=8:1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2中灰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说明控制鼹鼠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为AaBb,由黄色(A控制)鼹鼠与黑色(B控制)鼹鼠可知灰色的基因型为A_B_,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黑色的基因型为aaB_,棕色的基因型为aabb,则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遗传图解中信息准确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32.【答案】有丝 初级精母 Ab、Ab、aB、aB 1→2 3→4

【解析】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D→A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因此属于减数分裂;D→F中,细胞中没有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现象,并且细胞中的染色体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属于有丝分裂. (2)图中C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属于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3)根据题意可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而C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分离,并且A和b分配到细胞的一极,aB分配到另一极,因此图中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aB、aB.

(4)图中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和a的分离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坐标G中的1→2、3→4阶段. 故答案为: (1)有丝 (2)初级精母

(3)Ab、Ab、aB、aB (4)1→2 3→4

分析题图:A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细胞处于分裂间期;E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F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G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其中1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2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3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4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33.【答案】胞嘧啶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 2 ①②③④⑥⑧⑨ 1:8 15?(-m)

【解析】解:(1)图中①是胞嘧啶,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由图可知,图中有碱基对4对,每一条链中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共有2个游离的

磷酸基.

(3)N元素位于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上,所以15N位于①②③④⑥⑧⑨中.DNA复制4次,

14个DNA分子只含有15N,获得1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同时含有14N和15N,

所以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2:16=1:8. (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所以胞嘧啶数为(-m),复制4次,共增加DNA分子15个,所以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15(-m). 故答案为:

(1)胞嘧啶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42 (3)反向平行 互补答 (4)①②③④⑥⑧⑨1:8 (5)15?(-m)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图中①是胞嘧啶,②是腺嘌呤,③是鸟嘌呤,④是胸腺嘧啶,⑤是磷酸,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⑨是脱氧核苷酸链.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特点,能根据DNA复制过程进行相关计算.

34.【答案】DNA复制、转录、翻译 a和c,b和d f A 116

【解析】解:(1)甲图中以DNA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表示DNA复制;乙图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表示转录;丙图中以mRNA为模板,表示翻译.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甲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a和c、b和d. (3)对于乙图来说,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f(mRNA)上.

(4)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翻译,由于多肽链m比n要长,则翻译是从分子1链的A端开始的.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某mRNA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肽链,需要351÷3=117个分子的氨基酸.要求脱掉的水最多,则肽链数最少,为1.根据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可知,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17-1=116个.

故答案为:

(1)DNA复制、转录、翻译 (2)a和c,b和d (3)f

(4)A 116

分析甲图:甲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DNA分子复制是以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分析乙图:乙图表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解旋酶、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分析丙图:丙图表示翻译过程,其中m、n都表示多肽链.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